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课件 ——2023年高考复习之知识归纳、比较、图示、表解(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课件 ——2023年高考复习之知识归纳、比较、图示、表解(共1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5-09 16:41: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高考复习之知识归纳、比较、图示、表解
知识板块四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
思想理论成果
高考复习之知识归纳、比较、图示、表解 思想史 知识板块四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
项目
旧 三 民 主 义
新 三 民 主 义
发 展
民族
主义
反对民族压迫,反对专制统治
对外:反帝,谋求独立平等;对内:反对民族压迫,各民族一律平等
(1)不明确反帝→明确反帝;(2)反满→民族平等(联俄)
民权
主义
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共和国,国民一律平等
一切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个人与团体均享有一切自由和权利
(1)由空洞的民权→平民共有民权;(2)与反帝反封建相结合(联共)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高考复习之知识归纳、比较、图示、表解 思想史 知识板块四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
高考复习之知识归纳、比较、图示、表解 思想史 知识板块四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
项目
旧 三 民 主 义
新 三 民 主 义
发 展
民生
主义
平均地权
核定地价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
(1)节制资本; (2)扶助农工
认识
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核心,具有鲜明的时代内容和浓厚的爱国主义民族特色,迅速成为当时中国先进政治思想的主流和近代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及救亡图存革命斗争的纲领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高考复习之知识归纳、比较、图示、表解 思想史 知识板块四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高考复习之知识归纳、比较、图示、表解 思想史 知识板块四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
高考复习之知识归纳、比较、图示、表解 思想史 知识板块四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孙中山首倡三民主义
背景
民族矛盾加剧,清政府的腐败统治
中国反帝反封建革命运动不断高涨
中国同盟会创建
提出: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提出
内容
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民权主义——创立民国
民生主义——平均地权
性质:资产阶级革命纲领
意义
代表时代前进方向
引领革命的旗帜
新三民主义的提出
原因
孙中山捍卫民主共和斗争失败
孙中山的伟大转变
提出: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召开
“新”在
增加反帝内容
强调民权平等的普遍性
关注农民和工人
意义:推动国民大革命高潮的到来
高考复习之知识归纳、比较、图示、表解 思想史 知识板块四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
高考复习之知识归纳、比较、图示、表解 思想史 知识板块四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时期
著作
内容
意义
萌芽
国民大革命时期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阐明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
正确认识到中国民主革命的力量
土地革命时期
《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
创造性地提出“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和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为革命指明了方向
阶段
初步形成
高考复习之知识归纳、比较、图示、表解 思想史 知识板块四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
高考复习之知识归纳、比较、图示、表解 思想史 知识板块四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
时期
著作
内容
意义
成熟
抗日战争时期
《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
解决了中国革命历程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新中国成立后
《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等
全面总结了中国革命的经验,提出了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方针
在国家学说和社会主义建设等方面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阶段
丰富和发展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高考复习之知识归纳、比较、图示、表解 思想史 知识板块四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毛泽东思想的诞生
时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斗争时
标志:“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提出
著作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井冈山的斗争》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时期:抗日战争时期
标志:中共七大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著作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新民主主义论》
毛泽东思想的发展
时期:新中国成立以后
著作
《论人民民主专政》
《论十大关系》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高考复习之知识归纳、比较、图示、表解 思想史 知识板块四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
时间
会议
内容
精髓及指导意义
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开放
邓小平理论
1982年
中共十二大
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87年
中共十三大
初级阶段理论、基本路线;第一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系统概括
1992年
南方谈话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非标准是“三个有利于”
1992年
中共十四大
理论武装全党,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1997年
中共十五大
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指导意义:指导我们党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高考复习之知识归纳、比较、图示、表解 思想史 知识板块四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
高考复习之知识归纳、比较、图示、表解 思想史 知识板块四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
高考复习之知识归纳、比较、图示、表解 思想史 知识板块四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
高考复习之知识归纳、比较、图示、表解 思想史 知识板块四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形成
创建
前提:“文化大革命”结束
标志:邓小平中央工作会议讲话
过程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中共十二大
发展
南方谈话
中共十四大
确立:中共十五大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高考复习之知识归纳、比较、图示、表解 思想史 知识板块四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孙中山提出
新三民主义
“工农武装
割据”思想
形成
在党的七大上,
毛泽东思想被
确立为党的指
导思想
新民主主义
社会向社会
主义社会过
渡时期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文化大革命”时期
“徘徊”
时期
明确提出邓小平
理论,并作为党的
指导思想写进党章
确立“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
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实现,国民大革命兴起
国民大革命失

土地革命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
中共七大召开
全面内战爆发
中华人民
共和国成

人民解放
战争时期
社会主义
制度确立
“文化大革命”开始
“文化大革命”结束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中共十四
大召开
中共十五
大召开
中共十六
大召开
中共十七
大召开
1924年
1927年
1937年
1945年
1946年
1949年
1956年
1966年
1976年
1978年
1992年
1997年
2002年
2007年
高考复习之知识归纳、比较、图示、表解 思想史 知识板块四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