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达标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达标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80.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08 22:24: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六单元达标练习-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A.轻蔑(mèi) 夸耀(yào) 顶端 环游
B.瞄准(miáo) 撕开(sī) 海鸥 依次
C.赞誉(yù) 咧嘴(liě) 帽子 钩住
2.下列汉字读音为第四声的是( )
A.赢 B.荐 C.拳
3.用音序查字法查“龇”字,应查大写字母( )
A.Z B.C C.S
4.课文《跳水》一共有多少个自然段( )
A.6 B.7 C.8
5.下列加点字的意思不同的一组是( )
A.溺而不返 迷途知返 B.守株待兔 守护边疆
C.道旁李 道听途说 D.出谋划策 策马扬鞭
6.下列没有蕴含在“田忌赛马”这个故事中的启示是( )
A.善用自己的长处去应对对手的短处
B.不服输的精神是胜利的关键
C.既要善于选择,又要学会放弃
D.好的办法来自仔细观察和深入思考
7.下列对本单元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田忌赛马》一文写了用忌与齐威王赛马,在门客孙膑的帮助下,赢了齐威王三场的故事。
B.《跳水》一文中写了很多水手们的表现,这样写的目的是借水手们的表现,从侧面来烘托船长的人物形象。
C.《跳水》一文中,在危急时刻,船长的决定并非随意而为之,而是经过天气、成员所在的位置以及情况的严重程度等分析才做出了判断。
D.《自相矛盾》是一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说话做事要按实际情况出发。
二、填空题
8.给加的字注音。
楚人有鬻( )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 )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 )曰:“吾( )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 )子之盾,何如?”其人弗( )能应也。
9.理解语句意思并填空。
誉之日:“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1)“誉”在句中的意思是________,与歇后语“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意思相近。
(2)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
摩( )擦( ) 胸有( )( ) 兴致( )( )
出( )划( ) ( )( )领先 ( )( )欲试
(1)和画“ ”词语结构相同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和画“ ”词语⑤结构相同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
(2)表示做事之前有通盘的考虑的词语是__________;形容精神振奋,迫不及待地想试一下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赛场上,参赛者____________,期待着一展身手。赛场边,同学们则____________地为参赛者_____________,期待他们取得好成绩。(选词填空)
11.填一填。
(1)“娉婷及笄女公子”恰好用来形容芳芳,芳芳今年_____岁了;爸爸四十岁,正值______之年。芳芳希望爷爷在一百岁________之年时仍然健康。
(2)我们家是三代同堂,爷爷今年正好是古稀之年,爸爸到了不惑之年,姐姐正是豆蔻年华。我爷爷的岁数是________,爸爸的岁数是________,姐姐是____________的年纪。
(3)爷爷虽然已年逾___________,但仍然身体硬朗,行动自如;年过四十而_______的爸爸,早已到了荣辱不惊的境界,把功名利禄都看得很淡;________之年的表哥,虽然看上去略显稚嫩,但已从青涩走向成熟。
(4)乾隆皇帝在乾清宫举行千叟宴时,曾为一位老叟题上联“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纪晓岚则对出下联“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从对联中可得知这位老叟有_______岁。
1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跳水”这个故事发生在一艘环游世界正往回航行的轮船上,船上有船长、水手、孩子和猴子。由于水手拿猴子( ),使猴子很( );猴子放肆起来就去( );孩子就去( )猴子,一直追到了( ),处境非常危险,船长看到了就( )孩子跳水,使孩子脱险,最后得救了。
13.习作思路——我清楚。
(1)探险地点________________。
①茫茫沙漠 ②热带雨林 ③海中荒岛 ④幽深洞穴 ⑤南极冰川 ……
(2)探险故事中的主人公_______________。
你希望和谁组成以一个探险小队呢?从一组和二组中各选出一个人,组成小队成员。
一组:①经验丰富的探险爱好者 ②知识渊博的生物学家 ③见多识广的向导
二组:④好奇心强、性格活泼的同学 ⑤胆子大但行事鲁莽的表哥 ⑥心细而胆小的妹妹
(3)确定探险中所需装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指南针 ②地图 ③饮用水 ④食物 ⑤药品 ⑥帐篷……
(4)故事中所遇到的险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遭遇猛兽 ②暴雨来袭 ③断水断粮 ④乱石雪崩 ⑤突发疾病 ……
(5)遇险解决方法及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理解。
田忌赛马(节选)
田忌和齐威王的对阵就要开始了。比赛双方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观众们也兴致勃勃地猜测着比赛结果。就在这时,孙膑把田忌请到一边,悄悄地把办法告诉了他。
第一场,田忌先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齐威王的马遥遥领先。田忌输了,但他不动声色,一点儿都不着急。
接着,第二场比赛开始了。田忌用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胜了第二场。田忌微微一笑。
第三场,田忌用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又胜了一场。田忌满意地笑了。
比赛结束了。田忌胜两场输一场,赢了齐威王。
14.田忌是用怎样的办法取得胜利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用“ ”画出在每场比赛后描写田忌神态的语句。
16.你认为孙膑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从《田忌赛马》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认真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什么?中国有一座“横着建”的摩天大楼
近日,外媒惊讶地发现,在中国重庆,世界首座横向摩天大楼快要建成。
说“横向”,是因为8幢拔地而起的摩天大楼群里,赫然出现一座“躺着”的楼。这座长度超过300米的廊桥形建筑在60层楼的高空将其中4幢摩天大楼连接起来,瞬间把建筑群变成3D的“风帆”。
英国《每日邮报》用了整整三行的标题这样形容:“中国建筑工人即将建成耗资27亿英镑的巨型商业建筑群,在1000英尺高的楼顶还盖了一座令人难以置信的‘横向摩天大楼’。”这座水晶连廊用钢量达到1万多吨,然而远看却轻盈灵动,像银河流淌在九天之上。
想象一下,如果你走进悬空而建的大楼,透过玻璃墙面鸟瞰下面的广场,这感觉奇幻不?胆大的人还可以走到两端装透明地板的户外观景台。
不只是好看,这座新地标也将创下世界纪录,它拥有世界最高、连接塔楼数量最多的廊桥。旁边的塔楼也有较小的廊桥相连,这意味着人们不用下到地面就可以在8幢楼之间自由穿梭。
更令外媒感到不可思议的是,用来连接4幢大楼的三个分段均有1100吨重,它们在地面建造好后,需用起重机吊到近300米的高空再与大楼连接,形成廊桥。
英国《卫报)的报道则指出,在重庆这样人口密的城市,建造者不得不动足脑筋,最大化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设计师萨夫地说:“(地面上)没有空间修建大型公因,我们就把它搬到空中。
这不,还没完工的“横向摩天大楼”已经成了外国网友眼中的“网红”建筑。
“太酷了,超现实的感觉。”“想去中国感受一下,在悬空的廊桥上往下看可能会腿软,但风景肯定很惊喜。”
难怪有英国网友为中国人的执行力点赞:“中国人总能想到办法。中国制造业领军世界不是没有理由的,看看你家里有多少东西是中国制造的吧!”“在中国,如果一件事儿需要解决,那么就一定会解决。”
18.关于“横向摩天大楼”,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世界首座 B.建在楼顶 C.是座廊桥 D.是英国制造的
19.“旁边的塔楼也有较小的廊桥相连,这意味着人们不用下到地面就可以在8幢楼之间自由穿梭。”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 )
A.旁边有许多廊桥
B.廊桥相连
C.廊桥相连可自由穿梭
D.人们不用下到地面
20.“这座水品连廊用钢量达到1万多吨,然而远看却轻盈灵动,像银河流滴在九天之上。”这话使用的说明方法有( )
A.打比方 举例子 B.列数字打比方 C.举例子 作比较 D.作比较 列数字
21.最后一个自然段引用了英国网友的话作总结,这样写的作用( )
A.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说明英国网友说的话是正确的
C.说明英国网友爱为他人点赞 D.强调中国制造业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22.短文第3自然段“中国建筑工人即将建成耗资27亿英镑的巨型商业建筑群”中“即将”一词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为什么在重庆建这座横向摩天大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书面表达
24.习作。
题目:   的探险之旅
要求:1.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2.写清楚探险的人物、场景、装备等,说说他们遇到了什么险情,又是怎样解决的;3.不少于400字。
参考答案:
1.A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和字形。
A.“轻蔑”读音有误,应读“miè”,意为无视;瞧不起。
故答案选A。
2.B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A.“赢”的读音:yíng。
B.“荐”的读音:jiàn。
C.“拳”的读音是:quán。
结合生字的读音可知,第四声的字是:荐。故选:B。
3.A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音序查字典法。
音序查字法的步骤为:①确定所查字读音的第一个字母,即音序,并在字典或词典《汉语拼音音节索引》中找到这个字母。②在这一字母相应部分找到该字的音节,看清这个音节旁标明的页码。
龇:拼音,zī 。应查大写字母Z。
4.A
【详解】本题考查数自然段。
每个自然段前都会空两格(即两个字),以此分就可以了。
故课文《跳水》一共有6个自然段。通过对船长在紧急关头,果断命令处于危险之中的孩子跳水,使孩子化险为夷的描述,表现了船长急中生智,当机立断处理问题的能力。告诉我们,遇事不能任性,要沉着冷静,善于分析。
5.D
【详解】本题考查字义。
A.溺而不返: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返:返回。
迷途知返:意思是迷了路知道回来。比喻发觉自己犯了错误,知道改正。返:返回。
B.守株待兔:比喻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变通。也讽刺妄想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守:守卫。
守护边疆:守卫国土,保护边疆。守:守卫。
C.道旁李:指路边的苦李,走过的人不摘取。比喻被人所弃、无用的事物或人。道:道路。
道听途说:指道路上听来又在道路上传播出去;比喻毫无根据的传闻。道:道路。
D.出谋划策:意思是制定计谋策略。多指为人出主意。策:策略。
策马扬鞭:意思是举起马鞭驱赶马儿,驱马快速前行。策:放任马去奔跑。
故选D。
6.B
【详解】考查内容理解。
《田忌赛马》故事的主角是田忌、孙膑和齐威王,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揭示如何善用自己的长处去对付对手的短处,从而在竞技中获胜的事例。告诉人们要仔细观察,善于思考,在劣势中找到优势,善用自己的长处去对付对手的短处,懂得扬长避短,方能取得胜利。遇到事情可以尝试新的思路,没必要循规蹈矩去做事。
B.“不服输的精神是胜利的关键”文中没有涉及到。
故选B。
7.A
【详解】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这要求我们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了解课文的写作方法,主要内容,表达的思想感情等,所以我们上课要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
A.错误。田忌只赢了齐威王两场的故事。《田忌赛马》主要写了齐国大将田忌与齐威王赛马,在孙膑的帮助下转败为胜的故事,赞美了孙膑足智多谋,敢于打破常规,扬长避短的优秀品质,说明不论做什么事都要细致观察,认真思考,采用恰当的方法才能成功。
B.正确。《跳水》一文中写了很多水手们的表现,这样写的目的是借水手们的表现,从侧面来烘托船长的人物形象。
C.正确。《跳水》讲了一个十分惊险的故事:一只猴子把船长儿子戴的帽子挂到了桅杆顶端最高的横木一头,孩子为了追回帽子,走上横木。在万分危急的时刻,船长急中生智,命令儿子跳水,使孩子转危为安。表现了船长急中生智,当机立断处理问题的能力。故事告诉我们:遇事不能任性。要沉着冷静,善于分析。事物之间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我们要根据情况的变化采取相应的果断行为。
D.正确。《自相矛盾》写了一个卖盾和矛的人自夸他的盾任何武器都穿不透,又自夺他的矛什么东西都能穿透。当别人问用他的矛刺他的盾结果会如何时他便无法回答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能过分夸大其词,更不能自相矛盾。
8. yù dùn máo wú xiàn fú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鬻,yù,卖。
盾,dùn,盾牌。古代一种防护武器,用来遮挡敌方刀箭。
矛,máo,古代的一种直刺兵器。尖端是锋利的刃,装有长柄。
吾,wú,人称代词。表示第一人称,相当于“我”。
陷,xiàn,使陷落;攻破。
弗,fú,副词。表示否定,相当于“不”。
9. 夸耀 他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坚固无比,没有什么东西能够穿透它。”
【详解】本题考查字词解释。
(1)句子意思为:他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坚固无比,没有什么东西能够穿透它。”“誉”的意思是“夸耀”。
(2)誉:夸耀,坚:坚固。句子意思为:他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坚固无比,没有什么东西能够穿透它。”
10. 拳 掌 成 竹 勃 勃 谋 策 遥 遥 跃 跃 议论纷纷 窃窃私语 胸有成竹 摩拳擦掌 跃跃欲试 摩拳擦掌 兴致勃勃 出谋划策
【详解】本题考查补充词语、选词填空。
摩拳擦掌:双手相互摩擦。形容战斗或行动前情绪高昂、跃跃欲试的样子。
胸有成竹:指画竹前竹子的完美形象已在胸中;比喻处理事情之前已有完整的谋划打算。
兴致勃勃:形容兴趣很浓厚,情绪很高涨的样子。
出谋划策:制定计谋策略。多指为人出主意。
遥遥领先:远远地走在最前面。
跃跃欲试:形容心里急切地想试试。
(1)跟“兴致勃勃”类似的ABCC式词语有:议论纷纷、意气扬扬、意气洋洋、英姿勃勃、佣中佼佼。
跟“跃跃欲试”类似的语有:楚楚动人、察察而明、楚楚可爱、楚楚可怜、楚楚可人 草草了事。
(2)表示做事之前有通盘的考虑的词语是“胸有成竹”。
形容精神振奋,迫不及待地想试一下的词语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3)读句子可知赛场上,参赛者情绪高昂的期待着一展身手。选择“摩拳擦掌”;赛场边,同学们则情绪很高涨地,选择“兴致勃勃”,为参赛者出主意,选择“出谋划策”。
11. 十五 不惑 期颐 七十 四十 十三四岁 花甲 不惑 弱冠 141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常识的积累。
根据日常积累,可知:
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出自】:唐·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故特指女孩子十三四岁)。
及笄指古代汉族女子满15周岁结发,因称女子满15周岁为及笄。
束发是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
弱冠是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达到壮年,故称“弱冠”)。
而立是男子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
不惑是男子四十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
知命是男子五十岁(知命,“知天命”之意)。
花甲是六十岁。
古稀是七十岁。
耄(mào)耋(dié)指八、九十岁。
鲐背之年指九十岁。
期颐指一百岁。
(1)“娉婷及笄女公子”恰好用来形容芳芳,根据“及笄”可知芳芳今年15岁了,根据“不惑是男子四十岁”可知爸爸四十岁,正值不惑之年。根据“期颐指一百岁。”可知芳芳希望爷爷在一百岁期颐之年时仍然健康。
(2)根据“年逾古稀,指年龄已经超过了七十岁”可知爷爷虽然已年逾七十,但仍然身体硬朗,行动自如;根据“不惑是男子四十岁”可知年过四十而不惑的爸爸,早已到了荣辱不惊的境界,把功名利禄都看得很淡;根据“弱冠是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可知弱冠之年的表哥,虽然看上去略显稚嫩,但已从青涩走向成熟。
(3)根据“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其中古稀为70岁,古稀双庆为140,一度春秋为1岁,共141岁。70*2+1=141。可知乾隆皇帝在乾清宫举行千叟宴时,曾为一位老叟题上联“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纪晓岚则对出下联“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从对联中可得知这位老叟有141岁。
12. 取乐 放肆 拿孩子的帽子 追 桅杆顶端 命令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掌握。
《跳水》是俄国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部杰出作品。它的主要内容是:在一艘轮船上,发生了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一只顽皮的猴子在船上蹦来蹦去,成为了水手们的笑料。它越发放肆,摘掉了船长儿子的帽子,爬上了桅杆,孩子恼羞成怒,追了上去,一直到了桅杆顶上的横木上。他虽然取得了帽子,但也把自己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如果一失足就会摔到甲板上,落个粉身碎骨,即使不失足,也难以转身走回。在场所有人都提心吊胆,为孩子处境担忧。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如果你自己是一名旁观者,可能会慌乱,也可能会害怕。可是孩子的父亲——船长却十分镇定,用枪“逼”着孩子跳水。最后,孩子得救了。
13. 茫茫沙漠
一组 指南针、地图、饮用水、食物、药品、帐篷…… ③
遇到缺水困难,大家绝望极了,经验丰富的探险爱好者根据动物的脚印带领大家找到了水源。
【详解】本题考查习作思路。
在安排写作时,我们要先选择想去的探险地点和同行的人员。然后确定好探险过程中所需的装备,还要预测可能会发生的险情,根据探险人物的特点及探险的地点,合理想象探险的经历。比如茫茫大漠会遭遇断水断粮、沙尘暴、流沙等险情,而不会是暴雨来袭。同时要想好遇险的解决办法。最后,写探险的结果。
14.在孙膑的指导下,田忌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上等马对中等马,中等马对下等马,三局两胜,最终取得比赛的胜利。 15.田忌输了,但他不动声色,一点儿都不着急。 田忌微微一笑。 田忌满意地笑了。 16.孙膑是一个善于观察、分析思虑周全、足智多谋的人。 17.做事情要多动脑筋,理性分析,采用恰当的办法去处理。
【解析】14.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结合文章内容可知:孙膑把办法告诉了田忌。第一场田忌先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第二场田忌用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第三场,田忌用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这样三场田忌胜了两场,赢得了比赛。
15.本题考查学生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结合“第一场,田忌先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齐威王的马遥遥领先。田忌输了,但他不动声色,一点儿都不着急。”可知第一场对田忌的神态描写是:田忌输了,但他不动声色,一点儿都不着急。
结合“接着,第二场比赛开始了。田忌用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胜了第二场。田忌微微一笑。”可知第二场对田忌的神态描写是田忌微微一笑。
结合“第三场,田忌用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又胜了一场。田忌满意地笑了。”可知第三场对田忌的神态描写是田忌满意地笑了。
16.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
结合孙膑用调换出场顺序的方法帮助田忌赢得比赛,可以看出孙膑是一个善于观察,懂得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善于扬长避短的人。
17.本题考查对课文主旨的理解。
结合孙膑的方法和孙膑本人的特点,写出自己可以学到什么即可。
示例:遇到问题要像孙膑一样,认真分析观察到的实际情况再选择合适的对策,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18.D 19.C 20.B 21.D 22.不能去掉,这句话加上“即将”说明这个建筑马上要建成,若去掉,则成了这个建筑已经建成,这与原文意思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3.因为重庆人口密度高,建造者不得不动足脑筋,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创造最大的能效。
【分析】18.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理解。
结合原文的内容“近日,外媒惊讶地发现,在中国重庆,世界首座横向摩天大楼快要建成。”可以得出“横向摩天大楼”并不是英国制造的。
19.本题考查的是对句子的理解和分析。
结合原文的内容“不只是好看,这座新地标也将创下世界纪录,它拥有世界最高、连接塔楼数量最多的廊桥。旁边的塔楼也有较小的廊桥相连,这意味着人们不用下到地面就可以在8幢楼之间自由穿梭。”可以得出“旁边的塔楼也有较小的廊桥相连,这意味着人们不用下到地面就可以在8幢楼之间自由穿梭。”这句话是写出了廊桥相连可自由穿梭。
20.本题考查的是对句子说明方法的理解和分析。
结合原文的内容“这座水品连廊用钢量达到1万多吨,然而远看却轻盈灵动,像银河流滴在九天之上。”可以得出这句话中的说明方法是列数字和打比方,从“达到1万多吨”可以得出这个具体的数据是列数字,从“像银河流滴在九天之上”可以得出这是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21.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理解和分析。
结合原文最后一段的内容“中国人总能想到办法。中国制造业领军世界不是没有理由的,看看你家里有多少东西是中国制造的吧!”“在中国,如果一件事儿需要解决,那么就一定会解决。”可以得出最后一个自然段引用了英国网友的话作总结,这样写更强调了中国制造业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22.本题考查的是对句子的理解和分析。
根据原文的语境进行分析,“中国建筑工人即将建成耗资27亿英镑的巨型商业建筑群”其中“即将”意思是(副)就要;将要,在原文的语境中“即将”说明这个建筑马上要建成,如果去掉之后就表明这个建筑已经建成,这就和原文的意思不相符。
23.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理解。
结合原文的内容“英国《卫报)的报道则指出,在重庆这样人口密的城市,建造者不得不动足脑筋,最大化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可以得出在重庆建这座横向摩天大楼是因为重庆人口密度高,建造者不得不动足脑筋,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创造最大的能效。
24.示例:
奇妙的探险之旅
一天,我、大胆的表姐和知识渊博的向导刘叔叔带着装备,准备前往热带雨林中探险。
临行前,刘叔叔说:“到了雨林之后,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我们彼此之间要照顾。”我们点头应下,然后拿起装备就出发了,不一会儿便来到了热带雨林。
表姐一马当先,走在我们前面,表姐走的很快,我和刘叔叔被落在后面。
半个小时后,我们发现表姐不见了,我和刘叔叔急忙的去找,我们顺着脚印,找了过去,忽然听见了表姐求救的声音。我们跑了过去,看见表姐坐在一颗树的树枝上。我看见了,不由自主地笑了起来:“哈哈哈,表姐,你怎么在树上呀!”
表姐见我笑,气急败坏地说:“你还笑什么,还不快把我弄下来!”刘叔叔见了,说:“你抓紧这根绳子,顺着绳子,爬下来。”表姐听了,赶忙爬了下来。
接着,我们继续往前走。这时候,我突然踩到了一个软软的东西,我慢慢的把脚移开,定睛一看,原来是一条小蛇,吓得我差点叫出声来,刘叔叔走了过来,悄悄地对我说:“别怕,这条蛇没有毒,但是小心别让它缠在你身上。”我点了点头,刘叔叔又说:“附近不知道有多少危险,我们还是走吧!”我和表姐都同意了,毕竟谁也不想在这么危险的地方待着。
不知走了多久,我们找到了来时的路,便划船走了。
这一次的雨林探险真刺激,使人学到了很多的求生知识。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半命题作文,按照题干的要求,首先补全标题内容,给探险之旅加上一个形容词。然后根据标题的内容进行写作即可。注意语言完整流畅,不要写错别字即可。
开头:首先明确故事发生的背景,点明时间地点和人物以及事件的起因。
过程:对探险之旅进行具体的描述,注意加入对人物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等。
结尾:点明文章的主旨,升华文章的主题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