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初中科学中考模拟卷(温州适用)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2022·温州模拟)外力作用是地形形成的重要因素,下列地形形成的主要原因与其他三种不同的是( )
A.黄土高原沟壑纵横
B.三角洲平原
C.塔克拉玛干沙漠
D.金华溶洞
2.(2022九上·慈溪期中)2022年3·15晚会以“公平守正 安心消费”为主题,继续关注消费领域的违法侵权现象, 曝光名单之一:翡翠直播间借高价原石发廉价成品。翡翠的主要成分是硬玉[NaAl(SiO3)2]。其中Si的化合价为( )
A. +4 B.-4 C.+3 D.+2
3.(2019九上·温州月考)如果测定标有“2.5 V”字样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连接电表时接线柱的最佳选择为( )
A.甲连“﹣”“0.6”;乙连“﹣”“15”
B.甲连“﹣”“0.6”;乙连“﹣”“3”
C.甲连“﹣”“3”;乙连“﹣”“15”
D.甲连“﹣”“3”;乙连“﹣”“3”
4.(2021九下·富阳期中)下列关于制作和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洋葱表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如果在显微镜下所观察的物像不够清晰,应调节甲图中的⑦
B.乙图观察到的是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经染色后颜色最深的结构是3
C.制作洋葱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在丙图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D.出现丁图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
5.(2021·下城模拟)据媒体报道,“金星快车”号探测器发现金星大气中存在15N2。构成15N2的15N具有7个质子和8个中子,则15N的核外电子数为( )
A.1 B.7 C.8 D.15
6.(2018九上·温州期中)如图用电器插头上的插脚,一般用铜金属制品为材料,这主要是利用金属铜的( )
A.导电性 B.导热性 C.熔点高 D.延展性
7.(2021·浙江模拟)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人类普遍易感。在没有疫苗和特效药的情况下,切断传播途径是控制新冠病毒流行最为有效的方法。下列做法不属于切断途径的是( )
A.定期消毒 B.测量体温
C.勤于洗手 D.隔开餐桌
8.(2019九上·萧山月考)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 ”、“ ”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对图示模型理解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有单质生成
B.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2:3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若生成物中有NH3,反应前后氮元素化合价降低
9.(华师大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2.2 重要的酸(第1课时))下列药品的包装箱上应贴 标志的是( )
A.浓硫酸 B.红磷 C.氯化钙 D.硫酸镁
10.(2021·温州模拟)小明在夜游公园时看到月亮在湖中的倒影,下图中能正确反映他看到水中“月亮”的光路图的是( )
A. B.
C. D.
11.(2019·杭州模拟)如图中,图甲X表示人体某器官,①、②表示血管,箭头表示血流方向,图乙表示血管①、②中血液的气体含量,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血管①为肺动脉 B.血管②为体静脉
C.血管②内流动脉血 D.X表示肺
12.如图所示,有一轻质木板(质量忽略不计),左端可绕O点转动,长为L,右端放一重为G的物块,并用一竖直向上的力F拉着.当物块向左匀速滑动时,木板始终在水平位置保持静止,则下列表示拉力F与物块运动时间t的关系图中,正确的是()
A. B.
C. D.
13.如图为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下列关于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
B.生态系统只包含图中生物
C.该食物网中共有3条食物链
D.青蛙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14.(2019九上·杭州期末)锌与稀硫酸发生反应时,容器中溶液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不考虑水分的损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是将锌逐渐加入稀硫酸中
B.a点和c点对应溶液中硫酸根离子个数相同
C.b点和c点对应溶液中锌离子个数不相同
D.溶液的溶质质量随时间的变化也符合该曲线的变化趋势
15.(2019·杭州模拟)如图所示,两个内壁光滑、半径不同的半球形碗位于不同高度的水平面上,两碗口处于同一高度。现将质量相同的两个小球分别从两个碗的边缘由静止释放,当两球分别通过碗的最低点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两球的速度各自达到最大值 B.两球具有相同的惯性
C.两球的机械能相等 D.两球的速度大小相等
二、填空题(本题有7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16.(2020·温州模拟)第24届冬奥会将于2022年2月22日在北京和张家口开幕。
(1)冰上运动场馆外墙将铺设由氟乙烯(C2H2F2)制成的新型塑料。在物质分类上,氟乙烯属于化合物中的 。
(2)该新型塑料难溶于水,是一种无臭、无毒的白色粉末,在240℃以上会分解。根据上述信息,该新型塑料具有物理性质为: 。(写出一点)
(3)冬奥会开幕式当天,地球运行位置最接近下图中的位置 。(填字母)
17.(2020·温州)茶是人类健康的饮品之一,联合国将今年5月21日定为首个“国际茶日”。
(1)茶园是一个生态系统,能保持相对稳定,除人的作用外,还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能力有关。
(2)在泡茶过程中,会闻到茶特有的香气,这是因为分子 。
(3)茶氨酸(C7H14N2O3)是茶树特有的一种氨基酸。茶氨酸中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18.(2018七下·金华月考)如图是花的主要部分及传粉后的示意图,据图回答:
(1) 和受精是种子形成的前提。如图,当[②]花粉管进入胚珠内部时,释放出精子,胚珠里的卵细胞和一个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这个过程叫做受精。
(2)完成受精作用后,④胚珠里的受精卵发育成胚,③子房壁发育成果皮,与胚珠发育成的 共同构成果实。
(3)在无菌的条件下,把[①]花药接种到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它能够生长发育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这是植物 技术。
19.(2022九上·舟山月考)《天工开物》中记载古人挖煤时的情景“初见煤端时,毒气灼人”。指挖煤时发现一种“毒气”(现俗称瓦斯)。瓦斯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含少量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气体,无色、易燃、有毒、密度比空气小。
(1)甲烷(CH4)属于化合物中的 。
(2)古人挖煤时,先打通竹子中的节,并将一端削尖,插入煤层中,待“毒气”沿竹子内部通向高空后,矿工再下到煤井挖煤。这种做法主要利用的瓦斯的性质是 。
(3)在现代,人们用氢氧化钠来吸收“毒气”中的硫化氢气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OH+H2S= +2H2O,请将空格处补充完整。
20.(2022·龙港模拟)如图甲所示为水火箭制作项目化活动,在可乐瓶中装入适量的水,再用带有打气管的瓶塞将瓶口塞住,最后配置上火箭顶端的导流罩,将水火箭竖立于地面,利用打气简通过打气管向瓶内打气,当瓶内压强足够大时,瓶塞脱落,瓶内的水向下喷出,水火箭竖直向上飞起。
(1)瓶内的水向下喷出的同时水火箭向上运动,这是因为 。
(2)若水火箭发射前的总质量为2千克,则当水火箭竖直上升至10米高时,水火箭克服自身重力做功将 200 焦(选填“等于”、“大于”或“小于”)。
(3)图乙水火箭发射后的速度时间图像,则t1、t2.、t3时刻中水火箭受到平衡力的时刻有 。
21.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特定的基因,转入其他生物中,从而产生具有特定优良性状的新生物,这就是转基因技术。如图是转基因抗虫烟草的培育过程。
(1)从苏云金杆菌中提取的抗虫基因应导入到烟草细胞的 (填写细胞结构名称)中。
(2)抗虫烟草繁殖的后代 (选填“具有”或“不具有”)抗虫性状。
(3)转基因食品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线,目前人们对转基因褒贬不一。学校举行主题为“转基因利弊”的辩论赛,作为支持转基因的正方辩手,你应挑选下列观点中的 (选填序号)作为论据。
①转基因抗虫作物的推广,能减少对农药的依赖。
②转基因技术改变了生物的基因组成,可能会影响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③转基因技术在农业、工业、环保、医药等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
④转基因生物可能成为外来物种而威胁其他生物的生存。
⑤转基因食品短期看没什么坏处,长期的危险难以预料。
22.(2021·龙港模拟)小龙发现冬天时医院会在输液病人的输液管外添加一个加温器(如图),使输入的药液不至于太冰冷。在这个过程中,通过 的方式改变药液的内能。小龙看到一些病人药液快要输完却没有发现。于是回家后设计了一种输液提示器,能在护士站观察到药液量的变化。当袋中药液量减少时,为使电压表示数随之减小,符合要求的电路图是 .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4小题,第26(1)题6分,其余每空3分,共36分)
23.(2021·镇海模拟)日常生活中,有人喜欢把植物放在室外阳光下,有人喜欢把植物放在室内。太阳光与照明灯光对植物光合作用哪个更有利呢?小科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作出假设】太阳光比照明灯光更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材料准备】玻璃钟罩、量筒、同一品种的天竺葵、水、白磷和其它必需的器材。
【实验步骤】
⑴按如图所示的装置连接好实验器材,并检验装置气密性。
⑵取6株生长状况相同的天竺葵,分别放入6套相同装置内,每套装置如图所示,平均分成两组。
⑶第一组装置放在阳光下,第二组装置放在密闭的黑色帐篷中(内有温控装置),用具有自动调光系统的照明灯照射。
⑷6小时后,用激光笔点燃足量白磷,待白磷燃烧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测得并记录量筒内水量的变化数据。
【交流与讨论】
(1)本实验用自动调光系统的作用是调节照明灯的 。
(2)小科认为实验测得量筒内水量的变化数据,就是植物产生的氧气体积。你认为小科的观点是 的。(填“正确”或“错误”)
(3)从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分析,为使光合作用正常进行应向装置内提供 。
24.(2021·台州)味蕾中存在着一种甜味感受器, 能感受糖的刺激。但科学家发现原本偏爱甜食的小鼠,被完全破坏该甜味感受器后、仍然喜欢吃某种甜食。这是为什么呢?分析该甜食的组成,发现除葡萄糖外还含有钠盐。已知,单独的钠盐溶液不会引起神经系统对甜味刺激的反应科学家选取一定数量的小鼠,完全破坏该甜味感受器后进行实验,记录如下表。
实验Ⅰ 实验Ⅱ
组别 擦拭小鼠舌头的溶液 对甜味刺激的反应 将小鼠置于提供水、X、含钠盐的葡萄糖溶液的环境中,统计发现小鼠更偏爱含钠盐的葡萄糖溶液,对水和X无明显偏爱。
第一组 含的盐的葡萄糖溶液 反应明显
第二组 X 反应微弱
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物质中,可作为实验用钠盐的是 。
A.Na B.Na2O C.NaOH D.NaCl
(2)表格中的“X”是 溶液。
(3)科学家进行实验基于的假设是 。
25.(2022·温州模拟)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实验中,电阻丝A、B的长度、横截面积相同,材料不同;电阻丝A、C的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A的长度大于C。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用电阻丝A、B进行实验,N点固定,M点是金属丝上可以左右移动的点,MN两点间距离用X表示。在实验过程中,用电压表测出MN两点间的电压,将电压U随距离X的变化关系画出如丙所示的实线。
(1)闭合开关,电流表的指针如图乙所示,读数为 。
(2)在实验过程中,电压表读数U随NM间距离X的变化如丙所示的实线oab,我们可得出电阻丝A比电阻丝B的阻值大,请根据丙图写出支持该结论的证据 。
(3)图丙中,a点表示滑片移到两电阻丝的交接处,若将电阻丝A更换成长度比它短的电阻丝c重新进行实验,则a点可能会向图中①②③④哪个方向移动: 。
26.(2020九下·瑞安月考)小科和同学打乒乓球时,乒乓球台上的球一不小心就会滚到台下,他发现落地点时远时近。小科思考:运动着的小球从桌上滚落后,小球落地点到桌子的水平距离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他的猜想如下。请你一起完成。
猜想一:小球落地点到桌子的水平距离S可能与小球离开桌面的速度大小有关。
猜想二:小球落地点到桌子的水平距离S可能与桌子的高度H有关。
(1)分析表中数据,你可得到的结论是: 。
(2)为了探究猜想二,请你利用上述装置(桌子高度可以调节,且斜面的倾斜角度可调节)设计设计实验方案。
四、解答题(本题有6小题,第27题7分,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6分,第31题8分,第32题10分,共44分)
27.(2020九上·嘉兴期末)体育运动不仅能增强体质,还会释放让人产生愉悦感、增强记忆力的物质。
(1)运动时,人体肌肉组织会产生一种对大脑健康有促进作用的特殊物质,该特殊物质通过 系统输送到大脑。
(2)肾脏具有平衡体内水分的功能,人在持续高强度的运动情况下,由肾脏产生的尿液会减少,原因是 。
(3)在不同状态下的人体,流经不同部位的血液量如图所示。请分析运动时流经骨骼肌血液量大大增加的意义 。
28.去年被批准为国家级新区的天府新区包括了资阳市的部分区域,其中简阳辖区内的三岔湖被誉为“西部百岛湖,天府新乐园”.为了配合天府新区的旅游开发建设,资阳旅游局拟购进一批旅游观光艇(如图),其部分技术参数如下表:
商品名称 XX观光艇
商品外观 7.5m×2.0m×0.9m
空船质量 900kg
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 45kw
最大载客人数 20人
最大航速 45km/h
取g=10N/kg,求:
(1)观光艇以最大航速行驶20min的路程s;
(2)若观光艇发动机以最大输出功率工作时螺旋桨推进器效率为75%,求以最大航速行驶时受到水的平均阻力f.
29.(初升高名牌一级重点高中科学招生训练卷专题训练卷(一))某化学调查小组的同学到钢铁厂做社会调查。他们抽取组成完全相同的质量为2.84克、4.26克、6.23克的三份钢样(假设钢样中只含铁和碳),分别加入100克稀硫酸中进行实验(实验I、Ⅱ、Ⅲ),充分反应后,将得到的实验数据绘制出如右图象。试回答(计算结果精确到0.1%):
(1)写出实验中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
(2)实验1中铁参加反应质量为 。
(3)稀硫酸完全参加反应的实验中,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0.(2022·仙居模拟)某小组对水稻的浅水种植产生了兴趣,查阅资料得知:
①浅水种植可以提高水稻的产量,但水位不能没过茎叶;
②水稻根系中含有氧化酶,能够利用氧气将酒精分解为无毒物质;
③水稻的根系中有特殊的结构——气腔(如图),这种气腔贯穿在整个水稻根部,且与茎、叶中的气腔相通;
④浅水种植使水稻面临的杂草竞争远小于那些旱生作物,水稻田还为许多特殊的细菌(如固氮菌)提供了绝佳的生长环境。
请结合资料及所学知识,阐述浅水种植能提高水稻产量的原理。
31.(2022九上·瑞安期中)瑞安古代民间为了促进农作物生长,常用秸秤或树枝烧制草木灰作为肥料。草木灰的主要成分为K2CO3,为探究秸秤和树枝烧制的草木灰,哪种K2CO3含量更高,兴趣小组将10克不同类型的草木灰样品(杂质不与盐酸反应)放在锥形瓶中,放在电子天平上,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如图甲)。
(1)草木灰中加入稀盐酸后观察到现象是 。
(2)在树枝烧制的草木灰样品试验中,小组记录天平示数与加入稀盐酸质量,测得实验数据如图乙所示,锥形瓶质量为50克,则该样品中K2CO3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反应化学方程式:K2CO3+2HCl=2KCl+H2O+CO2↑)
(3)兴趣小组改用秸秤烧制的草木灰样品重复以上实验,实验装置、样品质量和稀盐酸总质量都不变,在图乙的基础上绘制成如图丙所示曲线ab’c’,请推测秸秤草木灰样品中K2CO3的含量相比树枝草木灰样品中是更高还是更低,并说明理由。 。
32.(2021九上·镇海期末)小科发现超市收银台自动传送带的末端两侧挡板上有两个相对的小孔,当物品送到两个小孔的中间时传送带就会停止运动,取走物品后传送带又会重新运动。回家后小科利用已学的科学知识自己 设计了一个“自动传送带”(如图):传送带由工作电路中的电动机带动,A、B是传送带末端两 侧挡板上的小孔,A孔处有一激光源 S; 控制电路中的光敏电阻 R2 刚好位于 B孔处,电磁铁线圈 阻值 R0=20Ω、保护电阻 R1=60Ω、电源 U=5V。
此光敏电阻的阻值 R2与光照强度 E(单位勒克斯,符号lx )之间的几次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光照强度 E/lx 5 10 15 20 25 30 40
光敏电阻R2/Ω 60 30 20 15 12 10
(1)分析上表数据,根据光敏电阻的阻值R2随光照强度E变化的规律,求当E=40lx时,R2= Ω。
(2)当光照强度E≥15lx时,继电器的衔铁被吸合,则线圈中的电流满足什么条件?(通过计算说明)
(3)若激光源的光未被物体挡住时,B小孔受到的光照强度为30lx;被物体挡住时,B小孔受到的光照强度为10lx。当传送带停止时,光敏电阻R2消耗的功率为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01W)
(4)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多,激光源的光逐渐变弱。为了实现在更微弱的光照下,也能使继电器的衔铁被吸合,下列措施正确的是________(可多选)。
A.减小R1的阻值 B.减小控制电路总电压
C.减小工作电路总电压 D.电磁铁向右移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地形变化的原因
【解析】【分析】外力作用又叫外营力作用,主要是指地球表面受重力和太阳能的影响所产生的作用,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的风化作用,流水作用,冰川作用,风力作用,波浪及海流作用等。内力作用的能量是来自地球内部、促使地球内部和地壳的物质成分、构造、表面形态发生变化的各种作用。
【解答】A:黄土高原沟壑纵横,是流水的作用。
B:三角洲平原,是流水的作用。
C:塔克拉玛干沙漠,是风力的作用。
D:金华溶洞,是流水的作用。
故选C。
2.【答案】A
【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分析。
【解答】钠元素化合价为+1价,铝元素为+3价,氧元素为-2价,设硅元素化合价为x,则(+1)+(+3)+2x+(-2)Χ6=0,解得x=+4;
故选A。
3.【答案】B
【知识点】电流的测量及电流表的使用;电压的测量及电压表的使用
【解析】【分析】根据电压和电流值的范围,选择合适的量程。
【解答】测定标有“2.5 V”字样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时,因为2.5V<3V,所以电压表应该选择“0~3V”的量程;因为电流表的示数小于0.6A,所以电流表选择“0~0.6A”的量程,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4.【答案】D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观察细胞
【解析】【分析】甲图:①物镜转换器(旋转器)②高倍物镜③镜台(载物台)④粗调节器(粗螺旋⑤细调节器(细准焦螺旋)⑥低倍物镜⑦反光镜
乙图: 人体口腔上皮细胞 ,1是细胞膜,2是细胞核,3是细胞质。
丙图: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操作步骤是:擦→滴→撕→展→盖→染;滴的是清水。
丁图:气泡一般边缘黑厚,中间明亮,所以小明在显微镜下视野内观察到的,大而圆形而且带黑边的物像可能是气泡。
【解答】A. 如果在显微镜下所观察的物像不够清晰 ,应该调节细准焦螺旋⑤,⑦为反光镜,A错误。
B. 染色后颜色最深的结构是 2 细胞核,B错误。
C. 制作洋葱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在丙图载玻片中央滴一滴 清水,不是生理盐水,C错误。
D.图中出现的黑色圆圈是气泡,可能是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引起的,D正确。
故选D。
5.【答案】B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
【解析】【分析】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据此分析计算。
【解答】构成15N2的15N具有7个质子,根据“核外电子数=质子数”可知,它的核外电子数为7。
故选B。
6.【答案】A
【知识点】常见金属与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根据金属都有导电性及插头的特点分析。
【解答】用铜制电器插头上的插脚 ,利用铜的导电性;
故答案为:A。
7.【答案】B
【知识点】传染病及其传播;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解析】【分析】(1)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一般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
(2)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将患者隔离治疗是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控制传染源。
(3)人们常用疫苗来预防其他传染病,从免疫角度讲,注射入人体的疫苗被称为抗原。
【解答】A:定期消毒,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B:测量体温,属于控制传染源。
C:勤于洗手 ,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D:隔开餐桌,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故选B。
8.【答案】D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置换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A、根据单质中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分析;
B、根据图示中粒子的反应情况分析判断,反应前后相同的粒子是没有参与反应的;
C、根据置换反应是单质和化合物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分析;
D、根据氮气中氮元素化合价为0价,氨气中氮元素化合价为-3价分析。
【解答】A、该反应生成物为化合物,没有单质,不符合题意;
B、 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1:3 ,不符合题意;
C、该反应为化合反应,不是置换反应,不符合题意;
D、 若生成物中有NH3,则反应物含氮气,反应前后氮元素化合价由0价降低到-3价,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9.【答案】A
【知识点】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分析】根据选项中四种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解答】浓硫酸有脱水性,这使它有很强的腐蚀性,因此它是腐蚀品;红磷、氯化钙和硫酸镁都没有腐蚀性,都不属于腐蚀品,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0.【答案】D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特点、原理和现象
【解析】【分析】根据光的反射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月亮发出的光线在水面发生反射。反射光线进入我们的眼睛,我们沿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方向望过去,会看到水中月亮的虚像,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11.【答案】B
【知识点】血液;血液循环
【解析】【分析】含氧量高的是动脉血,含氧量低的是静脉血;肺动脉中流的是静脉血,肺静脉中流的是动脉血。
【解答】由乙图可知 ① 含氧量少是静脉血, ② 含氧高是动脉血。
如果X是肺则 ①是肺动脉,流的是静脉血,A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体静脉中流的是静脉血,而 ② 含氧高是动脉血,B叙述错误,符合题意;
血管②内含氧量高流动脉血,C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血管流进肺后含氧量会增高,所以 X表示肺 ,D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2.【答案】A
【知识点】杠杆的平衡条件
【解析】【解答】 设物块向左匀速滑动的速度为v,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FL=G(L-vt),则 ,说明拉力F随物块运动时间而减小。
故选A
【分析】利用杠杆平衡条件写出包含速度的表达式: ,分析式子可选出正确图像。
13.【答案】A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成分;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解答】A、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储存能量,同时释放出氧气,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因此,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A正确.
B、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是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的,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主要是植物)、消费者(主要是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等,图示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B错误.
C、每条食物链的起点都是生产者(绿色植 物)箭头指向初级消费者(植食性动物)箭头指向次级消费者(食肉动物)箭头指向次级消费者(食肉动物).该图中共有4条食物链:分别是植物→植食性昆虫→ 吃虫的鸟,植物→植食性昆虫→肉食性昆虫→吃虫的鸟,植物→植食性昆虫→青蛙,植物→植食性昆虫→肉食性昆虫→青蛙,C错误.
D、根据获得营养和能量的方式,生物成分又可以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其中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消费者包括各种动物;分解者主要是指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青蛙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D错误.
故选:A
【分析】(1)在生态系统中能量开始于太阳辐射能的固定,结束于生物体的完全分解,能量流动的过程称为能流,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
(2)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等,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3)食物链是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每条食物链都应从生产者(绿色植物)开始,一直到该生态系统中没有其他消费者吃它为止.
14.【答案】D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反应方程式为Zn+H
2SO
4=ZnSO
4+H
2,a点在反应,b点反应刚好结束,c点硫酸过量。
【解答】A、溶液的总质量从零开始,所以该实验是将稀硫酸逐渐加入锌中,错误;
B、a点正在反应,c点硫酸过量,故c点 硫酸根离子个数 比a点要多,错误;
C、bc两点锌已经反应结束,故 溶液中锌离子个数 相同,错误;
D、该曲线能反映溶液中溶剂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大,正确。
故答案为:D
15.【答案】D
【知识点】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
【解析】【分析】(1)小球在下滑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内壁光滑;
(2)小球在下滑过程中机械能没有损失,因此机械能守恒;
(3)当质量不变时,动能越大,速度越大。
【解答】A.小球在下滑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当到达最低点时,它们的重力势能最小,动能最大,故A正确不合题意;
B.惯性与质量大小有关,小球的质量相等,那么它们的惯性就相同,故B正确不合题意;
C.两球开始时处在相同的高度,具有的重力势能相等,且动能都为0,所以机械能相等,故C正确不合题意;
D.甲中小球下降的高度大,乙中小球下降的高度小,因此甲到达最低点时重力势能转化为的动能大,速度就大,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6.【答案】(1)有机物(有机化合物)
(2)难溶于水、无臭、白色、粉末状
(3)C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常见物质的分类;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
【解析】【分析】(1)有机物是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无机物是指不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
(2)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全球昼夜平分。
【解答】(1)冰上运动场馆外墙将铺设由氟乙烯(C2H2F2)制成的新型塑料。在物质分类上,氟乙烯含有碳元素,属于化合物中的有机物。
(2)该新型塑料难溶于水,是一种无臭、无毒的白色粉末,在240℃以上会分解。根据上述信息,该新型塑料具有物理性质为:难溶于水、无臭、白色、粉末状。
(3)图中C位置为太阳光直射在赤道上,而D位置为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因此D位置为夏至日,C位置为春分日(3月21日),而冬奥会开幕式当天为2月22日,因此地球运行位置最接近图中的位置C。
故答案为:(1)有机物(有机化合物)(2)难溶于水、无臭、白色、粉末状(3)C
17.【答案】(1)自动调节
(2)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7:12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分子的热运动;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成分越 复杂,生物种类 越多,自动调节平衡的能力就越强;
2、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处于不停地无规则运动之中;
3、 根据化学式可以计算出组成物质的各元素的质量之比。化学式中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和之比即为各元素的质量之比。
【解答】(1) 茶园是一个生态系统,能保持相对稳定,除人的作用外,还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自动调节能力有关;
(2) 在泡茶过程中,会闻到茶特有的香气 是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 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
(3) 茶氨酸(C7H14N2O3) 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
2N:3O=(2×14):(3×16)=7:12
故答案为:(1)自动调节 (2)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7:12
18.【答案】(1)传粉
(2)种子
(3)组织培养
【知识点】植物的有性生殖;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分析】(1)种子是由受精后的胚珠发育而来的。精子在花药的花粉中所以雌蕊要先得到花粉是种子形成的前提;
(2)花发育成果实的过程中,两者对应的结构是:花中的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
(3)植物组织培养指用植物各部分组织,如形成层、薄壁组织、叶肉组织、胚乳等进行培养获得再生植株,也指在培养过程中从各器官上产生愈伤组织的培养,愈伤组织再经过再分化形成再生植物。
【解答】(1) 传粉和受精是种子形成的前提。如图,当[②]花粉管进入胚珠内部时,释放出精子,胚珠里的卵细胞和一个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这个过程叫做受精。
(2) 完成受精作用后,④胚珠里的受精卵发育成胚,③子房壁发育成果皮,与胚珠发育成的种子共同构成果实。
(3) 在无菌的条件下,把[①]花药接种到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它能够生长发育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这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故答案为:(1)传粉;(2)种子;(3)组织培养
19.【答案】(1)有机物
(2)密度比空气小
(3)Na2S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分析】(1)有机物是含碳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碳酸氢盐、金属碳化物、氰化物、硫氰化物等氧化物除外)或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总称。
(2)密度大的气体向下运动,密度小的气体向上运动,这就是气体的对流;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和种类保持不变,据此推算空格处的化学式。
【解答】(1)根据化学式CH4可知,甲烷富含碳元素,属于有机物。
(2)古人挖煤时,先打通竹子中的节,并将一端削尖,插入煤层中,待“毒气”沿竹子内部通向高空后,矿工再下到煤井挖煤。这种做法主要利用的瓦斯的性质是密度比空气小。
(3)根据方程式 2NaOH+H2S= +2H2O 得到:2Na+2O+4H+1S=4H+2O+X,解得:x=2Na+1S=Na2S。
20.【答案】(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或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小于
(3)t1
【知识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与运动的关系;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物体间力的作用的相互性或者力的作用效果分析解答;
(2)根据W=Gh分析比较;
(3)根据力与运动的关系分析解答。
【解答】(1)瓶内的水向下喷出的同时水火箭向上运动,这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或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发射前,水火箭的重力G=mg=2kg×10N/kg=20N;
如果水火箭的重力不变,那么上升10m克服重力做功:W=Gh=20N×10m=200J;
而实际上,随着高度的增大,水流不断喷出,
则火箭的重力逐渐减小;
因此水火箭克服重力做功将小于200J。
(3)在开始一段时间内,火箭受到的向上的推力大于重力,则它做加速运动。随着推力的逐渐减小,当推力与重力相等时,此时合力为零,加速停止,即此时速度最大,此时受到平衡力。根据图乙可知,当t1时刻时,火箭的速度最大,则此时它受到平衡力。
21.【答案】(1)细胞核
(2)具有
(3)①③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基因工程
【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转基因技术原理和应用,理解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熟记转基因生物安全性问题。
转基因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变异遗传性状的物质。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改变动植物性状,培育新品种。也可以利用其它生物体培育出期望的生物制品,用于医药、食品等方面。
【解答】(1)抗虫烟草是将苏云金杆菌中产生杀虫毒素的基因转入到普通烟草细胞的细胞核中,使普通烟草也能产生杀死该虫的毒素,表现出抗虫性,得到了抗虫效果良好的抗虫烟草。因此新培育出的转基因烟草,被导入了外源基因,就是一种转基因植物,其中有抗虫作用的基因是由苏云金杆菌提供的。
(2)通过转基因烟草的培育过程,我们可以推断:在生物代代繁衍的过程中,亲代的性状是通过基因遗传给后代的。因此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抗虫烟草繁殖的后代具有抗虫性状。
(3)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食物安全(滞后效应、过敏源、营养成分改变)、生物安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环境安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有关生物安全问题,支持者的观点是:如今的科学技术、检测技术还不能肯定其对人类和环境的无害性,但随着研究的展开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辩论大概会有一个后果,我们当今的科技技术不能确保转基因食品将来带来的损害。目前很多转基因食品是可以食用的。
①转基因抗虫作物的推广,能减少对农药的依赖是正方的依据,①正确。
②转基因技术改变了生物的基因组成,可能会影响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是反方的观点,②错误。
③转基因技术在农业、工业、环保、医药等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是正方的依据,③正确。
④转基因生物可能成为外来物种而威胁其他生物的生存是反方的观点,④错误。
⑤转基因食品短期看没什么坏处,长期的危险难以预料是反方的观点,⑤错误。
所以答案为:(1)细胞核;(2)具有;(3)①③。
22.【答案】热传递;C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物体内能的改变方法
【解析】【分析】(1)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做功的本质是能量的转化,而热传递的本质是能量的转移。
(2)在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阻成正比,据此对三个电路图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1)小龙发现冬天时医院会在输液病人的输液管外添加一个加温器(如图),使输入的药液不至于太冰冷。在这个过程中,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药液的内能。
(2)A.灯泡与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变阻器的电压。当药液减少时,滑片上移,由于变阻器接入电路的始终为全部电阻,因此它的阻值不变,则电压表的示数不变,故A不合题意;
B.灯泡与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变阻器的电压。当药液减少时,滑片上移,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在变大,那么电压表的示数也变大,故B不合题意;
C.灯泡与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变阻器的电压。当药液减少时,滑片上移,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在变小,那么电压表的示数也变小,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23.【答案】(1)光照强度与太阳光强度的变化相似(或光照强度或灯泡亮度)
(2)错误
(3)二氧化碳
【知识点】控制变量法;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光合作用的原理
【解析】【分析】控制变量在进行科学实验的概念,是指那些除了实验因素(自变量)以外的所有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这些变量不是本实验所要研究的变量,所以又称无关变量、无关因子、非实验因素或非实验因子。光合作用,通常是指绿色植物(包括藻类)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富能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
【解答】(1)该实验的变量是光照的不同,因此要保证光照强度的相同,所以自动调光系统是为了保持光照强度与太阳光照的变化类似;
(2)装置内本身含有空气,因此白磷燃烧消耗的氧气一部分是光合作用产生的,一部分是装置本身含有的;
(3)光合作用的原料是水、二氧化碳,水分土壤中含有,因此还要向装置内提供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1) 光照强度与太阳光强度的变化相似(或光照强度或灯泡亮度);(2)错误;(3)二氧化碳。
24.【答案】(1)D
(2)葡萄糖溶液
(3)味蕾中还存在林外一中感受器,接受葡萄糖和钠盐的共同刺激
【知识点】控制变量法;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控制变量在进行科学实验的概念,是指那些除了实验因素(自变量)以外的所有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这些变量不是本实验所要研究的变量,所以又称无关变量、无关因子、非实验因素或非实验因子。味觉是人体重要的生理感觉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动物对饮食的选择,使其能根据自身需要及时地补充有利于生存的营养物质。
【解答】(1)AB、Na、Na2O 与水反应会生成NaOH,具有腐蚀性;故AB错误;
C、NaOH具有腐蚀性,不可以使用;故C错误;
D、NaCl是食盐,可以直接食用;故D正确;
(2)实验过程中要形成对照,第一组使用的是含盐的葡萄糖溶液,所以第二组使用的是葡萄糖溶液;
(3)单独的钠盐溶液不会引起神经系统对甜味的刺激,而实验中同时用了钠盐和葡萄糖两种物质,所以该实验是基于味蕾中存在另外一种感受器,可以接受葡萄糖和钠盐的共同刺激;
故答案为:(1)D;(2)葡萄糖;(3)味蕾中存在另外一种感受器,接受葡萄糖和钠盐的共同刺激。
25.【答案】(1)0.5A
(2)oa段对应的电压大于ab段对应的电压
(3)①
【知识点】电流的测量及电流表的使用;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图乙确定电流表的量程和分度值,根据指针位置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2)在串联电路中,电压的分配与电阻成正比,据此根据图丙确定两个电阻分担电压的大小即可;
(3)根据影响电阻因素的变化,确定电阻丝A换成C后这个部分电阻的变化,然后根据串联电路电压与电阻的关系分析电阻丝B分担电压的变化即可。
【解答】(1)根据图乙可知,电流表选择量程0~0.6A,分度值为0.02A,则电流表的读数为0.5A。
(2)根据图丙可知,oa段表示电阻丝B分担的电压,ab段表示电阻丝A分担的电压,则前者分担的电压大于后者。在串联电路中,电压表的分配与电阻成正比,则电阻丝B的电阻比A的电阻大,则:支持该结论的证据就是:oa段对应的电压大于ab段对应的电压。
(3)根据题意可知,电阻丝B的阻值不变,而电阻丝A换成C后,由于C的长度小于A,因此C的阻值减小。根据串联电路中电压的分配与电阻成正比可知,当MN的长度为X1时,电阻丝B分担的电压肯定大于U1,即a向上移动,故选①。
26.【答案】(1)当小球的质量和落地高度相同时,小球落地点到桌子的水平距离随速度增大而增大
(2)用高度可调的桌子与斜面组成的实验装置,让钢球从斜面的某高度由静止滚下,记录落地点到桌子的水平距离,改变桌子的高度,让同一个钢球从同一个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滚下,记录落地点到桌子的水平距离。进行多次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知识点】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控制变量法
【解析】【分析】控制变量在进行科学实验的概念,是指那些除了实验因素(自变量)以外的所有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这些变量不是本实验所要研究的变量,所以又称无关变量、无关因子、非实验因素或非实验因子。
【解答】(1)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斜面高度越高,小球落地点到球台的水平距离越远,而斜面越高,则小球的速度就越大,说明小球落地点到桌子的水平距离与速度有关;
(2) 猜想二是小球落地点到桌子的水平距离S可能与桌子的高度H有关,所以桌子的高度是变量,则小球的速度和质量都要保持一致,所以通过调节桌子的高度,让同一小球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释放,记录小球落地点到球台的水平距离即可;
故答案为:(1) 当小球的质量和落地高度相同时,小球落地点到桌子的水平距离随速度增大而增大;(2) 用高度可调的桌子与斜面组成的实验装置,让钢球从斜面的某高度由静止滚下,记录落地点到桌子的水平距离,改变桌子的高度,让同一个钢球从同一个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滚下,记录落地点到桌子的水平距离。进行多次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27.【答案】(1)循环
(2)高强度运动状况下大量水分通过皮肤以汗液形式排出
(3)为骨骼肌输送更多的有机物和氧气,带走代谢废物。
【知识点】水盐平衡
【解析】【分析】(1)循环系统包括血液循环系统和淋巴循环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和血管组成,血液在心脏和血管组成的管道中循环流动,为人体的组织细胞运去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将组织细胞产生的废物运走。
(2)皮肤的附属物有汗腺,汗腺分泌汗液。汗腺周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运动时骨骼肌产热量增加,皮肤血管血流量增加有利于散热。
(3)运动时,心跳也随着加强加快,促进血液更快地循环,提供动力,输送给骨骼肌更多的养料和氧,运走更多的废物。
【解答】(1)运动时,人体肌肉组织会产生一种对大脑健康有促进作用的特殊物质,由于循环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运输体内的物质,因此该特殊物质通过循环系统输送到大脑。
(2)肾脏具有平衡体内水分的功能,人在持续高强度的运动情况下,由肾脏产生的尿液会减少,原因是高强度运动状况下大量水分通过皮肤以汗液形式排出。
(3)运动时,全身骨骼肌的活动加强了,呼吸也加深加快,可以吸入更多的氧,呼出更多的二氧化碳,流经骨骼肌的血流量增大,为骨骼肌细胞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和氧气。
故答案为:(1)循环(2)高强度运动状况下大量水分通过皮肤以汗液形式排出(3)为骨骼肌输送更多的有机物和氧气,带走代谢废物
28.【答案】(1)解:观光艇以最大航速:v最大=45km/h,航行时间:t=20min=h,
由v=得通过的路程:
s=vt=45km/h×h=15km;
(2)解:据观光艇发动机以最大输出功率工作时螺旋桨推进器效率为75%,故螺旋桨的功率是:P′=P×75%=45kW×75%=33.75kW=33750W;
且观光艇的最大速度:v=45km/h=12.5m/s;
由P=vF得牵引力:
F===2700N
受到水的阻力:
f=F=2700N.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已知速度和时间,用速度变形公式:s=vt计算路程;
(2)据观光艇发动机以最大输出功率工作时螺旋桨推进器效率为75%计算出螺旋桨的功率,进而据公式P=Fv可以计算出此时阻力;
29.【答案】(1)Fe+H2SO4 FeSO4+H2↑
(2)解:设铁的质量为x, Fe+H2SO4=FeSO4+H2↑ 56 2 X 0.1克 x:0.1克=56:2解得x=2.8克
(3)解:设实验Ⅲ中铁的质量为y,生成FeSOA的质量为z。
Fe+H2SO4=FeSO4+H2↑
56 152 2
Y z 0.2克
y:0.2克=56:2x:0.2克=152:2
解得y=5.6克
x=15.2克
FeSO4%=15 ×100%=14.4%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金属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该题主要考查金属的化学性质及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解析】(1)样品是铁单质和碳单质构成的,加入酸中,只有铁单质会与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2)根据图像可知,实验一中生成了0.1g氢气,然后根据化学方程式列比例方程即可求出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
(3)对比实验一和实验三可知,样品质量增加2倍多,但氢气质量只增加了2倍,说明第三次实验中硫酸不足,样品没有反应完全,所以直接根据第三次的氢气质量计算出溶质的质量及参与反应的铁的质量即可;
故答案为:(1) Fe+H2SO4 FeSO4+H2↑ ;(2) 解:设铁的质量为x,
Fe+H2SO4=FeSO4+H2↑
56 2
X 0.1克
x:0.1克=56:2解得x=2.8克
(3) 解:设实验Ⅲ中铁的质量为y,生成FeSO4的质量为z。
Fe+H2SO4=FeSO4+H2↑
56 152 2
Y z 0.2克
y:0.2克=56:2x:0.2克=152:2
解得y=5.6克
x=15.2克
FeSO4%=15 ×100%=14.4%。
30.【答案】植物的根系需要氧气进行正常的呼吸作用,若在无氧的环境下,根系会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使植物出现烂根现象。水稻根系中有气腔,与茎、叶连通,所以氧气能通过叶片中的气孔进入,沿着气腔到达根部,维持水稻根部的正常呼吸。水稻根系中含有氧化酶,即使环境中含有少量的酒精,也能在氧化酶的作用下被分解为无毒物质,若水位没过茎叶,气腔及氧化酶均不能起作用,所以水稻只能在浅水环境中生长。杂草没有气腔,所以浅水环境杂草会由于根部得不到氧气烂根而死,所以特殊的淹水环境使水稻面临的杂草竞争远小于那些旱生作物。同时水稻田中有固氮菌,能将空气中的游离态氮转变成能被水稻利用的化合态氮,氮肥能促进水稻茎叶的生长。综上,浅水种植更有利于水稻生长,提高水稻的产量。
【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植物的呼吸作用
【解析】【分析】农作物的增产与土壤类型、水分的供给、光合作用及呼吸作用有关;植物的根系需要氧气进行正常的呼吸作用,若在无氧的环境下,根系会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使植物出现烂根现象。所以需要足够的氧气维持水稻根部的正常呼吸。
同时水稻的根系中有特殊的结构——气腔,这种气腔贯穿在整个水稻根部,且与茎、叶中的气腔相通;有利于水稻呼吸。
同时结合水稻面临的杂草竞争、水稻田中有固氮菌,进行分析。
31.【答案】(1)有大量气泡产生
(2)由图像可知,反应结束后消耗稀盐酸质量为40克,则产生二氧化碳质量为10g+50g+40g-99.56g=0.44g,设样品中K2CO3的质量分数为x
K2CO3+2HCl=2KCl+H2O+CO2↑
138 44
10gx 0.44g
138:44=10gx:0.44g
x=13.8%
(3)更高 反应生成更多的二氧化碳气体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碳酸盐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分析;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先计算出二氧化碳质量,再由二氧化碳质量及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碳酸钾的捏分数分析;
(3)由秸秤烧制的草木灰样品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大于树枝草木灰分析。
【解答】(1)草木灰主要成分为碳酸钾,碳酸钾与盐酸反应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故草木灰中加入稀盐酸后观察到现象是有大量气泡产生;
(2)由图像可知,反应结束后消耗稀盐酸质量为40克,则产生二氧化碳质量为10g+50g+40g-99.56g=0.44g,设样品中K2CO3的质量分数为x
K2CO3+2HCl=2KCl+H2O+CO2↑
138 44
10gx 0.44g
138:44=10gx:0.44g
x=13.8%
(3)由图像可知, 秸秤烧制的草木灰样品与酸反应时产生更多的二氧化碳气体,由此可知, 秸秤烧制的草木灰中碳酸钾的含量高于树枝草木灰;
故答案为:(1)有大量气泡产生 ;(2)13.8%;(3)更高;反应生成更多的二氧化碳气体 。
32.【答案】(1)7.5
(2)解:当光照强度E=15lx时,R2=20Ω。由欧姆定律可知,
I= = =0.05A
∴线圈中的电流应大于或等于0.05A
(3)解:传送带停止时,E=10lx时,R2′=30Ω
I′= = = A
P=I′2R2′=( A)2×30Ω≈0.06W
(4)A;D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表格数据确定光照强度与光敏电阻阻值之间的数量关系,据此计算出空白处对应的光敏电阻值。
(2)根据表格确定光照强度E=15lx时光敏电阻的阻值R2,然后根据串联电路的电阻规律计算出总电阻,最后根据计算出此时线圈中的电流即可。
(3)根据表格确定传送带静止时光敏电阻的阻值R2',再根据 计算出此时通过电路的电流,最后根据 P=I′2R2′ 此时光敏电阻的电功率。
(4)电磁铁的衔铁能否被吸下来,取决于它受到的电磁力的大小和通过杠杆作用的弹簧弹力的作用效果,可从影响电磁铁磁场强弱的因素和杠杆平衡的角度分析判断。
【解答】(1)将表格中每组中的光照强度与光敏电阻的阻值相乘,它们的乘积都等于300,则当E=40lx时,光敏电阻R2=。
(4)当衔铁被吸合时需要的力是不变时,电磁铁的磁场强度不变,通过电路的电流大小不变,即电路的总电阻应该保持不变。当激光源的光变弱时,光敏电阻R2的阻值变大,根据可知,此时可以减小R1的阻值,或减小变阻器接入的阻值,故A正确;
当激光源的光变弱时,光敏电阻R2的阻值变大,那么总电阻变大,如果要保持通过电路的电流不变,还可以适当增大控制电路的电压,故B错误;
衔铁能否被吸合,与工作电路无关,故C错误;
当激光源的光变弱时,光敏电阻R2的阻值变大,那么总电阻变大,那么通过电磁铁的磁力变小。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将电磁铁向右移动,增大动力臂,也可以得到同样的效果,故D正确。
故选AD。
1 / 12023年初中科学中考模拟卷(温州适用)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2022·温州模拟)外力作用是地形形成的重要因素,下列地形形成的主要原因与其他三种不同的是( )
A.黄土高原沟壑纵横
B.三角洲平原
C.塔克拉玛干沙漠
D.金华溶洞
【答案】C
【知识点】地形变化的原因
【解析】【分析】外力作用又叫外营力作用,主要是指地球表面受重力和太阳能的影响所产生的作用,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的风化作用,流水作用,冰川作用,风力作用,波浪及海流作用等。内力作用的能量是来自地球内部、促使地球内部和地壳的物质成分、构造、表面形态发生变化的各种作用。
【解答】A:黄土高原沟壑纵横,是流水的作用。
B:三角洲平原,是流水的作用。
C:塔克拉玛干沙漠,是风力的作用。
D:金华溶洞,是流水的作用。
故选C。
2.(2022九上·慈溪期中)2022年3·15晚会以“公平守正 安心消费”为主题,继续关注消费领域的违法侵权现象, 曝光名单之一:翡翠直播间借高价原石发廉价成品。翡翠的主要成分是硬玉[NaAl(SiO3)2]。其中Si的化合价为( )
A. +4 B.-4 C.+3 D.+2
【答案】A
【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分析。
【解答】钠元素化合价为+1价,铝元素为+3价,氧元素为-2价,设硅元素化合价为x,则(+1)+(+3)+2x+(-2)Χ6=0,解得x=+4;
故选A。
3.(2019九上·温州月考)如果测定标有“2.5 V”字样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连接电表时接线柱的最佳选择为( )
A.甲连“﹣”“0.6”;乙连“﹣”“15”
B.甲连“﹣”“0.6”;乙连“﹣”“3”
C.甲连“﹣”“3”;乙连“﹣”“15”
D.甲连“﹣”“3”;乙连“﹣”“3”
【答案】B
【知识点】电流的测量及电流表的使用;电压的测量及电压表的使用
【解析】【分析】根据电压和电流值的范围,选择合适的量程。
【解答】测定标有“2.5 V”字样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时,因为2.5V<3V,所以电压表应该选择“0~3V”的量程;因为电流表的示数小于0.6A,所以电流表选择“0~0.6A”的量程,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4.(2021九下·富阳期中)下列关于制作和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洋葱表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如果在显微镜下所观察的物像不够清晰,应调节甲图中的⑦
B.乙图观察到的是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经染色后颜色最深的结构是3
C.制作洋葱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在丙图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D.出现丁图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
【答案】D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观察细胞
【解析】【分析】甲图:①物镜转换器(旋转器)②高倍物镜③镜台(载物台)④粗调节器(粗螺旋⑤细调节器(细准焦螺旋)⑥低倍物镜⑦反光镜
乙图: 人体口腔上皮细胞 ,1是细胞膜,2是细胞核,3是细胞质。
丙图: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操作步骤是:擦→滴→撕→展→盖→染;滴的是清水。
丁图:气泡一般边缘黑厚,中间明亮,所以小明在显微镜下视野内观察到的,大而圆形而且带黑边的物像可能是气泡。
【解答】A. 如果在显微镜下所观察的物像不够清晰 ,应该调节细准焦螺旋⑤,⑦为反光镜,A错误。
B. 染色后颜色最深的结构是 2 细胞核,B错误。
C. 制作洋葱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在丙图载玻片中央滴一滴 清水,不是生理盐水,C错误。
D.图中出现的黑色圆圈是气泡,可能是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引起的,D正确。
故选D。
5.(2021·下城模拟)据媒体报道,“金星快车”号探测器发现金星大气中存在15N2。构成15N2的15N具有7个质子和8个中子,则15N的核外电子数为( )
A.1 B.7 C.8 D.15
【答案】B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
【解析】【分析】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据此分析计算。
【解答】构成15N2的15N具有7个质子,根据“核外电子数=质子数”可知,它的核外电子数为7。
故选B。
6.(2018九上·温州期中)如图用电器插头上的插脚,一般用铜金属制品为材料,这主要是利用金属铜的( )
A.导电性 B.导热性 C.熔点高 D.延展性
【答案】A
【知识点】常见金属与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根据金属都有导电性及插头的特点分析。
【解答】用铜制电器插头上的插脚 ,利用铜的导电性;
故答案为:A。
7.(2021·浙江模拟)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人类普遍易感。在没有疫苗和特效药的情况下,切断传播途径是控制新冠病毒流行最为有效的方法。下列做法不属于切断途径的是( )
A.定期消毒 B.测量体温
C.勤于洗手 D.隔开餐桌
【答案】B
【知识点】传染病及其传播;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解析】【分析】(1)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一般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
(2)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将患者隔离治疗是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控制传染源。
(3)人们常用疫苗来预防其他传染病,从免疫角度讲,注射入人体的疫苗被称为抗原。
【解答】A:定期消毒,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B:测量体温,属于控制传染源。
C:勤于洗手 ,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D:隔开餐桌,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故选B。
8.(2019九上·萧山月考)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 ”、“ ”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对图示模型理解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有单质生成
B.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2:3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若生成物中有NH3,反应前后氮元素化合价降低
【答案】D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置换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A、根据单质中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分析;
B、根据图示中粒子的反应情况分析判断,反应前后相同的粒子是没有参与反应的;
C、根据置换反应是单质和化合物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分析;
D、根据氮气中氮元素化合价为0价,氨气中氮元素化合价为-3价分析。
【解答】A、该反应生成物为化合物,没有单质,不符合题意;
B、 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1:3 ,不符合题意;
C、该反应为化合反应,不是置换反应,不符合题意;
D、 若生成物中有NH3,则反应物含氮气,反应前后氮元素化合价由0价降低到-3价,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9.(华师大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2.2 重要的酸(第1课时))下列药品的包装箱上应贴 标志的是( )
A.浓硫酸 B.红磷 C.氯化钙 D.硫酸镁
【答案】A
【知识点】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分析】根据选项中四种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解答】浓硫酸有脱水性,这使它有很强的腐蚀性,因此它是腐蚀品;红磷、氯化钙和硫酸镁都没有腐蚀性,都不属于腐蚀品,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0.(2021·温州模拟)小明在夜游公园时看到月亮在湖中的倒影,下图中能正确反映他看到水中“月亮”的光路图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特点、原理和现象
【解析】【分析】根据光的反射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月亮发出的光线在水面发生反射。反射光线进入我们的眼睛,我们沿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方向望过去,会看到水中月亮的虚像,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11.(2019·杭州模拟)如图中,图甲X表示人体某器官,①、②表示血管,箭头表示血流方向,图乙表示血管①、②中血液的气体含量,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血管①为肺动脉 B.血管②为体静脉
C.血管②内流动脉血 D.X表示肺
【答案】B
【知识点】血液;血液循环
【解析】【分析】含氧量高的是动脉血,含氧量低的是静脉血;肺动脉中流的是静脉血,肺静脉中流的是动脉血。
【解答】由乙图可知 ① 含氧量少是静脉血, ② 含氧高是动脉血。
如果X是肺则 ①是肺动脉,流的是静脉血,A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体静脉中流的是静脉血,而 ② 含氧高是动脉血,B叙述错误,符合题意;
血管②内含氧量高流动脉血,C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血管流进肺后含氧量会增高,所以 X表示肺 ,D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2.如图所示,有一轻质木板(质量忽略不计),左端可绕O点转动,长为L,右端放一重为G的物块,并用一竖直向上的力F拉着.当物块向左匀速滑动时,木板始终在水平位置保持静止,则下列表示拉力F与物块运动时间t的关系图中,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杠杆的平衡条件
【解析】【解答】 设物块向左匀速滑动的速度为v,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FL=G(L-vt),则 ,说明拉力F随物块运动时间而减小。
故选A
【分析】利用杠杆平衡条件写出包含速度的表达式: ,分析式子可选出正确图像。
13.如图为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下列关于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
B.生态系统只包含图中生物
C.该食物网中共有3条食物链
D.青蛙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答案】A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成分;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解答】A、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储存能量,同时释放出氧气,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因此,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A正确.
B、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是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的,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主要是植物)、消费者(主要是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等,图示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B错误.
C、每条食物链的起点都是生产者(绿色植 物)箭头指向初级消费者(植食性动物)箭头指向次级消费者(食肉动物)箭头指向次级消费者(食肉动物).该图中共有4条食物链:分别是植物→植食性昆虫→ 吃虫的鸟,植物→植食性昆虫→肉食性昆虫→吃虫的鸟,植物→植食性昆虫→青蛙,植物→植食性昆虫→肉食性昆虫→青蛙,C错误.
D、根据获得营养和能量的方式,生物成分又可以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其中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消费者包括各种动物;分解者主要是指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青蛙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D错误.
故选:A
【分析】(1)在生态系统中能量开始于太阳辐射能的固定,结束于生物体的完全分解,能量流动的过程称为能流,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
(2)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等,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3)食物链是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每条食物链都应从生产者(绿色植物)开始,一直到该生态系统中没有其他消费者吃它为止.
14.(2019九上·杭州期末)锌与稀硫酸发生反应时,容器中溶液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不考虑水分的损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是将锌逐渐加入稀硫酸中
B.a点和c点对应溶液中硫酸根离子个数相同
C.b点和c点对应溶液中锌离子个数不相同
D.溶液的溶质质量随时间的变化也符合该曲线的变化趋势
【答案】D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反应方程式为Zn+H
2SO
4=ZnSO
4+H
2,a点在反应,b点反应刚好结束,c点硫酸过量。
【解答】A、溶液的总质量从零开始,所以该实验是将稀硫酸逐渐加入锌中,错误;
B、a点正在反应,c点硫酸过量,故c点 硫酸根离子个数 比a点要多,错误;
C、bc两点锌已经反应结束,故 溶液中锌离子个数 相同,错误;
D、该曲线能反映溶液中溶剂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大,正确。
故答案为:D
15.(2019·杭州模拟)如图所示,两个内壁光滑、半径不同的半球形碗位于不同高度的水平面上,两碗口处于同一高度。现将质量相同的两个小球分别从两个碗的边缘由静止释放,当两球分别通过碗的最低点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两球的速度各自达到最大值 B.两球具有相同的惯性
C.两球的机械能相等 D.两球的速度大小相等
【答案】D
【知识点】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
【解析】【分析】(1)小球在下滑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内壁光滑;
(2)小球在下滑过程中机械能没有损失,因此机械能守恒;
(3)当质量不变时,动能越大,速度越大。
【解答】A.小球在下滑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当到达最低点时,它们的重力势能最小,动能最大,故A正确不合题意;
B.惯性与质量大小有关,小球的质量相等,那么它们的惯性就相同,故B正确不合题意;
C.两球开始时处在相同的高度,具有的重力势能相等,且动能都为0,所以机械能相等,故C正确不合题意;
D.甲中小球下降的高度大,乙中小球下降的高度小,因此甲到达最低点时重力势能转化为的动能大,速度就大,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二、填空题(本题有7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16.(2020·温州模拟)第24届冬奥会将于2022年2月22日在北京和张家口开幕。
(1)冰上运动场馆外墙将铺设由氟乙烯(C2H2F2)制成的新型塑料。在物质分类上,氟乙烯属于化合物中的 。
(2)该新型塑料难溶于水,是一种无臭、无毒的白色粉末,在240℃以上会分解。根据上述信息,该新型塑料具有物理性质为: 。(写出一点)
(3)冬奥会开幕式当天,地球运行位置最接近下图中的位置 。(填字母)
【答案】(1)有机物(有机化合物)
(2)难溶于水、无臭、白色、粉末状
(3)C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常见物质的分类;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
【解析】【分析】(1)有机物是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无机物是指不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
(2)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全球昼夜平分。
【解答】(1)冰上运动场馆外墙将铺设由氟乙烯(C2H2F2)制成的新型塑料。在物质分类上,氟乙烯含有碳元素,属于化合物中的有机物。
(2)该新型塑料难溶于水,是一种无臭、无毒的白色粉末,在240℃以上会分解。根据上述信息,该新型塑料具有物理性质为:难溶于水、无臭、白色、粉末状。
(3)图中C位置为太阳光直射在赤道上,而D位置为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因此D位置为夏至日,C位置为春分日(3月21日),而冬奥会开幕式当天为2月22日,因此地球运行位置最接近图中的位置C。
故答案为:(1)有机物(有机化合物)(2)难溶于水、无臭、白色、粉末状(3)C
17.(2020·温州)茶是人类健康的饮品之一,联合国将今年5月21日定为首个“国际茶日”。
(1)茶园是一个生态系统,能保持相对稳定,除人的作用外,还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能力有关。
(2)在泡茶过程中,会闻到茶特有的香气,这是因为分子 。
(3)茶氨酸(C7H14N2O3)是茶树特有的一种氨基酸。茶氨酸中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答案】(1)自动调节
(2)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7:12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分子的热运动;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成分越 复杂,生物种类 越多,自动调节平衡的能力就越强;
2、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处于不停地无规则运动之中;
3、 根据化学式可以计算出组成物质的各元素的质量之比。化学式中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和之比即为各元素的质量之比。
【解答】(1) 茶园是一个生态系统,能保持相对稳定,除人的作用外,还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自动调节能力有关;
(2) 在泡茶过程中,会闻到茶特有的香气 是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 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
(3) 茶氨酸(C7H14N2O3) 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
2N:3O=(2×14):(3×16)=7:12
故答案为:(1)自动调节 (2)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7:12
18.(2018七下·金华月考)如图是花的主要部分及传粉后的示意图,据图回答:
(1) 和受精是种子形成的前提。如图,当[②]花粉管进入胚珠内部时,释放出精子,胚珠里的卵细胞和一个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这个过程叫做受精。
(2)完成受精作用后,④胚珠里的受精卵发育成胚,③子房壁发育成果皮,与胚珠发育成的 共同构成果实。
(3)在无菌的条件下,把[①]花药接种到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它能够生长发育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这是植物 技术。
【答案】(1)传粉
(2)种子
(3)组织培养
【知识点】植物的有性生殖;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分析】(1)种子是由受精后的胚珠发育而来的。精子在花药的花粉中所以雌蕊要先得到花粉是种子形成的前提;
(2)花发育成果实的过程中,两者对应的结构是:花中的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
(3)植物组织培养指用植物各部分组织,如形成层、薄壁组织、叶肉组织、胚乳等进行培养获得再生植株,也指在培养过程中从各器官上产生愈伤组织的培养,愈伤组织再经过再分化形成再生植物。
【解答】(1) 传粉和受精是种子形成的前提。如图,当[②]花粉管进入胚珠内部时,释放出精子,胚珠里的卵细胞和一个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这个过程叫做受精。
(2) 完成受精作用后,④胚珠里的受精卵发育成胚,③子房壁发育成果皮,与胚珠发育成的种子共同构成果实。
(3) 在无菌的条件下,把[①]花药接种到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它能够生长发育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这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故答案为:(1)传粉;(2)种子;(3)组织培养
19.(2022九上·舟山月考)《天工开物》中记载古人挖煤时的情景“初见煤端时,毒气灼人”。指挖煤时发现一种“毒气”(现俗称瓦斯)。瓦斯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含少量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气体,无色、易燃、有毒、密度比空气小。
(1)甲烷(CH4)属于化合物中的 。
(2)古人挖煤时,先打通竹子中的节,并将一端削尖,插入煤层中,待“毒气”沿竹子内部通向高空后,矿工再下到煤井挖煤。这种做法主要利用的瓦斯的性质是 。
(3)在现代,人们用氢氧化钠来吸收“毒气”中的硫化氢气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OH+H2S= +2H2O,请将空格处补充完整。
【答案】(1)有机物
(2)密度比空气小
(3)Na2S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分析】(1)有机物是含碳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碳酸氢盐、金属碳化物、氰化物、硫氰化物等氧化物除外)或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总称。
(2)密度大的气体向下运动,密度小的气体向上运动,这就是气体的对流;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和种类保持不变,据此推算空格处的化学式。
【解答】(1)根据化学式CH4可知,甲烷富含碳元素,属于有机物。
(2)古人挖煤时,先打通竹子中的节,并将一端削尖,插入煤层中,待“毒气”沿竹子内部通向高空后,矿工再下到煤井挖煤。这种做法主要利用的瓦斯的性质是密度比空气小。
(3)根据方程式 2NaOH+H2S= +2H2O 得到:2Na+2O+4H+1S=4H+2O+X,解得:x=2Na+1S=Na2S。
20.(2022·龙港模拟)如图甲所示为水火箭制作项目化活动,在可乐瓶中装入适量的水,再用带有打气管的瓶塞将瓶口塞住,最后配置上火箭顶端的导流罩,将水火箭竖立于地面,利用打气简通过打气管向瓶内打气,当瓶内压强足够大时,瓶塞脱落,瓶内的水向下喷出,水火箭竖直向上飞起。
(1)瓶内的水向下喷出的同时水火箭向上运动,这是因为 。
(2)若水火箭发射前的总质量为2千克,则当水火箭竖直上升至10米高时,水火箭克服自身重力做功将 200 焦(选填“等于”、“大于”或“小于”)。
(3)图乙水火箭发射后的速度时间图像,则t1、t2.、t3时刻中水火箭受到平衡力的时刻有 。
【答案】(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或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小于
(3)t1
【知识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与运动的关系;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物体间力的作用的相互性或者力的作用效果分析解答;
(2)根据W=Gh分析比较;
(3)根据力与运动的关系分析解答。
【解答】(1)瓶内的水向下喷出的同时水火箭向上运动,这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或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发射前,水火箭的重力G=mg=2kg×10N/kg=20N;
如果水火箭的重力不变,那么上升10m克服重力做功:W=Gh=20N×10m=200J;
而实际上,随着高度的增大,水流不断喷出,
则火箭的重力逐渐减小;
因此水火箭克服重力做功将小于200J。
(3)在开始一段时间内,火箭受到的向上的推力大于重力,则它做加速运动。随着推力的逐渐减小,当推力与重力相等时,此时合力为零,加速停止,即此时速度最大,此时受到平衡力。根据图乙可知,当t1时刻时,火箭的速度最大,则此时它受到平衡力。
21.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特定的基因,转入其他生物中,从而产生具有特定优良性状的新生物,这就是转基因技术。如图是转基因抗虫烟草的培育过程。
(1)从苏云金杆菌中提取的抗虫基因应导入到烟草细胞的 (填写细胞结构名称)中。
(2)抗虫烟草繁殖的后代 (选填“具有”或“不具有”)抗虫性状。
(3)转基因食品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线,目前人们对转基因褒贬不一。学校举行主题为“转基因利弊”的辩论赛,作为支持转基因的正方辩手,你应挑选下列观点中的 (选填序号)作为论据。
①转基因抗虫作物的推广,能减少对农药的依赖。
②转基因技术改变了生物的基因组成,可能会影响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③转基因技术在农业、工业、环保、医药等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
④转基因生物可能成为外来物种而威胁其他生物的生存。
⑤转基因食品短期看没什么坏处,长期的危险难以预料。
【答案】(1)细胞核
(2)具有
(3)①③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基因工程
【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转基因技术原理和应用,理解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熟记转基因生物安全性问题。
转基因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变异遗传性状的物质。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改变动植物性状,培育新品种。也可以利用其它生物体培育出期望的生物制品,用于医药、食品等方面。
【解答】(1)抗虫烟草是将苏云金杆菌中产生杀虫毒素的基因转入到普通烟草细胞的细胞核中,使普通烟草也能产生杀死该虫的毒素,表现出抗虫性,得到了抗虫效果良好的抗虫烟草。因此新培育出的转基因烟草,被导入了外源基因,就是一种转基因植物,其中有抗虫作用的基因是由苏云金杆菌提供的。
(2)通过转基因烟草的培育过程,我们可以推断:在生物代代繁衍的过程中,亲代的性状是通过基因遗传给后代的。因此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抗虫烟草繁殖的后代具有抗虫性状。
(3)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食物安全(滞后效应、过敏源、营养成分改变)、生物安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环境安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有关生物安全问题,支持者的观点是:如今的科学技术、检测技术还不能肯定其对人类和环境的无害性,但随着研究的展开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辩论大概会有一个后果,我们当今的科技技术不能确保转基因食品将来带来的损害。目前很多转基因食品是可以食用的。
①转基因抗虫作物的推广,能减少对农药的依赖是正方的依据,①正确。
②转基因技术改变了生物的基因组成,可能会影响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是反方的观点,②错误。
③转基因技术在农业、工业、环保、医药等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是正方的依据,③正确。
④转基因生物可能成为外来物种而威胁其他生物的生存是反方的观点,④错误。
⑤转基因食品短期看没什么坏处,长期的危险难以预料是反方的观点,⑤错误。
所以答案为:(1)细胞核;(2)具有;(3)①③。
22.(2021·龙港模拟)小龙发现冬天时医院会在输液病人的输液管外添加一个加温器(如图),使输入的药液不至于太冰冷。在这个过程中,通过 的方式改变药液的内能。小龙看到一些病人药液快要输完却没有发现。于是回家后设计了一种输液提示器,能在护士站观察到药液量的变化。当袋中药液量减少时,为使电压表示数随之减小,符合要求的电路图是 .
【答案】热传递;C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物体内能的改变方法
【解析】【分析】(1)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做功的本质是能量的转化,而热传递的本质是能量的转移。
(2)在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阻成正比,据此对三个电路图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1)小龙发现冬天时医院会在输液病人的输液管外添加一个加温器(如图),使输入的药液不至于太冰冷。在这个过程中,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药液的内能。
(2)A.灯泡与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变阻器的电压。当药液减少时,滑片上移,由于变阻器接入电路的始终为全部电阻,因此它的阻值不变,则电压表的示数不变,故A不合题意;
B.灯泡与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变阻器的电压。当药液减少时,滑片上移,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在变大,那么电压表的示数也变大,故B不合题意;
C.灯泡与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变阻器的电压。当药液减少时,滑片上移,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在变小,那么电压表的示数也变小,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4小题,第26(1)题6分,其余每空3分,共36分)
23.(2021·镇海模拟)日常生活中,有人喜欢把植物放在室外阳光下,有人喜欢把植物放在室内。太阳光与照明灯光对植物光合作用哪个更有利呢?小科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作出假设】太阳光比照明灯光更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材料准备】玻璃钟罩、量筒、同一品种的天竺葵、水、白磷和其它必需的器材。
【实验步骤】
⑴按如图所示的装置连接好实验器材,并检验装置气密性。
⑵取6株生长状况相同的天竺葵,分别放入6套相同装置内,每套装置如图所示,平均分成两组。
⑶第一组装置放在阳光下,第二组装置放在密闭的黑色帐篷中(内有温控装置),用具有自动调光系统的照明灯照射。
⑷6小时后,用激光笔点燃足量白磷,待白磷燃烧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测得并记录量筒内水量的变化数据。
【交流与讨论】
(1)本实验用自动调光系统的作用是调节照明灯的 。
(2)小科认为实验测得量筒内水量的变化数据,就是植物产生的氧气体积。你认为小科的观点是 的。(填“正确”或“错误”)
(3)从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分析,为使光合作用正常进行应向装置内提供 。
【答案】(1)光照强度与太阳光强度的变化相似(或光照强度或灯泡亮度)
(2)错误
(3)二氧化碳
【知识点】控制变量法;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光合作用的原理
【解析】【分析】控制变量在进行科学实验的概念,是指那些除了实验因素(自变量)以外的所有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这些变量不是本实验所要研究的变量,所以又称无关变量、无关因子、非实验因素或非实验因子。光合作用,通常是指绿色植物(包括藻类)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富能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
【解答】(1)该实验的变量是光照的不同,因此要保证光照强度的相同,所以自动调光系统是为了保持光照强度与太阳光照的变化类似;
(2)装置内本身含有空气,因此白磷燃烧消耗的氧气一部分是光合作用产生的,一部分是装置本身含有的;
(3)光合作用的原料是水、二氧化碳,水分土壤中含有,因此还要向装置内提供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1) 光照强度与太阳光强度的变化相似(或光照强度或灯泡亮度);(2)错误;(3)二氧化碳。
24.(2021·台州)味蕾中存在着一种甜味感受器, 能感受糖的刺激。但科学家发现原本偏爱甜食的小鼠,被完全破坏该甜味感受器后、仍然喜欢吃某种甜食。这是为什么呢?分析该甜食的组成,发现除葡萄糖外还含有钠盐。已知,单独的钠盐溶液不会引起神经系统对甜味刺激的反应科学家选取一定数量的小鼠,完全破坏该甜味感受器后进行实验,记录如下表。
实验Ⅰ 实验Ⅱ
组别 擦拭小鼠舌头的溶液 对甜味刺激的反应 将小鼠置于提供水、X、含钠盐的葡萄糖溶液的环境中,统计发现小鼠更偏爱含钠盐的葡萄糖溶液,对水和X无明显偏爱。
第一组 含的盐的葡萄糖溶液 反应明显
第二组 X 反应微弱
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物质中,可作为实验用钠盐的是 。
A.Na B.Na2O C.NaOH D.NaCl
(2)表格中的“X”是 溶液。
(3)科学家进行实验基于的假设是 。
【答案】(1)D
(2)葡萄糖溶液
(3)味蕾中还存在林外一中感受器,接受葡萄糖和钠盐的共同刺激
【知识点】控制变量法;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控制变量在进行科学实验的概念,是指那些除了实验因素(自变量)以外的所有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这些变量不是本实验所要研究的变量,所以又称无关变量、无关因子、非实验因素或非实验因子。味觉是人体重要的生理感觉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动物对饮食的选择,使其能根据自身需要及时地补充有利于生存的营养物质。
【解答】(1)AB、Na、Na2O 与水反应会生成NaOH,具有腐蚀性;故AB错误;
C、NaOH具有腐蚀性,不可以使用;故C错误;
D、NaCl是食盐,可以直接食用;故D正确;
(2)实验过程中要形成对照,第一组使用的是含盐的葡萄糖溶液,所以第二组使用的是葡萄糖溶液;
(3)单独的钠盐溶液不会引起神经系统对甜味的刺激,而实验中同时用了钠盐和葡萄糖两种物质,所以该实验是基于味蕾中存在另外一种感受器,可以接受葡萄糖和钠盐的共同刺激;
故答案为:(1)D;(2)葡萄糖;(3)味蕾中存在另外一种感受器,接受葡萄糖和钠盐的共同刺激。
25.(2022·温州模拟)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实验中,电阻丝A、B的长度、横截面积相同,材料不同;电阻丝A、C的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A的长度大于C。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用电阻丝A、B进行实验,N点固定,M点是金属丝上可以左右移动的点,MN两点间距离用X表示。在实验过程中,用电压表测出MN两点间的电压,将电压U随距离X的变化关系画出如丙所示的实线。
(1)闭合开关,电流表的指针如图乙所示,读数为 。
(2)在实验过程中,电压表读数U随NM间距离X的变化如丙所示的实线oab,我们可得出电阻丝A比电阻丝B的阻值大,请根据丙图写出支持该结论的证据 。
(3)图丙中,a点表示滑片移到两电阻丝的交接处,若将电阻丝A更换成长度比它短的电阻丝c重新进行实验,则a点可能会向图中①②③④哪个方向移动: 。
【答案】(1)0.5A
(2)oa段对应的电压大于ab段对应的电压
(3)①
【知识点】电流的测量及电流表的使用;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图乙确定电流表的量程和分度值,根据指针位置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2)在串联电路中,电压的分配与电阻成正比,据此根据图丙确定两个电阻分担电压的大小即可;
(3)根据影响电阻因素的变化,确定电阻丝A换成C后这个部分电阻的变化,然后根据串联电路电压与电阻的关系分析电阻丝B分担电压的变化即可。
【解答】(1)根据图乙可知,电流表选择量程0~0.6A,分度值为0.02A,则电流表的读数为0.5A。
(2)根据图丙可知,oa段表示电阻丝B分担的电压,ab段表示电阻丝A分担的电压,则前者分担的电压大于后者。在串联电路中,电压表的分配与电阻成正比,则电阻丝B的电阻比A的电阻大,则:支持该结论的证据就是:oa段对应的电压大于ab段对应的电压。
(3)根据题意可知,电阻丝B的阻值不变,而电阻丝A换成C后,由于C的长度小于A,因此C的阻值减小。根据串联电路中电压的分配与电阻成正比可知,当MN的长度为X1时,电阻丝B分担的电压肯定大于U1,即a向上移动,故选①。
26.(2020九下·瑞安月考)小科和同学打乒乓球时,乒乓球台上的球一不小心就会滚到台下,他发现落地点时远时近。小科思考:运动着的小球从桌上滚落后,小球落地点到桌子的水平距离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他的猜想如下。请你一起完成。
猜想一:小球落地点到桌子的水平距离S可能与小球离开桌面的速度大小有关。
猜想二:小球落地点到桌子的水平距离S可能与桌子的高度H有关。
(1)分析表中数据,你可得到的结论是: 。
(2)为了探究猜想二,请你利用上述装置(桌子高度可以调节,且斜面的倾斜角度可调节)设计设计实验方案。
【答案】(1)当小球的质量和落地高度相同时,小球落地点到桌子的水平距离随速度增大而增大
(2)用高度可调的桌子与斜面组成的实验装置,让钢球从斜面的某高度由静止滚下,记录落地点到桌子的水平距离,改变桌子的高度,让同一个钢球从同一个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滚下,记录落地点到桌子的水平距离。进行多次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知识点】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控制变量法
【解析】【分析】控制变量在进行科学实验的概念,是指那些除了实验因素(自变量)以外的所有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这些变量不是本实验所要研究的变量,所以又称无关变量、无关因子、非实验因素或非实验因子。
【解答】(1)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斜面高度越高,小球落地点到球台的水平距离越远,而斜面越高,则小球的速度就越大,说明小球落地点到桌子的水平距离与速度有关;
(2) 猜想二是小球落地点到桌子的水平距离S可能与桌子的高度H有关,所以桌子的高度是变量,则小球的速度和质量都要保持一致,所以通过调节桌子的高度,让同一小球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释放,记录小球落地点到球台的水平距离即可;
故答案为:(1) 当小球的质量和落地高度相同时,小球落地点到桌子的水平距离随速度增大而增大;(2) 用高度可调的桌子与斜面组成的实验装置,让钢球从斜面的某高度由静止滚下,记录落地点到桌子的水平距离,改变桌子的高度,让同一个钢球从同一个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滚下,记录落地点到桌子的水平距离。进行多次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四、解答题(本题有6小题,第27题7分,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6分,第31题8分,第32题10分,共44分)
27.(2020九上·嘉兴期末)体育运动不仅能增强体质,还会释放让人产生愉悦感、增强记忆力的物质。
(1)运动时,人体肌肉组织会产生一种对大脑健康有促进作用的特殊物质,该特殊物质通过 系统输送到大脑。
(2)肾脏具有平衡体内水分的功能,人在持续高强度的运动情况下,由肾脏产生的尿液会减少,原因是 。
(3)在不同状态下的人体,流经不同部位的血液量如图所示。请分析运动时流经骨骼肌血液量大大增加的意义 。
【答案】(1)循环
(2)高强度运动状况下大量水分通过皮肤以汗液形式排出
(3)为骨骼肌输送更多的有机物和氧气,带走代谢废物。
【知识点】水盐平衡
【解析】【分析】(1)循环系统包括血液循环系统和淋巴循环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和血管组成,血液在心脏和血管组成的管道中循环流动,为人体的组织细胞运去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将组织细胞产生的废物运走。
(2)皮肤的附属物有汗腺,汗腺分泌汗液。汗腺周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运动时骨骼肌产热量增加,皮肤血管血流量增加有利于散热。
(3)运动时,心跳也随着加强加快,促进血液更快地循环,提供动力,输送给骨骼肌更多的养料和氧,运走更多的废物。
【解答】(1)运动时,人体肌肉组织会产生一种对大脑健康有促进作用的特殊物质,由于循环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运输体内的物质,因此该特殊物质通过循环系统输送到大脑。
(2)肾脏具有平衡体内水分的功能,人在持续高强度的运动情况下,由肾脏产生的尿液会减少,原因是高强度运动状况下大量水分通过皮肤以汗液形式排出。
(3)运动时,全身骨骼肌的活动加强了,呼吸也加深加快,可以吸入更多的氧,呼出更多的二氧化碳,流经骨骼肌的血流量增大,为骨骼肌细胞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和氧气。
故答案为:(1)循环(2)高强度运动状况下大量水分通过皮肤以汗液形式排出(3)为骨骼肌输送更多的有机物和氧气,带走代谢废物
28.去年被批准为国家级新区的天府新区包括了资阳市的部分区域,其中简阳辖区内的三岔湖被誉为“西部百岛湖,天府新乐园”.为了配合天府新区的旅游开发建设,资阳旅游局拟购进一批旅游观光艇(如图),其部分技术参数如下表:
商品名称 XX观光艇
商品外观 7.5m×2.0m×0.9m
空船质量 900kg
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 45kw
最大载客人数 20人
最大航速 45km/h
取g=10N/kg,求:
(1)观光艇以最大航速行驶20min的路程s;
(2)若观光艇发动机以最大输出功率工作时螺旋桨推进器效率为75%,求以最大航速行驶时受到水的平均阻力f.
【答案】(1)解:观光艇以最大航速:v最大=45km/h,航行时间:t=20min=h,
由v=得通过的路程:
s=vt=45km/h×h=15km;
(2)解:据观光艇发动机以最大输出功率工作时螺旋桨推进器效率为75%,故螺旋桨的功率是:P′=P×75%=45kW×75%=33.75kW=33750W;
且观光艇的最大速度:v=45km/h=12.5m/s;
由P=vF得牵引力:
F===2700N
受到水的阻力:
f=F=2700N.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已知速度和时间,用速度变形公式:s=vt计算路程;
(2)据观光艇发动机以最大输出功率工作时螺旋桨推进器效率为75%计算出螺旋桨的功率,进而据公式P=Fv可以计算出此时阻力;
29.(初升高名牌一级重点高中科学招生训练卷专题训练卷(一))某化学调查小组的同学到钢铁厂做社会调查。他们抽取组成完全相同的质量为2.84克、4.26克、6.23克的三份钢样(假设钢样中只含铁和碳),分别加入100克稀硫酸中进行实验(实验I、Ⅱ、Ⅲ),充分反应后,将得到的实验数据绘制出如右图象。试回答(计算结果精确到0.1%):
(1)写出实验中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
(2)实验1中铁参加反应质量为 。
(3)稀硫酸完全参加反应的实验中,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答案】(1)Fe+H2SO4 FeSO4+H2↑
(2)解:设铁的质量为x, Fe+H2SO4=FeSO4+H2↑ 56 2 X 0.1克 x:0.1克=56:2解得x=2.8克
(3)解:设实验Ⅲ中铁的质量为y,生成FeSOA的质量为z。
Fe+H2SO4=FeSO4+H2↑
56 152 2
Y z 0.2克
y:0.2克=56:2x:0.2克=152:2
解得y=5.6克
x=15.2克
FeSO4%=15 ×100%=14.4%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金属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该题主要考查金属的化学性质及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解析】(1)样品是铁单质和碳单质构成的,加入酸中,只有铁单质会与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2)根据图像可知,实验一中生成了0.1g氢气,然后根据化学方程式列比例方程即可求出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
(3)对比实验一和实验三可知,样品质量增加2倍多,但氢气质量只增加了2倍,说明第三次实验中硫酸不足,样品没有反应完全,所以直接根据第三次的氢气质量计算出溶质的质量及参与反应的铁的质量即可;
故答案为:(1) Fe+H2SO4 FeSO4+H2↑ ;(2) 解:设铁的质量为x,
Fe+H2SO4=FeSO4+H2↑
56 2
X 0.1克
x:0.1克=56:2解得x=2.8克
(3) 解:设实验Ⅲ中铁的质量为y,生成FeSO4的质量为z。
Fe+H2SO4=FeSO4+H2↑
56 152 2
Y z 0.2克
y:0.2克=56:2x:0.2克=152:2
解得y=5.6克
x=15.2克
FeSO4%=15 ×100%=14.4%。
30.(2022·仙居模拟)某小组对水稻的浅水种植产生了兴趣,查阅资料得知:
①浅水种植可以提高水稻的产量,但水位不能没过茎叶;
②水稻根系中含有氧化酶,能够利用氧气将酒精分解为无毒物质;
③水稻的根系中有特殊的结构——气腔(如图),这种气腔贯穿在整个水稻根部,且与茎、叶中的气腔相通;
④浅水种植使水稻面临的杂草竞争远小于那些旱生作物,水稻田还为许多特殊的细菌(如固氮菌)提供了绝佳的生长环境。
请结合资料及所学知识,阐述浅水种植能提高水稻产量的原理。
【答案】植物的根系需要氧气进行正常的呼吸作用,若在无氧的环境下,根系会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使植物出现烂根现象。水稻根系中有气腔,与茎、叶连通,所以氧气能通过叶片中的气孔进入,沿着气腔到达根部,维持水稻根部的正常呼吸。水稻根系中含有氧化酶,即使环境中含有少量的酒精,也能在氧化酶的作用下被分解为无毒物质,若水位没过茎叶,气腔及氧化酶均不能起作用,所以水稻只能在浅水环境中生长。杂草没有气腔,所以浅水环境杂草会由于根部得不到氧气烂根而死,所以特殊的淹水环境使水稻面临的杂草竞争远小于那些旱生作物。同时水稻田中有固氮菌,能将空气中的游离态氮转变成能被水稻利用的化合态氮,氮肥能促进水稻茎叶的生长。综上,浅水种植更有利于水稻生长,提高水稻的产量。
【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植物的呼吸作用
【解析】【分析】农作物的增产与土壤类型、水分的供给、光合作用及呼吸作用有关;植物的根系需要氧气进行正常的呼吸作用,若在无氧的环境下,根系会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使植物出现烂根现象。所以需要足够的氧气维持水稻根部的正常呼吸。
同时水稻的根系中有特殊的结构——气腔,这种气腔贯穿在整个水稻根部,且与茎、叶中的气腔相通;有利于水稻呼吸。
同时结合水稻面临的杂草竞争、水稻田中有固氮菌,进行分析。
31.(2022九上·瑞安期中)瑞安古代民间为了促进农作物生长,常用秸秤或树枝烧制草木灰作为肥料。草木灰的主要成分为K2CO3,为探究秸秤和树枝烧制的草木灰,哪种K2CO3含量更高,兴趣小组将10克不同类型的草木灰样品(杂质不与盐酸反应)放在锥形瓶中,放在电子天平上,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如图甲)。
(1)草木灰中加入稀盐酸后观察到现象是 。
(2)在树枝烧制的草木灰样品试验中,小组记录天平示数与加入稀盐酸质量,测得实验数据如图乙所示,锥形瓶质量为50克,则该样品中K2CO3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反应化学方程式:K2CO3+2HCl=2KCl+H2O+CO2↑)
(3)兴趣小组改用秸秤烧制的草木灰样品重复以上实验,实验装置、样品质量和稀盐酸总质量都不变,在图乙的基础上绘制成如图丙所示曲线ab’c’,请推测秸秤草木灰样品中K2CO3的含量相比树枝草木灰样品中是更高还是更低,并说明理由。 。
【答案】(1)有大量气泡产生
(2)由图像可知,反应结束后消耗稀盐酸质量为40克,则产生二氧化碳质量为10g+50g+40g-99.56g=0.44g,设样品中K2CO3的质量分数为x
K2CO3+2HCl=2KCl+H2O+CO2↑
138 44
10gx 0.44g
138:44=10gx:0.44g
x=13.8%
(3)更高 反应生成更多的二氧化碳气体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碳酸盐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分析;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先计算出二氧化碳质量,再由二氧化碳质量及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碳酸钾的捏分数分析;
(3)由秸秤烧制的草木灰样品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大于树枝草木灰分析。
【解答】(1)草木灰主要成分为碳酸钾,碳酸钾与盐酸反应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故草木灰中加入稀盐酸后观察到现象是有大量气泡产生;
(2)由图像可知,反应结束后消耗稀盐酸质量为40克,则产生二氧化碳质量为10g+50g+40g-99.56g=0.44g,设样品中K2CO3的质量分数为x
K2CO3+2HCl=2KCl+H2O+CO2↑
138 44
10gx 0.44g
138:44=10gx:0.44g
x=13.8%
(3)由图像可知, 秸秤烧制的草木灰样品与酸反应时产生更多的二氧化碳气体,由此可知, 秸秤烧制的草木灰中碳酸钾的含量高于树枝草木灰;
故答案为:(1)有大量气泡产生 ;(2)13.8%;(3)更高;反应生成更多的二氧化碳气体 。
32.(2021九上·镇海期末)小科发现超市收银台自动传送带的末端两侧挡板上有两个相对的小孔,当物品送到两个小孔的中间时传送带就会停止运动,取走物品后传送带又会重新运动。回家后小科利用已学的科学知识自己 设计了一个“自动传送带”(如图):传送带由工作电路中的电动机带动,A、B是传送带末端两 侧挡板上的小孔,A孔处有一激光源 S; 控制电路中的光敏电阻 R2 刚好位于 B孔处,电磁铁线圈 阻值 R0=20Ω、保护电阻 R1=60Ω、电源 U=5V。
此光敏电阻的阻值 R2与光照强度 E(单位勒克斯,符号lx )之间的几次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光照强度 E/lx 5 10 15 20 25 30 40
光敏电阻R2/Ω 60 30 20 15 12 10
(1)分析上表数据,根据光敏电阻的阻值R2随光照强度E变化的规律,求当E=40lx时,R2= Ω。
(2)当光照强度E≥15lx时,继电器的衔铁被吸合,则线圈中的电流满足什么条件?(通过计算说明)
(3)若激光源的光未被物体挡住时,B小孔受到的光照强度为30lx;被物体挡住时,B小孔受到的光照强度为10lx。当传送带停止时,光敏电阻R2消耗的功率为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01W)
(4)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多,激光源的光逐渐变弱。为了实现在更微弱的光照下,也能使继电器的衔铁被吸合,下列措施正确的是________(可多选)。
A.减小R1的阻值 B.减小控制电路总电压
C.减小工作电路总电压 D.电磁铁向右移
【答案】(1)7.5
(2)解:当光照强度E=15lx时,R2=20Ω。由欧姆定律可知,
I= = =0.05A
∴线圈中的电流应大于或等于0.05A
(3)解:传送带停止时,E=10lx时,R2′=30Ω
I′= = = A
P=I′2R2′=( A)2×30Ω≈0.06W
(4)A;D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表格数据确定光照强度与光敏电阻阻值之间的数量关系,据此计算出空白处对应的光敏电阻值。
(2)根据表格确定光照强度E=15lx时光敏电阻的阻值R2,然后根据串联电路的电阻规律计算出总电阻,最后根据计算出此时线圈中的电流即可。
(3)根据表格确定传送带静止时光敏电阻的阻值R2',再根据 计算出此时通过电路的电流,最后根据 P=I′2R2′ 此时光敏电阻的电功率。
(4)电磁铁的衔铁能否被吸下来,取决于它受到的电磁力的大小和通过杠杆作用的弹簧弹力的作用效果,可从影响电磁铁磁场强弱的因素和杠杆平衡的角度分析判断。
【解答】(1)将表格中每组中的光照强度与光敏电阻的阻值相乘,它们的乘积都等于300,则当E=40lx时,光敏电阻R2=。
(4)当衔铁被吸合时需要的力是不变时,电磁铁的磁场强度不变,通过电路的电流大小不变,即电路的总电阻应该保持不变。当激光源的光变弱时,光敏电阻R2的阻值变大,根据可知,此时可以减小R1的阻值,或减小变阻器接入的阻值,故A正确;
当激光源的光变弱时,光敏电阻R2的阻值变大,那么总电阻变大,如果要保持通过电路的电流不变,还可以适当增大控制电路的电压,故B错误;
衔铁能否被吸合,与工作电路无关,故C错误;
当激光源的光变弱时,光敏电阻R2的阻值变大,那么总电阻变大,那么通过电磁铁的磁力变小。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将电磁铁向右移动,增大动力臂,也可以得到同样的效果,故D正确。
故选AD。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