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巴彦县华山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巴彦县华山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6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5-08 22:02: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Mg-24 Cu-64
一、选择题(本题为1-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结合图示及文字判断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霓虹灯里填充氮气 B. 使同明矾净水
C. 酚酞颜色会变红 D. 石墨制取金刚石
2.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碳酸钠粉末中加入足量稀盐酸,白色固体逐渐减少至消失,固体表面有气泡产生
B.加热氢气和氧化铜,黑色固体逐渐变成光亮红色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放热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光、放热、产生黄白色火焰、冒出大量白雾,生成白色固体
2.下列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属于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示图是()
A. B. C. D.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生活中,用碳素墨水书写字迹不容易褪色
B.C60作为新型化合物广泛用于超导、催化、材料、医学及生物领域
C.目前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气体污染物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
D.化学变化前后分子的种类个数不变,所以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5.下列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A. 氧气用于金属切割 B. 金刚石裁玻璃
C. 活性炭软化硬水 D. 水用于农业浇灌
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加入固体粉末 B. 试管夹由试管口向下套
C. 熄灭酒精灯 D. 二氧化碳验满
7.下列应用和相应的原理都正确的是()
A.工业制取二氧化碳: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C.镁在空气中燃烧:
D.拉瓦锡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8.下列实验中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硬水加入肥皂水 B. 验证蜡烛燃烧的产物
C. 冷凝管中水蒸气液化 D. 电解水
9.人体的“六大营养素”之一的维生素,它对人体的生理活动有重大意义,如图是维生素C(C6H8O6)的分子结构式,下列有关维生素C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维生素C分子中含有20个原子核
B.维生素C分子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维生素C是由分子构成的化合物
D.维生素C中碳、氢、氧三种原子质量比为3:4:3
10.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液氧是淡蓝色的 在阳光下,湿衣服容易晾干 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不相同 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A.此时的氧分子是淡蓝色的 B.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C.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D.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11.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地壳和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都是氧元素
B.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能源
C.地球的表面积71%都是海水
D.10g冰融化成10g水,体现了质量守恒定律
12.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选项 需区分的物质 方法
A 硫酸铜溶液和硫酸亚铁溶液 观察颜色
B 空气和呼出的气体 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C 大理石和碳酸钠粉末 取样,分别加入足量稀盐酸
D 硬水和蒸馏水 加入等量的肥皂水振荡
13.一定质量的木炭与过量氧气在密闭容器内加热使其充分反应,下图中能正确反映容器内有关的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是()
A. B. C. D.
14.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正确的是()
选项 待提纯的物质 杂质 操作方法
A 水 臭味物质 投入明矾充分吸附、过滤
B 氯化钾 氯酸钾 充分加热至完全反应
C 锰酸钾 高锰酸钾 加热至质量不变
D 铁 硫酸铜 加水后过滤、洗涤、干燥
15.一定质量的镁在氧气中燃烧一段时间后得到氧化镁和镁的混合物共40g,测得其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5%,若继续在氧气中燃烧,待完全反应后所得固体的总质量为()
A.48g B.50g C.140g D.96g
二、非选择题(16-23小题,共40分)
16.(5分)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许多物质的制造都离不开化学。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A物质可以用于制造电池的电(正)极,A物质的名称是① ,作为电池的电极主要体现该物质的性质是② 。
(2)铜常用于制造导线,在实验室可以采用反应制取金属铜,此过程体现了氢气的① 性。
A.氧化 B.还原
生成的铜附着在试管上不容易用水洗去,可以采用稀硝酸除去,铜与稀硝酸反应方程式为:,其中X的化学式为② ,此反应后氮元素的化合价为③ 。
17.(5分)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2H中“2”的含义: 。
(2)的“-2”表示: 。
(3)+3价的铁元素形成的氧化物的化学式 。
(4)上图是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图中A池是① 池,在吸附池中使用的物质名称是② ,其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
18.(4分)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为使微观过程完整准确,应在丙图中补充 (填“A”或“B”)。
A. B.
(2)此变化的过程中发生的粒子 。
(3)生成物属于物质分类中的 。
(4)此微观过程所表示的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
19.(4分)分类、类比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
(1)化学实验可按其主要目的分为:探究物质的性质、探究物质的含量、探究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等。据此应将下列实验中的A与 (填“B”或“C”或“D”)归为一类,依据是 。
A B C D
(2)过氧化钠可用在呼吸面具中作为氧气的来源,其反应原理为,Na2O2中的氧元素化合价为-1价,而Na2CO3中的氧元素为-2价,O2中氧元素化合价为0,因此过氧化钠中的氧元素化合价既有升高的,也有降低的,这样的反应叫做歧化反应。以下两个反应中属于歧化反应的是 (填符号),在选项A中“ClO-”作为一个整体参与反应,我们把这样的粒子叫作 。
A. B.
20.(7分)实验室现有稀盐酸、高锰酸钾、氯酸钾、紫色石蕊试液、火柴、棉花及下列仪器等。请回答:
(1)若补充仪器 ,并利用上述部分仪器和药品可以制取氧气,用排水法收集完该气体时,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后 ,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使热的试管骤冷而炸裂,水倒吸的原因是温度降低使试管内的压强变小,小于外界压强,在 的作用下使水槽中的水流入试管中。
(2)若要制取二氧化碳,需要补充的药品是 ,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 。
(3)仪器⑨的名称 ,通常情况下的用途为支持和固定各种仪器,一般用于 等实验操作。
21.(4分)A、B、C、D、E分别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它们的部分反应和转化关系如图所示(用“—”表示两种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用“→”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A、B是所含元素完全相同无色液体,C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D为无色液体,E、F为无色气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写出下列物质(或主要成分)的化学式:A ;F 。
(2)请写出利用B制取E的反应方程式: 。
(3)请写出C与足量D反应的实验现象:白色固体表面产生气泡, 。
22.(5分)为测试学生的实验和计算能力,老师准备了一瓶没有贴标签的过氧化氢溶液,同学们取部分溶液进行了如下实验,请结合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产生氧气的质量为 g。
(3)根据生成氧气的质量列出求解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质量(x)的比例式 。
(4)上述变化中过氧化氢的质量由 g变为0。
(5)生成水的质量为 g。
23.(6分)在学习了“碳的化学性质”后,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用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下列探究任务。(假设木炭中只含有碳元素)
【查阅资料】此实验最好使用酒精喷灯,也可以在酒精灯火焰上罩网罩,罩网罩目的是(1) 。
【收集证据】右侧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2) 。
左侧试管中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3) 。
【提出问题】实验结束并冷却至室温后,左侧试管内固体成分含有的元素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甲同学的猜想:铜元素
乙同学的猜想:氧元素、铜元素和碳元素
丙同学的猜想:铜元素和碳元素
你的猜想(4) 。
【提出问题】如何设计实验呢?
【实验探究】丙同学的实验,取固体粉末少许,在酒精灯上灼烧,发现有火星,则他确定自己的猜想正确。同学们一致认为,丙同学的结论(5) 。(填“正确”或“错误”);若将160g氧化铜完全反应需木炭的质量为(6) g。
【总结与评价】老师对同学们的探究意识和钻研精神给予了充分肯定!
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
1-5 ADDAC 6-10ACCCA 11-15 ABBBB
二、非选择题
16.(5分)(1)①石墨②导电性(2)①B② NO③+5价+2价
17.(5分) (1) 2个氢原子 (2) 一氧化碳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3) Fe2O3
(4) ①过滤 ②活性炭
18.(4分)(1)B
(2)氮分子、氢分子
(3)化合物
(4) 化合反应
19.(4分) (1) D ; 都是探究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的实验
(2)B;原子团
20.(7分)(1)酒精灯 ; 熄灭酒精灯, 压强差
(2)大理石或石灰石;CaCO 3+2HCl=CaCl2+H2 O+CO2↑
(3)铁架台,加热和过滤
21.(4分) (1)H2O2;CO2
(2)2H2 O 2H2 ↑+ O2↑
(3)固体逐渐减少至消失
22.(5分)(1)2H202 MnO2 2H20+02↑
(2) 2.4
(3)68/32=X/2.4g
(4)5.1
(5) 2.7
23.(6分)(1)集中火焰,提高温度
(2)液面下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
(3)C+ 2CuO 2Cu + CO2 ↑
(4)铜元素、氧元素
(5)错误
(6)12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