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重力
第1课时重力及其大小
1.认识重力,知道重力是如何产生的.
2.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3.能正确理解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式G=mg,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重点: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难点:学会利用G=mg进行有关的计算.
一、新课导入
水总是由高处向低处流;向空中撒开的鱼网,最终要飘落到水里;向空中抛出的石块,最终也会落向地面.无论物体的运动状态如何,最终它们都落回了地面.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就是重力.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就是重力.
二、探究新知
知识模块一:认识重力
【实验演示】上抛橡皮擦,观察到橡皮擦最终落回地面.
【教师提问】你们还看到过哪些与此类似的现象?
【学生作答】熟透的苹果落向地面.
【学生作答】向空中抛出篮球,最终会落向地面.
【教师提问】这些物理现象有什么共同特点?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交流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提出猜想,学生讨论后推选几位代表发言.
【学生作答】这些物体在失去支持的时候都要向地面下落.物体下落的原因是地球对它附近的物体有吸引作用.
【教师讲解】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通常用字母G表示.地球附近的所有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知识模块二: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
学生阅读教材第10页“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的内容.
【交流讨论】教师讲解实验步骤后,学生分组讨论实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实验演示】1.钩码的质量是已知的,实验中可以选取钩码为被测物体.把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当钩码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钩码所受重力的大小.
2.逐次增挂钩码,分别测出它们所受的重力,并记录在设计好的表格中.
3.以质量为横坐标、重力为纵坐标描点并连接这些点.
【教师提问】观察图象并思考: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交流讨论】引导各实验小组分别算出每次测得的重力与质量的比值,用多媒体展示几个实验小组的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分析所测数据的特点,最后让学生分组讨论物体的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学生作答】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知识模块三:重力的大小
【教师讲解】1.如果用G表示重力,m表示质量,g表示重力与质量的比值,地球附近的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可以写成g=G m,即G=mg.
2.关系式G=mg中各物理量的单位:G—牛(N)、m—千克(kg)、g—牛每千克(N/kg).在利用关系式G=mg进行计算时,各物理量必须统一成国际单位.g=9.8 N/kg.在粗略计算时,g可以取10 N/kg.
三、课堂演练
1.一个成熟的苹果受到重力作用从树上落到地面,苹果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是 (C)
A.苹果 B.苹果树
C.地球 D.空气
2.下列所示的图象中,能表示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的是 (A)
A
B
C
D
3.现有一块汉画像石,质量为500 kg,g取10 N/kg.求这块汉画像石受到的重力.
解:这块汉画像石受到的重力:
G=mg=500 kg×10 N/kg=5 000 N.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收获了不少知识.我们认识了重力,知道了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以及重力的计算方法.
五、板书设计
第3节重力
第1课时重力及其大小
一、认识重力
1.定义: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2.符号:G,单位:N
二、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
物体所受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三、重力的大小
G=mg(g=9.8 N/kg)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重力及其大小.在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时,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