3.1.1用字母表示数(第一课时)
教 学 设 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充分体现了由特殊到一般,由一般到特殊的思维过程,让学生经历探索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认识过程,认识到用字母代数的方便之处,感受到字母代数的优越性。
本节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在学生熟悉的情景中呈现知识,让学生通过观察、试验、类比、推断等活动,体验符号和图形,能有效地描述数量关系,发展了数感与符号感,既能提高其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形成初步的符号感;能用字母和代数式表示以前学习过的运算律和计算公式。
2、过程与方法:在情景中体验引进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和优越性;能从具体问题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游戏和实际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点
探索规律,用字母表示数来表示数量关系。
四、教学难点
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符号感的形成。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用多媒体出示扑克牌图片,汽车标志和车牌,引入生活中很多地方用字母表示数的实例,数学中也有很多用字表示数的情况。
2.游戏
(1)看谁反应快:仿照下列歌曲唱下去,4人比赛,唱错即被淘汰。
一只青蛙____张嘴,_____只眼睛____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
两只青蛙____张嘴,_____只眼睛____条腿,扑通、扑通跳下水;
n只青蛙___张嘴,____只眼睛____条腿,扑通、扑通、跳下水。
(2) 抢答游戏:
①.鸡兔同笼,鸡1只,兔1只,有头﹏﹏个,脚﹏﹏只;
②.鸡兔同笼,鸡2只,兔3只,有头﹏﹏个,脚﹏﹏只;
③.鸡兔同笼,鸡3只,兔4只,有头﹏﹏个,脚﹏﹏ 只;
思考:鸡兔同笼,鸡a只,兔b只,有头﹏﹏个,脚﹏﹏﹏只.
3、探究新知(多媒体展示)
(1)问题1:(单位:厘米)
下落高度 40 50 80 100
弹起高度 20 25 40 50
观察上表,回答下列问题:
1.上下对应的每一组下落高度与弹起高度有什么数量关系
2.如果下落高度是a厘米,则对应的弹起高度是多少厘米
(2) 问题2:回顾之前学习过的运算律
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它们的关系。
(3) 问题3:某种大米每千克的售价是3.8元,购买这种大米3千克、3.5千克、10千克各需付款多少元?
(1)购买这种大米3千克需付款______元;
(2)购买这种大米3.5千克需付款_____元;
(3)购买这种大米5千克需付款_______元;
(4)购买这种大米10千克需付款______元;
(5)购买这种大米n千克需付款_______元;
(4)问题4:回忆下列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平行四边形,梯形,用字母表示。
4、例题讲解
(1)某地为了治理河山,改造环境,计划在第十个五年计划期间植树绿化荒山,如果每年植树绿化n公顷荒山,那么这五年内植树绿化荒山_____公顷;
(2) 每本练习本m元,每支钢笔n元,甲买了5本练习本,乙买了2支钢笔,两人一共花了_______元,甲比乙多花了_______元。
(3) 1500米跑步测试,如果某同学跑完全程的成绩是t秒,那么他跑步的平均速度是_____米/秒。
5、课堂练习:
(1)填空:
①一打铅笔有12支,n打铅笔有__支;
②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a 、2a 、3a,则其周长为____.
③小则上学的步行速度为5千米/时,从小刚家到学校的路为s千米,他上学需走____小时;
④如图,某广场四角铺上了四分之一圆形的草地,若圆形的半径为r米,则共有草地___平方米
(2)、判断下列式子书写是否正确,不正确的请改正.
(3)、下列图形都是由同样大小的小圆圈按一定规律所组成的,其中第①个图形中一共有6个小圆圈,其中第②个图形中一共有9个小圆圈,其中第③个图形中一共有12个小圆圈,...,按此规律排列,则第n个图形中小圆圈的个数为( )
A.6n; B、4n+2; C、9n-3; D、3n+3;
6、课堂小结:
(1)、这节课学到了什么?
(2)、用字母表示数的书写格式:
①数与字母、字母与字母相乘省略乘号;
②数与字母相乘时数字在前;
③式子中出现除法运算时,一般按分数形式来写;
④带分数与字母相乘时,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
⑤1或-1与字母相乘时,1省略不写;
⑥带单位时,适当加括号.
7、布置作业
(1)、课本P88页,习题3.1第1、2题;
(2)、课本P115页,复习题第1题七、板书设计
8、教学反思
附:板书设计
课题:3.1 用字母表示数
书写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