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全国高考语文真题专题分类汇编 专题8.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文档属性

名称 2014年全国高考语文真题专题分类汇编 专题8.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7-09 20:51:01

文档简介

[2014·北京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贴春联是中国人过年时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人们通常在除夕这天,将写好的春联贴于门上。春联的字数可多可少,但上下联必须构成对仗,如四言联“春安夏泰,秋稔(rěn)冬祥”,六言联“冬尽梅花点点,□□□□□□”。春联寓意吉祥,言简意赅(ɡāi),深受人们喜爱。
春联是仅在春节这一特定时节张贴的对联,而对联还有其他种类,如婚联、寿联、挽联,以及为园林建筑__甲__(题写/题签)的楹(yínɡ)联等。对联的撰写,往往注重其__乙__(蕴涵/内涵)与品味。尤其是名联佳对,文辞讲究,意蕴丰富,__丙__(吟咏/涵泳)起来锒锒上口,齿颊留香。对联或镌(jùn)刻或书写,楷行隶篆,其中不乏艺术精品。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都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秋稔(rěn)冬祥     意蕴
B.楹(yínɡ)联 齿颊留香
C.言简意赅(ɡāi) 撰写
D.镌(jùn)刻 锒锒上口
1.D [解析] 本题考查字音、字形的辨析。镌(juān)刻;“锒锒上口”应为“朗朗上口”。
2.在文中方格处填入下列语句,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万户杨柳依依 B.千家喜气洋洋
C.春回爆竹声声 D.春来微风缕缕
2.C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仿写及文学和文化常识的了解及应用。对联要求上下句字数相等、结构相同、词性相同、词义相对或相近、平仄协调(仄起平收)。“万户”“千家”与“冬尽”词性、构词方式都不同,排除A、B两项;“缕”属于“仄”声字,用于下联收尾,不符合“仄起平收”的原则,排除D项。C项“春回爆竹声声”体现“过年”的特点,内容与文意吻合,词性、结构、平仄也合适。
3.在文中甲乙丙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题写   内涵   吟咏
B.题签   内涵   涵泳
C.题写   蕴涵   涵泳
D.题签   蕴涵   吟咏
3.A [解析] 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和运用。其中,“题写”即书写(标题、匾额等),“题签”原指题写书签,现也指题写书名;“内涵”是名词,指语言、作品等包含的内容,或人的内在涵养,而“蕴涵”是动词,意为“包含”,此处应指“对联的内容”,用“内涵”合适;“吟咏”指有节奏有韵调地诵读,“涵泳”指深入领会,属于思考过程,此处后面有“朗朗上口”,所以用“吟咏”。
4.下列关于“对联”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字数限于四言和六言
B.上下联讲究对仗和押韵
C.只适合在喜庆场合张贴
D.常常与书法艺术相结合
4.D [解析] 写对联也是一种传统文学创作,所以本题考查对文学体裁基本常识的了解。对联字数不受限制,排除A项;对联不仅有喜联,也有挽联,排除C项;对联讲求平仄相谐,往往仄起平收,音韵协调即可,不要求押韵,故B项并不正确。对联虽不一定要与书法艺术结合,但“常常与书法艺术相结合”还是讲得通的。
20.[2014·湖北卷] 下面四个字是由象形字“人”()变化组合而成的会意字。请根据给出的古文字义,仿照“比”“化”两例,用七字句描述“从”“北”的形体结构与字义。要求:①形义描述合理;②押韵。(4分)
    
(从:跟随) (比:并列) (北:相背) (化:变化)
______ 二人排齐向右站 ______ 左人正立右倒画
______ 亲密并列肩比肩 ______ 人形颠倒表变化
20.[答案] 一人前行一人后 后人跟着前人走(从)
二人站立背靠背 字义相背可意会(北)
[解析] 本题是对语文知识与能力的综合考查,既关涉到中国汉字的相关知识,如“象形”“会意”等,又关涉到语言形式的押韵,还有整句的形式及精要的表达。
7.[2014·浙江卷] 依据下面的示例仿写,要求句式、结构与示例相似,不得选择“月”“潮”“鱼”作为描述对象。(4分)
【示例】
弯月落在湖水中;
鱼儿游去了,
碎得月影半池——
听见了嫦娥幽怨的歌声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答案] 示例:
残花缀在繁枝上;
鸟儿飞去了,
撒得落红满地——
听见了花儿落地的叹息么?
[解析] 本题考查句式的仿写。仿写时首先要看清题干要求。另外要注意:在形式上,仿写句必须与例句一致(包括结构、句式);在内容上,上下连贯,语意衔接;在构思上,可以发挥想象力。
20.[2014·重庆卷] 仿照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一个句子。要求:与示例结构基本相同,修辞手法一致;个别词语可与示例重复,字数也可略有增减。
示例: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答案] 示例: 就像百米短跑起步一样,如果起步跑慢了,后面的跑步也往往会落后他人;人生的起步从一开始就要跑好。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运用之仿写。可依照“就像……一样,如果……,……都会……;……从一开始就要……”的句式结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仿写。
7. [2013·浙江卷]仿照下面的示例,用比喻的手法描述一组事物。要求合乎事理,句式和结构与示例相似;不得选择“青天”“月亮”“芭蕉叶”“露珠”作为描述对象。(5分)
【示例】
青天,是一片芭蕉叶,
月亮是一滴露珠。
手指,轻轻一点,它就落了。
7.[答案] 示例:人生,是一把火炬,挫折是一阵烟雾。绣口,轻轻一吐,它就散了。
[解析] 本题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仿写既要有诗意,又得符合事理。
17.2013·山东卷以下是某中学庆祝教师节文艺演出的一段主持词。仿照画线部分的句式,在空缺处补写相应的语句。要求:句式一致,字数相等,语意相关。(4分)
学生甲:老师,您坚守一方净土,用粉笔书写忠诚,默默无闻;
学生乙:老师,您勤耕三尺讲台,________①________。
学生甲:加减乘除,算不尽您付出的辛劳;
学生乙: ________②________。
17.[答案] 示例一:①用汗水浇灌希望,孜孜不倦
②诗词歌赋,颂不完您带来的感动
示例二:①用双手托起未来,无怨无悔
②赤橙黄绿,画不完您多彩的人生
[解析] 本题考查仿写句式的能力。仿写要注意“神似”和“形似”。“神似”要求主旨、情感、语意一致,合乎逻辑,“形似”则要注意句式、修辞、字数等相同或相似。第①处仿写,注意找到能表现教师品格的事物,并扣紧事物的特点;第②处前句是四个字,必须保证与教学内容有关,而且能够与后一句保持意义上的密切联系。
17.2013·辽宁卷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个句子,要求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小草伸出稚嫩的纤手,向你描绘原野的新绿;
树叶掬起温润的阳光,向你展示森林的生机;
溪流吟唱欢快的歌曲,向你诉说春天的故事。
17.[答案] 示例:鲜花绽放灿烂的笑脸,向你渲染春天的瑰丽;蝴蝶跳出轻盈的舞步,向你展示出生命的旋律;丝雨敞开紧闭的心扉,向你清唱万物的欣喜。
(每写出一句给2分,其中内容合理拟人贴切给1分,句式相同给1分。)
[解析] 本题考查句子仿写的能力,仿写句子要做到“神似(内容一致)”和“形似(结构修辞和句式一致)”。
19.2013·大纲全国卷把下面这个长句改写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教练在赛后分析会上对我在比赛中的表现进行的深入剖析,使我对自己在这次比赛中由于骄傲自大、轻视对手导致的严重失误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并作出了坚决改正错误,争取在下一次比赛中取得好成绩的保证。
19.[答案] 我在这次比赛中出现了严重失误,赛后分析会上,教练对我在比赛中的表现进行了深入剖析,我进一步认识到失误的原因在于我骄傲自大、轻视对手,并保证坚决改正错误,争取在下一次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解析] 这是长句变短句,所以需要先提出主干,然后把长句中的附加成分提出做句子,注意句子不要过长,且前后有一定的关联,尤其不要改变句子的原意。
20.2013·大纲全国卷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一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平和犹如绿叶,春天衬万紫千红却无妒意,秋天托累累硕果而不张扬。
20.[答案] 宽容犹如大海,平静容军舰小船却无愠色,翻腾包鱼虾龟蟹而不拒绝。
[解析] 仿写时要注意内容和形式两部分,形式是容易把握的,……犹如……,……,……;内容上注意整体性,同时要注意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19.[2013·安徽卷] 请根据上下文,从所提供的四个选项中选择相应语句分别填入文中横线处。(只填字母)(4分)
《兰亭集序》(见下图)这幅传颂千古的书法名迹,通篇遒美劲健,变幻万端,如有神助,在章法、结构、用笔上都达到了行书艺术的高峰。章法上,凡二十八行,行的疏密大致相等,唯首尾偶显宽密;字与字之间,大小参差,长短配合,错落有致,__①__。结构上,极尽变化之能事,不求字体结构的平正、对称、均匀,__②__;或修长,或浑圆,突破了隶书扁平方正的形貌。全篇三百二十四字,每一字都被王羲之用笔画赋予了鲜活的生命,有筋骨,有血肉,__③__;尺幅之内,众相毕现;异字异构,同字别构,匠心独运,韵味无穷,__④__。
A.秉性、精神、风仪各异
B.可谓极尽运笔使锋之妙
C.强调欹侧、揖让、对比
D.颇具天然潇洒飘逸之美
19.[答案] ①D ②C ③A ④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选用句式,兼及考查语言表达连贯、准确和图文转换的能力。作答题目时,涉及语境、句意、句式、图画中的书法等方面。①和④两处的区分,主要是从文段表述上与所给出的图画书法上来进行,文段中有“章法、结构、用笔上都达到了行书艺术的高峰”,①是描述章法方面内容的,从图画中可以看出有潇洒飘逸之美,自然也就填写D项;而④是属于用笔方面内容的,自然与B项“运笔使锋”相关联。结合语境,可知第②处可填写C项,因为上文语境中有“不求……”,那么选项中句式上与之协调一致的有C项的“强调……”;从句意上思考,可以知第③处应填A项,前面的语境中有“每一字都被王羲之用笔画赋予了鲜活的生命,有筋骨,有血肉”的内容,显然是将其比喻成人的特点,那么与之协调一致的就只有A项。
20.2013·重庆卷依照下面的示例,自选两种自然景物,另写两句话。要求:运用拟人手法,句式与例句相同。
例句:身后的那片鲜花,可能是听了小草讲的笑话,乐得咧开了嘴,嬉闹在明媚的阳光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答案] 示例:略。
[解析] 本题考查仿用句式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表达应用)。作答时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自选两种自然风景且句式与例句相同,其次是要运用拟人的手法,最后要注意情感态度的积极性。
24.2013·天津卷阅读《春暖花开》歌词片段,按要求作答。(5分)
春暖花开,这是我的世界。
每次怒放,都是心中喷发的爱。
风儿吹来,是我和天空的对白。
其实幸福,一直与我们同在。
春暖花开,这是我的世界。
生命如水,有时平静,有时澎湃。
穿越阴霾,阳光洒满你窗台。
其实幸福,一直与我们同在。
(1)将“风儿吹来,是我和天空的对白”这句话扩写为一段散文,限60字内。(3分)
(2)仿照“生命如水,有时平静,有时澎湃”,写一句歌词,注意押韵。(2分)
24.(1)[答案] 春风的鼻息轻拂着大地,点点新绿闪着诱人的光。我仰望天空,蔚蓝的天空下是几只飞得越来越高的风筝,耳边传来一阵阵欢声笑语……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扩展语句的能力。完成此类题的关键是创设一种情境。“风”体现季节特点,“我”是抒情的主体,“天空”是情境表达的背景,是和“我”对话的对象。表述时,运用描写、抒情等手法,合乎情理地表达一个主题。注意语意完整,符合字数要求,语言优美。
(2)[答案] 生活如歌,有时低沉,有时豪迈。
[解析] 本题考查句式仿写的能力。仿写时,第一,要注意与例句的格式保持一致;第二,要与例句运用的比喻的修辞手法保持一致,注意比喻恰当,后两个比喻要构成对比;第三,要注意意境一致,尾字押韵。
7. [2013·浙江卷]仿照下面的示例,用比喻的手法描述一组事物。要求合乎事理,句式和结构与示例相似;不得选择“青天”“月亮”“芭蕉叶”“露珠”作为描述对象。(5分)
【示例】
青天,是一片芭蕉叶,
月亮是一滴露珠。
手指,轻轻一点,它就落了。
7.[答案] 示例:人生,是一把火炬,挫折是一阵烟雾。绣口,轻轻一吐,它就散了。
[解析] 本题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仿写既要有诗意,又得符合事理。
17.2013·山东卷以下是某中学庆祝教师节文艺演出的一段主持词。仿照画线部分的句式,在空缺处补写相应的语句。要求:句式一致,字数相等,语意相关。(4分)
学生甲:老师,您坚守一方净土,用粉笔书写忠诚,默默无闻;
学生乙:老师,您勤耕三尺讲台,________①________。
学生甲:加减乘除,算不尽您付出的辛劳;
学生乙: ________②________。
17.[答案] 示例一:①用汗水浇灌希望,孜孜不倦
②诗词歌赋,颂不完您带来的感动
示例二:①用双手托起未来,无怨无悔
②赤橙黄绿,画不完您多彩的人生
[解析] 本题考查仿写句式的能力。仿写要注意“神似”和“形似”。“神似”要求主旨、情感、语意一致,合乎逻辑,“形似”则要注意句式、修辞、字数等相同或相似。第①处仿写,注意找到能表现教师品格的事物,并扣紧事物的特点;第②处前句是四个字,必须保证与教学内容有关,而且能够与后一句保持意义上的密切联系。
17.2013·辽宁卷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个句子,要求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小草伸出稚嫩的纤手,向你描绘原野的新绿;
树叶掬起温润的阳光,向你展示森林的生机;
溪流吟唱欢快的歌曲,向你诉说春天的故事。
17.[答案] 示例:鲜花绽放灿烂的笑脸,向你渲染春天的瑰丽;蝴蝶跳出轻盈的舞步,向你展示出生命的旋律;丝雨敞开紧闭的心扉,向你清唱万物的欣喜。
(每写出一句给2分,其中内容合理拟人贴切给1分,句式相同给1分。)
[解析] 本题考查句子仿写的能力,仿写句子要做到“神似(内容一致)”和“形似(结构修辞和句式一致)”。
19.2013·大纲全国卷把下面这个长句改写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教练在赛后分析会上对我在比赛中的表现进行的深入剖析,使我对自己在这次比赛中由于骄傲自大、轻视对手导致的严重失误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并作出了坚决改正错误,争取在下一次比赛中取得好成绩的保证。
19.[答案] 我在这次比赛中出现了严重失误,赛后分析会上,教练对我在比赛中的表现进行了深入剖析,我进一步认识到失误的原因在于我骄傲自大、轻视对手,并保证坚决改正错误,争取在下一次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解析] 这是长句变短句,所以需要先提出主干,然后把长句中的附加成分提出做句子,注意句子不要过长,且前后有一定的关联,尤其不要改变句子的原意。
20.2013·大纲全国卷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一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平和犹如绿叶,春天衬万紫千红却无妒意,秋天托累累硕果而不张扬。
20.[答案] 宽容犹如大海,平静容军舰小船却无愠色,翻腾包鱼虾龟蟹而不拒绝。
[解析] 仿写时要注意内容和形式两部分,形式是容易把握的,……犹如……,……,……;内容上注意整体性,同时要注意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19.[2013·安徽卷] 请根据上下文,从所提供的四个选项中选择相应语句分别填入文中横线处。(只填字母)(4分)
《兰亭集序》(见下图)这幅传颂千古的书法名迹,通篇遒美劲健,变幻万端,如有神助,在章法、结构、用笔上都达到了行书艺术的高峰。章法上,凡二十八行,行的疏密大致相等,唯首尾偶显宽密;字与字之间,大小参差,长短配合,错落有致,__①__。结构上,极尽变化之能事,不求字体结构的平正、对称、均匀,__②__;或修长,或浑圆,突破了隶书扁平方正的形貌。全篇三百二十四字,每一字都被王羲之用笔画赋予了鲜活的生命,有筋骨,有血肉,__③__;尺幅之内,众相毕现;异字异构,同字别构,匠心独运,韵味无穷,__④__。
A.秉性、精神、风仪各异
B.可谓极尽运笔使锋之妙
C.强调欹侧、揖让、对比
D.颇具天然潇洒飘逸之美
19.[答案] ①D ②C ③A ④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选用句式,兼及考查语言表达连贯、准确和图文转换的能力。作答题目时,涉及语境、句意、句式、图画中的书法等方面。①和④两处的区分,主要是从文段表述上与所给出的图画书法上来进行,文段中有“章法、结构、用笔上都达到了行书艺术的高峰”,①是描述章法方面内容的,从图画中可以看出有潇洒飘逸之美,自然也就填写D项;而④是属于用笔方面内容的,自然与B项“运笔使锋”相关联。结合语境,可知第②处可填写C项,因为上文语境中有“不求……”,那么选项中句式上与之协调一致的有C项的“强调……”;从句意上思考,可以知第③处应填A项,前面的语境中有“每一字都被王羲之用笔画赋予了鲜活的生命,有筋骨,有血肉”的内容,显然是将其比喻成人的特点,那么与之协调一致的就只有A项。
20.2013·重庆卷依照下面的示例,自选两种自然景物,另写两句话。要求:运用拟人手法,句式与例句相同。
例句:身后的那片鲜花,可能是听了小草讲的笑话,乐得咧开了嘴,嬉闹在明媚的阳光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答案] 示例:略。
[解析] 本题考查仿用句式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表达应用)。作答时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自选两种自然风景且句式与例句相同,其次是要运用拟人的手法,最后要注意情感态度的积极性。
24.2013·天津卷阅读《春暖花开》歌词片段,按要求作答。(5分)
春暖花开,这是我的世界。
每次怒放,都是心中喷发的爱。
风儿吹来,是我和天空的对白。
其实幸福,一直与我们同在。
春暖花开,这是我的世界。
生命如水,有时平静,有时澎湃。
穿越阴霾,阳光洒满你窗台。
其实幸福,一直与我们同在。
(1)将“风儿吹来,是我和天空的对白”这句话扩写为一段散文,限60字内。(3分)
(2)仿照“生命如水,有时平静,有时澎湃”,写一句歌词,注意押韵。(2分)
24.(1)[答案] 春风的鼻息轻拂着大地,点点新绿闪着诱人的光。我仰望天空,蔚蓝的天空下是几只飞得越来越高的风筝,耳边传来一阵阵欢声笑语……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扩展语句的能力。完成此类题的关键是创设一种情境。“风”体现季节特点,“我”是抒情的主体,“天空”是情境表达的背景,是和“我”对话的对象。表述时,运用描写、抒情等手法,合乎情理地表达一个主题。注意语意完整,符合字数要求,语言优美。
(2)[答案] 生活如歌,有时低沉,有时豪迈。
[解析] 本题考查句式仿写的能力。仿写时,第一,要注意与例句的格式保持一致;第二,要与例句运用的比喻的修辞手法保持一致,注意比喻恰当,后两个比喻要构成对比;第三,要注意意境一致,尾字押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