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复习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巩固
时空定位
1949年
1953年
1956年
巩固政权、恢复经济
三大改造、一五计划
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
课程标准
了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开国大典,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对中国和世界历史的伟大意义;知道抗美援朝、土地改革,理解其对巩固人民民主政权的意义。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一、筹备新中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1.召开
2.内容
1949 年 9 月在北平召开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1) 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具有临时宪法作用)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2) 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3)改北平为北京,为新中国首都,《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五星红旗为国旗,采用公元纪年,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注意
不包括国徽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一、筹备新中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3.意义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
二、成立新中国一开国大典
1.概况:
1949 年 10 月1日,毛泽东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注意
(“28 响”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英勇奋斗 28 年: 1921-1949 年)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一、筹备新中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二、成立新中国一开国大典
2.新中国成立意义:
(1) 国内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一、筹备新中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二、成立新中国一开国大典
(2) 国际意义:
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如何理解“新纪元”?
中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
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一、筹备新中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三、巩固新中国——西藏和平解放
1.时间:
2.西藏地方政府代表
3.结果
1951 年
阿沛·阿旺晋美
1951年5月1日,阿沛·阿旺晋美(左三)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向毛泽东敬献哈达
西藏和平解放
4.意义
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什么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它与新中国的成立有什么关系
难点突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
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来看,它完成了筹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光荣使命,实际上是代行了人民代表大会的作用。这是因为第一,当时还不具备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历史条件,因为还有一些地方没有解放,如西藏
第二,从参加的各个阶层来看,这次会议是全国各族人民空前大团结的盛会,体现了人民民意,反映了新生的政权代表了全国人民的意愿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难点突破
2.中央政府为什么要一方面向西藏进军,另一方面力争和平解放西藏
广大西藏人民和上层爱国人士拥护中央人民政府,渴望西藏早日解放,而帝国主义反华势力却指使和支持西藏地方政府中的亲帝势力拒绝解放,妄图把西藏从中国分裂出来,成为帝国主义的附庸。
当时以摄政达扎为首的亲帝国主义分裂势力拒不接受中央的和平谈判的召唤和耐心教育,阻止、扣留甚至杀害劝和代表,并部署武力与解放军对抗。在西藏上层爱国人士和广大僧俗群众的强烈要求下,西藏地方政府便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团长的代表团赴北京进行和平谈判。1951 年,西藏和平解放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中考真题演练
1.(2020·贵州黔西南州·12) 1949 年某日《人民日我》刊载的文章写道:“中国人民从此有了屹立于世界和平民主阵营的祖国,有了真正能保护自己、代表自己的政府。”该文评述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
C.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
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A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中考真题演练
2.(2020·贵州遵义·31)1949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其“新”主要体现在()
A.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B,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C.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D.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C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中考真题演练
3.(2020·福建省·15)京剧演员梅兰芳说: 我在旧社会是没有地位的。1949 年,他以政协委员身份参加了开国大典。其社会地位的变化折射出 (
A.京剧艺术形成
B.人民当家作主
C.土地改革完成
D.百年国耻洗雪
B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中考真题演练
4.(2020·河南·8)1949 年7 月,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向全社会征求国旗设计方案,在一个月零五天时间里,共收到来自国内外的应征稿件 1920 件,图案 2992 幅。这现象反映人民()
A.绘画能力较强
B.热切盼望新中国成立
C.真正成为国家主人
D.积极巩固新生政权
B
第2课抗美援朝
一、抗美援朝的原因
1.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根本原因
美国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组成以美国军队为主的“联合国军”扩大侵朝战争,越过“三八线”一直打到中国边境鸭绿江边;
美军飞机入侵中国领空,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城市,
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2.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直接原因)
第2课抗美援朝
二、抗美援朝的经过
1.目的
2.性质:
3.中国方面的司令员:
4.部队: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正义的反侵略战争
彭德怀(指挥过百团大战)
中国人民志愿军
4.著名战役:
上甘岭战役
5.战斗英雄
邱少云、黄继光、毛岸英、杨根思、罗盛教(志愿军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6.抗美援朝精神
高度的爱国主义、英雄革命主义、革命忠诚和国际主义精神
第2课抗美援朝
二、抗美援朝的结果
1953 年7 月美国不得不在停战协定上签字,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三、抗美援朝的意义
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
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第2课抗美援朝
四、抗美援朝战争的评价
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
五、抗美援朝胜利的原因
战争的正义性
中国共产党的英明决策和正确指挥
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
志愿军和朝鲜军民的英勇战斗。
第2课抗美援朝
难点突破
二战后,在美国和苏联的影响下,朝鲜半岛分别形成北部走社会主义道路和南部走资本主义道路的两个政权。1950 年朝鲜内战爆发,美国出于打击社会主义力量、遏制新中国发展的目的,控制联合国,组织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兵力,以美军为主,出兵侵略朝鲜。
1.美国为什么要派兵侵略朝鲜
第2课抗美援朝
难点突破
2.中国政府为什么派志愿军出兵朝鲜
首先,根本的一点是,这场战争对中国来说是正义的,而且是必要的,因为中国国家安全遭受了威胁,没有一个开展国家建设的安定环境。
其次,朝鲜政府的邀请。
再次,党和政府的决策英明,朝鲜多山,中朝军队扬长避短,发扬近战、夜战等特长,运用迂回包围、穿插分割和集中兵力各个歼敌的战术,抑制美军先进武器的发挥。
第四,人民志愿军发扬高度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顽强作战
中考真题演练
第2课抗美援朝
1.(2022·广西桂林·24)《彭德怀自述》中有这样一段记录,“它既要来侵略,我就要反侵略。不同美帝国主义见过高低,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是困难的。”与这段记录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土地改革
B.抗美援朝
C.万隆会议
D.日内瓦会议
A
中考真题演练
第2课抗美援朝
2.(2022·黑龙江龙东·11) 电影《长津湖》的热映,再次让我们感受到中国人民志愿军是“最可爱的人”。这部电影的创作背景是(
A.抗美援朝战争
B.抗日战争
C.鸦片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
中考真题演练
第2课抗美援朝
3.(2022·浙江金华·19)[追忆峥嵘岁月] 第二组同学在永康市抗美援朝纪念公园,准备向市民讲述志愿军故事,以下最适合在此地宣讲的是(
A.飞夺泸定桥
B.血战台儿庄
C.挺进大别山
D.坚守上甘岭
D
第3课土地改革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1.背景:
2.土地改革原因:
3.起止时间:
新中国成立后,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
(1) 封建士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根本原因)
(2) 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1950——1952 年底
4.地区
新解放区
第3课土地改革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5.法律依据
6 主要内容
1950 年中央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7.目的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私有制)
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工业化开辟道路
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第3课土地改革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8.土地改革的形式
9.特点
10.结果
没收地主士地分给无地或者少地的农民,同时也给地主一份
注意保存富农经济,政治上中立富农。(分批进行,区别对待)
到 1952 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第3课土地改革
二、土地改革的意义
土地改革的完成,摧毁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不是封建制度) 消灭了地主阶级
农民翻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使人民政权得到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第3课土地改革
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四年中,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为巩固新生的政权开展了哪些斗争
1951 年,西藏获得和平解放
1950 年 10月——1953 年7 月,抗美援朝运动
1950年一1952 年底,土地改革运动,
第3课土地改革
难点突破
1.农民土地所有制和土地私有制的区别。
土地改革后地主土地所有制转变为农民土地所制,即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都属于农民,土地私有制并没变,不过是由过去地主私有变为农民私有。当 1953~ 1956 年农业改造时,土地才公有制化
第3课土地改革
难点突破
2.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制度区别
封建土地所有制不等同于封建制度,它仅是封建制度的内容之一,封建制度由多项制度组成,如政治上有封建帝制,这在辛亥革命时已被推翻;经济上有封建土地所有制,1952 年随着土地改革的完成该制度也被摧毁。因此,从反封建角度上说,土地改革最终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
第3课土地改革
中考真题演练
1.(2022·江苏宿迁·9)“20 世纪 50 年代中国农村的变化是组织和心理上的。捐税和地租的重担从穷人的背上移开了;拥有土地不再意味着拥有支配别人的权力。”这种变化出现的原因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农业合作化高潮的到来
C.人民公社的成立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厂
A
第3课土地改革
中考真题演练
2.(2022·江苏盐城·11)“发展生产的人为障碍消除,广大翻身农民的生产积性提高。因此1952 年湖南的丰产运动成绩显著。”该材料可以佐证(
A.土地改革的成效性
B.三大改造的必要性
C.工业建设的迫切性
D.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A
第3课土地改革
中考真题演练
3.(2022·山东临沂·12) 1950 年6月9 日,毛泽东说:“我们的胜利是从哪里来的呢 就是靠这一万万六千万人打胜的。这一万万六千万人给了他们什么东西呢 他们为什么能够发动起来呢 为什么能够组织这么大(三百万)的军队呢 就是因为在这一万万六千万人中间进行了土改。”“要肯定这人伟大的胜利,有了这个胜利,才有了打倒落个石的这个胜利。”其中“这个伟大的胜利”是指( )
A,国共对立时土地革命的开展
B.解放前解放区土改顺利完成
C.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D.解放后新解放区土改的完成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