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统编版五语下第八单元学习任务群名师原创连载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新课标)统编版五语下第八单元学习任务群名师原创连载 (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30.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08 22:49: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学习任务群
学校 班级 姓名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已经在2022年4月正式颁布,即将在2022年的秋季学期正式投入使用。语文学习进入核心素养“群”时代。
未来的语文教学以任务为载体的,以识字与写字、梳理与探究、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等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综合构建素养型课程目标体系。
一、本单元人文主题与核心素养
(一)人文主题:风趣与幽默
(二)核心素养:注意感受课文中巧妙的对话和风趣的语言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
单元任务目标
内容 课时 教学目标
杨氏之子 2 1.认识25个生字,会写18个字,会写10个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杨氏之子》。3.能体会课文中语言的风趣,并结合生活实际,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4.能摘抄课文中风趣的语句。5.能仿照《手指》一文的表达特点,从人的五官中选一个,写一段话。
手指 2
童年的发现 1
口语交际 1 1.能讲述两三个收集到的笑话,避免不良的口语习惯。2.能用心倾听别人讲笑话,做一个好的听众。
习作 2 1.能写清楚漫画的内容和可笑之处。2.能借助标题或提示语,联系生活,写清楚从漫画中获得的启示。
语文园地 2 1.能交流、总结本单元课文内容有意思、语言风趣的特点。2.能体会例句把事物比作人、把人比作事物来描写情景的表达特点,并能选择情景仿说。3.能体会先概括后举例的段落表达方法,并能照样子写一段话,表达自己的想法。4.能了解颜体楷书的基本知识,初步感受《颜勤礼碑》等颜体书法的魅力。5.朗读、背诵关于“为人”的5条名言。
第一部分 积累与应用(基础性任务)
一、看拼音,写词语。(14分)
mǔ zhǐ sāo yǎng huì wù luó sī
xiàng mào miǎo xiǎo xiǎng lè fù yōng
niǔ liáng cāng zēnɡ
扣 高 库 加
动 国 船 送
按 食 松 爱
二、选择正确的答案。(22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窈窕(tiǎo) 爱憎(zèng) 祸患(huò)
B.痴迷(chī) 困窘(jiǒng) 琴弦(xián)
C.薄弱(bó) 天赋(fù) 鼻涕(tì)
D.揿电铃(qìn) 轧伤(yà) 造诣(yì)
2.画出每组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在括号里。
A.家禽 粱国 附庸 痛哭流涕( ) B.姆指 烫伤 纽扣 弦外之音( )
C.螺丝 胚胎 分亨 绞尽脑汁( ) D.相貌 渺小 骚痒 养尊处优( )
3.朗读节奏划分不当的一项是( )。
A.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B.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
C.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D.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甚聪惠(同“慧”,聪明) B.孔君平诣其父(造诣)
C.孔指以示儿曰(给……看) D.乃呼儿出(就,于是)
5.下列词语中构词形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爱憎 B.寻找 C.伸缩 D.真伪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你喜爱的书就像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B.方志敏那洁身自好的崇高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C.总而言之,统而言之,这一辈子读到的中外文艺作品不能算太少。
D.所有要求背诵的内容我都会默写了,就只差《手指》里的几个难字还不会写。
7.体会文章语言的妙处,选择正确答案。
《杨氏之子》——( ) 《手指》——( ) 《童年的发现》——( )
A.风趣、幽默。 B.调侃和自嘲 C.问得巧,答得妙
8.对课文最后一句话“我明白了——世界上的重大发现,有时还会给人带来被驱逐和被迫害的风险。”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作者发现不管是自己,还是他人,每一个成功,都需要经历很多的挫折
B.作者用幽默与自嘲的方式,表达了对此事的看法,借此来安慰当时有些困窘的自己。
C.作者借此批评奥尔加·伊万诺夫娜老师的蛮不讲理,从而表明自己的气愤
D.作者借这句话提醒我们-要鼓励发现,尊重每一个人的发现
9.与下面这段话意思不一样的谚语是( )。
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一致团结,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A.人心齐,泰山移 B.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C.一根线容易断,万根线能拉船 D.帮人要帮到底,救人要救到头。
10.在文中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右图是《颜勤礼碑》的局部图,这是唐代著名书法家 的
代表作之一,它的特点是( )。
A.怀素 自由奔放、激情四射
B.文征明 恢宏雄壮、大气磅礴
C.王羲之 婉转流畅、精美奇妙
D.颜真卿 恢宏雄壮、大气磅礴
11.下面关于本单元课文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手指》一文用风趣的语言,展现了五个鲜明的手指形象,让我们联想到了生活中类似的人。
B.《杨氏之子》一文中杨氏之子和孔君平的对话,利用姓氏的特点做文章,一个调侃得巧,一个应答得妙。
C.《童年的发现》中,在“我”被老师误会时,“我”用调侃的方式回应老师,展现了“我”的机智。
三、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7分)
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使句子更生动、形象。(3分)
(l)雨点落在窗玻璃上,就像一颗颗断了线的珍珠
(2)游子回到家乡,像个兴奋的小鸟回到了.自己的巢,迫不及待向家中奔去
(3)远处传来一声巨响,犹如雷鸣一般,吓得鸟儿急忙飞走。
2.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再选择合适的句子填空。(填序号)(4分)
A.君子喻于义,        。 B.君子坦荡荡,        。
C.多行不义,        。 D.        ,仁之端也。
(l)     。一个人若是不仁义的事情做多了,必定会自取灭亡。
(2)     。我认为做人要讲究道义,这样才有立足之地,如果只是一味地看重“利”,是不是太庸俗了呢
第二部分 梳理与探究(拓展性作业)
四、回顾课文,完成练习。(10分)
1.在《杨氏之子》中,最为出彩的对话是:
孔君平:             杨氏之子:          
通过巧妙的对话,可以看出两人分别有以下特点:
孔君平:             杨氏之子:          
2.《手指》一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3.《童年的发现》一文中的“我”是一个            的孩子。
4.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杨氏之子》讲的是梁国杨氏子十岁时的故事,说明孔君平很骄傲自大。 (  )
(2)《颜勤礼碑》是颜真卿的代表作之一。 (  )
(3)“五指中地位最优、相貌最堂皇的,无如中指。”这句话强调了其他指头都比中指漂亮、作用大。 (  )
(4)《童年的发现》介绍了“我”童年时善于幻想,竟然揭开了生物进化论的奥秘,告诉人们要善于想象。 (  )
五、语言运用。(4分)
1.下列广告语有些不恰当,请修改一下。(4分)
(1)某太阳能公司开业广告说:赠小礼品,赠完为止。
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家新开张的商店在广告里写着:欢迎新老顾客光临。
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 阅读与鉴赏(拓展性作业)
六、阅读课外短文《吃瓜子》,完成练习。(13分)
吃瓜子(节选)
丰子恺
发明吃瓜子的人,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天才!这是一种最有效的“消闲”法。要“消磨岁月”,除了抽鸦片以外,没有比吃瓜子更好的方法了。其所以最有效者,为了它具备三个条件:一、吃不厌;二、吃不饱;三、要剥壳。
  俗语形容瓜子吃不厌,叫作“勿完勿歇”。为了它有一种非甜非咸的香味,能引逗人不断地要吃。想再吃一粒不吃了,但是嚼完吞下之后,口中余香不绝,不由你不再伸手向盆中或纸包里去摸。我们吃东西,凡一味甜的,或一味咸的,往往易于吃厌。只有非甜非咸的,可以久吃不厌。瓜子的百吃不厌,便是为此。有一位老于应酬的朋友告诉我一段吃瓜子的趣话:说他已养成了见瓜子就吃的习惯。有一次同朋友到戏馆里看戏,坐定之后,看见茶壶的旁边放着包打开的瓜子,便随手向包里掏取几粒,一面咬着,一面看戏。咬完了再取,取了再咬。如是数次,发见邻席的不相识的观剧者也来掏取,方才想起了这包瓜子的所有权。低声问他的朋友:“这包瓜子是你买来的么 ”那朋友说:“不。”他才知道刚才是擅吃了人家的东西,便向邻座的人道歉。邻座的人很漂亮,付之一笑,索性正式地把瓜子请客了。由此可知瓜子这样东西,对中国人有非常的吸引力,不管三七二十一,见了瓜子就吃。
  俗语形容瓜子吃不饱,叫作“吃三日三夜,长个屎尖头。”因为这东西分量微小,无论如何也吃不饱,连吃三日三夜,也不过多排泄一粒屎尖头。为消闲计,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条件。倘分量大了,一吃就饱,时间就无法消磨。这与赈饥的粮食目的完全相反。赈饥的粮食求其吃得饱,消闲的粮食求其吃不饱。最好只尝滋味而不吞物质。最好越吃越饿,像罗马亡国之前所流行的“吐剂”一样,则开筵大嚼,醉饱之后,咬下瓜子可以再来开筵大嚼。一直把时间消磨下去。
  要剥壳也是消闲食品的一个必要条件。倘没有壳,吃起来太便当,容易饱,时间就不能多多消磨了。一定要剥,而且剥的技术要有声有色,使它不像一种苦工,而像一种游戏,方才适合于有闲阶级的生活,可让他们愉快地把时间消磨下去。
  具足以上三个利于消磨时间的条件的,在世间一切食物之中,想来想去,只有瓜子。所以我说发明吃瓜子的人是了不起的天才。而能尽量地享用瓜子的中国人,在消闲一道上,真是了不起的积极的实行家!试看粮食店、南货店里的瓜子的畅销,试看茶楼、酒店、家庭中满地的瓜子壳,便可想见中国人在“格,呸”“的,的”的声音中消磨去的时间,每年统计起来为数一定可惊。将来此道发展起来,恐怕是全中国也可消灭在“格,呸”“的、的”的声音中呢。
  我本来见瓜子害怕,写到这里,觉得更加害怕了。
1.瓜子吃不厌的原因是(  )。(2分)
A.瓜子的营养成分高 B.瓜子非甜非咸的香味
C.吃瓜子有益人体健康 D.可以消磨时光
2.第2自然段中作者插入叙述朋友说的“吃瓜子的趣话”的目的是(  )。(2分)
A.强调作者的朋友喜欢吃瓜子。 B.说明作者朋友诚实。
C.说明邻座的人大方。 D.说明瓜子对国人的吸引力。
3.文章的结构属于(  )。(2分)
A.总—分—总   B.分—总   C.并列   D.递进
4.“最好越吃越饿,像罗马亡国之前所流行的‘吐剂’一样……”句中的“亡国”一词可以删去吗 为什么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试分析“试看粮食店、南货店里的瓜子的畅销,试看茶楼、酒店、家庭中满地的瓜子壳,……”在表达上的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到这里,觉得更加害怕了。”作者更加害怕什么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 表达与交流(实践性作业)
七.快乐习作。(30分)
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别人家的孩子》,思考:漫画中母亲的做法好不好?为什么?联系生活实际,写一写你从漫画中获得的启示。
要求:①写清楚漫画的内容,对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要有适当的描写。②借助漫画里的文字提示,思考漫画的含义,获得启示。③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

参考答案
一、拇指 搔痒 秽物 螺丝 相貌 渺小 享乐 附庸
纽 扭 钮 粱 梁 粮 仓 舱 苍 增 赠 憎
二、
1.A 2.A.粱国(梁) B.姆指(拇) C.分亨(享) D.骚痒(搔)
3.C 4.B 5.B 6.A 7.CAB 8.C 9.D 10.D 11.C
三、
1.(l)像一颗颗断了线的珍珠
(2)像个兴奋的小鸟回到了.自己的巢,迫不及待向家中奔去
(3)犹如雷鸣一般,吓得鸟儿急忙飞走。
2.A.小人喻于利 B.小人长戚戚 C.必自毙 D.恻隐之心 (1)A(2)C
四、
1.此是君家果。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风趣幽默。 机智聪明。
2.团结就是力量 3.天真单纯、爱探究、善于想象
4.(1)× (2)√ (3)× (4)×
五、
1.(1)提示:开业广告主要是宣传商品,赠送是顺带的。可以这样修改:太阳能热水器,给你带来热水,源源不断。
(2)提示:删去“老”。
六、1.B 2.D 3.A
4.不能删去。作者借用这个词表达了他对国人安于享乐,不思进取的现状的担忧,长此以往,误人误国。
5.说明国人沉迷安逸生活、得过且过的普遍性。
6.示例:作者更加害怕的是只图享受,不思进取成风,国人、国家“死于安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