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2018-2022)中考1年模拟化学分项汇编
专题12 溶液和溶解度曲线
【5年中考真题】
1. (2022北京中考)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 蔗糖 B. 泥土 C. 面粉 D. 花生油
(2021北京中考真题)选择题组
序号 ① ② ③ ④
MgCl2的质量/g 30 40 50 60
水的质量/g 100 100 100 100
(已知:20℃时,MgCl2的溶解度为54.6g)
2.(2021北京中考真题)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2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2021北京中考真题)①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
A.23% B.30% C.35% D.43%
4.(2021北京中考真题)所得溶液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018北京中考真题)依据下列20℃时的实验和数据回答下列小题。已知20℃时,NaCl和NaNO3的溶解度分别为36g和88g。
序号 ① ② ③ ④ ⑤
固体种类 NaCl NaCl NaNO3 NaNO3 NaNO3
固体的质量/g 30 60 30 60 90
水的质量/g 100 100 100 100 100
5.(2018北京中考真题)①~⑤所得溶液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
A.①③ B.②④ C.②⑤ D.④⑤
6.(2018北京中考真题)下列关于①~⑤所得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溶质质量:①<② B.溶液质量:②<④
C.溶质质量分数:①=③ D.⑤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9:10
7. (2022北京中考)下图是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氯化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 t1℃时,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相等
C. 将t1℃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质质量不变
D. t2℃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1:21
8.(2020北京中考真题)不同温度下KNO3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 20 30 40
溶解度/g 31.6 45.8 63.9
A.20℃时,100g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为31.6g
B.30℃时,100gKN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5.8%
C.30℃时,将50gKNO3放入100g水中得到150g溶液
D.40℃时,100g水最多溶解63.9gKNO3
9.(2020北京中考真题)从下图选择仪器,配置6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
(1)需要称量NaCl的质量为____g。
(2)量取水用到的仪器有____(写名称)。
(3)从配好的溶液中倒出10g,其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
10.(2019北京中考真题)请从A~D中任选三个作答,若均作答,按前三个计分。如下图所示,在一只烧杯中进行实验。补全实验方案
序号 目的 步骤
A 探究_______________ 加入NaOH溶液;②滴加酚酞溶液;③加入适量盐酸
B 检验NaCl中混有Na2CO3 加入少量样品;②加入适量水至全部溶解;③加入__________
C 验证KCl不能无限溶解 20°C时①加入100g水;②加入18gKCl;③加入___________(已知:20℃时,KCl的溶解度为34g)
D 配制________________ ①加入2.5gNaCl;②加入47.5g水;③搅拌至全部溶解
11. (2022北京中考)絮凝剂常用于水的净化,实验小组探究用絮凝剂净水时影响净化效果的因素。
【查阅资料】絮凝剂溶于水后能够吸附水中悬浮物并发生沉降,从而达到净水目的。硫酸铁是一种常见的絮凝剂。
【进行实验】
Ⅰ.配制水样和絮凝剂溶液
配制水样:向10L水中加入25g高岭土,搅拌、静置,取上层液作为水样。
配制絮凝剂溶液:用100mL水和5g硫酸铁进行配制。
Ⅱ.探究影响水样净化效果的因素
取水样,向其中加入絮凝剂溶液,搅拌,测定静置不同时间水样的浊度,并计算浊度去除率(浊度去除率越高代表净化效果越好)。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序号 水样的体积/mL 加入絮凝剂溶液的体积/mL 静置时间/min 浊度去除率/%
① 200 0 20 12.48
② 200 0.2 20 76.54
③ 200 0.3 20 84.60
④ 200 0.4 5 64.45
⑤ 200 0.4 10 70.85
⑥ 200 0.4 15 81.04
⑦ 200 0.4 20 86.02
⑧ 200 0.5 20 88.15
⑨ 200 0.6 20 86.49
【解释与结论】
(1)配制絮凝剂溶液的操作如下图所示。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B中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2)②中浊度去除率比①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依据④~⑦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
(4)探究等量水样中加入絮凝剂溶液的体积对净化效果影响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反思与评价】
(5)依据实验数据,不能得出“静置时间相同时,等量水样中加入絮凝剂溶液的体积越大,净化效果越好”的结论,其证据是______________。
【1年模拟题】
1. (2022北京丰台二模)下列属于溶液的是
A. 豆浆 B. 蔗糖水 C. 牛奶 D. 蒸馏水
2. (2022北京丰台一模)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 泥土 B. 面粉 C. 植物油 D. 蔗糖
3. (2022北京东城一模)下列属于溶液的是
A. 米粥 B. 牛奶 C. 糖水 D. 豆浆
4. (2022北京朝阳二模)生活中的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 豆油 B. 面粉 C. 蔗糖 D. 泥沙
5. (2022北京海淀二模)下列属于溶液的是
A. 牛奶 B. 糖水 C. 泥浆 D. 蒸馏水
6. (2022北京密云二模)下列属于溶液的是
A. 生理盐水 B. 冰水 C. 豆浆 D. 牛奶
7. (2022北京门头沟二模)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 泥土 B. 面粉 C. 植物油 D. 蔗糖
8.(2022北京大兴二模) 配制5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的NaCl溶液,需要NaCl的质量为
A. 8g B. 80g C. 0.8g D. 42g
9. (2022北京燕山二模)75%的酒精溶液可杀灭“新冠病毒”,酒精溶液中的溶剂是
A. 水 B. 乙醇 C. 酒精 D. 白酒
10. (2022北京石景山一模)下列物质中不能与水形成溶液的是
A. 白糖 B. 食盐 C. 纯碱 D. 植物油
11. (2022北京房山二模)配制 5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15% 的 NaCl 溶液。下列仪器不需要的是
A. 烧杯 B. 量筒 C. 托盘天平 D. 长颈漏斗
12. (2022北京平谷一模)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
A. 牛奶 B. 豆浆 C. 冰水 D. 糖水
13. (2022北京延庆一模)下列清洗餐具的步骤中,可能出现乳化现象的是
A. 用清水冲洗 B. 用洗涤剂清洗 C. 用干布擦拭 D. 用消毒柜除菌
14. (2022北京海淀二模)配制 50 g 15% 的 NaCl 溶液。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A. 称量固体 B. 量取水
C. 溶解固体 D. 装瓶贴签
15. (2022北京海淀二模)如下图所示,60℃时,向 100 g 水中加入 61.6g KNO3,得①中溶液,降温至 20℃,得②中溶液。不同温度下 KNO3 的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31.6 45.8 63.9 85.5 1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①中溶液是 KNO3 饱和溶液 B. 开始析出固体时的温度为 20℃
C. ②中析出固体质量为 30 g D. 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31.6%
16. (2022北京顺义二模)甲、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的溶解度比乙大
B. t2℃时,乙的溶解度为40g
C. 乙的饱和溶液从t1℃升温到t2℃,溶液仍饱和
D. t2℃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2:5
17. (2022北京顺义一模)20℃时,向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加入40gKCl进行如下实验,依据实验和溶解度曲线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充分搅拌后,甲中固体全部溶解
B. 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比甲大
C. 甲、乙均为饱和溶液
D. 乙中溶液质量为140g
18. (2022北京密云二模)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中混有少量乙,可以用蒸发溶剂的方法得到甲
B. 把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甲溶液从t2℃降温到t1℃,其溶质质量分数仍为5%
C. 甲溶解能力比乙强
D. t2℃时,将甲、乙溶液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的质量相同
19.(2022北京燕山二模) KNO3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0~60 ℃,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 60 ℃时,100 g 水中最多溶解110 g KNO3
C. 20 ℃时,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31.6%
D. 将20 ℃的KNO3饱和溶液升温至60℃,溶液中溶质质量不变
20. (2022北京大兴二模)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 t2℃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3
C. t1℃时,甲、乙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均为30%
D. 将t1℃时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质质量不变
(2022北京丰台二模)20℃时按下表配制溶液,回答下面问题。
已知:20℃时,KCl 的溶解度为 34g,40℃时,KCl 的溶解度为 40g。
序号 ① ② ③ ④
KCl的质量/g 20 30 40 50
水的质量/g 100 100 100 100
21.所得溶液中为饱和溶液的是
A. ① B. ①② C. ③④ D. ④
2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①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20% B. ②中溶液质量为 130g
C. ③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 2:5 D. ④中溶液升温至 40℃,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2022北京海淀二模)依据下图所示实验和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
23. ①中溶液的质量为
A. 30 g B. 70 g C. 100 g D. 130 g
24. ① ~ ③中的溶液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A. ① B. ①② C. ② D. ②③
(2022北京丰台一模)天宫课堂“点水成冰”实验中用到了醋酸钠。20℃时按下表配制溶液,完成下面小题。
已知:20℃时醋酸钠溶解度为124g,60℃时,醋酸钠溶解度为140g。
序号 ① ② ③ ④
醋酸钠的质量/g 100 120 140 160
水的质量/g 100 100 100 100
25. 所得溶液中为饱和溶液的是
A. ① B. ①② C. ③④ D. ④
2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①中溶质质量分数为50% B. ②中溶液质量为220g
C. ③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7:5 D. ④中溶液升温至60℃,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利用侯氏制碱法生产Na2CO3时,可得到副产品NH4Cl。Na2CO3和NH4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完成下列小题。
27. t1℃时,下列溶液为NH4Cl饱和溶液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8. t1℃时,Na2CO3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
A. 15% B. 17% C. 20% D. 25%
29. t2℃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一定相等的是
A. 溶质质量 B. 溶剂质量 C. 溶液质量 D. 溶质的质量分数
(2022北京东城一模)K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完成下面小题。
30. 能将KCl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A. 降低温度 B. 加KCl固体 C. 加水 D. 蒸发溶剂
3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KCl溶液是纯净物
B. 20℃时,100g饱和KCl溶液中含有34gKCl
C. 20℃时,向100g水中加入40gKCl固体,可得140gKCl溶液
D. 20℃时,KCl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34%
(2022北京朝阳一模)20℃时,KNO3的溶解度为31.6g,按下图完成实验。完成下面小题。
32. 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2:5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33. 乙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
A. 17% B. 20% C. 25% D. 32%
34. 所得溶液中。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022北京门头沟二模)依据实验和溶解度曲线完成下面小题。
a、b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t1℃时,将40g固体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①;升温到t2℃时,现象如图②;再加5g固体,现象如图③。
35. 上述溶液饱和的是
A. ① B. ② C. ①③ D. ①②③
3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①中加入的固体是a B. ②中蒸发水后可析出固体
C. ③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2:5 D. ②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
(2022北京延庆一模)依据实验和溶解度曲线完成下面小题。
20℃时,向下列3只盛有100 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不同质量的KCl固体,充分溶解。
37. 上述溶液为饱和溶液的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⑤ D. ③
38. 能将不饱和KCl溶液变为饱和KCl溶液的方法是
A. 升高温度 B. 加水 C. 加KCl固体 D. 倒出部分溶液
3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溶液①中溶质质量分数为20% B. 溶液③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2:5
C. 将溶液②升温至40℃,溶液质量增大 D. 将溶液③升温至40℃,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40. 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鉴别稀盐酸和NaCl溶液 滴加酚酞溶液
B 鉴别纯棉线和羊毛线 观察颜色
C 除去O2中混有的水蒸气 将混合气通过浓硫酸
D 区分硬水和软水 闻气味
A. A B. B C. C D. D
41. (2022北京延庆一模)实验研究铁锈蚀影响因素,记录如下。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实验装置 序号 其他试剂 200s时O2的含量
① 干燥剂 21%
② 10滴水 15%
③ 10滴水和1.0g食盐 8%
A. ①②③证明炭粉对铁锈蚀有影响 B. ①②证明水对铁锈蚀有影响
C. ②③证明食盐能加快铁锈蚀 D. ②③中O2含量减少表明铁已锈蚀
(2022北京石景山一模)将 20℃10 mL 硝酸钾饱和溶液分别进行升温和加入 5 mL 水的操作。回答下面小题。
42. 有一个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其他三个不同,该烧杯的序号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43. 实验后,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②中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B. ②中溶质质量减少
C. ④中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D. ④中溶液质量增加
(2022北京石景山二模)依据溶解度曲线和实验①~④完成下面小题。
实验 ① ② ③ ④
水的温度/℃ 20 20 40 40
硝酸钾质量/g 20 40 25 50
水的质量/g 100 100 100 100
44. 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2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45. 所得溶液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46.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022北京顺义二模)水是生命之源。请完成下面小题。
47. 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 冰块 B. 面粉 C. 蔗糖 D. 植物油
48. 下列关于硬水、软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煮沸可降低水的硬度 B. 加肥皂水,硬水泡沫更多
C. 烧硬水的锅炉更易产生水垢 D. 软水中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含量更低
(2022北京通州一模)20 ℃时,按下表数据配制溶液。回答下列小题。
已知:20 ℃时,NaCl的溶解度是36 g。
实验序号 ① ② ③ ④
水的质量/g 100 100 100 100
加入NaCl的质量/g 20 30 40 50
49. 所得溶液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50. ①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
A. 17% B. 20% C. 25% D. 26.5%
5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溶液④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2
B. 20 ℃时,136 gNaCl饱和溶液中含有36 g的NaCl固体
C. 不饱和NaCl溶液变成饱和NaCl溶液可采用加NaCl的方法
D. 向④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52.(2022北京房山二模)不同温度下 KCl 的溶解度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0℃时,100g KCl 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为 31g
B. 20℃时,100g KCl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34%
C. 30℃时,将 40g KCl 放入 100g 水中得到 140g 溶液
D. 40℃时,100g 水最多溶解 40g KCl
53.(2022北京顺义一模)课外小组同学用实验测定20oC时食盐的溶解度,请完善实验过程。
(1)配制饱和溶液:取20oC的蒸馏水20g放入小烧杯中,______。
(2)测定饱和食盐水及所含溶质的质量:将(1)所得溶液倒入质量为m1的蒸发皿中,______。
(3)计算:经测定20oC饱和食盐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6.5%,则100克水最多溶解食盐的质量为______(写计算式)。
54. (2022北京顺义一模)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下列仪器不需要的是
A. 量筒B. 胶头滴管C. 烧杯D. 漏斗
55. (2022北京平谷一模)农业上常用质量分数为16%的NaCl溶液选种。实验室配制100g该浓度溶液的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实验操作顺序为④②①⑤③ B. ②中需称量NaCl的质量为16g
C. 选用100mL量筒量取所需水体积 D. 步骤③的操作可以增大NaCl的溶解度
56. (2022北京通州一模)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主要操作如下图所示。
(1)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是_____(填序号,下同)。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操作①利用了氯化钠易溶于水的性质
B. 操作②和操作③中玻璃棒的作用相同
C. 过滤后得到的滤液为纯净物
57. (2022北京丰台二模)实验室配制 1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12%的 NaCl 溶液。
(1)需 NaCl 的质量为______。
(2)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为______(填序号)。
(3)配制好溶液后装入试剂瓶,贴上标签。请在如图的标签中填上相应的内容。
58. (2022北京海淀二模)用下图中的仪器配制 100 g 溶质质量分数为 20 % 的 NaCl 溶液。
(1)需要称量 NaCl 的质量为______g。
(2)量取水时需要使用的仪器是______(填序号)。
(3)从配好的溶液中取出10 mL,剩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59. (2022北京丰台一模)“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实验操作如下图所示。
(1)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2)除去难溶性杂质的操作为______。
(3)B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60. (2022北京房山二模)下图是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实验操作。
(1)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填序号)。
(2)A 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
(3)B 中利用了 NaCl 的性质是_______。
61. (2022北京东城一模)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
(1)该实验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填序号)。
(2)本实验需要称量氯化钠______g。
62. (2022北京大兴二模)从下图选择仪器,去除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
(1)实验的主要步骤依次是______、过滤、蒸发。
(2)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3)蒸发时需要用到的仪器有______(填序号)。
63.(2022北京燕山二模) 下图是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实验的三步操作。
(1)三步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_(填序号)。
(2)B中,用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______。
64. (2022北京门头沟二模)某化学小组欲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50克。实验过程如图(部分操作隐去):
(1)在量取液体时应选用的量筒的量程为______(填写正确选项的序号)。
A 10mL
B 20mL
C 50mL
D 100mL
(2)在用托盘天平称取所需的氯化钠固体时,发现指针向右偏转,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 (同上)。
A 继续添加氯化钠固体
B 取下部分氯化钠固体
C 减小游码
D 增大游码
(3)若要加速氯化钠的溶解可采取的操作是_________。
65. (2022北京密云二模)实验室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实验操作如下:
(1)需要称量氯化钠的质量是________g。
(2)操作④中量筒的量程是_______(填“10 mL”、“50 mL”或“100 mL”)。
(3)若操作③中有部分固体洒落桌面,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_______(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4)步骤⑤中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
66. (2022北京延庆一模)利用下列操作完成相关实验。
A.称量 B.溶解 C.蒸发 D.过滤 E.量取
(1)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时,操作D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操作C中当观察到___时,停止加热。
(2)配制100g 18%的氯化钠溶液时,实验的主要操作顺序是A→___(填序号),量筒读数应为___mL(ρ水≈1g/mL)
67. (2022北京平谷一模)用如图实验除去粗盐中的泥沙。
A B C
(1)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为_______(填数字序号)。
(2)玻璃棒在A步骤中的作用是_______。
(3)下列生活实例用过滤原理的是 (填字母序号)。
A. 用热水沏茶 B. 用笊(zhào)篱捞饺子 C. 撒网捕鱼
68. (2022北京石景山一模)下图是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去除实验中的三个操作。
(1)实验时操作的顺序是______(填序号)。
(2)蒸发过程中,需不断进行搅拌,其原因是______。
69. (2022北京石景山二模)用下图所示仪器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NaC1溶液。
(1)实验中需要称量NaC1固体的质量为______g。
(2)量取水的体积时,用到的仪器有胶头滴管和______。
(3)实验中的下列操作,需要用到玻璃棒的是______(填序号)。
A. 称量 B. 溶解 C. 装瓶贴标签
70. (2022北京顺义二模)下图是配制50g10%的NaCl溶液的操作。
(1)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_(填序号)。
(2)需要称量NaCl质量为______。
(3)称量NaCl时发现指针向左偏转,此时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
答案解析
【5年中考真题】
1. (2022北京中考)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 蔗糖 B. 泥土 C. 面粉 D. 花生油
【答案】A
【解析】
A、蔗糖易溶于水,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能和水形成溶液,故选项正确;
B、泥土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泥土和水形成的混合物属于悬浊液,故选项错误;
C、面粉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面粉和水形成的混合物属于悬浊液,故选项错误;
C、花生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和水形成溶液,成的混合物属于乳浊液,故选项错误。
故选:A。
(2021北京中考真题)选择题组
序号 ① ② ③ ④
MgCl2的质量/g 30 40 50 60
水的质量/g 100 100 100 100
(已知:20℃时,MgCl2的溶解度为54.6g)
2.(2021北京中考真题)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2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C
【解析】20℃时,MgCl2的溶解度为54.6g,100g水中加入50g氯化镁全部溶解,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50g:100g=1:2,故选:C。
3.(2021北京中考真题)①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
A.23% B.30% C.35% D.43%
【答案】A
【解析】20℃时,MgCl2的溶解度为54.6g,100g水中加入30g氯化镁全部溶解,此时溶质质量分数,故选:A。
4.(2021北京中考真题)所得溶液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D
【解析】20℃时,MgCl2的溶解度为54.6g,100g水中加入60g氯化镁,氯化镁部分溶解,此时溶液是饱和溶液,故选:D。
(2018北京中考真题)依据下列20℃时的实验和数据回答下列小题。已知20℃时,NaCl和NaNO3的溶解度分别为36g和88g。
序号 ① ② ③ ④ ⑤
固体种类 NaCl NaCl NaNO3 NaNO3 NaNO3
固体的质量/g 30 60 30 60 90
水的质量/g 100 100 100 100 100
5.(2018北京中考真题)①~⑤所得溶液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
A.①③ B.②④ C.②⑤ D.④⑤
【答案】C
【解析】根据20℃时,NaCl和NaNO3的溶解度分别为36g和88g可知,②、⑤中含有未溶解的NaCl和NaNO3,即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故选 C
6.(2018北京中考真题)下列关于①~⑤所得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溶质质量:①<② B.溶液质量:②<④
C.溶质质量分数:①=③ D.⑤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9:10
【答案】D
【解析】A、根据20℃时,NaCl和NaNO3的溶解度分别为36g和88g判断溶质质量:①中30g<36g,故①所得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故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为30g,②中加入60g的氯化钠,最多只能溶解36g的氯化钠,故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为36g,故溶质的质量①<②,正确;
B、②中最多溶解氯化钠的质量为36.0g,故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36g,④中60g的硝酸钠完全溶解,故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60g,故所得溶液质量②<④,正确;
C、①和③中30g的氯化钠和硝酸钠都完全溶解,故所得溶液的质量①=③,正确;
D、⑤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钠88g,故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88:100=22:25,故错误。故选D。
7. (2022北京中考)下图是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氯化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 t1℃时,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相等
C. 将t1℃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质质量不变
D. t2℃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1:21
【答案】D
【解析】
A、由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图可知,氯化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A正确;
B、由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图可知,t1℃时,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相交,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相等,故B正确;
C、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将t1℃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质质量不变,故C正确;
D、t2℃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故D不正确。故选D。
8.(2020北京中考真题)不同温度下KNO3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 20 30 40
溶解度/g 31.6 45.8 63.9
A.20℃时,100g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为31.6g
B.30℃时,100gKN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5.8%
C.30℃时,将50gKNO3放入100g水中得到150g溶液
D.40℃时,100g水最多溶解63.9gKNO3
【答案】D
【解析】
A、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表示20℃时,100g水中溶解31.6gKNO3达到饱和状态,也就是131.6g的KNO3饱和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为31.6g ,故选项A不正确;
B、30℃时,KNO3的溶解度是45.8g,要计算该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根据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关系:得,30℃时,100gKN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故选项B不正确;
C、30℃时,KNO3的溶解度是45.8g,表示30℃时,100g水中溶解45.8g KNO3达到饱和状态,也就是30℃时,100g水中最多只能溶解45.8gKNO3,所得饱和溶液的质量是145.8g,故选项C不正确;
D、40℃时,KNO3的溶解度是63.9g,表示40℃时,100g水中溶解63,9g KNO3达到饱和状态,也就是40℃时,100g水中最多只能溶解63.9gKNO3,故选项D正确;
故选:D。
9.(2020北京中考真题)从下图选择仪器,配置6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
(1)需要称量NaCl的质量为____g。
(2)量取水用到的仪器有____(写名称)。
(3)从配好的溶液中倒出10g,其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
【答案】(1)6 (2)100mL量筒、胶头滴管(顺序可变) (3)1:9
【解析】
(1)溶质的质量等于溶液的质量乘以溶质的质量分数 ,配制6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需要称量NaCl的质量为60g×10%=6g;
(2)量取一定量液体时应先倾倒至接近刻度,然后用胶头滴管滴加至刻度,所用量筒的量程应略大于或等于量取液体的体积,量取水用到的仪器有100mL量筒、胶头滴管;
(3)溶液是均一的,从配好的溶液中倒出10g,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其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0:90=1:9。
10.(2019北京中考真题)请从A~D中任选三个作答,若均作答,按前三个计分。如下图所示,在一只烧杯中进行实验。补全实验方案
序号 目的 步骤
A 探究_______________ 加入NaOH溶液;②滴加酚酞溶液;③加入适量盐酸
B 检验NaCl中混有Na2CO3 加入少量样品;②加入适量水至全部溶解;③加入__________
C 验证KCl不能无限溶解 20°C时①加入100g水;②加入18gKCl;③加入___________(已知:20℃时,KCl的溶解度为34g)
D 配制________________ ①加入2.5gNaCl;②加入47.5g水;③搅拌至全部溶解
【答案】盐酸能否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 稀盐酸或稀硫酸或氢氧化钙溶液或氯化钙溶液 超过16g的氯化钾(答案合理即可) 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
【解析】
(1)由A的实验步骤可得,向NaOH溶液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变红,再加稀盐酸,若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证明盐酸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故填写:探究盐酸能否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
(2)检验碳酸根离子可以用的方法有: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或稀硫酸或氢氧化钙溶液或氯化钙溶液,故填写:稀盐酸或稀硫酸或氢氧化钙溶液或氯化钙溶液;
(3) 20℃时,KCl的溶解度为34g,溶液中已经溶解了18gKCl,再加入:34g-18g=16gKCl溶液就达到饱和,要想验证KCl不能无限溶解,加入的KCl超过16g就行,故填写:超过16g的氯化钾(答案合理即可);
(4) 由D的实验步骤可得,该溶液质量为:2.5g+47.5g=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0%=5%,故目的是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
11. (2022北京中考)絮凝剂常用于水的净化,实验小组探究用絮凝剂净水时影响净化效果的因素。
【查阅资料】絮凝剂溶于水后能够吸附水中悬浮物并发生沉降,从而达到净水目的。硫酸铁是一种常见的絮凝剂。
【进行实验】
Ⅰ.配制水样和絮凝剂溶液
配制水样:向10L水中加入25g高岭土,搅拌、静置,取上层液作为水样。
配制絮凝剂溶液:用100mL水和5g硫酸铁进行配制。
Ⅱ.探究影响水样净化效果的因素
取水样,向其中加入絮凝剂溶液,搅拌,测定静置不同时间水样的浊度,并计算浊度去除率(浊度去除率越高代表净化效果越好)。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序号 水样的体积/mL 加入絮凝剂溶液的体积/mL 静置时间/min 浊度去除率/%
① 200 0 20 12.48
② 200 0.2 20 76.54
③ 200 0.3 20 84.60
④ 200 0.4 5 64.45
⑤ 200 0.4 10 70.85
⑥ 200 0.4 15 81.04
⑦ 200 0.4 20 86.02
⑧ 200 0.5 20 88.15
⑨ 200 0.6 20 86.49
【解释与结论】
(1)配制絮凝剂溶液的操作如下图所示。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B中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2)②中浊度去除率比①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依据④~⑦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
(4)探究等量水样中加入絮凝剂溶液的体积对净化效果影响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反思与评价】
(5)依据实验数据,不能得出“静置时间相同时,等量水样中加入絮凝剂溶液的体积越大,净化效果越好”的结论,其证据是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CDAB ②. 加快溶解速度
(2)加入了絮凝剂 (3)静置时间越长,浊度去除率越高
(4)①②③或⑦⑧⑨
(5)⑧⑨实验对比得出,两组实验中水样的质量与静置时间都相同,⑧中絮凝剂加入体积较少,浊度去除率较高
【解析】
(1)配制絮凝剂溶液的操作为:计算出需要溶质的质量及溶剂的体积,先用天平称量出需要的絮凝剂的质量,将絮凝剂倒入烧杯中,用量筒量取需要水的体积,将水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加快溶解,待全部溶解后溶液配制成功;故操作顺序为CDAB;玻璃棒搅拌的目的为加快溶解速度;
(2)②中加入了絮凝剂,①中没有絮凝剂,则②中浊度去除率比①高;
(3)实验④~⑦中等质量的水样中加入的絮凝剂体积也相同,根据表格数据得出静置时间越长,浊度去除率越高;
(4)观察表格数据得出实验①②③或者实验⑦⑧⑨中水样的体积相等,静置时间相等,加入絮凝剂的体积不一样,则实验①②③或者实验⑦⑧⑨可以探究等量水样中加入絮凝剂溶液的体积对净化效果影响;
(5)观察实验数据可以发现实验⑧与⑨可知,实验⑧中浊度去除率较高,但絮凝剂加入的体积较少,则不能得出结论“静置时间相同时,等量水样中加入絮凝剂溶液的体积越大,净化效果越好”。
【1年模拟题】
1. (2022北京丰台二模)下列属于溶液的是
A. 豆浆 B. 蔗糖水 C. 牛奶 D. 蒸馏水
【答案】B
【解析】
A、豆浆中悬浮有较多没有溶解的固体颗粒,不均一、不稳定,不属于溶液,不符合题意;
B、蔗糖水是蔗糖溶于水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符合题意;
C、牛奶中含有未溶的蛋白质、脂肪等物质,不均一、不稳定,不属于溶液,不符合题意;
D、蒸馏水虽然是均一、稳定的,但蒸馏水是纯净物,不属于溶液,不符合题意。故选B。
2. (2022北京丰台一模)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 泥土 B. 面粉 C. 植物油 D. 蔗糖
【答案】D
【解析】
A、泥土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悬浊液,故A错;
B、面粉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悬浊液,故B错;
C、植物油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乳浊液,故C错;
D、白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D正确。
故选D。
3. (2022北京东城一模)下列属于溶液的是
A. 米粥 B. 牛奶 C. 糖水 D. 豆浆
【答案】C
【解析】
A、米粥不均一、不稳定,属于悬浊液,不符合题意;
B、牛奶不均一、不稳定,属于乳浊液,不符合题意;
C、糖水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符合题意;
D、豆浆不均一、不稳定,属于乳浊液,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 (2022北京朝阳二模)生活中的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 豆油 B. 面粉 C. 蔗糖 D. 泥沙
【答案】C
【解析】
A、豆油不溶于水,形成的是乳浊液,故A不符合题意;
B、面粉不溶于水,形成的是悬浊液,故B不符合题意;
C、蔗糖溶于水,可以形成溶液,故C符合题意;
D、泥沙不溶于水,形成悬浊液,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 (2022北京海淀二模)下列属于溶液的是
A. 牛奶 B. 糖水 C. 泥浆 D. 蒸馏水
【答案】B
【解析】
A、牛奶中含有水分和不溶于水的液体,属于乳浊液,选项错误;
B、糖水是易溶于水的蔗糖与水组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选项正确;
C、泥浆是水与不溶于水的泥沙混合后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悬浊液,选项错误;
D、蒸馏水中只含有水一种物质,是一种纯净物,不属于溶液,选项错误;
故选B。
6. (2022北京密云二模)下列属于溶液的是
A. 生理盐水 B. 冰水 C. 豆浆 D. 牛奶
【答案】A
【解析】
A、生理盐水是氯化钠的水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符合题意;
B、冰水是由水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不属于溶液,不符合题意;
C、豆浆不均一、不稳定,不属于溶液,不符合题意;
D、牛奶不均一、不稳定,属于乳浊液,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 (2022北京门头沟二模)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 泥土 B. 面粉 C. 植物油 D. 蔗糖
【答案】D
【解析】
A、泥土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悬浊液,故A错;
B、面粉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悬浊液,故B错;
C、植物油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乳浊液,故C错;
D、白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D正确。
故选D。
8.(2022北京大兴二模) 配制5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的NaCl溶液,需要NaCl的质量为
A. 8g B. 80g C. 0.8g D. 42g
【答案】A
【解析】
配制5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的NaCl溶液,需要NaCl的质量为50g×16%=8g。
故选A。
9. (2022北京燕山二模)75%的酒精溶液可杀灭“新冠病毒”,酒精溶液中的溶剂是
A. 水 B. 乙醇 C. 酒精 D. 白酒
【答案】A
【解析】
75%的酒精溶液可杀灭“新冠病毒”,酒精溶液中的溶剂是水,故选A。
10. (2022北京石景山一模)下列物质中不能与水形成溶液的是
A. 白糖 B. 食盐 C. 纯碱 D. 植物油
【答案】D
【解析】
A、白糖易溶于水,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能和水形成溶液;
B、食盐易溶于水,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能和水形成溶液;
C、纯碱易溶于水,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能和水形成溶液;
D、植物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和水形成溶液,符合题意。
11. (2022北京房山二模)配制 5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15% 的 NaCl 溶液。下列仪器不需要的是
A. 烧杯 B. 量筒 C. 托盘天平 D. 长颈漏斗
【答案】D
【解析】
配制 5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15% 的 NaCl 溶液的步骤为计算、称量(托盘天平、药匙)、量取(量筒、胶头滴管)、溶解(烧杯、玻璃棒)、装瓶贴标签,所以烧杯、量筒、托盘天平都需要用到,不需要的仪器是长颈漏斗,故选D。
12. (2022北京平谷一模)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
A. 牛奶 B. 豆浆 C. 冰水 D. 糖水
【答案】D
【解析】
A、牛奶是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不属于溶液,故A不正确;
B、豆浆是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不属于溶液,故B不正确;
C、冰水是纯净物,不属于混合物,故不是溶液,故C不正确;
D、糖水是蔗糖溶于水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D正确。故选D。
13. (2022北京延庆一模)下列清洗餐具的步骤中,可能出现乳化现象的是
A. 用清水冲洗 B. 用洗涤剂清洗 C. 用干布擦拭 D. 用消毒柜除菌
【答案】B
【解析】
A、清水能去除餐具上的灰尘,属于溶解,清水冲洗不能去除油污,A错误。
B、用洗涤剂清洗利用洗涤剂的乳化作用,会出现乳化现象,B正确。
C、用干布擦拭没有形成乳浊液,没有发生乳化现象,C错误。
D、用消毒柜除菌,利用高温以及紫外线照射,使蛋白质变性,从而杀菌,没有乳化现象,D错误。
故选:B。
14. (2022北京海淀二模)配制 50 g 15% 的 NaCl 溶液。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A. 称量固体 B. 量取水
C. 溶解固体 D. 装瓶贴签
【答案】A
【解析】
A. 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药品,左盘放被称物体,右盘放砝码,此选项错误;
B. 用量筒量取水进行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此选项正确;
C. 溶解固体,用玻璃棒搅拌,以加速溶解,此选项正确;
D. 装瓶贴签,便于以后使用,此选项正确。
故选A。
15. (2022北京海淀二模)如下图所示,60℃时,向 100 g 水中加入 61.6g KNO3,得①中溶液,降温至 20℃,得②中溶液。不同温度下 KNO3 的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31.6 45.8 63.9 85.5 1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①中溶液是 KNO3 饱和溶液 B. 开始析出固体时的温度为 20℃
C. ②中析出固体质量为 30 g D. 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31.6%
【答案】C
【解析】
A.60℃时KNO3的溶解度是110g,向 100g 水中加入 61.6g KNO3,得①溶液,则①溶液是 KNO3 不饱和溶液,此选项错误;
B. 30℃时,KNO3的溶解度是45.8g,40℃时,KNO3的溶解度是63.9g,则开始析出固体时的温度在30℃~40℃,此选项错误;
C. 20℃,KNO3的溶解度是31.6g,则②中析出固体的质量为:61.6g-31.6g=30g,此选项正确;
D. ②中溶液有未溶解的固体物质,则该溶液是 20℃时的饱和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为:=24%,此选项错误。
故选C。
16. (2022北京顺义二模)甲、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的溶解度比乙大
B. t2℃时,乙的溶解度为40g
C. 乙的饱和溶液从t1℃升温到t2℃,溶液仍饱和
D. t2℃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2:5
【答案】D
【解析】
A、没有确定的温度,不确定甲的溶解度是否比乙大,错误;
B、由图可知,t2℃时,甲的溶解度为40g,错误;
C、由图可知,甲、乙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变大,乙的饱和溶液从t1℃升温到t2℃,溶液变为不饱和,错误;
D、t2℃时,甲的溶解度为40g,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40g:100g=2:5,正确。
故选D。
17. (2022北京顺义一模)20℃时,向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加入40gKCl进行如下实验,依据实验和溶解度曲线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充分搅拌后,甲中固体全部溶解
B. 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比甲大
C. 甲、乙均为饱和溶液
D. 乙中溶液质量为140g
【答案】A
【解析】
A、由图可知,2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约为34g,则20℃时,向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加入40gKCl杯中加入40gKCl,充分搅拌后,甲中固体不能全部溶解,选项错误;
B、由图可知,甲中的KCl没有全部溶解,且KCl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40℃时KCl的溶解度为40g,则升温至40℃时,甲中的剩余的KCl固体全部溶解得到乙溶液,所以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比甲大,选项正确;
C、由图可知,20℃时氯化钾溶解度约为34g,则20℃时,向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加入40gKCl杯中加入40gKCl,充分搅拌后,甲中固体不能全部溶解,溶液为饱和溶液,40℃时KCl的溶解度为40g,则升温至40℃时,甲中的剩余的KCl固体全部溶解得到乙溶液,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选项正确;
D、升温至40℃时,40gKCl固体全部溶解得到乙溶液,则乙溶液的质量=40g+100g=140g,选项正确,故选A。
18. (2022北京密云二模)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中混有少量乙,可以用蒸发溶剂的方法得到甲
B. 把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甲溶液从t2℃降温到t1℃,其溶质质量分数仍为5%
C. 甲溶解能力比乙强
D. t2℃时,将甲、乙溶液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的质量相同
【答案】B
【解析】
A、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缓慢升高,得到甲可以用降温结晶,A错误,不符合题意;
B、t1℃时甲的溶解度为20g,、t1℃时甲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甲溶液从t2℃降温到t1℃,过程中都是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仍为5%,B正确,符合题意;
C、没有说明温度,无法比较甲和乙的溶解能力,C错误,不符合题意;
D、t2℃时,甲、乙溶解度相等,将甲、乙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的质量相同,题目中未知名原溶液是否饱和,无法比较析出晶体质量,D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9.(2022北京燕山二模) KNO3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0~60 ℃,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 60 ℃时,100 g 水中最多溶解110 g KNO3
C. 20 ℃时,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31.6%
D. 将20 ℃的KNO3饱和溶液升温至60℃,溶液中溶质质量不变
【答案】C
【解析】
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0~60°C,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60°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g,所以100g水中最多溶解110g KNO3,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20°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所以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31.6%,故错误,符合题意;
D.将20°C的KNO3饱和溶液升温至60°℃,溶解度增大,溶质、溶剂质量都不变,所以溶液中溶质质量不变,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0. (2022北京大兴二模)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 t2℃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3
C. t1℃时,甲、乙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均为30%
D. 将t1℃时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质质量不变
【答案】D
【解析】
A、要对比物质溶解度应先说明温度,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B、t2℃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50:100=1:2,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C、t1℃时,甲、乙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D、将t1℃时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物质溶解度增大,没有溶质析出,故溶质质量不变,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2022北京丰台二模)20℃时按下表配制溶液,回答下面问题。
已知:20℃时,KCl 的溶解度为 34g,40℃时,KCl 的溶解度为 40g。
序号 ① ② ③ ④
KCl的质量/g 20 30 40 50
水的质量/g 100 100 100 100
21.所得溶液中为饱和溶液的是
A. ① B. ①② C. ③④ D. ④
2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①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20% B. ②中溶液质量为 130g
C. ③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 2:5 D. ④中溶液升温至 40℃,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答案】21. C 22. B
【解析】
由20℃时,KCl 的溶解度为 34g可知,100g水中溶解34g KCl恰好达到饱和,则①②为不饱和溶液,③④为饱和溶液。
(21题)
故选C。
(22题)
A、①中溶质质量分数为,不符合题意;
B、②中溶液质量为30g+100g=130g,符合题意;
C、③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34g:100g=17:50,不符合题意;
D、④中溶液升温至 40℃,KCl 溶解度增大,溶质继续溶解,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022北京海淀二模)依据下图所示实验和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
23. ①中溶液的质量为
A. 30 g B. 70 g C. 100 g D. 130 g
24. ① ~ ③中的溶液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A. ① B. ①② C. ② D. ②③
【答案】22. D 23. D
【解析】
(23题)
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得出20℃时物质的溶解度为31.6g,则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31.6g该物质,在100g水中加入30g该物质可以完全溶解,溶液的质量为100g+30g=130g;
故选D。
(24题)
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得出20℃时物质的溶解度为31.6g,则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31.6g该物质,在100g水中加入30g该物质溶液没有达到饱和,则①为不饱和溶液;②中固体有剩余,则溶液达到饱和状态,②为饱和溶液;③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可知60℃时物质的溶解度为110g,则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该物质110g,题干中在100g水中总共加入物质的质量为30g+80g=110g,则溶液恰好形成饱和溶液,③为饱和溶液;综上②③为饱和溶液;
故选D。
(2022北京丰台一模)天宫课堂“点水成冰”实验中用到了醋酸钠。20℃时按下表配制溶液,完成下面小题。
已知:20℃时醋酸钠溶解度为124g,60℃时,醋酸钠溶解度为140g。
序号 ① ② ③ ④
醋酸钠的质量/g 100 120 140 160
水的质量/g 100 100 100 100
25. 所得溶液中为饱和溶液的是
A. ① B. ①② C. ③④ D. ④
2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①中溶质质量分数为50% B. ②中溶液质量为220g
C. ③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7:5 D. ④中溶液升温至60℃,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答案】25. C 26. C
【解析】
(25题)
20℃时,醋酸钠的溶解度为124g,即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溶解124g醋酸钠达到饱和,故该温度下,分别将100g、120g醋酸钠加到100g水中,能全部溶解,形成的均是不饱和溶液,分别将140g、160g醋酸钠加到100g水中,均有部分溶质未溶解,形成的是饱和溶液,故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的是③④。
故选C;
(26题)
A、①中溶质质量分数为:,不符合题意;
B、由1的分析可知,②中溶质能全部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20g+100g=220g,不符合题意;
C、20℃时,醋酸钠的溶解度为124g,故③中100g水只能溶解124g醋酸钠,所得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24g:100g=31:25,符合题意;
D、20℃时,醋酸钠的溶解度为124g,该温度下,④中溶液中溶质质量为124g,溶剂质量为100g,升温至60℃,60℃时,醋酸钠溶解度为140g,该温度下,溶液中溶质质量为140g,溶剂质量为100g,故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利用侯氏制碱法生产Na2CO3时,可得到副产品NH4Cl。Na2CO3和NH4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完成下列小题。
27. t1℃时,下列溶液为NH4Cl饱和溶液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8. t1℃时,Na2CO3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
A. 15% B. 17%
C. 20% D. 25%
29. t2℃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一定相等的是
A. 溶质质量 B. 溶剂质量 C. 溶液质量 D. 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27. A 28. B 29. D
【解析】
(27题)
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甲是t1℃时位于氯化铵溶解度曲线上的溶液,乙、丙、丁均是该温度下氯化铵溶解度曲线下方的点,所以甲对应的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故选:A;
(28题)
t1℃时,Na2CO3的溶解度约为20g,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故选:B;
(29题)
t2℃时,两种物质溶解度相等,所以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均为,而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不能确定,故填:D。
(2022北京东城一模)K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完成下面小题。
30. 能将KCl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A. 降低温度 B. 加KCl固体 C. 加水 D. 蒸发溶剂
3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KCl溶液是纯净物
B. 20℃时,100g饱和KCl溶液中含有34gKCl
C. 20℃时,向100g水中加入40gKCl固体,可得140gKCl溶液
D. 20℃时,KCl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34%
【答案】30. C 31. D
【解析】
(30题)
A、氯化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要能将KCl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以升高温度,故A错误;
B、加KCl固体,能将KCl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故B错误;
C、加水,可以将KCl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故C正确;
D、蒸发溶剂,能将KCl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故D错误;
故选C;
(31题)
A、KCl溶液是KCl和水的混合物,故A错误;
B、2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34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34g氯化钾,而不是100g饱和KCl溶液中含有34gKCl,故B错误;
C、20℃时,向100g水中加入40gKCl固体,只能溶解34g,可得KCl溶液的质量为:100g+34g=134g,故C错误;
D、20℃时,KCl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4%,故D正确。
故选D。
(2022北京朝阳一模)20℃时,KNO3的溶解度为31.6g,按下图完成实验。完成下面小题。
32. 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2:5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33. 乙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
A. 17% B. 20% C. 25% D. 32%
34. 所得溶液中。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32. D 33. A 34. C
【解析】
【22题)
A、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0:100=1:10,错误;
B、乙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20:100=1:5,错误;
C、20℃时,KNO3溶解度为31.6g,丙中溶质40g没有全部溶解,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31.6:100,错误;
D、丁中40g溶质完全溶解,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40:100=2:5,正确;
故选D;
(33题)
乙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故选A;
(34题)
20℃时,KNO3的溶解度为31.6g,甲乙中溶质质量均小于31.6g,为不饱和溶液;丙中溶质有剩余,为饱和溶液;不确定50℃时,KNO3的溶解度,故不能判断丁是否为饱和;
故选C。
(2022北京门头沟二模)依据实验和溶解度曲线完成下面小题。
a、b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t1℃时,将40g固体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①;升温到t2℃时,现象如图②;再加5g固体,现象如图③。
35. 上述溶液饱和的是
A. ① B. ② C. ①③ D. ①②③
3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①中加入的固体是a B. ②中蒸发水后可析出固体
C. ③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2:5 D. ②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
【答案】35. D 36. D
【解析】
(35题)
1、①中固体不能全部溶解,是饱和溶液;②中固体全部溶解,说明固体是a物质,a物质t2℃时的溶解度是40g,恰好形成饱和溶液;③中固体不能全部溶解,是饱和溶液。
故选:D;
(36题)
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a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随温度升高而明显增大,而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化不大;t1℃时,将40g固体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从t1℃到t2℃的变化过程中,剩余固体全部溶解,并且从曲线看出t2℃时,a的溶解度为40g,因此①中加入的固体是a,②烧杯中溶液恰好饱和,从t2℃到t3℃的变化过程中,再加入5g,固体不再溶解,③烧杯中仍是t3℃时的饱和溶液;因此②③烧杯中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根据以上分析:
A、①中加入的固体是a,正确;
B、②烧杯中溶液恰好饱和,蒸发水后会析出晶体,正确;
C、从t2℃到t3℃的变化过程中,再加入5g,固体不再溶解,③烧杯中仍是t2℃时的饱和溶液,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40g:100g=2:5;正确;
D、②烧杯中溶液恰好饱和,从t2℃到t3℃的变化过程中,再加入5g,固体不再溶解,③烧杯中仍是t2℃时的饱和溶液,因此②③烧杯中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错误。
故选:D。
(2022北京延庆一模)依据实验和溶解度曲线完成下面小题。
20℃时,向下列3只盛有100 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不同质量的KCl固体,充分溶解。
37. 上述溶液为饱和溶液的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⑤ D. ③
38. 能将不饱和KCl溶液变为饱和KCl溶液的方法是
A. 升高温度 B. 加水 C. 加KCl固体 D. 倒出部分溶液
3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溶液①中溶质质量分数为20% B. 溶液③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2:5
C. 将溶液②升温至40℃,溶液质量增大 D. 将溶液③升温至40℃,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40. 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鉴别稀盐酸和NaCl溶液 滴加酚酞溶液
B 鉴别纯棉线和羊毛线 观察颜色
C 除去O2中混有的水蒸气 将混合气通过浓硫酸
D 区分硬水和软水 闻气味
A. A B. B C. C D. D
41. (2022北京延庆一模)实验研究铁锈蚀影响因素,记录如下。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实验装置 序号 其他试剂 200s时O2的含量
① 干燥剂 21%
② 10滴水 15%
③ 10滴水和1.0g食盐 8%
A. ①②③证明炭粉对铁锈蚀有影响 B. ①②证明水对铁锈蚀有影响
C. ②③证明食盐能加快铁锈蚀 D. ②③中O2含量减少表明铁已锈蚀
【答案】37. D 38. C 39. D 40. C 41. A
【解析】
(37题)
由溶解度曲线可知,2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35g,20℃时,向下列3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不同质量的KCl固体,充分溶解,③为饱和溶液,①②为不饱和溶液,故选:D;
(38题)
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氯化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升高温度,不能将不饱和的氯化钾溶液转变为饱和的氯化钾溶液;
B、加水,氯化钾的浓度变小,不能将不饱和的氯化钾溶液转变为饱和的氯化钾溶液;
C、加氯化钾固体,能将不饱和的氯化钾溶液转变为饱和的氯化钾溶液;
D、溶液具有均一稳定的性质,倒出部分溶液,氯化钾的浓度不变,不能将不饱和的氯化钾溶液转变为饱和的氯化钾溶液,故选:C;
(39题)
A、溶液①中溶质的质量为20g,溶剂的质量为100g,溶液的质量为12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由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可知,2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35g,即100g水中,在20℃时最多溶解35g氯化钾,40g氯化钾固体溶解在100g水中,此时只有35g氯化钾被溶解,溶质的质量为35g,溶剂的质量为100g,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35g:100g=7:20,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由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可知,2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35g,20℃时,30g氯化钾固体,加入到100g水中,此时氯化钾完全溶解,将溶液②升温至40℃,溶质的质量不变,溶剂的质量不变,溶液的质量也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D、20℃时,40g氯化钾固体溶解在100g水中,此时只有35g氯化钾被溶解,还剩5g氯化钾未溶解,升温至40℃固体全部溶解,此时溶质的质量增加,溶剂的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增大,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
(40题)
A、稀盐酸和NaCl溶液分别显酸性、中性,均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不能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纯棉线和羊毛线的颜色可能相同,用观察颜色的方法不能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氧气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
D、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不能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硬水和软水,故选项实验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C;
(41题)
①加入干燥剂后,铁粉不会锈蚀;②加入10滴水后,铁粉慢慢锈蚀;③加入10滴水和1. 0g食盐,铁粉很快锈蚀。
A、对比三个实验,并不能证明炭粉对铁锈蚀有影响,选项说法错误;
B、①加入干燥剂后,铁粉不会锈蚀;②加入10滴水后,铁粉慢慢锈蚀,因此①②证明水对铁锈蚀有影响,选项说法正确;
C、②加入10滴水后,铁粉慢慢锈蚀;③加入10滴水和1. 0g食盐,铁粉很快锈蚀,因此②③证明食盐能加快铁锈蚀,选项说法正确;
D、铁粉锈蚀需要消耗氧气,所以②③中O2含量减少表明铁已锈蚀,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
(2022北京石景山一模)将 20℃10 mL 硝酸钾饱和溶液分别进行升温和加入 5 mL 水的操作。回答下面小题。
42. 有一个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其他三个不同,该烧杯的序号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43. 实验后,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②中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B. ②中溶质质量减少
C. ④中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D. ④中溶液质量增加
【答案】42. D 43. B
【解析】
(42题)
由图可知,溶液①③是20℃10 mL 硝酸钾饱和溶液,它们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溶液①升温后硝酸钾的溶解度增大,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液的质量不变,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即溶液①②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向溶液③中加入5mL水后,溶液的质量增加,溶质的质量不变,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即四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为①=②=③>④,故填D。
(43题)
A 溶液①升温后硝酸钾的溶解度增大,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即②中溶液为不饱和溶液,选项正确;
B 溶液①升温后硝酸钾的溶解度增大,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但溶液的组成不变,所以②中溶质质量不变,选项错误;
C、向溶液③中加入5mL水后,溶液的质量增加,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即④中溶液为不饱和溶液,选项正确;
D 向溶液③中加入5mL水后,溶液中的溶剂的质量增加,溶质的质量不变,则溶液的质量增加,即④中溶液质量增加,选项正确,故填B。
(2022北京石景山二模)依据溶解度曲线和实验①~④完成下面小题。
实验 ① ② ③ ④
水的温度/℃ 20 20 40 40
硝酸钾质量/g 20 40 25 50
水的质量/g 100 100 100 100
44. 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2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45. 所得溶液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46.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44. D 44. B 45. C
【解析】
(44题)
A、①20℃溶解度为31.6g,所以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20:100=1:5,选项不符合题意。
B、②20℃溶解度为31.6g,所以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31.6:100=79:250,选项不符合题意。
C、③40℃溶解度为63.9g,所以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25:100=1:4,选项不符合题意。
D、④40℃溶解度为63.9g,所以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50:100=1:2,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45题)
A、①20℃溶解度为31.6g,只加20g,所以为不饱和溶液。
B、②20℃落解度为31.6g,加了40g,所以为饱和溶液。"
C、③40℃溶解度为63.9g,只加25g,所以为不饱和溶液。
D、④40℃溶解度为63.9g,只加50g,所以为不饱和溶液。
故选:B。
(46题)
A.①20℃溶解度为31.6g,只加20g,溶质质量分数为。
B.②20℃落解度为31.6g,加了40g,溶质质量分数为。
C.③40℃溶解度为63.9g,只加25g,溶质质量分数为。
D.④40℃溶解度为63.9g,只加50g,溶质质量分数为。
故选:C。
(2022北京顺义二模)水是生命之源。请完成下面小题。
47. 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 冰块 B. 面粉 C. 蔗糖 D. 植物油
48. 下列关于硬水、软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煮沸可降低水的硬度 B. 加肥皂水,硬水泡沫更多
C. 烧硬水的锅炉更易产生水垢 D. 软水中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含量更低
【答案】47. C 48. B
【解析】
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47题)
A、冰块是固态的水放入水中,融化后还是水,不属于混合物,不属于溶液,选项错误;
B、面粉放入水中后,静置会出现分层现象,未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属于溶液,选项错误;
C、蔗糖放入水中后,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选项正确;
D、植物油放入水中后,静置会出现分层现象,未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属于溶液,选项错误;
故选:C。
(48题)
A、煮沸可使水中的可溶性钙镁混合物转化为水垢,降低水的硬度,选项正确;
B、区分硬软水使用肥皂水,加入肥皂水后产生大量泡沫的是软水,有大量浮渣的是硬水,选项错误;
C、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化合物,烧硬水的锅炉易产生大量的水垢,选项正确;
D、软水是含有较少或不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选项正确;
答案为:B。
(2022北京通州一模)20 ℃时,按下表数据配制溶液。回答下列小题。
已知:20 ℃时,NaCl的溶解度是36 g。
实验序号 ① ② ③ ④
水的质量/g 100 100 100 100
加入NaCl的质量/g 20 30 40 50
49. 所得溶液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50. ①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
A. 17% B. 20% C. 25% D. 26.5%
5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溶液④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2
B. 20 ℃时,136 gNaCl饱和溶液中含有36 g的NaCl固体
C. 不饱和NaCl溶液变成饱和NaCl溶液可采用加NaCl的方法
D. 向④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答案】49. C 50. A 51. A
【解析】
(49题)
20 ℃时,NaCl的溶解度是36 g,说明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溶解36g氯化钠;
①20 ℃时,100g水中溶解20g氯化钠,小于36g,属于不饱和溶液,不符合题意;
②20 ℃时,100g水中溶解30g氯化钠,小于36g,属于不饱和溶液,不符合题意;
③20 ℃时,100g水中溶解40g氯化钠,大于36g,故有4g未溶解,属于饱和溶液,符合题意;
④20 ℃时,100g水中溶解50g氯化钠,大于36g,故有14g未溶解,属于饱和溶液,符合题意;
故选:C;
(50题)
①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故选:A;
(51题)
A、20 ℃时,NaCl的溶解度是36 g,说明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溶解36g氯化钠,该温度下,100g水中加入50g氯化钠,大于36g,故有14g未溶解,故溶液④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36g:100g=9:25,选项错误;
B、20 ℃时,NaCl的溶解度是36 g,说明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溶解36g氯化钠,该温度下,136 gNaCl饱和溶液中含有36 g的NaCl固体,选项正确;
C、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加溶质的方法,故选项正确;
D、④是氯化钠在20 ℃时,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有14g氯化钠未溶解,加水后,若仍有氯化钠未溶解则溶液未饱和状态,则溶解度不变,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选项正确;
故选:A。
52.(2022北京房山二模)不同温度下 KCl 的溶解度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0℃时,100g KCl 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为 31g
B. 20℃时,100g KCl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34%
C. 30℃时,将 40g KCl 放入 100g 水中得到 140g 溶液
D. 40℃时,100g 水最多溶解 40g KCl
【答案】D
【解析】
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10℃时, KCl的溶解度为31g,表示1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31gKCl,131g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为31g,说法错误;
B、由溶解度曲线可知:20℃时,KCl的溶解度为34g,100g KCl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说法错误;
C、由溶解度曲线可知:30℃时, KCl的溶解度为37g,表示3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37gKCl,所以30℃时,将 40g KCl 放入 100g 水中,最多溶解37g,得到137g溶液,说法错误;
D、由溶解度曲线可知: 40℃时, KCl的溶解度为40g,表示4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40gKCl,说法正确。
故选D。
53.(2022北京顺义一模)课外小组同学用实验测定20oC时食盐的溶解度,请完善实验过程。
(1)配制饱和溶液:取20oC的蒸馏水20g放入小烧杯中,______。
(2)测定饱和食盐水及所含溶质的质量:将(1)所得溶液倒入质量为m1的蒸发皿中,______。
(3)计算:经测定20oC饱和食盐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6.5%,则100克水最多溶解食盐的质量为______(写计算式)。
【答案】(1)加入食盐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直至不再溶解
(2)称量质量为m2,将溶液加热蒸干,再次称量质量为m3
(3)或
【解析】
(1)饱和溶液是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所以欲配制食盐的饱和溶液,取20℃的蒸馏水20g放入小烧杯中,加入食盐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直至不再溶解,即可得到20℃时的食盐的饱和溶液。
(2)若测定饱和食盐水及所含溶质的质量,将(1)所得溶液倒入质量为m1的蒸发皿中,先称量蒸发皿和食盐水的质量为m2,则食盐水的质量为m2-m1,将溶液加热蒸干,再次称量质量为m3,则溶质食盐的质量为m3-m1。
(3)经测定20℃饱和食盐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6.5%,设100克水最多溶解食盐的质量为x,根据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的换算关系,可得,或。
54. (2022北京顺义一模)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下列仪器不需要的是
A. 量筒 B. 胶头滴管
C. 烧杯 D. 漏斗
【答案】D
【解析】
A、用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或浓溶液的体积,需要量筒,A不选;
B、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为保证量取体积的准确,最后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需要胶头滴管,B不选;
C、烧杯用于溶解固体和稀释浓溶液,需要烧杯,C不选;
D、用固体或液体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均不需要漏斗,D选。
故选D。
55. (2022北京平谷一模)农业上常用质量分数为16%的NaCl溶液选种。实验室配制100g该浓度溶液的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实验操作顺序为④②①⑤③ B. ②中需称量NaCl的质量为16g
C. 选用100mL量筒量取所需水体积 D. 步骤③的操作可以增大NaCl的溶解度
【答案】D
【解析】
A、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基本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存放,所以正确的操作顺序为:④②①⑤③,正确,不符合题意;
B、在实验室中要配制100g这种溶液,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需氯化钠的质量=100g×16%=16g,正确,不符合题意;
C、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则所需水的质量=100g-16g=84g,水的密度约为1×103 kg/m3,故水体积约84mL,选用100 mL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可以减小实验误差,正确,不符合题意;
D、步骤③的操作可以加快溶解速率,但不能增大NaCl的溶解度,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56. (2022北京通州一模)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主要操作如下图所示。
(1)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是_____(填序号,下同)。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操作①利用了氯化钠易溶于水的性质
B. 操作②和操作③中玻璃棒的作用相同
C. 过滤后得到的滤液为纯净物
【答案】(1)①③② (2)BC
【解析】
(1)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主要步骤是溶解、过滤、蒸发结晶。故填:①③②;
(2)A、氯化钠易溶于水,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操作②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操作③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选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C、过滤后得到的滤液中还存在可溶性杂质如氯化镁、氯化钙等物质,选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故填:BC。
57. (2022北京丰台二模)实验室配制 1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12%的 NaCl 溶液。
(1)需 NaCl 的质量为______。
(2)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为______(填序号)。
(3)配制好溶液后装入试剂瓶,贴上标签。请在如图的标签中填上相应的内容。
【答案】(1)12g (2)BADEC
(3)标签上面写:NaCl溶液; 标签下面写:12%
【解析】
(1)需 NaCl 的质量为。
(2)用固体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贴标签。
故填:BADEC。
(3)标签需要写上物质化学式和对应浓度,标签上面写:NaCl溶液; 标签下面写:12%。
58. (2022北京海淀二模)用下图中的仪器配制 100 g 溶质质量分数为 20 % 的 NaCl 溶液。
(1)需要称量 NaCl 的质量为______g。
(2)量取水时需要使用的仪器是______(填序号)。
(3)从配好的溶液中取出10 mL,剩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答案】(1)20 (2)bc (3)不变
【解析】
(1)需要称量 NaCl 的质量为,故填:20。
(2)量取水时,先倾倒后滴加,用到了量筒和胶头滴管,故选:bc。
(3)溶液具有均一性,从配好的溶液中取出10 mL,剩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填:不变。
59. (2022北京丰台一模)“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实验操作如下图所示。
(1)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2)除去难溶性杂质的操作为______。
(3)B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答案】(1)BAC (2)过滤
(3)搅拌,加速溶解
【解析】
(1)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操作顺序是溶解、过滤、蒸发结晶,故如图正确的操作顺序是:BAC;
(2)过滤可以将不溶物和溶液分离,故除去难溶性杂质的操作为:过滤;
(3)如图,B是溶解,则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溶解。
60. (2022北京房山二模)下图是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实验操作。
(1)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填序号)。
(2)A 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
(3)B 中利用了 NaCl 的性质是_______。
【答案】(1)BCA (2)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3)易溶于水
【解析】
(1)粗盐提纯的顺序为:溶解、过滤、蒸发,故顺序为BCA;
(2)A为蒸发,蒸发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3)B为溶解,溶解时利用了氯化钠易溶于水的性质。
61. (2022北京东城一模)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
(1)该实验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填序号)。
(2)本实验需要称量氯化钠______g。
【答案】(1)②③① (2)5
【解析】
(1)用固体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故操作顺序是:②③①;
(2)本实验需要称量氯化钠的质量为:50g×10%=5g。
62. (2022北京大兴二模)从下图选择仪器,去除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
(1)实验的主要步骤依次是______、过滤、蒸发。
(2)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3)蒸发时需要用到的仪器有______(填序号)。
【答案】(1)溶解 (2)引流 (3)ACEF
【解析】
(1)粗盐提纯时,先要将粗盐溶解,然后过滤去不可溶性杂质,之后再进行蒸发结晶,故填溶解;
(2)过滤时需要用玻璃棒引流,故填引流;
(3)蒸发需要将液体放入蒸发皿,蒸发皿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进行加热,并在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防止液体飞溅。所需要的仪器有酒精灯、蒸发皿、玻璃棒、铁架台,故填ACEF;
63.(2022北京燕山二模) 下图是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实验的三步操作。
(1)三步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_(填序号)。
(2)B中,用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______。
【答案】 ①. ACB ②. 防止局部温度过高液体飞溅
【解析】
(1)难溶性杂质去除分三步溶解、过滤、蒸发,故填:ACB。
(2)蒸发时玻璃棒搅拌的目的防止局部温度过高液体飞溅,故填:防止局部温度过高液体飞溅。
64. (2022北京门头沟二模)某化学小组欲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50克。实验过程如图(部分操作隐去):
(1)在量取液体时应选用的量筒的量程为______(填写正确选项的序号)。
A 10mL
B 20mL
C 50mL
D 100mL
(2)在用托盘天平称取所需的氯化钠固体时,发现指针向右偏转,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 (同上)。
A 继续添加氯化钠固体
B 取下部分氯化钠固体
C 减小游码
D 增大游码
(3)若要加速氯化钠的溶解可采取的操作是_________。
【答案】 ①. C ②. A ③. 搅拌(振荡)
【解析】
(1)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50克,需氯化钠的质量=50g×6%=3g;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则所需水的质量=50g-3g=47g(合47mL);从减小实验误差的角度去选择量筒的量程,要准确量取水的体积应选用50mL的量筒;
(2)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继续添加适量氯化钠固体;
(3)溶解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快溶解速率。
65. (2022北京密云二模)实验室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实验操作如下:
(1)需要称量氯化钠的质量是________g。
(2)操作④中量筒的量程是_______(填“10 mL”、“50 mL”或“100 mL”)。
(3)若操作③中有部分固体洒落桌面,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_______(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4)步骤⑤中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
【答案】 ①. 5 ②. 100mL ③. 偏小 ④. 加速溶解
【解析】
(1)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所以需要称量氯化钠的质量为100g×5%=5g;
(2)需要水的质量为100g-5g=95g,合95mL,所以操作④中量筒的量程是100mL;
(3)若操作③中有部分固体洒落桌面,导致溶质质量减少,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偏小;
(4)步骤⑤为溶解操作,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加速溶解。
66. (2022北京延庆一模)利用下列操作完成相关实验。
A.称量 B.溶解 C.蒸发 D.过滤 E.量取
(1)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时,操作D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操作C中当观察到___时,停止加热。
(2)配制100g 18%的氯化钠溶液时,实验的主要操作顺序是A→___(填序号),量筒读数应为___mL(ρ水≈1g/mL)
【答案】(1) ①. 引流 ②. 蒸发皿中有大量固体出现
(2) ①. E→B ②. 82
【解析】
(1)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时,操作D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防止液体洒出;操作C中当观察到蒸发皿中有大量固体出现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故填:引流;蒸发皿中有大量固体出现;
(2)配制100g 18%的氯化钠溶液时,实验的主要实验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需水的质量为100g-100g×18%=82g,则需水的体积为82g÷1g/mL=82mL,故填:E→B;82。
67. (2022北京平谷一模)用如图实验除去粗盐中的泥沙。
A B C
(1)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为_______(填数字序号)。
(2)玻璃棒在A步骤中的作用是_______。
(3)下列生活实例用过滤原理的是 (填字母序号)。
A. 用热水沏茶 B. 用笊(zhào)篱捞饺子 C. 撒网捕鱼
【答案】(1)CBA (2)搅拌,使受热均匀,防止物质飞溅 (3)BC
【解析】
(1)除去粗盐中的泥沙需要先溶解,在过滤除去难溶性杂质,最后蒸发得到晶体。所以顺序为CBA。
(2)玻璃棒在蒸发操作中的作用是搅拌,使受热均匀,防止物质飞溅。
(3)A、用热水沏茶没有进行物质分离,错误。
B、用笊篱捞饺子利用笊篱的孔洞使水和饺子分离,与过滤原理相同。正确。
C、撒网捕鱼利用网的孔洞使水和鱼分离,与过滤原理相同。正确。
故选BC。
68. (2022北京石景山一模)下图是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去除实验中的三个操作。
(1)实验时操作的顺序是______(填序号)。
(2)蒸发过程中,需不断进行搅拌,其原因是______。
【答案】(1)CAB (2)防止局部温度过高液体飞溅
【解析】
(1)难溶性杂质去除分为溶解、过滤、蒸发三部,故填:CAB。
(2)蒸发过程中,需不断进行搅拌,原因防止局部温度过高液体飞溅,故填:防止局部温度过高液体飞溅。
69. (2022北京石景山二模)用下图所示仪器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NaC1溶液。
(1)实验中需要称量NaC1固体的质量为______g。
(2)量取水的体积时,用到的仪器有胶头滴管和______。
(3)实验中的下列操作,需要用到玻璃棒的是______(填序号)。
A. 称量 B. 溶解 C. 装瓶贴标签
【答案】(1)3 (2)量筒 (3)B
【解析】
(1)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50g 6%氯化钠溶液,需氯化钠的质量=50g×6%=3 g。故填:3。
(2)量度液体体积的工具是量筒。故填:量筒。
(3)为了加速溶解,常用玻璃棒搅拌,故填:B。
70. (2022北京顺义二模)下图是配制50g10%的NaCl溶液的操作。
(1)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_(填序号)。
(2)需要称量NaCl质量为______。
(3)称量NaCl时发现指针向左偏转,此时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
【答案】(1)②③① (2)5g (3)减少氯化钠的量
【解析】
(1)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基本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装瓶贴标签,故如图①是溶解,②是称氯化钠质量,③量水的体积,故填:②③①;
(2)需要称量NaCl的质量为,故填:5g;
(3)称量NaCl时先将5g砝码放置于由右盘,然后向左盘加药品,故指针向左偏转说明氯化钠加多了,故填:减少氯化钠的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