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慈母情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8《慈母情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09 11:34:34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18《慈母情深》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默读课文, 想象描写的场景、 细节、 体会“慈母情深” 。
2、 体会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的表达效果。
3、 能联系生活实际, 写出“慈母情深” 的经历。
教学重点:
1、 默读课文, 想象描写的场景、 细节、 体会“慈母情深” 。
2、 体会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1、 能联系生活实际, 写出“慈母情深” 的经历。
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 课文内容回顾。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慈母情深》 一课, (板书课题)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呢? 文中家境贫寒的“我” 非常想买一本《青年近卫军》 , 就到母亲工作的厂房向她要钱, 辛苦忙碌的母亲毫不犹豫地把钱给了我, 我买到了书。从中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母亲?( 生汇报) 下面我们就去感受这位普通母亲那博大的慈母情怀。
二、 默读课文, 梳理“场景” 。
1、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 边读边想象课文中的场景, 说说哪些场景或细节描写让你感受到了慈母情深 在感受深的地方作批注。
师生共同梳理场景: 初到厂房( 6-9) ——寻找母亲( 16-19) ——向母亲要钱( 20-29) ——母亲塞钱给我( 30-34) 。 ( 板书)
(一) 、 品读“初到厂房” 。
1、 引导学生思考: 初到厂房情景, 自由读第 6-9 自然段, 想想“我” 看到、听到、 感受到了什么?
(空间非常低矮,低矮得使人感到压抑。不足二百平米的厂房,四壁潮湿颓败。七八十台破缝纫机一行行排列着,七八十个都不算年轻的女人忙碌在自己的缝纫机旁。因为光线阴暗,每个女人的头上方都吊着一只灯泡。正是酷暑炎夏,窗不能开, 七八十个女人的身体和七八十只灯泡所散发出的热量,使我感到犹如身在蒸笼。我呆呆地将那些女人扫视一遍,却发现不了我的母亲。七八十台破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
师:四周墙壁破旧,潮湿,因为这是个半地下室,有一排破窗户,三分之一以上被埋在地下,窗户脏的像乌玻璃一样。做鞋帮用布和棉毡,像我们冬天的鞋垫一样,会有很多褐色的棉絮在女工们的周围飘荡,这也是下文说褐色口罩的原因。蒸笼都知道吧,蒸馒头,蒸包子用的,四周热气腾腾,人在里面都要被蒸熟了,太难受了。
出现频率最多的词语是“七八十” 。
( 引读: 七八十台破缝纫机一行行排列着, 七八十个都不算年轻的女人忙碌在自己的缝纫机旁。 七八十个女人的身体和七八十只灯泡所散发出的热量, 使我感到犹如身在蒸笼。 七八十台破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 )
反复强调“七八十” 目的是什么?
( 七八十反复出现, 强调了厂房恶劣的工作环境。 这样阴暗潮湿, 闷热嘈杂,拥挤狭窄,棉絮飘荡的环境描写为下文写母亲工作的辛苦做铺垫。 )
师: 总结方法:我们可以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边读边想象, 抓关键词的方法,体会作者描写场景和细节描写流露出来的慈母情深。
(二) 、 小组合作, 体会其他场景和细节描写。
1、 学习任务( 课件出示) : 小组选择一个场景学习, 想想“我”看到、听到了什么? 心情如何? 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 全班交流, 教师适时引导点拨。
(1) 、 出示“寻找母亲” 的场景。 ( 16-19 自然段) 。
( 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 走到那个角落, 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凑到缝纫机板上。 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 “妈——”“妈——” 背直起来了, 我的母亲。 转过身来了, 我的母亲。 褐色的口罩上方, 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 我的母亲的眼睛……)
师: 谁的背直起来了?( 我的母亲的背直起来了) 谁转过身来了?( 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 谁疲惫的眼神吃惊地望着我?( 我的母亲疲惫的眼神吃惊地望着我)
师: 孩子们, 这两个句子意思相同, 写法不同、 表达效果有什么区别? ( 原句更能突出母亲动作的细节描写)
师: 孩子们, 请仔细观察语文书第 77 页主题图, 师: 母亲瘦弱的脊背弯曲着, 头凑到缝纫机板上, 眼睛紧紧地盯着缝纫机针尖处, 每天都要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甚至二十几个小时。
师: 背直起来了, 我的母亲。 你看到了母亲一个怎样的背?
师: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 你看到了母亲的脸,你看到母亲一张怎样的脸?
师: 褐色的口罩上方, 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 我的母亲的眼睛……你看到了一双怎样的眼睛? ( 生汇报)
师: 此时此刻, 我第一次真真切切地发现, 母亲的背不再挺拔, 母亲的脸不再红润, 母亲的眼睛不再清澈、 不再炯炯有神。 母亲啊, 我的母亲! 你怎么会变得如此憔悴, 如此瘦弱, 如此疲惫!
师: 来, 孩子们, 我们一起来再读一读描写母亲这段文字。 我读三次“我的母亲” , 其余文字你们读。 ( 师生同读三次)
( 2) 、 “向母亲要钱” 的场景。 ( 20-29 自然段) 。
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已经变得这样瘦弱, 这样憔悴, 只为了一个月的 27元钱, 平均每天 9 毛钱供养我们兄弟姐妹五个孩子, 一元五角, 相当于母亲拼死拼活干两天的工资啊, 我们好几天的生活费啊, 作为儿子, 我还想要这么多钱买书吗?
分角色朗读对话。
( 课件出示: 母亲大声问;“你来干什么? ”“我……” “有事快说, 别耽误妈干活! ” “我……要钱……” 我本已不想说出“要钱” 两字, 可是竟说出来了!
“要钱干什么? ” “买书……” “多少钱? ” “一元五角就行……” 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 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师: 你读出了什么? 或者听出了什么?
师: 心酸啊! 心疼啊! 要不出口啊! 可是, 母亲呢, 丝毫没有犹豫, 丝毫没有舍不得。 再分角色朗读对话。
( 3) 、 “母亲塞钱给我” 的场景。 ( 31-34 自然段) 。
这时旁边的女工阻止道( 生接读) , 母亲大声回答( 生接读) (这一“塞”是怎样的一塞? 母亲塞给我的仅仅是钱吗? )
( 课件出示“母亲说完, 立刻又坐了下去, 立刻又弯曲了背, 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的句子, 给你一种什么感觉?( 十分急促, 十分忙碌的感觉和节奏) 带着这种排比语式和节奏, 齐读。 眼睁睁地看到极其瘦弱的母亲为了挣钱, 为了养家糊口, 如此忙碌, 你得心里翻腾着一种怎样的滋味? 把这种滋味带进去, 谁再来读一读这个句子。 母亲毫不停歇地迅速投入工作, 连喘息的时间都不给自己, 简直是拿命去换钱啊! 却将钱毫不犹豫地给了我。 让我感到了深深的慈母情。
师小结: 深深的慈母情就体现在这震耳欲聋的噪音里, 极其恶劣的工作环境里, 疲惫不堪的身体里, 就在这争分夺秒的忙碌里, 在这毫不犹豫的一塞里, 母亲在这样的环境里整整工作了十二年, 在贫困中尽到了母亲最大的责任。 这无私伟大的爱汇成四个字就是“慈母情深” 。
我鼻子一酸, 攥着钱跑出去为母亲买了水果罐头, 为什么?( 我照顾母亲的责任已经远远超过了我对书的渴望。 )
作者回报母亲的还有一部部美轮美奂的文学作品, 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父亲》 ; 中篇小说《今夜有暴风雪》 ; 长篇小说《雪城》 《年轮》 等。 如今他已成为蜚声文坛的大作家, 他的的名字已被列入英、 美、 澳三国世界名人录, 他的成功, 得益于他的努力和天赋, 更因为有一个理解和支持他的母亲, 是母亲成就了一个孩子儿时最初的梦想。
三、 学习课文结尾部分。
小组讨论: 怎样理解“我想我没有权利利用那钱再买任何别的东西, 无论为我还是为母亲” 这句话的意思?
四、 联系生活实际, 进行小练笔。
1、 孩子们, 我们每天都生活在浓浓的爱里, 你有过让你感动“鼻子一酸”的经历吗? 试着写一写。
2、 最后让我们用孟郊的游子吟这首诗结束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