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连载,转载出版必究
【新课标】六下语核心素养分层学习任务单(含答案)
古诗词诵读 10.清平乐
一、单元阅读主题:古诗词
二、单元语文要素:品读古诗词
三、本课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在学习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文化自信。
语言运用:能借助注释,大体把握诗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思维能力: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
审美创造:理解黄庭坚在词作中流露出的惜春、恋春却不伤春的思想情感。
重点、难点: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感寄托,领悟诗人的表达方法。
四、本课新课标学习任务单。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一(基础性学习单)
回顾本课学习内容,完成学习单。
一.用 “√”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踪迹(zōng zhōng) 黄鹂(lí lì) 寂寞(mò mù)
蔷薇(qiáng qiǎng) 蔷薇(wēi huī) 百啭(zhuǎn zhuàn)
二.选择题。
1.下列读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踪迹(zhōng) 面临(ling) 夜暮 B.黄鹂(lí) 寂寞 百啭(zhuǎn)
C.蔷薇(qiáng wēi) 浸(jin)透 溪水 D.寂寞( mò ) 萧萧 清平乐(lè)
2.因风飞过蔷薇( ) A.因为。 B.原因,缘故。 C.凭借。
3.下列诗句中加点字注释有误的一组是( )。
A.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啭:鸟宛转的鸣叫。因,凭借。)
B.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若:如果。 唤取:唤来。)
C.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问取:呼唤,询问。取,获取。)
D.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寂寞:清静,寂静;行路:指春天的行踪)
4.下列诗句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春无/踪迹谁/知 B.唤取/归来同/住
C.百啭/无人/能解 D.若有/人/知/春去处
5.《浣溪沙》和《清平乐》都是( )
A.词 B.律诗 C.绝句
6.下列选项运用的修辞手法不相同的是( )
A.春无踪迹谁知 除非问取黄鹂。 B.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C.欲问行人去那边 眉眼盈盈处。 D.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7.对《清平乐》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词人采用拟人手法,将自然季节描写得生动活泼。
B.寄托了词人对春天的喜爱和无法与春住的无奈,妙趣横生。
C.本词抒发了对春光易逝的无奈、惆怅之情。
D.黄鹂趁着风势飞过花丛,蔷薇花开说明春天已来临。
8.下列名句与《清平乐》所表达的思想相近的一项是( )
A.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B.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C.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D.少年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9.下列对《清平乐》这首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下阕表面.上吐露的是惜春之情,实际上寄托了对朋友前景的美好祝愿。
B.这首词是一首送别之作,表现了一种伤怀的气氛。
C.这首词以精巧的比喻寄寓委婉的情思,进而含蓄地表达了对朋友的不舍和祝福。
第二部分 积累与运用二(拓展性学习单)
三、先写出加点字词的意思,再写出句意。
1.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归何处: 。 寂寞: 。 行路: 。
句意: 。
2.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若: 。 唤取: 。
句意: 。
3.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谁知: 。
句意: 。
4.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啭: 。 解: 。 因: 。
句意: 。
四、填空。
1.《清平乐》是一首 ,作者以凄婉的笔法,抒写了 ,体现了 。
2.《清平乐》的作者是 代 。他是“苏门四学士”之一,和 并称为“ ” 清平乐”是 。
3.黄庭坚的《清平乐》中表现作者求之不得的无奈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 阅读与鉴赏(拓展性学习单)
六.朗读《清平乐》,完成练习。
春归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因风飞过蔷薇。
1.把诗词补充完整。
2.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代词人____________,号_________。“清平乐”是________名。根据这首词的内容,作者写的应是_________时节,表现了强烈的_____________之情。
3.“春归何处 寂寞无行路。”词人为什么要寻找春的踪迹 结果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运用怎样的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运用怎样的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首作品写春,运用的最明显的修辞手法是什么 试分析这种手法使用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欧阳修曾有一首《蝶恋心》,表现一位深闺女子对意中人的思念,作品下阕运用了与这首《清平乐》相似的表现手法:“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 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这两首作品所抒发的情感有何相同之处 试结合作品具体分析这两种感情又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zōng lí mò qiáng wēi zhuàn
二.1.C 2.C 3.C 4.C 5.A 6.B 7.B 8.B 9.B
三.1.归何处:回哪里 寂寞:清静,寂静。 行路:指春天的行踪。
春天将要往何处归去 她悄悄地走了,没有留下行踪。
2.若:如果。 唤取:唤来。
如果有人知道春去往了哪里,请把她叫回来一起居住。
3.谁知:有谁知道。 唤取:呼唤,询问。取,语气助词。
春天没有踪迹,谁能知晓 除非去问黄鹂。
4.啭:鸟宛转的鸣叫。 解:懂得,理解。 因风:借着风势。因,凭借。
是黄鹂那婉转动听的叫声没有人能听懂,小鸟只好借着风势飞过蔷薇花丛远去了。
四.1.感叹时光去而不返的惜春词 对春天逝去的沉痛和惋惜 作者对美好时光的热爱、眷恋、痴情和追求
2.宋 黄庭坚 苏轼 苏黄 词牌名
3.百啭无人能解 因风飞过蔷薇
五.
1.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 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
2.宋 黄庭坚 山谷道人 词牌 初夏 惜春(既然“春”已“归”“去”当应处“夏初”之时,且与“蔷薇”花开的物候相合。全词中作者处处表现出对“春”的留恋,不愿“春”归去,还想“唤取归来同住”,将意思凝炼当为“惜春”二字最好)
3.词人因春天的消逝而感到寂寞,感到无处觅得安慰。关键词在于“寂寞”。
4.“寂寞无行路”春天消失得无影无踪。惜春伤春之情寄寓其间。
5.表达词人强烈的留春情感,多么希望再回到往日春风得意之时,因此千呼万唤地招唤春天“归来”与词人“同住”。 这里作者以人格化的手法,赋春天以生命。
6.拟人(或比拟);(2)将春天“人格化”,幻想其去处,唤其归来同住,最终难见其踪影,将自然季节描写得生动活泼,寄托了词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无法与春住”的无奈,妙趣横生。
7.(1)这两首作品均抒发了对春光易逝的无奈、惆怅之情。(2)欧词借伤花而自伤,表现出主人公“谁可相依”的孤独感和青春难再的苦闷感;黄词通过“无人能解”鸟鸣与春迹,表达了词人对“与自然相融合”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