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2 北京市的城市特征与建设成就(第2课时)-2022-2023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册同步优质课件(湘教版)(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8.1.2 北京市的城市特征与建设成就(第2课时)-2022-2023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册同步优质课件(湘教版)(共2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5-10 23:22: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北京市的城市特征与建设成就
1、举例说明北京的城市建设成就。
2、了解北京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科学观。
教学目标
城市建设成就
Part 03
城市建设成就
城市建设成就
北京具有哪些功能区?根据功能区的分布判断城市地域面积有何变化。
功能分区
首都功能核心区
城市功能拓展区
城市发展新区
生态涵养发展区
面积变化:北京城区面积不断扩展,功能区不断完善。
城市形态面貌的变化
归纳北京的城市面貌的发展特点 。
注意保持旧城基本格局和原有风貌
北京的城市建设遵循原则:传统与现代相结合
北京金融街
北京四合院
城市形态面貌的变化
天安门广场
天安门广场经过不断的改造扩建,目前广场东西宽500米,南北长880米,占地44万米2,布局严整,气势宏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广场东侧为国家博物馆,西侧为人民大会堂,北侧屹立着天安门,天安门前的大街叫作长安街。广场中设有升国旗的基座,广场中央矗立着人民英雄碑,碑南为毛主席纪念堂。天安门城楼是中国的重要象征。
天安门广场是中国政治集会和节日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迎接外国元首举行礼仪的地方。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
北京城市道路、地铁、轻轨铁路组成了市内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多条高速公路、铁路、高速铁路在北京交汇,对外陆上交通便利,北京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居世界第二,对外航空运输发达。
交通建设
读图,并阅读下列材料,归纳北京市内交通特点。
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形成环形+放射状的道路网。(放射状便利中心城区的对外联系,环形公路把放射状公路连接起来)城市环线、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的大规模建设,客运站及机场的扩建,内外交通联系便捷,北京成为全国最大的铁路交通枢纽和国际航空港。
交通建设
读图,并阅读下列材料,归纳北京市对外交通特点。
京哈、京沈、京津塘、京石、八达岭、京承、京开等多条高速公路、铁路、高速铁路、国际机场在北京交汇,对外交通便利。
北京现已成为中国乃至亚太地区重要的交通运输枢纽。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
交通建设
读图,请把下面四条铁路线的名称在图中标注出来。
京 包 线
京 广 线
京 沪 线
京 哈 线
交通建设
产业建设
北京经济以第三产业为主,金融业、会展业、文化体育产业和旅游业发达。
“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国际会展中心”
国际会展中心
中关村是著名的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汇集有众多的高科技企业。
“中国硅谷”
产业建设
高新技术产业
你好,
“双奥之城”
鸟巢
水立方
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了第二十九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2022年,北京成功举办了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成为首座“双奥之城”。
产业建设
产业建设
2022年,北京携手张家口成功举办第二十四届冬季奥运会和第十三届冬季残疾人奥运会。
北京的绿化建设
北京十分重视城市的绿化建设。在城市外围修建绿色生态屏障;在新建道路两厢进行绿化,沿着城市的三环路、四环路和五环路营造环状绿地;在中心城区修建众多生态公园;在居民区留出一定的空间作为生态绿地,为市民提供游憩场所。通过北京人民的不懈努力,首都逐渐形成了城市青山环抱、市区森林环绕、郊区绿海田园的秀美景观。
产业建设
你知道北京面临着哪些发展中的问题?
空气质量差、交通拥堵、住房紧张、水资源匮乏……
发展中的问题
大城市病
问题 措施
自然环境问题 沙尘暴天气 ①周边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
②北京市内加强绿化,增加了绿地面积
水资源短缺 南水北调,兴修水库,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
社会环境问题 交通拥挤 住房紧张 空气污染 控制城市规模,建设新区以疏解非首都城市职能。
发展中的问题
发展中的问题
非首都职能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提出北京的战略定位是4个“中心”,即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
首都职能
北京人多车多,交通问题备受关注。解决北京市区的交通拥堵问题,同学们有着不同的建议。请谈一谈你的看法。
同学甲:调整人们的上下班时间,错开人流和车流高峰。
同学乙:多修道路,多建立交桥。
同学丙:限制私家车数量,实行“公交优先”的政策。
同学丁:提高公交车票价,以减少乘客数量。
活动
板书
京津冀地区包括北京市、天津市以及河北唐山、保定、廊坊等城市,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限制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 A.土地面积小 B.土壤肥力差 C.劳动力短缺 D.水资源短缺
2、为实现北京市常住人口规模长期稳定在2 300万人以内的目标,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 A.疏解北京首都功能,实现部分产业转移 B.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促进地区融合发展 C.调整人口空间布局,降低北京城区人口规模 D.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
课堂练习
D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