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2张PPT)
第六单元 学习之道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
进阶一 教材单元文本学习
第12课 拿来主义
预习任务单
01
语基构建
资料链接
徜徉
徘徊
不免
未免
勃然大怒
气急败坏
鉴赏活动单
02
点击右图进入…
文
本
对
应
练
谢谢观看 THANK YOU!
W
浅仰芹
破
揭批“送
送去主义”的丑行(1~2)
(1~4)
去主义”
“送去主义”的实质危害(3~4)
提出“拿来主义”的主张(5)
拿来主义
立
阐明“拿
“送来”的危害和“拿来”的必要
(59
来主义”
(6~7)
(8)
阐明拿来主义”的原和方法(9,
结
(10)
2
我仰
h
团结守纪勤学春
自
湖田残秦冷炙霜宽堂皇国释
董象狂丰用游世皋鱼翅1.厘清文章的结构思路,理解“拿来主义”的实质及蕴含的道理。2.分析并学习本文如何运用比喻的论证方法,把道理讲得深入浅出,耐人寻味。3.揣摩文中的重点词句,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 假想我们到山上看到一棵野生的杨梅树,树上结满了诱人的果实,这时我们就会本能地占有它,然后摘下鲜红肥润的杨梅,美美地吃起来。如果不慎摘到烂果子,我们会毫不犹豫地扔掉;如果看到青果,我们会把它留在树上。这也是一种“拿来主义”。在对待简单的生活问题时,我们都能本能正确地运用拿来主义;但如果面对的是复杂的社会问题时,许多人就困惑、迷惘了。鲁迅先生生活的时代,就有许多知识青年乃至大学者困惑、迷惘过。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自诩(xǔ) 脑髓(suǐ) 残羹冷炙(gēng)(zhì)
毛厕(cè) 吝啬(sè) 譬如(pì)
二、辨析下列近义词,在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词语。
1.徘徊·徜徉
[辨词] “徘徊”多用于心里难以下决定,或者焦急;“徜徉”指闲游,安闲自在地步行。
[运用] 夜风掠过树荫送来阵阵凉意,淡雅的荷香不时引来鸣虫浅唱。徜徉在《荷塘月色》的诗情画意中,我的眼前却浮现出一个在苦闷中徘徊的身影,心中便弥漫着一种淡淡的忧伤。
2.未免·不免
[辨词] “未免”用来缓和句子的语气,表示前面所说的情况不合适,或对前面所说的情况不以为然,含有委婉批评的意味,不能作谓语;“不免”指免不了,用来加重句子的语气,表示某种结果在客观上不可避免,有时可以作谓语。
[运用] 我国资源企业海外并购所面临的重重困难不免让人捏一把汗;有关专家也认为,这种“蛇吞象”的收购即便成功了,此后的经营也将面临诸多困难,未免得不偿失。
3.勃然大怒·气急败坏
[辨词] 二者都指因一定原因而发怒。但前者指突然变脸发脾气,属中性词;后者侧重于形容因恼怒而呼吸急促的狼狈样子,含有贬义。
[运用] 在70岁生日前夕,当被问及成为国王后是否还会像以前那样“插手政治”时,他勃然大怒并气急败坏地大声嚷嚷着:“我没有那么蠢!”
三、判断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运用是否正确,错误的说明理由。
1.国际上也有礼尚往来的习俗,各国政要之间的互访、民间组织的交流,都是这一习俗的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人似乎忘记了节俭的美好传统,餐桌上的残羹冷炙很少有人带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山东高校新增1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无疑将给山东的科研事业带来一个冠冕堂皇的未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在有些药品广告故弄玄虚,夸大产品功能,捏造试验数据,其目的就是让消费者上当受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正确。 2.正确。
3.错误。“冠冕堂皇”形容表面上庄严或正大的样子,是贬义词。此处褒贬失当。
4.正确。
四、指出下面句子中的语病,并改正。
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成分残缺。应在“大典”后加“之际”。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1918年5月首次用笔名“鲁迅”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20世纪20年代陆续出版了《呐喊》《坟》《热风》《彷徨》《野草》《朝花夕拾》《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作品集。从1927年到1935年,创作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这些杂文收录在《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等作品集中。
本文写于1934年6月4日,主要是针对当时对待外来文化的某些错误态度而写的。这一时期,在对待外来文化的问题上,社会上存在一些错误认识。一方面,有人采取全盘否定、一概排斥的态度,并急于盲目输出本国的传统文化,以彰显信心,掀起一股文化复古主义的逆流;另一方面,由于帝国主义的长期侵略,一些人特别是青年人对外来的东西产生了恐惧,甚至有一种盲目排外的情绪。这篇文章就是鲁迅针对这两种错误认识对当时思想文化问题的一个发言。
[情境活动]
学校要举行一场题为“如何看待外来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影响”的辩论赛。下面是正方观点和反方观点,请代表其中的一方写一段辩论词,表明自己的看法。(要注意辩论词的特点)
正方观点:外来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发展利大于弊
反方观点:外来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发展弊大于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一)正方:我方认为这个问题要用整体全局的眼光,发展辩证地来看,只要外来文化对民族文化发展起到积极推动的作用,这就是利大于弊。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外来文化的本身有其优劣之分,但是我们从来不都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吗?我们从来不都是应该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吗?我们从来不都是要做善于拿来的新人吗,因此,决不能用错误引进民族文化带来的种种弊端来判定外来文化本身对民族文化发展的利弊大小。当我们回顾几个世纪的世界文化的广泛传播和交流的时候,我们惊叹外来文化带来民族文化怎样的崛起和飞跃,我们相信任何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只有在与外来文化的相互交融和碰撞中,才能够突飞猛进,我们也同样相信,“海纳百川,兼容并蓄”正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坚强自信和历史价值的最佳体现。
(示例二)反方:我方从不否认,外来文化自有它好的一面,但这是就它自身情况来说,而非站在民族文化的立场。民族文化显著的特征是民族性、主体性以及纯粹性。作为一个民族特有的生存方式、思维习惯的精神体现,民族文化发展的根基是民族精神和全体认同基础上的道德观与价值观。外来文化与民族文化的根基不同,自身规律和发展方向也不同,何来促进发展,怎谈利大于弊呢?一个自身民族文化积淀还不够深厚的人,就冲动地幻想着接受外来文化在语言文字、思维方式、心理模式等多方面的异域冲击,其结果只可能是被动地被同化而不是对方辩友假想的取长补短,主动吸收。久而久之,一种文化自我就这样悄无声息地遗失了,也许当事者还浑然不知,沉迷在其中。
杂 文
杂文是文学体裁之一,是直接而迅速地反映社会事件的文艺性论文。以短小、活泼、犀利、隽永为特点,是一种战斗文体。杂文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有关社会生活、文化动态以及政治事件的杂感、杂谈、杂论、随笔都可归入这一类。战国以来诸子百家的著述中就多有这一类的文章。五四运动以后,以鲁迅为代表的革命作家,为了战斗的需要,针对当时社会的种种现象,揭微显隐,痛下针砭,广泛地运用了杂文;它们有如匕首、投枪刺向敌人,表现出极强的战斗力;在艺术上,感情饱满,形象鲜明,具有高度的艺术感染力,形成了杂文的新传统和新风格。
本文批判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卖国主义政策和一些人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阐明了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指出了正确地继承和借鉴乃是建设民族新文化必不可少的条件。
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答案] ①批判三种错误态度 ②实行“拿来主义”的意义
任务探究一 分析文章的说理方法
[任务导引]
对比论证,是正反对比论证的简称,也称比较法,是把两种事物加以对照、比较后,推导出它们之间的差异点,使结论映衬而出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可以用具体的事物来阐明抽象的道理,用浅近的事物来阐明深奥的道理,使论证更加有力。鲁迅先生是运用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的高手,我们在学习文本时需要仔细体会。
[任务设计]
1.本文善用对比来阐明道理。请填写下表,理解“拿来主义”的含义。
三种主义 特征
闭关主义
送去主义
拿来主义
[答案]
三种主义 特征
闭关主义 不送,不“拿”
送去主义 只送不“拿”
拿来主义 既送又“拿”
2.作者运用生动贴切的比喻,阐明了文化交流中常常为人们纠缠不清的重大问题,明确了对待外来文化应有的态度。
(1)文中借“孱头”“昏蛋”“废物”等形象地批判了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请根据课文内容填写下面的表格。
形象 表现 比喻义
孱头
昏蛋
废物
(2)细细体会“大宅子”“鱼翅”“鸦片”“烟枪和烟灯”“姨太太”等比喻有什么论证效果,填写下面的表格。
比喻论证 表达效果
喻体 本体 应有的态度
大宅子
鱼翅
鸦片
烟枪和
烟灯
姨太太
[答案] (1)
形象 表现 比喻义
孱头 “徘徊不敢走进门” 比喻懦弱无能、害怕继承、拒绝借鉴的逃避主义者
昏蛋 “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 比喻割断历史、盲目排斥的虚无主义者和貌似彻底革命的“左”派幼稚病患者
废物 “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 比喻崇洋媚外、主张“全盘西化”的投降主义者
(2)
比喻论证 表达效果
喻体 本体 应有的态度
大宅子 文化遗产 占有 用人们熟知的事物打比方,使如何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具体化,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把怎样“挑选”说得具体形象又清楚透彻,幽默风趣且极有批判力度
鱼翅 遗产中的精华部分 使用,吃掉
鸦片 有害也有益的一类 存放,供治病用
烟枪和烟灯 有害可以做反面教材的一类 送一点进博物馆,其余毁掉
姨太太 腐朽淫秽的东西 使其各自走散
任务探究二 赏析文章的语言特色
[任务导引]
鲁迅,用他的嬉笑怒骂,用他的横眉冷对,为我们呈上了一颗跃动着的火热的心。《拿来主义》作为一篇典范之作,其语言艺术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高度。学习时,我们对鲁迅的语言需要仔细品味与鉴赏。
[任务设计]
3.“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这是作者对“拿来主义”最形象、最精辟的概括。如何理解这句话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运用脑髓”,就是要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独立选择。②“放出眼光”,就是要眼光开阔、宽广,又深刻、独到。③“自己来拿”,就是说无论是吸取外来文化还是继承传统文化,都必须保持自己的主体性与主动性。
4.本文语言生动有趣,很有特色。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都运用了反语,请分析其表达效果。
(1)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剌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进步”本指人或事物向前发展。在这里表示用活人替代古董,更表现出国民党政府崇洋媚外的行为进一步升级。
(2)“大度”本指人气量宽宏,能容人。用在这里,讽刺了国民党政府的盲目自大。
(3)“摩登”本指时髦,合乎时兴样式。这里是作者幽默地自嘲反对“送去”显得不合时宜。
(4)“国粹”原指我国固有文化中的精华。这里说烟枪和烟灯是旧文化中的精品,有嘲弄的意味。
5.下列加点的词语生动形象,请分析其表达效果。
(1)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打破大门”“碰钉子”形象地揭示出清政府闭关锁国落后挨打以致与帝国主义签订一系列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的事实,较之于直陈史实来得风趣、幽默。
(2)“欣欣然”可见“废物”得意忘形、沾沾自喜之态。“蹩”是走路不稳的样子,形象地描绘出“废物”的病弱相和见了鸦片之后的情急相、贪谗相,可憎又可怜。
9/9文本对应练(二十)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自诩(xǔ) 肖像(xiāo) 虔诚(qián) 残羹冷炙(zhì)
B.玄虚(xuán) 孱头(càn) 冠冕(miǎn) 弦外之音(xuán)
C.羡慕(xiàn) 连累(lèi) 脑髓(suǐ) 礼尚往来(shàng)
D.出售(shòu) 给与(jǐ) 剔除(tī) 潜移默化(qián)
D [A项,“肖像”中的“肖”应读“xiào”;B项,“弦外之音”中的“弦”应读“xián”;C项,“连累”中的“累”应读“lei”;D项,正确。故选D。]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在见诸报端的受贿贪官中,“礼尚往来”是最常用的借口,而诸如端午、中秋、春节、生日之类的日子,都是非常好的时间“载体”。
B.有些所谓的“理论家”,惯于引经据典,故弄玄虚,把本来简单明了的理论搞得复杂难懂,以显其学问的高深和立场的正确。
C.近日,从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获悉,5家餐饮单位首批试点生物养殖法处置餐厨废弃物,“残羹冷炙”经处理后可变身环保原料。
D.互联网上激愤的言论不少,但一般来说,如果没有更多媒体的兴风作浪,不会引起过大的关注,过两天也就销声匿迹了。
D [D项,兴风作浪:比喻挑起事端或进行破坏活动。而语境所显示的是一种促使事物向坏的方面发展的作用,应用“推波助澜”。A项,礼尚往来:社会交往中应当有来有往。正确。B项,故弄玄虚:故意玩弄花招,迷惑人,欺骗人。正确。C项,残羹冷炙:指吃剩的饭菜。正确。]
3.下列句子中,引号的用法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第二个引号是讽刺用法)
B.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否定)
C.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强调)
D.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引用)
B [B项,引号表特定称谓。]
一、语言综合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很多时候,许多年轻作家在文学中的________不是才华的体现,而是________、急于求成的轻率和傲慢;那种所谓的“高产”,其实是主观急躁的任性产物,与触动灵魂的文学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在文学创作过程中,作家更需要饱含深意的沉着淡定与执着坚守。对________在生活深处的文学宝藏的开掘,更需要平静与坚守,以使其在不急不缓中默默地延续。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绝不是猎奇,更不是狂欢。如果作品脱离文化品格,就算个性再突兀,风格再独特,也只能成为搞笑的“三俗产品”,难以表现出国家和民族的本质需求。
当然,置身于“坐地日行八万里”的新时代,作家、艺术家面对日新月异、不断变化的时代,如果依然稳坐书斋、不出斗室、不问世事,也是与时代和人民的殷切期待相龃龉的。换言之,新时代的文学,需要的是快速反应的速度,热火般充沛的激情。撇开浮躁和急于求成的心境,让自己的心沉入文学创作中,把生活中的体验和自我的心境结合起来,让情感激越起来、涌动起来、亢奋起来,才能________创作的前沿,抒发一腔豪情,写出传世之作。不同于其他人,(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后者对于风云激荡的社会现实更能快速做出反应,其内容更有针对性和时代性。
4.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年轻气盛 初露锋芒 隐没 投身
B.血气方刚 初出茅庐 潜藏 投身
C.血气方刚 初露锋芒 隐没 舍身
D.年轻气盛 初出茅庐 潜藏 舍身
B [血气方刚:(年轻人)精力正旺盛,冲劲儿大。年轻气盛:年纪轻,血气旺盛。常用于指年轻人火气大,容易冲动。此处形容年轻作家在文学创作中干劲儿十足,因此应该用“血气方刚”。初出茅庐:指刚刚出来做事或刚步入社会。初露锋芒:指刚显露出某种力量或才能。前者侧重强调人缺乏经验,后者侧重强调刚显露才干。此处形容这些年轻作家缺乏经验,因此应该用“初出茅庐”。隐没:隐蔽;渐渐看不见。潜藏:隐藏。语境用于形容隐藏在生活深处的文学宝藏,应选“潜藏”。投身:献身出力。舍身:原指佛教徒牺牲肉体表示虔诚,后来泛指为祖国或为他人而牺牲自己。根据语境,应选“投身”。]
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如果作品脱离文化品格,就算个性再突出,风格再独特,也只能成为搞笑的“三俗产品”,难以表现出国家和民族的本质需求。
B.那种脱离文化品格的作品,就算个性再突兀,风格再独特,也只能成为搞笑的“三俗产品”,难以表现出国家和民族的本质需求。
C.作品如果脱离文化品格,就算个性再突出,风格再独特,也只能成为搞笑的“三俗产品”,很难表现出国家和民族的本质需求。
D.作品如果脱离文化品格,个性再突兀,风格再独特,也只能成为搞笑的“三俗产品”,国家和民族的本质需求很难表现出来。
C [画横线的句子主要存在语序不当和搭配不当的语病。其一,根据复句前后主语一致时,关联词应放到主语之后的原则,“如果”应该放到“作品”之后。其二,根据语境,“个性”和“突兀”搭配不当,可将“突兀”改为“突出”。]
6.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长篇不被鲁迅先生喜爱而短篇和杂文却被他青睐
B.短篇和杂文被鲁迅先生热衷而长篇却不被他看好
C.鲁迅先生当年热衷于短篇和杂文写作而不写长篇
D.鲁迅先生当年不写长篇而热衷于短篇和杂文写作
D [括号后面有个“后者”,根据常识,“后者”应该是指“短篇和杂文”。由此排除B、C两项。由“不同于其他人”可知,所填语句主语应为“鲁迅先生”,据此排除A项。所以选D项。]
二、阅读鉴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1题。
材料一:
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季羡林先生曾说,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敦煌处在丝绸之路的咽喉之地,才使得其在千年的风云际会里,留下了数不胜数的文化瑰宝。
讲好敦煌故事,就是要讲好中国文化的自信力和包容性。而善讲故事又是一种高明的对外传播手段,也是外界理解中国的一把钥匙。所以讲述好敦煌故事,对于支撑中国文化“走出去”意义非凡。
文化的传承不是空泛的,也不一定要高端、抽象。对于大众来说,他们更需要一种容易理解且愉快轻松的传播方式。所以文化传播和故事叙述要剥离复杂和抽象的部分,让大众在一种更易接受的体验中去认知。
古老的文化就放在这个地方,不同的人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挖掘它,如此就会呈现出不同的文化生态。而文化的删繁就简,就是让人看得见,也让人看得懂,如此才更能激发人们了解一种文化的兴趣,也更便于人们去探寻敦煌与众不同的美。
(摘编自陆玄同《让敦煌文化在自信和
包容中更具活力》)
材料二:
在敦煌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要给予支持和扶持,保护好我们的国粹。敦煌文物种类繁多,莫高窟更是集建筑、雕塑、壁画于一体的“世界艺术宝库”,虽然历经几代人的努力坚守,但长期保护仍然任重道远。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对敦煌文物进行监测保护,让文物“延年益寿”;另一方面,要有效处理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关系,合理控制参观游客的人数,不断提高人们的文物保护意识。文物被保护好了,才能更好地“诉说”曾经的沧桑和辉煌。
敦煌文化瑰丽奇特、博大精深,除了要加以保护,还要做好现代化的传承和弘扬。讲好敦煌故事,需要继续挖掘整理敦煌文化中蕴含的人文价值和现代精神,不断满足群众需要和高标准的审美需求,开发丰富的文化创意产品,创作多彩融合的文艺作品,增强敦煌文化的艺术吸引力。同时,要借助数字化、互联网等现代技术,开发更加多样的传承载体,拓宽传播渠道,将敦煌故事打造成世界独树一帜的文化品牌。
(摘编自孟庆川《把敦煌故事越来越自信地讲给世界》)
材料三:
自敦煌学兴起百余年来,学界从社会、历史、宗教、考古、艺术等角度对敦煌进行持续研究,成果卓著,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影响,但是对敦煌文化和历史遗存中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层面的内容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和系统阐释。敦煌是丝绸之路的“咽喉锁钥”,也是东西方各民族相互交流的通道。在这种环境下形成的敦煌文化,一方面保持着中原传统文化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又不断在开放纳新中进行文化再创造,逐渐形成了丰富内涵和独特性格。
崇德向善的价值取向。在敦煌文化的发育过程中,社会变迁十分复杂,有过战争和杀戮,也有过贫穷和饥饿,但是敦煌文化的基调一直是崇德向善、从容乐观、积极向上。不管洞窟外的自然环境多么单调、严酷,洞窟里总是色彩万千、活力无限。千百年间,这种价值取向一直得以坚守。从敦煌的典籍、壁画中可以明显看出,敦煌文化积累和展现的永远是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观照现实的人本情怀。敦煌文化中处处体现着对现实世界的关怀。例如,唐宋时期的敦煌佛教壁画一直关注人的生存和生活,以对现世幸福的追寻为最终归宿,对“此岸”的肯定和重视替代了对“彼岸世界”的玄想,从而凸显了人自身的现实感与现实生活世界的重要性。此外,敦煌的文学作品和绘画艺术也大多聚焦人的生存和生活问题,在这里,现实的生存和生活是具有头等意义的内容。可以说,敦煌的文化精神包含着关于生活实践的思想主张,也在向人们倡导一种过好当下的生活方式。
多元一体的发展格局。敦煌本土文化、中原传统儒家道家文化、各民族文化、西域文化等宗教文化和世俗文化,共同形成了多元融合的敦煌文化。值得关注的是,敦煌文化并不是将各种文化简单相加,而是将这些文化有机结合,形成相互依存、多元统一的文化整体。这种综合性和整体性正是敦煌文化的独特优势,我们应从整体上理解敦煌以及敦煌文化。
大盛融通的精神气象。“敦者,大也;煌者,盛也。”敦煌虽偏居一隅却气度极大、气象极大。敦煌文化是融合、吸收了各种文化营养而形成的“美美与共”“和谐共存”的文化,其因融而通,因通而盛,因盛而大,既是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杰出代表,又是人类文明交流互鉴和多元融合的东方典范,敦煌文化对人类文明进步的影响经久不衰、历久弥新,其中蕴含的交流、理解、包容、共赢等价值共识,对当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
对敦煌文化和历史遗存中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进行深入挖掘和思考,有助于我们接受历史启迪,增强文化自信。我们应转换研究视角,拓宽研究领域,从宏观和精神的层面入手,揭示敦煌文化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为服务共建“一带一路”等时代课题提供支撑和帮助。
(摘编自黑晓佛《弘扬敦煌文化的精神传统》)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敦煌文化能够成为世界上历史悠久、影响深远的四大文化体系之一,与敦煌处在丝绸之路的咽喉之地有着密切的关系。
B.之所以要传承弘扬敦煌文化,是因为敦煌文化是外界理解中国的一把钥匙,在支撑中国文化“走出去”方面有非凡意义。
C.保护敦煌文物,要从利用现代科技对文物进行监测保护、处理好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关系、提高民众文物保护意识等方面入手。
D.只有对敦煌文化和历史遗存中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进行深入挖掘和思考,才能让我们接受历史启迪,增强文化自信。
C [A项,“敦煌文化能够成为……四大文化体系之一”错误,原文说的是“世界上……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敦煌只是四个文化体系的汇聚点。B项,“之所以……是因为……”因果关系不当,从材料来看,“因为”后面的内容只是“传承弘扬敦煌文化”的原因之一。D项,“只有……才……”表述过于绝对,原文说的是“对敦煌文化和历史遗存中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进行深入挖掘和思考,有助于我们接受历史启迪,增强文化自信”。]
8.根据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讲好敦煌故事,需要挖掘和整理敦煌文化中蕴含的人文价值和现代精神,在讲述的过程中体现中国文化的自信和包容。
B.敦煌文物的长期保护任重而道远,但并不意味着只进行保护,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将敦煌故事打造成独树一帜的文化品牌。
C.材料一和材料二均提到敦煌文化的博大精深,材料一重点论述讲好敦煌故事的意义和如何讲好故事,材料二则重点论述文物保护问题。
D.材料一和材料二侧重讲我们应如何传承敦煌文化,材料三则侧重从四个角度阐释敦煌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性格。
C [C项,“材料二则重点论述文物保护问题”错误,概括不全面,材料二还重点论述了做好敦煌文化的“现代化的传承和弘扬”问题。]
9.下列做法中,不符合材料一所强调的传承敦煌文化的方式的一项是( )
A.编制舞剧《丝路花雨》《大梦敦煌》以及室内情景体验剧。
B.培养高素质的讲解队伍,向游客讲述敦煌文化的深厚内涵。
C.建设“数字敦煌”项目,满足人们欣赏、研究等方面的需求。
D.设立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保护受损严重的壁画和雕塑。
D [材料一强调的传承方式是“让大众在一种更易接受的体验中去认知”“删繁就简”,D项强调的是敦煌文化的专业性保护,不是“一种更易接受的体验”。]
10.材料三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此题考查材料的论证特点,一般要从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等角度作答。从论证思路来看,材料三是“总—分—总”的结构,先指出敦煌文化有丰富内涵和独特性格,然后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最后指出深入挖掘和思考敦煌文化的意义。从论证方法来看,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如论述“观照现实的人本情怀”时列举唐宋时期敦煌佛教壁画,论述“大盛融通的精神气象”时引用“敦者,大也;煌者,盛也”。答题时,分析思路要结合材料的具体内容,把握段落之间的关系,分析论证方法要结合材料内容分析其效果。
[答案] ①材料三按照“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展开论述,结构严谨,层次清晰;②采用例证法和引证法,使文章具有说服力且富有文化内涵。
11.三则材料均谈到敦煌文化的传承问题,请结合材料谈谈如何才能更好地传承敦煌文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根据材料内容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要求结合材料谈谈如何才能更好地传承敦煌文化。虽然是谈自己的看法,但不能脱离原文,每则材料其实都涉及“怎么做”的问题,回到材料中筛选出关键信息进行归纳即可得出答案。材料一讲了如何讲好敦煌故事,最后两段讲的就是“怎么做”的问题,由“让大众在一种更易接受的体验中去认知”等可概括得出答案第①点。材料二讲如何保护和传承敦煌文化,由“敦煌文化瑰丽奇特、博大精深,除了要加以保护,还要做好现代化的传承和弘扬”可概括得出答案第②点。材料三中最后一段谈及了“怎么做”的问题,由“应转换研究视角,拓宽研究领域,从宏观和精神的层面入手,揭示敦煌文化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可概括得出答案第③点。
[答案] ①删繁就简,用大众更易接受的方式讲好敦煌故事;②保护好敦煌文物,做好现代化的传承和弘扬;③转换研究视角,拓宽研究领域,重视和系统阐释敦煌文化和历史遗存中蕴含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
1/8文本对应练(二十)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自诩(xǔ) 肖像(xiāo) 虔诚(qián) 残羹冷炙(zhì)
B.玄虚(xuán) 孱头(càn) 冠冕(miǎn) 弦外之音(xuán)
C.羡慕(xiàn) 连累(lèi) 脑髓(suǐ) 礼尚往来(shàng)
D.出售(shòu) 给与(jǐ) 剔除(tī) 潜移默化(qián)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在见诸报端的受贿贪官中,“礼尚往来”是最常用的借口,而诸如端午、中秋、春节、生日之类的日子,都是非常好的时间“载体”。
B.有些所谓的“理论家”,惯于引经据典,故弄玄虚,把本来简单明了的理论搞得复杂难懂,以显其学问的高深和立场的正确。
C.近日,从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获悉,5家餐饮单位首批试点生物养殖法处置餐厨废弃物,“残羹冷炙”经处理后可变身环保原料。
D.互联网上激愤的言论不少,但一般来说,如果没有更多媒体的兴风作浪,不会引起过大的关注,过两天也就销声匿迹了。
3.下列句子中,引号的用法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第二个引号是讽刺用法)
B.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否定)
C.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强调)
D.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引用)
一、语言综合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很多时候,许多年轻作家在文学中的________不是才华的体现,而是________、急于求成的轻率和傲慢;那种所谓的“高产”,其实是主观急躁的任性产物,与触动灵魂的文学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在文学创作过程中,作家更需要饱含深意的沉着淡定与执着坚守。对________在生活深处的文学宝藏的开掘,更需要平静与坚守,以使其在不急不缓中默默地延续。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绝不是猎奇,更不是狂欢。如果作品脱离文化品格,就算个性再突兀,风格再独特,也只能成为搞笑的“三俗产品”,难以表现出国家和民族的本质需求。
当然,置身于“坐地日行八万里”的新时代,作家、艺术家面对日新月异、不断变化的时代,如果依然稳坐书斋、不出斗室、不问世事,也是与时代和人民的殷切期待相龃龉的。换言之,新时代的文学,需要的是快速反应的速度,热火般充沛的激情。撇开浮躁和急于求成的心境,让自己的心沉入文学创作中,把生活中的体验和自我的心境结合起来,让情感激越起来、涌动起来、亢奋起来,才能________创作的前沿,抒发一腔豪情,写出传世之作。不同于其他人,(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后者对于风云激荡的社会现实更能快速做出反应,其内容更有针对性和时代性。
4.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年轻气盛 初露锋芒 隐没 投身
B.血气方刚 初出茅庐 潜藏 投身
C.血气方刚 初露锋芒 隐没 舍身
D.年轻气盛 初出茅庐 潜藏 舍身
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如果作品脱离文化品格,就算个性再突出,风格再独特,也只能成为搞笑的“三俗产品”,难以表现出国家和民族的本质需求。
B.那种脱离文化品格的作品,就算个性再突兀,风格再独特,也只能成为搞笑的“三俗产品”,难以表现出国家和民族的本质需求。
C.作品如果脱离文化品格,就算个性再突出,风格再独特,也只能成为搞笑的“三俗产品”,很难表现出国家和民族的本质需求。
D.作品如果脱离文化品格,个性再突兀,风格再独特,也只能成为搞笑的“三俗产品”,国家和民族的本质需求很难表现出来。
6.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长篇不被鲁迅先生喜爱而短篇和杂文却被他青睐
B.短篇和杂文被鲁迅先生热衷而长篇却不被他看好
C.鲁迅先生当年热衷于短篇和杂文写作而不写长篇
D.鲁迅先生当年不写长篇而热衷于短篇和杂文写作
二、阅读鉴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1题。
材料一:
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季羡林先生曾说,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敦煌处在丝绸之路的咽喉之地,才使得其在千年的风云际会里,留下了数不胜数的文化瑰宝。
讲好敦煌故事,就是要讲好中国文化的自信力和包容性。而善讲故事又是一种高明的对外传播手段,也是外界理解中国的一把钥匙。所以讲述好敦煌故事,对于支撑中国文化“走出去”意义非凡。
文化的传承不是空泛的,也不一定要高端、抽象。对于大众来说,他们更需要一种容易理解且愉快轻松的传播方式。所以文化传播和故事叙述要剥离复杂和抽象的部分,让大众在一种更易接受的体验中去认知。
古老的文化就放在这个地方,不同的人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挖掘它,如此就会呈现出不同的文化生态。而文化的删繁就简,就是让人看得见,也让人看得懂,如此才更能激发人们了解一种文化的兴趣,也更便于人们去探寻敦煌与众不同的美。
(摘编自陆玄同《让敦煌文化在自信和
包容中更具活力》)
材料二:
在敦煌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要给予支持和扶持,保护好我们的国粹。敦煌文物种类繁多,莫高窟更是集建筑、雕塑、壁画于一体的“世界艺术宝库”,虽然历经几代人的努力坚守,但长期保护仍然任重道远。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对敦煌文物进行监测保护,让文物“延年益寿”;另一方面,要有效处理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关系,合理控制参观游客的人数,不断提高人们的文物保护意识。文物被保护好了,才能更好地“诉说”曾经的沧桑和辉煌。
敦煌文化瑰丽奇特、博大精深,除了要加以保护,还要做好现代化的传承和弘扬。讲好敦煌故事,需要继续挖掘整理敦煌文化中蕴含的人文价值和现代精神,不断满足群众需要和高标准的审美需求,开发丰富的文化创意产品,创作多彩融合的文艺作品,增强敦煌文化的艺术吸引力。同时,要借助数字化、互联网等现代技术,开发更加多样的传承载体,拓宽传播渠道,将敦煌故事打造成世界独树一帜的文化品牌。
(摘编自孟庆川《把敦煌故事越来越自信地讲给世界》)
材料三:
自敦煌学兴起百余年来,学界从社会、历史、宗教、考古、艺术等角度对敦煌进行持续研究,成果卓著,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影响,但是对敦煌文化和历史遗存中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层面的内容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和系统阐释。敦煌是丝绸之路的“咽喉锁钥”,也是东西方各民族相互交流的通道。在这种环境下形成的敦煌文化,一方面保持着中原传统文化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又不断在开放纳新中进行文化再创造,逐渐形成了丰富内涵和独特性格。
崇德向善的价值取向。在敦煌文化的发育过程中,社会变迁十分复杂,有过战争和杀戮,也有过贫穷和饥饿,但是敦煌文化的基调一直是崇德向善、从容乐观、积极向上。不管洞窟外的自然环境多么单调、严酷,洞窟里总是色彩万千、活力无限。千百年间,这种价值取向一直得以坚守。从敦煌的典籍、壁画中可以明显看出,敦煌文化积累和展现的永远是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观照现实的人本情怀。敦煌文化中处处体现着对现实世界的关怀。例如,唐宋时期的敦煌佛教壁画一直关注人的生存和生活,以对现世幸福的追寻为最终归宿,对“此岸”的肯定和重视替代了对“彼岸世界”的玄想,从而凸显了人自身的现实感与现实生活世界的重要性。此外,敦煌的文学作品和绘画艺术也大多聚焦人的生存和生活问题,在这里,现实的生存和生活是具有头等意义的内容。可以说,敦煌的文化精神包含着关于生活实践的思想主张,也在向人们倡导一种过好当下的生活方式。
多元一体的发展格局。敦煌本土文化、中原传统儒家道家文化、各民族文化、西域文化等宗教文化和世俗文化,共同形成了多元融合的敦煌文化。值得关注的是,敦煌文化并不是将各种文化简单相加,而是将这些文化有机结合,形成相互依存、多元统一的文化整体。这种综合性和整体性正是敦煌文化的独特优势,我们应从整体上理解敦煌以及敦煌文化。
大盛融通的精神气象。“敦者,大也;煌者,盛也。”敦煌虽偏居一隅却气度极大、气象极大。敦煌文化是融合、吸收了各种文化营养而形成的“美美与共”“和谐共存”的文化,其因融而通,因通而盛,因盛而大,既是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杰出代表,又是人类文明交流互鉴和多元融合的东方典范,敦煌文化对人类文明进步的影响经久不衰、历久弥新,其中蕴含的交流、理解、包容、共赢等价值共识,对当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
对敦煌文化和历史遗存中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进行深入挖掘和思考,有助于我们接受历史启迪,增强文化自信。我们应转换研究视角,拓宽研究领域,从宏观和精神的层面入手,揭示敦煌文化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为服务共建“一带一路”等时代课题提供支撑和帮助。
(摘编自黑晓佛《弘扬敦煌文化的精神传统》)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敦煌文化能够成为世界上历史悠久、影响深远的四大文化体系之一,与敦煌处在丝绸之路的咽喉之地有着密切的关系。
B.之所以要传承弘扬敦煌文化,是因为敦煌文化是外界理解中国的一把钥匙,在支撑中国文化“走出去”方面有非凡意义。
C.保护敦煌文物,要从利用现代科技对文物进行监测保护、处理好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关系、提高民众文物保护意识等方面入手。
D.只有对敦煌文化和历史遗存中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进行深入挖掘和思考,才能让我们接受历史启迪,增强文化自信。
8.根据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讲好敦煌故事,需要挖掘和整理敦煌文化中蕴含的人文价值和现代精神,在讲述的过程中体现中国文化的自信和包容。
B.敦煌文物的长期保护任重而道远,但并不意味着只进行保护,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将敦煌故事打造成独树一帜的文化品牌。
C.材料一和材料二均提到敦煌文化的博大精深,材料一重点论述讲好敦煌故事的意义和如何讲好故事,材料二则重点论述文物保护问题。
D.材料一和材料二侧重讲我们应如何传承敦煌文化,材料三则侧重从四个角度阐释敦煌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性格。
9.下列做法中,不符合材料一所强调的传承敦煌文化的方式的一项是( )
A.编制舞剧《丝路花雨》《大梦敦煌》以及室内情景体验剧。
B.培养高素质的讲解队伍,向游客讲述敦煌文化的深厚内涵。
C.建设“数字敦煌”项目,满足人们欣赏、研究等方面的需求。
D.设立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保护受损严重的壁画和雕塑。
10.材料三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三则材料均谈到敦煌文化的传承问题,请结合材料谈谈如何才能更好地传承敦煌文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