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地理真题解析分类汇编 专题02-地球上的大气

文档属性

名称 2014高考地理真题解析分类汇编 专题02-地球上的大气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4-07-09 18:27:35

文档简介

2014高考地理真题解析分类汇编 专题02-地球上的大气
(2014·上海卷)(十)北半球西风气流受青藏高原阻挡,分为南北两支,冬季,西风气流南移,其南支气流沿青藏高原南缘向东移动,带来暖湿气流,读图,回答问题。
23. 在我国,南支暖湿气流与北方南下冷空气势均力敌,相持不下,从而在昆明与贵阳之间形成
A. 准静止锋??????? B. 冷锋?????????? C. 反气旋????????? D. 暖锋
24. 在图示天气系统控制下,昆明可能出现的天气状况为
A. 阴雨连绵??????? B. 风和日丽?????? C. 晴雨无常??????? D. 暖锋
(2014·上海卷)(九)非洲大陆有甲、乙、丙三个气象测站,三地纬度大致相当,气候类型相同,但由于所处海拔高度、离海洋远近不同,温度与降水量却存在一定差异。读图,回答问题。
20. 三个气象测站所在地的气候类型是
??? A. 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B. 北半球的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C. 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D. 南半球的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21. 三个测站部分月份降水较多,其主要原因是受到某一气压带或风带的影响。该气压带或风带是
??? A. 赤道低气压带?????????????? B. 东南信风带
C. 西风带???????????????????? D. 东北信风带
22. 根据温度资料,可以推测三个测站的海拔高度由高到低依次为
??? A. 甲站—乙站—丙站?????????? B. 甲站—丙站—乙站
C. 乙站—甲站—丙站?????????? D. 乙站—丙站—甲站
(2014·海南卷)甲地(位置见图2)气温年较差较小,5~8月降水稀少。据此完成4~5题。
4、甲地气温年较差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A、海拔较高 B、纬度较低 C、距海较远 D、植被较好
5、甲地5~8月降水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A、处在盛行西风背风坡 B、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C、受干燥的东北信风影响 D、受高纬干冷气流影响
(2014·安徽卷)1958年竺可桢在《中国的亚热带》一文中指出:我国亚热带北界接近34°N,即淮河、秦岭、白龙江一线直至104°E;南界横贯台湾中部和雷州半岛南部……。完成27-28题。
27.我国亚热带在34°N以南、104°E以西分布范围小,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地形 C.季风 D.海陆位置
28.北半球亚热带在我国分布总体偏南,是因为我国
A.冬季气温南高北低 B.地形阻挡了夏季风深入西北
C.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D.冬季风势力强且影响范围广
(2014·北京卷)气候舒适度主要与气温、湿度、风速等因素相关。图2示意中国4个城市气候舒适度的月变化。读图,回答第3题。
3、甲、乙、丙分别是
A、贵阳、西安、长春 B、昆明、海口、哈尔滨
C、兰州、上海、沈阳 D、南宁、武汉、石家庄
(2014·安徽卷)通过海面的热收支方式主要有辐射、蒸发和传导。图Ⅱ示意世界大洋海面年平均热收支随维度的变化。读图完成33题。
33.图中表示海面热量总收支差额、辐射收支差额、蒸发耗热量、海—气传导差额的曲线,依次是
A.Q4、Q1、Q3、Q2 B.Q3、Q4、Q2、Q1
C.Q3、Q1、Q2、Q4 D.Q2、Q3、Q1、Q4
(2014·福建卷)图5示意1月、7月北半球纬向风的平均风向及风速(单位:m/s)随纬度和高度的变化。读图回答9~10题。
9.图中风向和风速季节变化最大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0.下列地理现象与图中风向、风速纬度分布规律相似的是
A.气温分布 B.降水分布 C.地势起伏 D.洋流分布
(2014·北京卷)图3示意北半球夏季4个气旋的移动路径。读图,回答第4、5题。
4、气旋
A、①给南亚地区带来大风暴雨天气 B、②自东南向西北方向移动
C、③移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D、④生成于太平洋热带洋面
5、影响气旋④移动路径的主要是
A、东南信风 B、副热带高压
C、极地东风 D、北赤道暖流
(2014·江苏卷)图3是2014年4月30日20时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虚线范围内出现沙尘天气,其中最易发生沙尘暴的地点是
A.甲 B.乙 C.丙 D.丁
6.锋面过境时,M地可能出现的天气变化是
A.气温升高,出现降水 B.气温降低,天气转晴
C.风力增强,出现降水 D.风力减弱,天气转阴
(2014·山东卷)图4为甲地所在区域某时刻高空两个等压面P1和P2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中甲、乙两地经度相同。完成8-10题。
8、此时甲地近地面的风向为
A、东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
9、此后,来自乙地的气团使甲地的天气发生明显变化。造成此次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是
A、气旋 B、反气旋 C、冷锋 D、暖锋
10、若该日甲、乙两地同时日出,则甲地该日
A、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 B、为冬至日
C、日落时区时为18时 D、昼夜等长
(2014·四川卷)我国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于北京时间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在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据此回答1-2题。
1.发射时刻的国际标准时间(世界时)是2013年12月
A.1日17时30分 B.1日21时30分
C.2日1时30分 D.2日9时30分
2.发射时,发射场及其周围地区可能处于
A.冷锋过境时 B.暖锋过境时
C.低压控制下 D.高压控制下
(2014·天津卷)读图2,回答第3-4题。
3、在图2所示的时段内,风向由东南变为东北的城市是
A、台北 B、上海 C、首尔 D、北京
4、在图2所反映的季节里,造成我国华北地区旱灾的原因是
A、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 B、水资源短缺,农田需水量大
C、降水量较少,土壤干燥 C、植被稀少,涵养的水源少
(2014·浙江卷)水分盈亏量是降水量减去蒸发量的差值,反映气候的干湿状况。当水分盈亏量>0时,表示水分有盈余,气候湿润;当水分盈亏量<0时,表示水分有亏缺,气候干燥。下图为我国两地年内平均水分盈亏和湿度曲线图。读图,完成第9、10题。
9.某农作物喜温好湿,能够正常生长和安全结实的气温要求是≥20℃,最短生长期为4个月。评价该农作物在两地的生长条件,正确的是
A.①地温度条件适宜,水分条件不足
B.②地温度条件适宜,水分条件不足
C.①地水分条件适宜,温度条件不足
D.②地水分条件适宜,温度条件不足
10.①、②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和高山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D.高原和高山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2014高考地理真题解析分类汇编 专题02-地球上的大气
(2014·上海卷)(十)北半球西风气流受青藏高原阻挡,分为南北两支,冬季,西风气流南移,其南支气流沿青藏高原南缘向东移动,带来暖湿气流,读图,回答问题。
23. 在我国,南支暖湿气流与北方南下冷空气势均力敌,相持不下,从而在昆明与贵阳之间形成
A. 准静止锋??????? B. 冷锋?????????? C. 反气旋????????? D. 暖锋
24. 在图示天气系统控制下,昆明可能出现的天气状况为
A. 阴雨连绵??????? B. 风和日丽?????? C. 晴雨无常??????? D. 暖锋
(2014·上海卷)(九)非洲大陆有甲、乙、丙三个气象测站,三地纬度大致相当,气候类型相同,但由于所处海拔高度、离海洋远近不同,温度与降水量却存在一定差异。读图,回答问题。
20. 三个气象测站所在地的气候类型是
??? A. 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B. 北半球的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C. 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D. 南半球的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21. 三个测站部分月份降水较多,其主要原因是受到某一气压带或风带的影响。该气压带或风带是
??? A. 赤道低气压带?????????????? B. 东南信风带
C. 西风带???????????????????? D. 东北信风带
22. 根据温度资料,可以推测三个测站的海拔高度由高到低依次为
??? A. 甲站—乙站—丙站?????????? B. 甲站—丙站—乙站
C. 乙站—甲站—丙站?????????? D. 乙站—丙站—甲站
(2014·海南卷)甲地(位置见图2)气温年较差较小,5~8月降水稀少。据此完成4~5题。
4、甲地气温年较差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A、海拔较高 B、纬度较低 C、距海较远 D、植被较好
5、甲地5~8月降水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A、处在盛行西风背风坡 B、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C、受干燥的东北信风影响 D、受高纬干冷气流影响
(2014·安徽卷)1958年竺可桢在《中国的亚热带》一文中指出:我国亚热带北界接近34°N,即淮河、秦岭、白龙江一线直至104°E;南界横贯台湾中部和雷州半岛南部……。完成27-28题。
27.我国亚热带在34°N以南、104°E以西分布范围小,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地形 C.季风 D.海陆位置
28.北半球亚热带在我国分布总体偏南,是因为我国
A.冬季气温南高北低 B.地形阻挡了夏季风深入西北
C.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D.冬季风势力强且影响范围广
【答案】27.B 28.D
【解析】
试题分析:
27.我国位于25°N-35°N之间的国土范围广大,可见纬度因素不是我国亚热带范围小的原因,选项A错;
(2014·北京卷)气候舒适度主要与气温、湿度、风速等因素相关。图2示意中国4个城市气候舒适度的月变化。读图,回答第3题。
3、甲、乙、丙分别是
A、贵阳、西安、长春 B、昆明、海口、哈尔滨
C、兰州、上海、沈阳 D、南宁、武汉、石家庄
(2014·安徽卷)通过海面的热收支方式主要有辐射、蒸发和传导。图Ⅱ示意世界大洋海面年平均热收支随维度的变化。读图完成33题。
33.图中表示海面热量总收支差额、辐射收支差额、蒸发耗热量、海—气传导差额的曲线,依次是
A.Q4、Q1、Q3、Q2 B.Q3、Q4、Q2、Q1
C.Q3、Q1、Q2、Q4 D.Q2、Q3、Q1、Q4
9.图中风向和风速季节变化最大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0.下列地理现象与图中风向、风速纬度分布规律相似的是
A.气温分布 B.降水分布 C.地势起伏 D.洋流分布
【答案】9、B 10、D
【解析】
(2014·北京卷)图3示意北半球夏季4个气旋的移动路径。读图,回答第4、5题。
4、气旋
A、①给南亚地区带来大风暴雨天气 B、②自东南向西北方向移动
C、③移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D、④生成于太平洋热带洋面
5、影响气旋④移动路径的主要是
A、东南信风 B、副热带高压
C、极地东风 D、北赤道暖流
【答案】4、D 5、B
【解析】

(2014·江苏卷)图3是2014年4月30日20时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虚线范围内出现沙尘天气,其中最易发生沙尘暴的地点是
A.甲 B.乙 C.丙 D.丁
6.锋面过境时,M地可能出现的天气变化是
A.气温升高,出现降水 B.气温降低,天气转晴
C.风力增强,出现降水 D.风力减弱,天气转阴
(2014·山东卷)图4为甲地所在区域某时刻高空两个等压面P1和P2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中甲、乙两地经度相同。完成8-10题。
8、此时甲地近地面的风向为
A、东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
9、此后,来自乙地的气团使甲地的天气发生明显变化。造成此次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是
A、气旋 B、反气旋 C、冷锋 D、暖锋
10、若该日甲、乙两地同时日出,则甲地该日
A、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 B、为冬至日
C、日落时区时为18时 D、昼夜等长
(2014·四川卷)我国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于北京时间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在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据此回答1-2题。
1.发射时刻的国际标准时间(世界时)是2013年12月
A.1日17时30分 B.1日21时30分
C.2日1时30分 D.2日9时30分
2.发射时,发射场及其周围地区可能处于
A.冷锋过境时 B.暖锋过境时
C.低压控制下 D.高压控制下
3、在图2所示的时段内,风向由东南变为东北的城市是
A、台北 B、上海 C、首尔 D、北京
4、在图2所反映的季节里,造成我国华北地区旱灾的原因是
A、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 B、水资源短缺,农田需水量大
C、降水量较少,土壤干燥 C、植被稀少,涵养的水源少
【答案】3、D 4、B
【解析】
试题分析:
3、对比两时段的等压线分布图可知,台北的风向由西北风变为东北风;上海和首尔的风向基本不变,仍为东南风;而北京的风向由东南风变为东北风。故选D。
4、图示季节为春季,华北地区此季节降水少,地表径流少,导致水资源短缺,而农作生长需水量大,形成旱灾;而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只是加重旱灾,不是主要原因;降水量较少和植被稀少只是干旱的原因。故选B。
考点:等值线、天气系统、气象旱灾。
(2014·浙江卷)水分盈亏量是降水量减去蒸发量的差值,反映气候的干湿状况。当水分盈亏量>0时,表示水分有盈余,气候湿润;当水分盈亏量<0时,表示水分有亏缺,气候干燥。下图为我国两地年内平均水分盈亏和湿度曲线图。读图,完成第9、10题。
9.某农作物喜温好湿,能够正常生长和安全结实的气温要求是≥20℃,最短生长期为4个月。评价该农作物在两地的生长条件,正确的是
A.①地温度条件适宜,水分条件不足
B.②地温度条件适宜,水分条件不足
C.①地水分条件适宜,温度条件不足
D.②地水分条件适宜,温度条件不足
10.①、②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和高山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D.高原和高山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答案】9、B 10、D
【解析】
试题分析:
9、从图中来看,②地能够达到连续4个月气温在20℃以上,温度条件适宜;但是该地的水分盈亏量均<0,表示水分条件不足,故选B,排除D。①地最热月气温没有达到20℃以上,温度条件不足,排除A;①地只有7、8两个月较湿润,而该作物喜湿,且最短生长期为4个月,因此水分也不足,排除C。
10、①地位于北纬29.7°,但最高气温在20℃以下,最低温度在0℃以下,说明该地海拔较高,为高原高山气候;②地气温年较差大,降水稀少,气候干燥,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故选D。
考点:该题考查气候类型的综合运用。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