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镇江市区高一下学期物理开学考(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4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关于奥运会比赛的论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奥运会开幕式于晚7点开始,晚7点指的是时间间隔
B. 百米比赛中,一名运动员发现观众在“后退”,他是以大地为参考系
C. 运动员跑完比赛,的是路程
D. 给正在参加体操比赛的运动员打分时,裁判们可以把运动员看作质点
2.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内通过的位移是,则( )
A. 第内平均速度是
B. 第末的速度是
C. 第内的位移是
D. 物体的加速度是
3.一轻质弹簧原长为9cm,在5N的拉力作用下伸长了1cm,弹簧未超出弹性限度,则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
A 50 m/N
B. 50 N/m
C. 500 m/N
D. 500 N/m
4.物体沿轨迹从M点向N点做减速圆周运动的过程中其所受合力方向可能是下列图中的( )
5.用卡车运输质量为m的匀质圆筒状工件,为使工件保持固定,将其置于两光滑斜面之间,如图所示.两斜面I、Ⅱ固定在车上,倾角分别为30°和60°.重力加速度为g.当卡车沿平直公路匀速行驶时,圆筒对斜面I、Ⅱ压力的大小分别为F1、F2,则( )
B.
C.
D.
6. 如图所示,在光滑墙壁上用网兜把足球挂在O点,足球与墙壁的接触点为B。足球的质量为m,悬绳与墙壁的夹角为,重力加速度为g,网兜的质量不计。则( )
A. 悬绳对A点的拉力为
B. 墙壁对足球的支持力为
C. 若悬绳长度缩短,则墙壁对足球的支持力变大
D. 若悬绳长度缩短,则悬绳对A点的拉力变小
7.如图所示,物体在竖直方向的运动分三段,第1s-2s为第I段,第3s-4s为第II段,第5s为第III段,以向上为正方向,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第I段与第III段平均速度相等
B.第II段物体静止
C.第1s内物体处于失重状态
D.第I段和第III段的加速度方向相反,速度方向也相反
8.如图所示,A、B为两个质量相等的小球,由细线相连,再用轻质弹簧悬挂起来,在A、B间细线烧断后的瞬间,A、B的加速度分别是
A. A、B的加速度大小均为g,方向都竖直向下
B. A的加速度为零,B的加速度大小为g、竖直向下
C. A的加速度大小为g、竖直向上,B的加速度大小为g、竖直向下
D. A的加速度大于g、竖直向上,B的加速度大小为g、竖直向下
9.如图所示,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放着一左侧截面是半圆的柱状物体B,在B与竖直墙之间放置一光滑小球A,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现用水平力F推动B缓慢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后,它们仍处于静止状态,在此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小球A对物体B的压力逐渐减小
B.墙面对小球A的支持力先增大后减小
C.地面对物体B的摩擦力逐渐增大
D.水平力F逐渐增大
10.2022年2月5日下午,北京冬奥会跳台滑雪项目比赛在位于张家口的国家跳台滑雪中心举行,国家跳台滑雪中心是中国首座跳台滑雪场馆,主体建筑灵感来自于中国传统饰物“如意”,因此被形象地称作“雪如意”。如图所示,现有两名运动员(均视为质点)从跳台a处先后沿水平方向向左飞出,其速度大小之比为v1:v2=2:1,不计空气阻力,则两名运动员从飞出至落到斜坡(可视为斜面)上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他们飞行时间之比为t1 :t2=1:2
B. 他们飞行的水平位移之比为x1:x2=2:1
C. 他们在空中离坡面的最大距离之比为s1:s2=2:1
D. 他们落到坡面上的瞬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之比为θ1:θ2=1:1
二、非选择题:共6题,共60分。其中第13题~第16题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时,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1.为了“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现提供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
①下列做法正确的有____________.
A.平衡摩擦力时,用细线一端挂空砝码盘,另一端与小车相连,将木板适当倾斜,使小车在木板上近似做匀速直线运动
B.每次改变砝码及砝码盘总质量之后,应重新平衡摩擦力
C.应让砝码及砝码盘总质量远大于小车及里面钩码的总质量
D.在砝码及砝码盘总质量远小于小车及里面钩码的总质量时,
可以近似认为小车受到的拉力等于砝码及砝码盘的重力
②有一组同学保持小车及车中的砝码质量一定,探究加速度a
与所受外力 F的关系,他们在轨道水平和倾斜两种情况下分别做
了实验,得到了两条a—F图线,如图乙所示.图线________(选
填“I”或“II”)是在轨道水平情况下得到的.
(2)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得到的一条纸带.图中A、B、C、D、E是按打点先后顺序依次选取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由图中的数据可计算得出,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是___________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______m/s2.(保留均两位有效数字)
12.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中:
(1)实验器材除了木板、小球、斜面、铅笔、图钉之外,下列器材中还需要的是
A.天平B.秒表C.弹簧秤D.重垂线E.坐标纸F.游标卡尺
(2)关于实验操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斜槽轨道必须是光滑的
B.斜槽轨道末端可以不水平
C.应使小球每次从斜槽上相同位置自由滑下
D.要用平滑的曲线画出轨迹,舍弃个别偏差较大的点
(3)某次实验中,某同学记录了A、B、C三点,建立了如图所示的坐标系,三点的坐标值已在图中标出,那么,时间间隔T______小球做平抛的初速度为 m/s(g取10m/s2)
13.跳台滑雪是勇敢者的运动,它是利用依山势特别建造的跳台进 行的。运动员穿着专用滑雪板,不带雪杖在助滑路上获得高速后水平飞出,在空 中飞行一段距离后着陆。已知运动员由山坡顶的 A 点沿水平方向飞出,速度为 v0=20m/s,到山坡上的 B 点着陆,如图所示,山坡倾角为 θ= 37°,山坡可以看成 一个斜面。(g=10m/s2,sin37 =0.6,cos37 =0.8)求:
(1)运动员在空中飞行的时间 t;
(2)AB 间的距离 s。
14.如图,B是平地AB和斜坡BC的交接处,斜坡的倾角为37°,小明站在B处遥控无人机。A处的无人机获得大小为其重力2倍、方向竖直向上的持续升力,由静止开始上升2s后到达D处。改变飞行模式,无人机飞到B点正上方17m处的E点时,无人机上的摄像机脱落,摄像机以v0=2m/s的速度水平向右抛出,为避免坠毁,小明立即从B点沿斜坡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去接住摄像机.设斜坡足够长,取sin37°=0.6,cos37°=0.8,g取10m/s2。求:
(1)D点与A点的高度差h;
(2)无人机从E处到达斜面上的时间;
(3)小明沿斜坡向下的加速度a的大小。
15.如图所示,水平传输带以v=4m/s的速度匀速运动,传输带两端AB间的距离为L=20m,将一质量为m=2kg的木块无初速地放在A端,木块与传输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2,(g=10m/s2)。求:
(1)木块在匀加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
(2)木块从A端运动到B端所用的时间;
(3)木块相对传输带的位移。
1.【答案】C
【解析】
【详解】A.奥运会开幕式于2021年7月23日晚7点开始,晚7点指的是时刻,故A错误;
B.百米比赛中,一名运动员发现观众在“后退”,他是以自己为参考系,故B错误;
C.运动员跑完1500m比赛,1500m指的是路程,故C正确;
D.给正在参加体操比赛的运动员打分时,运动员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所以裁判们不能把运动员看作质点,故D错误;
故选C。
2.【答案】B
【解析】
【详解】A.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可得第3s内的平均速度为
故A错误;
D.第3s内的位移等于前3s内位移减去前2s内的位移,由位移时间公式得
解得
a=2.4m/s2
故D错误。
B.根据速度-时间公式,可得3s末的速度为
v3=at3=2.4×3m/s=7.2m/s
故B正确;
C.第内的位移是
故C错误;
故选B。
3.【答案】D
【解析】
【详解】由胡克定律可得
D正确;
故选D。
4.【答案】 C
【解析】 物体从M点向N点做曲线运动,合力方向指向轨迹的凹侧,故A、D错误;物体速度方向沿轨迹的切线,物体减速,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成钝角,故C正确,B错误.
5.【答案】D
【解析】对圆筒进行受力分析知圆筒处于三力平衡状态,受力分析如图,由几何关系可知,, .解得,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故D正确
6.【答案】C
【解析】
【详解】AB.以足球为研究对象,受到重力、支持力和细绳的拉力,如图所示
根据平衡条件可得悬绳对足球拉力大小为
墙壁对足球的支持力大小为
AB错误;
CD.若缩短悬绳,增大,减小,增大,则悬绳的拉力变大,墙壁对足球的支持力变大,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得足球对墙壁的压力变大,D错误,C正确。
故选C。
7.【答案】A
8.【答案】C
【解析】对整体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可知,弹簧的拉力为;在细线烧断后瞬间,立即消失,弹簧弹力及各球重力不变,对A分析可知,瞬间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对B分析可知,只受重力的作用,故加速度的大小为,方向向下,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9.【答案】A
【解析】AB.对A球受力分析,当推动B缓慢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后,FN1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变小,整个过程动态变化如下图所示
由图可知,FN1减小,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则小球A对物体B的压力逐渐减小;FN2也减小,则墙面对小球A的支持力一直减小,综上所述,A正确,B错误;
C.以整体为研究对象,竖直方向受力平衡,则地面对B的支持力等于总重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得,B对地面的压力FN不变,则地面对物体B的摩擦力Ff也不变,C错误;
D.整体水平方向受力平衡,根据平衡条件有
由于静摩擦力不变,FN2逐渐减小,则F逐渐减小,D错误。
故选A。
10.【答案】D
【解析】
A.斜面倾角即为位移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方程关系
故时间与速度成正比,甲、乙两人飞行时间之比为2:1,故A错误;
B.根据
水平位移为4:1,故B错误;
C.把运动员的运动分解为一个沿斜面方向的运动和一个垂直斜面方向的运动,由几何关系可知,运动员在垂直斜面方向上做初速度为,加速度大小为的匀减速运动,当速度减小到零时,则离斜面距离最大,为
则,他们在空中离雪坡面的最大距离之比为4:1,故C错误;
D.根据平抛运动的推论:瞬时速度与水平方向夹角的正切值是位移与水平方向夹角正切值的两倍,只要是落在斜面上,位移与水平方向夹角相同,所以两人落到斜坡上的瞬时速度方向一定相同,故D正确。
故选D。
11.(1)①D;②II; (2)0.24;0.80
12.【答案】 (1)D,E(2)C,D(3)0.1 1.5
【解析】解:(1)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时,除了木板、小球、铅笔、图钉之外,下列器材中还需要重锤线,确保小球抛出是在竖直面内运动,还需要坐标纸,便于确定小球间的距离.故选:DE.(2)AC、为了保证小球每次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大小相等,让小球每次从斜槽的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斜槽轨道不一定需要光滑,故A错误,C正确.
B、为了保证小球的初速度水平,斜槽轨道的末端需水平,故B错误.
D、描点连线时,要用平滑的曲线画出轨迹,舍弃个别偏差较大的点,故D正确.
故选:CD.
(3)在竖直方向上,根据△y=gT2得相等的时间间隔为:T=
则小球的初速度为: .
故答案为:(1)DE;(2)CD;(3)0.1 1.5
13.【答案】 (1)3s;(2)75m。
【解析】
(1) 运动员由A到B做平抛运动,水平方向的位移为
x=v0t
竖直方向的位移为
可得
(2) 由题意可知
根据几何关系可知
将t=3s代入上式,得
s=75m
14.【答案】(1)20m;(2)2s;(3)2.5m/s2
【解析】
【详解】(1)由牛顿第二定律
解得
(2)设摄像机从脱落到被接住的时间为t2
解得
(3)小明的位移
解得
15.【答案】(1)2m/s2;(2)6s;(3)4m
【详解】
(1)对木块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2)当到传送带速度时,由速度公式v=at1
解得加速运动的时间
在加速运动过程中木块通过的位移是
所以匀速运动的位移是x2=L-x1=20m-4m=16 m
匀速运动的时间
所以木块从A端运动到B端所用的时间为t=t1+t2=2s+4s=6s
(3)在t1时间内传送带运动的位移为x3=vt1=4×2m=8m
故木块相对传输带的位移△x=x3-x1=8m-4m=4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