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濮阳市重点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濮阳市重点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5-09 21:53: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濮阳市重点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硝粘贴在答题卡上
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十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4.本卷主要考查内容: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16课。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 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汉谟拉比独揽同家一切大权,他在宫廷下道命令,书记官记在小泥版上,信差送至全国各地执行,"以正直的办法管理各部落"。这表明当时
A.两河流域建立了中央集权统治B.印度河流域诞生了君主专制
C.古巴比伦王国行政效率比较高D.政治统一促进了文化发展
2.依据下面的知识卡片中的内容,可以判断该国是
地中海曾经变成了它的内海
在其对外扩张过程中,奴隶制迅速发展起来
4世纪末,基督教成为它的国教;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部分
A.法兰克王国B.古罗马帝国C.奥斯曼帝国D.阿拉伯帝国
3.在中古西欧庄园里,领主掌握了经济生活所必需的一切要素,庄园法鹰由领主本人或其总管主持。这说明,当时
A.西欧出现分裂割据局面B.广大农奴深受庄园领主剥削
C.各国王权遭到严重削弱D.领主在庄园里具有绝对权力
4.公元6—7世纪,这一国家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经过约半个世纪的改革,其模仿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这一国家是
A.日本B.朝鲜C.越南D.印度
5.下图是中世纪美洲的阿兹特克浮动园地和印加梯田灌溉。据此可知,当时美洲农业
A.以个体经营为主B.处世界领先地位
C.具有地区差异性D.主要依托于土地
6.15世纪末,一位航海家写道:“诸位贵族王公……决意派遣我前往印度,谒见诸君王,访问各地城市及其风土人情,旨在使他们归依我们神圣的信仰,命我不像惯常那样,采取陆道东行,而要西行,直到今日,我们还不能确知以前是否有人这样做过。”这次航行
A.开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路B.探索了北冰洋到亚洲的航路
C.发现了欧亚贸易的新路线D.完成了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
7.如图为16—17世纪《西欧小麦价格指数变化曲线图》。导致图中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西欧国家对小麦需求不断增加B.西欧各国的小麦产量逐渐减少
C.早期殖民扩张促进了食物交流D.新航路的开辟引发了价格革命
8.文艺复兴时期,许多艺术家用戏刚、雕刻、绘画等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向人们展示人性美与自然美。这说明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A.摆脱了天主教会的束缚B.具有世俗性的特征
C.推动民族国家观念形成D.侧重道德心理刻画
9.在1787年宪法的序言中,执笔人莫里斯将宪法初稿中的“我们马萨诸塞州、康湿狄格州、组约州、宾夕法尼亚州……的人民"修改成了"我们合众国人民"。这一修改意在
A.维护人民利益B.取消各州权力C.维护共和政体D.强化联邦观念
10.有人说,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英国“一花独放”的局面,第二次工业革命则是各先进国家“竞相开放"。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政治前提是
A.美德等国具有广阔的海外市场B.英国经济实力的急剧衰退
C.资本主义制度在各国普遍确立D.自然科学研究有重大进展
11.巴黎公社下令禁止面包作物做夜工,取消过去警察用以敲诈工人的旧门工作介绍所,封闭专门用高利贷来剥削工人的借贷处。这些举措
A.体现对劳动人民的人文关怀B.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C.是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尝试D.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12.在第五届美洲国家首脑会议上,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送给美国时任总统奥巴马一本书——《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该书名喻指拉丁美洲曾经
A.建立了拉丁美洲联盟B.爆发民族独立战争
C.形成畸形单一作物制D.遭受西方殖民侵略
13.1905年伊朗发生立宪革命,一位日击者写道:“或许东方真的从酣睡中掌握,我们即将目睛一场数百万不满者反对寡廉鲜耻的西方剥削的起义。”属于“东方觉醒”的是
A.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B.日本明治维新
C.苏丹马赫迪起义D.中国辛亥革命
14.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从债务国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英、法两国则沦为被世界金融业和政府间债务剥削的对象。这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
A.推动了国际关系民主化B.确立了美元的霸权地位
C.冲击了西欧的中心地位D.埋下了冷战爆发的伏笔
15.据统计,实行新经济政策的第二年,苏维埃粮食产量比1921年几乎增加了9亿普特,工业产量和劳动生产率都有很大提高,这说明当时苏俄
A.经济恢复任务基本完成B.经济政策调整有其合理性
C.清除了余粮收集制的残余D.农业、工业基础十分薄弱
16.1919年3月,印度因抗议“罗拉特法”而举行总罢工;5月,中国发生五四运动;6月,埃及的开罗、亚历山大等地发生了反英暴动;7月,土耳其的凯末尔提出民族自决。这些事件的共同意义在于
A.终结欧美列强的侵略B.标志亚非民族意识的觉醒
C.动摇殖民体系的秩序D.导致殖民主义体系的崩溃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新大陆生产了大量的白糖,白糖又火量流入欧洲市场。白糖本来属于奢侈品,而今成为大众化的调味品,这就是白糖革命的结果,这样一来,有必要进一步增加白糖的消费量。在这种情况下,欧洲人开始从也门的摩卡港进口咖啡。咖啡本来是伊斯兰世界的饮品,这时也开始被欧洲人接受。白糖配着咖啡、红茶来饮用,产生了新的嗜好和文化。
——摘编自【日】宫崎正胜《大国霸权》
材料二 随着商品流通范围的扩大,由意大利开始的商业革命,逐渐向西欧其他国家扩展,地理大发现使世界各大洲都成了西欧各国的市场或潜在的市场。世界各地各民族的特产变
成了国际贸易的重要商品,如印第安人培植的可可、咖啡、烟草等逐渐成了各国人民的生活必需品,传统的国际贸易的商品丝绸、棉布、茶叶、瓷器、香料等,也由于市场的拓宽,流通也大大增加。为适应世界性贸易的需要,西欧各国相继建立了经营某一地区贸易的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银行、信贷、汇兑等金融业务迅速发展。意大利各城市国际商业中心的地位被里斯本、伦敦、巴黎、安特卫普、阿姆斯特丹等所代替。英国、法国、尼德兰也取代了意大利成了西欧各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方。西欧各国由于地理大发现后,进行了积极、主动、大规模的世界性交往,伴随着商业革命的发展,使它们成了最先进的国家。
——摘编自熊家利《论西欧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商业革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白糖消费量增加的原因。(4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欧商业革命的表现。(8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欧美近代以来的重大事件
——根据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整理
从材料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件,归纳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结合世界史的相关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所拟论题必须观点明确,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 一个孤悬于欧亚大陆之外的岛国,一个人口不过数千万,国土面积和资源甚为有限的绅士之邦,却在种种机缘汇聚之下率先迈入现代文明的大门,执工业经济之牛耳,成为现代世界的开路人。
——摘编自张磊《英国工业革命》
材料二 这个时期(19世纪后年期)逐步出现了技术进步的制度化。更多的先进的工业企业不再满足于接受技术创新并利用它们,而是通过精心的有计划的试验来追寻这种技术创新……科学盈利的真正神秘性在工业中的成长孕育已经达到了这样一种程度,以至于企业都开始资助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摘编自【英】哈巴库克《剑桥欧洲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分析英国能够“率先迈人现代文明的大门”的原因。
(8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并说出(指出)两次工业革命的不同之处。
(6分)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1870—1914年世界大事年表
——据高中历史教科书整理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从前看上去坚实不变的东西现在都成了问题,甚至化为乌有。欧洲强国在战争中失去了世界霸权。人们从此转向华盛顿和莫斯科。
——摘编自加亚尔等《欧洲史》
根据材料一,概括这一时期(1870——1914年)欧洲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8分)
(2)结合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战后欧洲“看上去坚实不变的东西”“化为乌有”的主要表现。(6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