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课件 —— 2023年高考复习之知识归纳、比较、图示、表解(共1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课件 —— 2023年高考复习之知识归纳、比较、图示、表解(共1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70.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5-09 16:42: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3张PPT)
高考复习之知识归纳、比较、图示、表解
知识板块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高考复习之知识归纳、比较、图示、表解 思想史 知识板块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早期维新思想和康有为、梁启超维新思想的区别与联系
早期维新思想 康梁维新思想
区别
联系 只是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一些
改革主张,没有形成完整的
理论体系,也没有付诸行动
不仅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方案,还为变法
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历史根据,使变法
思想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它与挽救
民族危亡结合起来,迅速将其发展为
救亡图存的政治运动
①早期维新思想是康、梁维新思想的基础,即康、梁维新思想是对早期维
新思想的继承和发展。②都主张变法:经济上主张振兴工商业,发展资本
主义经济;政治上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文化上主张
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办新式学校。③都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
利益和要求。④都是爱国和进步的
高考复习之知识归纳、比较、图示、表解 思想史 知识板块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高考复习之知识归纳、比较、图示、表解 思想史 知识板块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高考复习之知识归纳、比较、图示、表解 思想史 知识板块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顺乎世界之潮流
“开眼看世界”
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
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洋务运动
维新变法
早期维新思想——未突破“器物”的限制
康、梁维新思想
代表: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
主张
抨击封建专制制度
建立君主立宪制
发展资本主义,挽救民族危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
活动
宣传变法
戊戌变法
走向共和
共和方案的提出
改良道路受挫
资本主义发展
革命思想宣传
共和目标的确立:中国同盟会纲领
走向共和的实现
论战:与改良派论战
成立中华民国:1912年1月1日
高考复习之知识归纳、比较、图示、表解 思想史 知识板块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比较新文化运动前期和后期
比较项 前 期 后 期
不 同 点 领导阶级
指导思想
主要内容
性质
作用
相同点 马克思主义者
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
马克思主义
民权、平等和进化论
追求民主和科学,提倡新文学、
新道德
主要宣传马克思主义
无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
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文化运动
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给专制主义以沉
重打击,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
治地位,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
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准备
都通过著书立说开展文化宣传,同时都经过了长期激烈的争论;都是当时社会先进思潮的主体成分;都开阔了人们的眼界,提高了人们的认识
高考复习之知识归纳、比较、图示、表解 思想史 知识板块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袁世凯在天坛祭天
陈独秀
胡适
高考复习之知识归纳、比较、图示、表解 思想史 知识板块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鲁迅
蔡元培
北大红楼旧址
高考复习之知识归纳、比较、图示、表解 思想史 知识板块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
兴起
背景
袁世凯尊孔复古逆流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队伍壮大
兴起
拉开序幕:《青年杂志》创办
运动中心:北京大学
指导思想:民主与科学
性质: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解放运动
内容
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意义
积极:思想解放运动、马克思主义传播、促进民众觉醒
局限:片面、绝对、形式主义
高考复习之知识归纳、比较、图示、表解 思想史 知识板块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时间
代表人物
主张
实践
地主
阶级
19世纪四五十年代
林则徐、魏源
“师夷长技以制夷”
未实践
19世纪60-90年代
李鸿章等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开展洋务运动,最终失败
阶级
高考复习之知识归纳、比较、图示、表解 思想史 知识板块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高考复习之知识归纳、比较、图示、表解 思想史 知识板块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时间
代表人物
主张
实践
资产
阶级
19世纪末
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
君主立宪
掀起维新变法运动,最终失败
20世纪初
孙中山
三民主义
领导辛亥革命,最终失败
阶级
1915年起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民主与科学
掀起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无产阶级
五四运动后
陈独秀、李大钊
宣传马克思主义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思想基础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高考复习之知识归纳、比较、图示、表解 思想史 知识板块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进入中国
早期介绍:梁启超、朱执信
系统介绍:李大钊
广泛传播
工读互助团的实践
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论战
宣传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过程
由学术思想到社会改造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结合
意义: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高考复习之知识归纳、比较、图示、表解 思想史 知识板块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