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下课后分层练:9.2.2 溶解度(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化学九下课后分层练:9.2.2 溶解度(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5-09 11:25:21

文档简介

课题2溶解度
(
基础知识清单
)
1.物质的溶解性
①碘几乎不溶于水,却能溶解在汽油中,说明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②高锰酸钾几乎不溶于汽油,碘却能溶解在汽油,说明不同种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③物质的溶解性受温度影响。
2.固体溶解度
(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2)理解定义四要素:
①条件:一定温度,固体溶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只有指明温度,溶解度才有意义。
②标准:100g溶剂,固体物质的溶解量随溶剂量的增大而增大,限度100g溶剂的量便于统一标准后比较。③状态:达到饱和状态,只有达到最大溶解量时才是确定的值。
④单位:为克,溶解度其实就是溶质的质量,是在特定量溶剂和一定温度下的溶质质量。
(3)溶解度的意义:20℃时,氯化钠溶解度为36g。
①在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即达饱和)36gNaCl。
②在20℃时,100g水中溶解36g氯化钠形成饱和溶液。
③在20℃时,完全溶解36g氯化钠,最少需要水100g。
④在20℃时,136g氯化钠溶液中有100g水,36g氯化钠。
拓展:在20℃时,任意质量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m(氯化钠):m(水):m(氯化钠溶液)=36:100:136。
(3)影响因素
①内因:溶质和溶剂的性质。
②外因:温度。
a.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KNO3;
b.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影响很小,如NaCl;
c.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Ca(OH)2。
(4)溶解度的相对大小(20℃)
溶解度/g <0.01 0.01~1 1~10 >10
一般称为 难溶 微溶 可溶 易溶
溶解度和溶解性的关系
溶解性是根据20℃时,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划分的。
3.气体溶解度
(1)定义:通常是指该气体的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2)影响因素
①内因:气体和溶剂本身的性质。
②外因:温度、压强。
压强——气体溶解度随压强增大而增大。(事实: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射出来)
温度——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事实:喝了汽水后会打嗝)
(O2不易溶于水,CO2能溶于水,CO、H2难溶于水,CH4极难溶于水)
4.固体溶解度曲线
(1)意义
  
图1        图2
(2)认识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曲线上的溶解度数值对应的是在100g水中的溶质质量 1.曲线上的点——表示某物质在对应温度下的溶解度 A点:表示20o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90g。 B点:表示70oC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60g。 2.曲线以上的区域——表示对应温度下该溶质的饱和溶液,且溶液中有溶质剩余 C点:表示20oC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且有固体剩余。 3.曲线以下的区域——表示对应温度下该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D点:表示20oC时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 4.两曲线的交点——表示两物质在该对应温度下的溶解度相等 E点:表示70oC时硝酸钾和硝酸钠的溶解度相同,都为140g。 比较两种物质溶解度大小(指定温度范围,再比较) ①如70o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铵的溶解度。 ②如比较硝酸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大小: 0oC < t < 70oC:硝酸钾的溶解度小于硝酸钠 70oC < t: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钠 溶解度变化趋势 绝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KNO3 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如NaCl 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如Ca(OH)2 饱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 对于硝酸钠溶液: D→A: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加溶质或恒温蒸发溶剂; C→A:饱和溶液将多余的固体溶解进溶液变成恰好饱和溶液,加水; C→E:硝酸钠溶液从20oC升温到70oC,多余的固体溶解形成饱和溶液 8.确定结晶的优选方法 ①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变大的物质,采用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 如硝酸钾、硝酸铵、硝酸钠、硝酸铵等 ②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变化不大的,采用蒸发结晶。如氯化钠 确定除杂方法 根据要提纯的物质的溶解度确定结晶方法提纯,同时杂质被除去。 如:KNO3(NaCl):降温结晶 ;NaCl(KNO3):蒸发结晶
例1.如图所示,分析两种物质的溶解度
①a、b物质溶解度曲线受温度的影响?
a、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温度对a的影响更大。
②N点的意义? 在t1oC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S1g。(注意溶解度有单位)
③P点的意义? 在t3oC时,b物质的溶解度为S3g。
④M点的意义? 在t2oC时,a和b的溶解度相等,为S2g。
⑤a、b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
0oC < t < t2oC时,b的溶解度大于a; t > t2oC时,a的溶解度大于b。
⑥a物质采用什么方法结晶? 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
⑦b物质采用什么方法结晶? 蒸发结晶
⑧a中混有b,采用什么方法提纯a? 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
⑨b中混有a,采用什么方法提纯b? 蒸发结晶
⑩将t1℃时a、b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3℃,得到的是(“饱和”或“不饱和”)溶液?a不饱和,b不饱和
(3)溶解度曲线应用
①判断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
③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的大小。
④判断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变化趋势。
⑤判断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
⑥确定混合物的分离、提纯方法。
5.结晶:
蒸发结晶(蒸发溶剂):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变化不大的固体
降温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固体
6.如何从某溶液中提取固体溶质?
(1)对于所有固体溶质的溶液,都可用蒸发溶剂法;
(
t
/

) (
溶解度/g
)(2)对于形如的溶质的溶液,还可用降温结晶法;
(3)对于形如的溶质的溶液,一般只采用蒸发溶剂法;
(4)对于形如的溶质的溶液,还可用升温结晶法。
7.
(a)t3℃时A的溶解度为 80g ;
(b)P点的的含义 在该温度时,A和C的溶解度相同;
(c)N点为 t3℃时A的不饱和溶液 ,可通过 加入A物质 、 降温、 蒸发溶剂 的方法使它变为饱和;
(d)t1℃时A、B、C、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C>B>A;
(e)从A溶液中获取A晶体可用降温结晶 的方法获取晶体;
(f)从B的溶液中获取晶体,适宜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获取晶体;
(g)t2℃ 时A、B、C的饱和溶液各W克,降温到t1℃会析出晶体的有A和B 无晶体析出的有 C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依次为 A(h)除去A中的泥沙用 过滤法;分离A与B(含量少)的混合物,用结晶法。
(
课后培优练
级练
)
培优第一阶——基础过关练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是 34g,则 20℃时氯化钾溶液中溶质、溶液的质量比为 34:100
B.2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是 34g,则 20℃时氯化钾溶液中溶质、溶剂的质量比为 34:100
C.27%的硝酸钾溶液中溶质、溶剂的质量比为 27:100
D.27%的硝酸钾溶液中溶质、溶液的质量比为 27:100
【答案】D
【解析】
A、2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是34g,则20℃时氯化钾饱和溶液中溶质、溶液的质量比为34:100,故错误;
B、2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是34g,则20℃时氯化钾饱和溶液中溶质、溶液的质量比为34:100,故错误;
C、27%的硝酸钾溶液中溶质、溶液的质量比为27:100,故错误;
D、27%的硝酸钾溶液中溶质、溶液的质量比为27:100,故正确。
故选D。
2.已知20℃时KNO3的溶解度为31.6g。下列关于对它的理解正确的是(  )
A.20℃,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1.6g KNO3固体
B.20℃时,100g KNO3溶液中溶解31.6g KNO3固体
C.100g水中溶解了31.6g KNO3固体达到饱和
D.20℃时,31.6g KNO3固体溶于水形成饱和溶液
【答案】A
【解析】A、符合溶解度的定义,故A正确;
B、是131.6克饱和溶液中含有31.6g硝酸钾,故B错误;
C、没有指明温度,故C错误;
D、没有指明溶剂质量,故D错误。
3.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不能说明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
A.烧开水时,沸腾前有气泡逸出 B.喝下汽水感到有气体冲出鼻腔
C.揭开啤酒瓶盖,有大量的泡沫溢出 D.夏季黄昏,池塘里的鱼常浮出水面
【答案】C
【解析】A、烧开水使水的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度变小,气泡会溢出,故此选项错误.B、喝下汽水,气体的温度升高,二氧化碳溶解度变小,是温度对它的影响,故此选项错误.C、揭开啤酒瓶盖,瓶内气压变小,则会有有大量气泡逸出,是压强对气体的影响,故此选项正确.D、夏季黄昏,气温较高,水中的氧气溶解量变小,与会出现浮头现象,故此选项错误.故选C
4.KNO3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0~60℃,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60℃时的KNO3饱和溶液降温至20 ℃,有晶体析出
C.20℃,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1.6 g KNO3
D.60℃时,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60%的KNO3溶液
【答案】D
【解析】A、由KNO3的溶解度曲线图可知,0~60 ℃,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故A正确;B、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60 ℃时的KNO3饱和溶液降温至20 ℃,有晶体析出,故B正确;C、20 ℃,KNO3的溶解度为31.6 g,则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31.6 g KNO3,故C正确;D、60 ℃时,KNO3的溶解度为110 g,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00%<60%,不能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60%的KNO3溶液,故D不正确。故选D。
5.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甲物质的溶解度是102g
C.20℃时,50g水中加入15g甲物质充分溶解可得到65g溶液
D.70℃时,甲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或降低温度,都有晶体析出
【答案】D
【解析】
A、由图可知,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7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102g,应指明温度,不符合题意;
C、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28g,该温度下,50g水中加入15g甲物质,只能溶解14g,充分溶解后,可得到50g+14g=64g溶液,不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70℃时,甲的溶解度最大,甲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或降低温度,溶解度均减小,均有晶体析出,符合题意。
故选D。
6.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20℃时,100g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含有相同质量的溶质
B.40℃时,甲比乙的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大
C.甲、乙的饱和溶液从40℃降温到20℃,析出固体质量甲>乙
D.将1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的甲溶液从40℃降温至20℃,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仍然为20%
【答案】D
【解析】
A、 未指明溶液的状态或溶质质量分数,20℃时,100g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含有的溶质的质量不一定相等。错误。
B、40℃时,甲比乙的溶解度大,但溶质质量分数需要根据配制的溶液具体判断,错误。
C、 甲、乙的饱和溶液从40℃降温到20℃均会有溶质析出,但析出溶质的质量需要结合溶液的质量进行判断。错误。
D、20℃是,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所以将1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的甲溶液从40℃降温至20℃无溶质析出,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仍然为20%。正确。
故选D。
7.如图是KNO3与KCl的溶解度对比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t℃时,KN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0%
B.可以通过降低温度使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变饱和
C.30℃时,KNO3的溶解度大于KCl的溶解度
D.KNO3中混有少量KCl,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KNO3
【答案】A
【解析】
A. t℃时,KNO3的溶解度为30g,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0%,错误;
B. 硝酸钾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可以通过降低温度使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变饱和,正确;
C.由图可知,30℃时,KNO3的溶解度大于KCl的溶解度,正确;
D. 硝酸钾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KNO3中混有少量KCl,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KNO3,正确。
故选A。
8.如图是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t1℃时,100g硝酸钾溶液中含有20g硝酸钾
B.在t2℃时,硝酸钾与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杂质氯化钠,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硝酸钾
【答案】A
【解析】
A、由图可知,t1℃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0g,说明该温度下,100g水(不是溶液)中最多能溶解20g硝酸钾,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t2℃时,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说明该温度下,硝酸钾和氯化钠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不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不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故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杂质氯化钠,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硝酸钾,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水中,逐渐加入硝酸钾固体,下列图像符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A.B.C.D.
【答案】A
【解析】
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水中,逐渐加入硝酸钾固体,溶质的质量会从零开始增加,直到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溶质的质量就不会在变。
故选:A
10.已知20℃时 CuSO4的溶解度为32g。20℃时,取一定质量某CuSO4溶液于烧杯中,按下图进行实验(整个过程中忽略溶剂损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甲<丙<丁 B.丁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丙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8:33 D.硫酸铜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答案】B
【解析】
A、等质量的水中,丁中溶质的质量最多,丙中其次,甲中溶质的质量最少,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丁>丙>甲,故选项说法正确;
B、完全加热到50°C时,剩余的硫酸铜完全溶解,丁溶液可能恰好饱和,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C、丙中溶液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20°C时CuSO4的溶解度为32g,则丙中溶液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32g:132g=8:33,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图示分析,50°C时等质量的水中溶解的溶质的质量比20°C时多,说明硫酸铜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11.如图是A、B两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曲线,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t1℃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_g,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2)a点的含义是________。
(3)从A、B的混合物中分离A物质,一般采用_________的方法。
【答案】
(1) 25 20%
(2)t2℃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3)降温结晶
【解析】
(1)从图示看:t1℃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25克;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2)a点的含义是在t2℃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3)从A、B的混合物中分离A物质,一般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方法,因为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很大。
12.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t2℃时,a、b、c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
(2)t2℃时,将30ga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g。
(3)若将N点处b的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
(4)当a中混有少量b时,常用______方法提纯a。
【答案】
(1)a>b>c
(2)75g
(3)加入b或蒸发或降温
(4)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
【解析】
(1)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t2℃时,a、b、c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2)t2℃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50g,根据溶解度的概念可知,t2℃时,50g水中最多溶解25g a物质,将30ga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是50g+25g=75g;
(3)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若将N点处b的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用的方法是加入b或蒸发或降温;
(4)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a、b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升高,且a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当a中混有少量b时,常用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方法提纯a。
13.为了研究物质的溶解现象,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
现象 固体溶解,形成紫色溶液 固体几乎不溶解 固体溶解,形成紫红色溶液
(1)对比实验①、②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2)设计实验②、③的目的是________.
【答案】(1)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性比在汽油中的好
(2)比较高锰酸钾和碘在汽油中的溶解情况
【解析】本题考查物质溶解性影响因素的实验探究.(1)①②实验为溶质相同,溶剂不同,由溶解现象可得出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性不同.(2)②③为溶质不同,溶剂相同,因此设计该组对比实验目的是证明不同溶质在同一溶剂中溶解性不同.
培优第二阶——拓展培优练
1.KCl与KNO3在不同温度的溶解度数据如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 10 20 30 40 50
KCl 30g 33g 35g 38g 41g
KNO3 21g 31g 45g 65g 88g
A.KNO3比KCl的溶解度大
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 20~30℃间
C.在20℃时,10g水中加入5gKCl可得到 33.3%的KCl溶液
D.在 50℃时,两物质各5g分别加入10g水中,充分溶解,均有固体剩余
【答案】B
【解析】
A、未指明温度,无法比较KNO3与KCl的溶解度大小,选项说法不正确;
B、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知,KCl与KNO3的溶解度在20~30℃范围内有相同的溶解度,所以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此范围内相交,选项说法正确;
C、20℃时,KCl的溶解度为33g,100g水最多溶解33gKCl,10g水中加入5gKCl,溶解3.3 gK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24.8%,选项说法不正确;
D、50℃时,KCl的溶解度为41g,100g水最多溶解41gKCl,10g水中最多溶解4.1gKCl,有固体剩余;50℃时,KNO3的溶解度为88g,100g水最多溶解88gKNO3,10g水中最多溶解8.8gKNO3,无固体剩余,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2.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和丙的溶解度相等
B.在t2℃时,将28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78g
C.t2℃时,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固体配制成饱和溶液所需溶剂质量的大小关系是甲<乙<丙
D.将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不考虑水的蒸发),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甲>乙>丙
【答案】C
【解析】
A.未指明温度,甲和丙的溶解度不一定相等,错误。
B.在t2℃时,甲的溶解度为40g,则50g水中最多溶解20g甲物质,所以将28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50g+20g=70g。错误。
C.t2℃时,溶解度甲>乙>丙,相同质量的水中最多溶解甲、乙、丙的质量为:甲>乙>丙。所以溶解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固体,配制成饱和溶液,所需要溶剂质量的大小关系是甲<乙<丙。正确。
D.丙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所以升温后丙有溶质析出,溶质质量分数减小。甲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所以升温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t1℃溶解度大小为乙>甲=丙,即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乙>甲=丙,所以升温后溶质质量分数为乙>甲>丙。错误。
故选C。
3.下列关于a、b数值的比较,其中a一定小于b的是
A.某物质的溶解度在低温时为ag,高温时为bg
B.同一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溶解度为bg
C.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同一温度下,向其中加入少量该物质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
D.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
【答案】B
【解析】
A、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反而减小,则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在低温时为ag,高温时为bg,则a大于b,选项错误;
B、同一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溶解度为bg,则a%=×100%,则a一定小于b,选项正确;
C、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同一温度下,向其中加入少量该物质后,该物质不再溶解,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仍为a%,即a=b,选项错误;
D、同一温度下,某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题文中两种溶液的温度与溶质的种类不确定,则无法比较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即不能确定a、b的关系,选项错误,故选B。
4.t1℃时,将a、b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各25g,分别加入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所示;升温到t2℃时,忽略水分蒸发,现象如图乙所示。图丙是a、b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两烧杯内a、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图乙中烧杯内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5%
C.图丙中曲线M表示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D.图乙中b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答案】A
【解析】
A、在t1℃时,根据图丙可知a、b两种固体的溶解度相同,题中溶剂质量相同,且都是饱和溶液,因此溶质质量分数相同,正确;
B、图乙中,b溶液中无固体剩余,溶质全部溶解,其质量分数为: ,错误;
C、从图甲和图乙可知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增高而减小,对应图丙中N曲线,错误;
D、图乙中,b溶液中无固体剩余,溶质全部溶解,不能确定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可能溶解后恰好形成饱和溶液,错误。
故选A。
5.如图是M、N两种纯净物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M、N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温度在t1℃时,M与N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把温度在t1℃时M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D.温度在t2℃时,N物质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M
【答案】B
【解析】
A.由图可知,N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首先增大而后减小,错误;
B. 温度在t1℃时,M与N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则两者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正确;
C. t1℃时M物质溶解度小于t3℃的溶解度,把温度在t1℃时M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3℃,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错误;
D. 温度在t2℃时,没有指明溶液状态,不能判断N物质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否大于M,错误。
故选B。
6.为了探究影响固体溶解性的因素,某同学设计了如下三组实验:
实验组别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实验温度 20℃ 20℃ 20℃ 20℃ 80℃ 20℃
溶剂种类 水 酒精 水 水 水 水
溶剂质量 20g 20g 10g 10g 10g 10g
固体种类 A A A B A B
加入固体质量 10g 10g 10g 10g 10g 10g
溶解固体质量 6.2g 0g ① 3.6g 10g 3.6g
(1)第一组的实验目的是 ;该组中所得到的溶液是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2)第二组中“①”的数值为 g。
(3)能得出结论“20℃时固体A的溶解性小于固体B的溶解性”的是 (填“第一组”、“第二组”或“第三组”)。
(4)由上述实验可知,影响固体溶解性的因素是 (填序号)。
A.温度 B.加入溶剂种类 C.加入溶剂质量 D.加入固体种类 E.加入固体质量
【答案】(1)溶剂种类对溶质溶解性的影响;饱和;(2)3.1g;(3)第二组;(4)ABD。
【解析】(1)比较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知道在第一组实验中只有溶剂不同,其它条件都是相同的,而且由表格可知,第一组实验中,水和酒精中分别加入了10g固体A,水中溶解了6.2g,酒精中不溶解,由于固体剩余,故所得到溶液一定为饱和溶液。(2)由题意可知,第一组与第二组实验对比,第一组实验中20g水溶解了6.2g固体A达到饱和,第二组与第一组实验对比,只有溶剂质量不同,其他条件相同,20g水溶解6.2g固体A饱和,10g水需要溶解3.1g 固体A达到饱和。
(3)由题意可知,能得出结论“20℃时固体A的溶解性小于固体B的溶解性”,根据对比实验,找出20℃时固体A与固体B出溶质不同外,其他条件相同的数据,只有第二组数据符合;
(4)由题意可知,分组实验对比,对比第二组与第三组实验中固体A的溶解性,可以发现溶解性与温度有关;对比第一组实验本身,可以得出溶剂的种类可以影响溶解性;对比第二组实验本身可以得出溶解性与加入的固体种类有关;
7.小科在室温下将a克的红糖(含不溶性杂质)放入100克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然后加热甲烧杯至50℃并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乙,再往乙加入20克50℃热水充分搅拌现象如图丙。已知a>b>c,实验过程中不考虑水分蒸发,请回答以下问题:
(1)该实验中甲、乙、丙烧杯中的溶液能确定是饱和溶液的是 。
(2)乙到丙过程中,加入20克50℃热水剩余固体的质量保持不变,原因是 。
【答案】(1)甲;
(2)红糖中的蔗糖已经完全溶解,剩余的c克物质是红糖中的不溶性杂质
【解析】(1)室温下将a克的红糖(含不溶性杂质)放入100克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然后加热甲烧杯至50℃并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乙,再往乙加入20克50℃热水充分搅拌现象如图丙。因为a>b>c,所以可推知,升温时,该物质能继续溶解,说明甲烧杯中的溶液一定是室温下的饱和溶液,而乙烧杯与丙烧杯中的剩余固体质量相等,说明剩余的c克固体是红糖中的不溶性杂质,所以乙烧杯和丙烧杯的溶液可能是50℃时该物质的饱和溶液,也可能是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2)因为红糖中的蔗糖已经完全溶解,剩余的c克物质是红糖中的不溶性杂质,所以乙到丙过程中,加入20克50℃热水剩余固体的质量保持不变;
8.如图1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t2℃时,将30克A物质放入50克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
(2)A物质中混有少量B物质,若提纯A物质,可采取的结晶方法是 。
(3)t1℃时,取等质量的A、C饱和溶液分别置于甲,乙两支试管中,如图2所示。在大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的硝酸铵固体溶解后,A、C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答案】(1)2:5 (2降温结晶)(3)A【解析】(1) t2℃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40 g,即100克水中最多可溶解49克A物质,将30 gA物质放入50 g水中,最多可溶解20克A物质,所以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20g:50g=2:5
(2) 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A物质中混有少量的B物质,若提纯A物质,可采用的结晶方法是降温结晶。
(4) t1℃时,取等质量的A、C饱和溶液分别置于甲、乙两支试管中,如图2所示,在大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的硝酸铵固体溶解,硝酸铵溶解吸热,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出现降温结晶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使得饱和溶液变为了不饱和溶液,但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故A、C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A9.硝酸钾和氯化钾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见下图,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见下表。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甲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乙 31.0 34.0 37.0 40.0 42.6 45.5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溶解度曲线和溶解度表,判断物质乙是指________(填写化学式)。
(2)60℃时,饱和KNO3溶液中混有少量KCl,应采用________的方法提纯KNO3(填写“蒸发溶剂”或“冷却结晶”)。
(3)60℃时,分别将等质量的KNO3和KCl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降至t ℃,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为:KNO3_____ KCl(填写“>”“=”或“<”)。
(4)如图所示,20℃时,将一定质量的KNO3固体放入盛水的试管中,发现有少量固体未溶解,向烧杯的水中加入某物质后,试管内固体能完全溶解。则加入的物质可以是_____(填写字母标号)。
①冰块 ②生石灰固体 ③硝酸铵固体 ④干冰 ⑤浓硫酸 ⑥氢氧化钠固体
A ①③④ B ②⑤⑥ C ①③⑤ D ②④⑥
(5)60 ℃时,将45g KCl固体溶解于100 g水中,降温至20 ℃,析出晶体的质量是______。
【答案】 (1). KCl (2). 冷却结晶 (3). > (4). B (5). 11g (或11.0 g,漏写单位不得分)
【解析】(1)观察溶解度曲线和溶解度表,乙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则物质乙是指KCl;
(2)K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则60℃时,饱和KNO3溶液中混有少量KCl,应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KNO3;
(3)60℃时,分别将等质量的KNO3和KCl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降至t ℃,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为:KNO3>KCl,因为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降温析出晶体更多;
(4)20℃时,将一定质量KNO3固体放入盛水的试管中,发现有少量固体未溶解,向烧杯的水中加入某物质后,试管内固体能完全溶解,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所以加入物质后烧杯中的水温度升高;则能使水温升高的有:生石灰固体和水反应放热,浓硫酸、氢氧化钠固体是溶于水放热。故选B;
(5)60 ℃时,将45g KCl固体溶解于100 g水中,降温至20 ℃,此时KCl的溶解度为34g,析出晶体的质量是45g-34g=11g。
10.NaCl和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温度/℃ 0 20 40 60
NaCl的溶解度/g 35.7 36.0 36.6 37.3
KNO3的溶解度/g 13.3 31.6 63.9 110
A. 20℃时,100gH2O最多能溶解36.0gNaCl
B. 40℃时,KN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63.9%
C. 可用冷却海水的方法获取大量食盐
D. 其他条件不变,升温可将KNO3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答案】C
【解析】A、根据表格提供的数据,20℃时NaCl的溶解度是36.0g,固体的溶解度是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因此20℃时,100gH2O中最多能溶解36.0gNaCl,选项A正确;
B、根据表格提供的数据,40℃时KNO3的溶解度是63.9g,则40℃时KN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小于63.9%,选项B正确;
C、根据表格提供的数据,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且海水中氯化钠的浓度较低,从海水中获取食盐应该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即海水晒盐),用冷却海水的方法不能获取大量食盐,选项C错误;
D、从表中数据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因此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升温可将KNO3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选项D正确。故选C。
11.a、b、c三种不含结晶水的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B.将a的溶液由t2 ℃降温到t1 ℃,一定有晶体析出
C.t2 ℃时,50 g的a溶于50 g水,溶液的质量分数为50% D.c的饱和溶液由t2 ℃降温到t1 ℃,溶液的质量分数不变
【答案】D
【解析】A、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故A错误;B、将a的溶液由t2 ℃降温到t1 ℃,溶液的状态不能确定,所以不一定有晶体析出,故B错误;C、t2 ℃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50 g,所以50 g的a溶于50 g水,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00%=33.3%,故C错误;D、c的饱和溶液由t2 ℃降温到t1 ℃,溶解度增大,不会析出晶体,溶剂质量也不变,所以溶液的质量分数不变,故D正确。故选D。
12.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20℃时,溶解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欲将c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填“降低”或“升高”)温度。
(3)20℃时,向30g物质a中加入50g水,充分溶解并恢复到原温度,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____________g。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
A当b中混有少量a时,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b。
B20℃时,用a、b、c三种固体配制等质量的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大小关系是b>a=c
C将20℃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b>a>c
【答案】 (1). b (2). 降低 (3). 17.5 (4). AC
【解析】(1)由图可知,20℃时,溶解度最大的是b;
(2)由图可知,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欲将c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降低温度;
(3)由图可知,20℃时,a的溶解度是35g,即,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5ga物质,故向30g物质a中加入50g水,充分溶解并恢复到原温度,只能溶解17.5g,故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17.5g;
(4)A、由图可知,a、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a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b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当b中混有少量a时,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b,符合题意;
B、20℃时,溶解度:b>a=c,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b>a=c,等质量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b>a=c,所需水的质量大小关系是a=c>b,不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a、b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将20℃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a、b的溶解度增加,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c的溶解度减小,还是饱和溶液,20℃时b的溶解度大于20℃时a的溶解度大于t℃时c的溶解度,故20℃时,b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20℃时a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t℃时c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故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b>a>c,符合题意。故选AC。
培优第三阶——中考沙场点兵
1.(2022江苏泰州中考)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碘酒溶液中,酒精为溶质 B. 向水中加入蔗糖,导电性明显增强
C. 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 积雪的路而撒食盐、可以促进积雪融化
【答案】D
【解析】A、碘酒溶液中,酒精为溶剂,碘是溶质,故A错误;
B、蔗糖不能解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溶于水中不会增加溶液的离子浓度,所以不会增强溶液的导电性,故B错误;
C、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故C错误;
D、固体物质溶于水,所得溶液的沸点比纯水高,凝固点比纯水低;在积雪上撒盐,盐溶于水时形成的盐溶液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从而使冰雪在较低的温度下也能融化,故D正确。
故选D。
2.(2022四川乐山中考)氯化铵常用作铁制品的除锈剂。不同温度时,氯化铵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20℃时,将50g氯化铵固体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搅拌使其充分溶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烧杯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3g
B. 再加入100g水,充分溶解后烧杯中仍有固体剩余
C. 升温至40℃,溶液的质量分数约为31.5%
D. 升温至60℃,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答案】B
【解析】A、2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37. 0g,20℃时,将50g氯化铵固体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最多只能溶解37. 0g,烧杯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为50g-37g=13g,故选项说法正确;
B、2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37. 0g,200g的水中能溶解74g的氯化铵,再加入100g水,50g的氯化铵充分溶解,烧杯中没有固体剩余,故选项说法错误;
C、4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46. 0g,溶液的质量分数约为,故选项说法正确;
D、氯化铵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升温至60℃,最多能溶解55g,50g氯化铵固体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烧杯中的溶液为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3.(2022湖南岳阳中考)已知 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现将 a gA、b gB、c gC 分别在 10℃。20℃、30℃时加入 100g 水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a、b、c 三点表示的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B. 三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A
C. c 点恰好形成无色、均一、稳定的溶液
D. 升温至 30℃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为:A=C>B
【答案】D
【解析】A、溶解度曲线上的点表示恰好饱和的溶液,溶解度曲线上方的点表示饱和溶液且有未溶解的溶质,溶解度曲线下方的点表示不饱和溶液,故a、c点表示饱和溶液,b点表示不饱和溶液,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B、由图像可知b<a=c,10℃时agA不能全部溶于100g水中,30℃时cgC恰好溶于100g水中,20℃时bgB完全溶解在100g水中,故三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C;
C、c点形成的是恰好饱和的溶液,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但不一定是无色的,与是否饱和无关,故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D、升温至30℃时,A的溶解度大于ag,agA能够完全溶解在100g水中, C的溶解度等于cg,cgC能完全溶解在100g水中,B的溶解度大于bg,bgB也能完全溶解在100g水中。等量的溶剂中,溶质越多溶质质量分数越大,由图像可知a=c>b,故升温至 30℃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为A=C>B,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4.(2022年安徽省中考)已知KNO3在20℃、30℃时的溶解度分别为31.6g、45.8g,某同学按下图所示步骤进行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I中KNO3的质量分数为10.0% B.Ⅱ中溶液是30℃时KNO3的不饱和溶液
C.Ⅱ中KNO3的质量分数是I中的2倍 D.Ⅲ中有KNO3晶体析出
【答案】B
【解析】
A. I中硝酸钾全部溶解,溶质质量分数为。错误。
B. Ⅱ中溶剂质量为50g。30℃时硝酸钾溶解度为45.8g,则该温度50g水中最多溶解22.9g硝酸钾达到饱和,而此时加入的硝酸钾质量为5g+5g=10,溶液是不饱和溶液。正确。
C. Ⅱ中KNO3的质量分数为,不是I中的2倍,错误。
D. 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则50g水中最多溶解15.8g硝酸钾,而加入硝酸钾的质量为10g,能全部溶解,不会有晶体析出。错误。
故选:B。
5.(2022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t1℃时,将相同质量的KNO3和KC1分别加入盛有100g水的甲、乙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I所示,图Ⅱ为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烧杯中的溶质为KNO3
B.将温度升高到t2℃时,乙烧杯中仍然有固体剩余
C.若KNO3中混有少量KCl,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KNO3
D.若取t3℃时KNO3和KC1的饱和溶液各100g,降温至t2℃时,析出晶体较多的是KNO3
【答案】D
【解析】
A.t1℃时,氯化钾的溶解度比硝酸钾大,则将等质量的氯化钾和硝酸钾加入100g水中,氯化钾溶解的多,而图中乙烧杯中有固体剩余,说明是硝酸钾,则甲烧杯中的溶质为氯化钾,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t2℃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和氯化钾相等,则将温度升高到t2℃时,乙烧杯中也没有固体剩余,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硝酸钾受温度影响比较大,则若KNO3中混有少量KCl,应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KNO3,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降温时,硝酸钾溶解度减少的比氯化钾大,则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的饱和溶液由t3℃时降温至t2℃时,硝酸钾析出晶体比较多,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6.(2022年四川省德阳市中考)NaOH是常见的碱,其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g 42 109 129 174 314
A.20℃时,200g水中能溶解218gNaOH
B.NaOH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C.将40℃的NaOH饱和溶液升高到60℃,其质量分数增大
D.将80℃的NaOH饱和溶液降温至20℃,析出晶体205g
【答案】A
【解析】
A、由表可知,20℃时,氢氧化钠的溶解度为109g,即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109g氢氧化钠,故该温度下,200g水中能溶解218gNaOH,符合题意;
B、由表可知,氢氧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将40℃的NaOH饱和溶液升高到60℃,升温后,溶解度增加,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不变,故溶质质量分数不变,不符合题意;
D、将80℃的NaOH饱和溶液降温至20℃,降温后,氢氧化钠的溶解度减小,有溶质析出,但是溶液质量未知,析出晶体的质量无法确定,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根据图示实验和溶解度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g NaCl 35.7 36.0 36.6 37.3 38.4
KNO3 13.3 31.6 63.9 110 169
A.若a是NaCl,则③中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B.若a是NaCl,则④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27.2%
C.若a是KNO3,则③到④溶液由不饱和转化为饱和
D.实验证明溶液是否饱和与温度、溶质的量和溶剂种类有关
【答案】B
【解析】
A、60℃时,NaCl的溶解是37.3 g,所以60℃时,20 g水最多能溶解氯化钠的质量是,故③中的溶液是6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故A错误;
B、由上述分析可知,③中的溶液是60℃时氯化钠的饱和溶液,由③恒温度蒸发5g 水后所得④中溶液仍为60℃的NaCl的饱和溶液,根据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可得④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故B正确;
C、60℃时,KNO3的溶解是110 g,所以60℃时,20 g水最多能溶解KNO3的质量是,15g水最多能溶解KNO3的质量是,所以③和④中的溶液都是60℃时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故C错误;
D、实验证明溶液是否饱和与温度、溶质的量和溶剂质量有关,与溶剂的种类无关,故D错误。故选B。
8.(2022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20℃时,将45g氯化钠均分成五份,依次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① ② ③ ④ ⑤
氯化钠质量/g 9 18 27 36 45
溶液质量/g 109 118 127 136 136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实验③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B.实验④所得溶液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C.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100g 水
D.将实验①所得溶液蒸发50g水,冷却到20℃,溶液达到饱和
【答案】C
【解析】
A、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的质量为36g,则实验③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并不最大,而是实验④和⑤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选项错误;
B、实验④和⑤可知,该温度下的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6g氯化钠,因此实验④所得溶液是20℃时氯化钠的饱和溶液,选项错误;
C、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的质量为36g,即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100g水,选项正确;
D、因为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100g 水,则该温度下的50g水中最多能溶解18g氯化钠,因此将实验①所得溶液蒸发50g水,冷却到20℃,溶液达不到饱和,选项错误,故选C。
9.(2022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KC1和KNO3的溶解度(见下表)和溶解度曲线(见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KNO3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KCl 27.6 31.0 34.0 37.0 40.0 42.6 45.5
A.曲线甲代表KCl的溶解度曲线
B.40℃时KNO3饱和溶液中KNO3的质量分数为63.9%
C.t1的值在20~30之间
D.将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
【答案】C
【解析】
A、曲线甲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所以甲曲线对应的是KNO3,选项不正确;
B、40℃时KNO3饱和溶液中KNO3的质量分数为:,选项不正确;
C、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由表格可以看出在只有在20~30之间,才有相等的溶解度,因此t1的值应20~30之间,选项正确;
D、t1℃时甲和乙溶解度相等,所以甲乙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也相等,将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由于溶解度都增大,溶液都变成了不饱和溶液,但溶质,溶剂质量都不变,所以甲乙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仍相等,选项不正确;
故选:C
10.(2022年四川省泸州市中考)已知:温度超过35℃时,NH4HCO3开始分解,其溶解度表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0 10 20 30
NH4HCO3溶解度(g/100g水) 11.9 15.8 21.0 27.0
A.用NH4HCO3晶体配制浓溶液时,可加热煮沸以加快溶解
B.NH4HCO3是铵态复合肥料,与其它肥料都可以混合使用
C.20℃时,50.0g蒸馏水就能使11.0g NH4HCO3晶体完全溶解
D.127.0g NH4HCO3饱和溶液,由30℃降至20℃可析出6.0g晶体
【答案】D
【解析】
A、温度超过35℃时,NH4HCO3开始分解。所以用碳酸氢铵晶体配制浓溶液时,不能加热煮沸,以防止碳酸氢铵受热分解,故A错误;
B、复合肥中含有氮、磷、钾元素中的两种及以上的营养元素,而碳酸氢铵中所含有的营养元素只有氮元素,故碳酸氢铵属于氮肥,不是复合肥;铵态氮肥和碱性物质混用时,会有氨气移出,从而降低铵态氮肥肥效,故碳酸氢铵不能和碱性物质混用,故B错误;
C、20℃时碳酸氢铵的溶解度为21.0g,即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溶解碳酸氢铵的质量为21.0g,所以该温度下50g水中对多溶解的碳酸氢铵质量为10.5g<11.0g,故碳酸氢铵晶体不能完全溶解,故C错误;
D、30℃时127.0g 碳酸氢铵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碳酸氢铵质量为27.0g,溶剂水的质量为100g。该饱和溶液由30℃降至20℃时,碳酸氢铵溶解度由27.0g降低到21.0g,所以30℃时127.0g的碳酸氢铵饱和溶液降温到20℃时,可析出6.0g晶体,故D正确;
故选D。
11.(2022广东中考)根据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t1℃时,50g甲能完全溶于50g水 B. 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C. t2℃时,丙和丁的溶解度相同 D. 加压或升温能增加戊的溶解度
【答案】C
【解析】A.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80g,也就是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80g物质甲,所以50g甲中只有40g能完全溶于50g水,选项错误。
B.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后剩余固体的质量在减小,说明溶解的物质变多,所以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选项错误。
C.t2℃时,丙和丁的溶解度相同,正确。
D.压强增大或者温度降低戊的溶解度在升高,所以加压或降温能增加戊的溶解度,选项错误。
故选:C。
12.(2022湖南邵阳中考)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_______℃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三种物质中,_______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3)t3℃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
【答案】(1)t2 (2)丙 (3)甲=乙>丙
【解析】(1)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2℃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由溶解度曲线可知,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3)甲、乙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丙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t3℃时溶解度关系为甲>乙>丙,则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甲>乙>丙,将t3℃时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甲、乙溶解度减小,析出晶体得到的是饱和溶液,此温度下甲的溶解度等于乙,故甲的溶质质量分数等于乙,而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液组成不变,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由图可知,t3℃时丙的溶解度小于t1℃甲、乙的溶解度,所以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甲=乙>丙。
13.(2022天津中考)溶液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下列少量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______(填序号)。
A. 植物油 B. 面粉 C. 白糖
(2)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①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
②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______;
③将t2℃时的甲、乙、丙三种物质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三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
(3)用氯化钠和蒸馏水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8%的氯化钠溶液。
①配制过程有以下步骤:a.称量及量取b.计算c.溶解d.装瓶贴标签,正确顺序是______(填序号)。
A.abcd B.bcad C.bacd
②该实验中需要称量氯化钠______g。
【答案】(1)C
(2)① 丙乙甲 ②. 甲 ③. 乙丙甲
(3)①. C ②. 8
【解析】(1)A、植物油不溶于水,形成乳浊液,故选项错误;
B、面粉不溶于水,形成悬浊液,故选项错误;
C、白糖易溶于水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溶液,故选项正确,故选:C;
(2)①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丙乙甲;
②t2℃时,甲、乙、丙的溶解度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甲;
③在t2℃时,溶解度为甲>乙>丙,此时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甲和乙还是饱和溶液,此时溶质质量分数可以利用溶解度计算,而丙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因此此时溶液质量分数与t2℃时相同,利用丙在t2℃时的溶解度计算,降温至t1℃时,溶解度为丙>甲,所以将t2℃时的甲、乙、丙三种物质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三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丙甲;
(3)①配制溶液的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装瓶,所以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是bacd,故填:C;
②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8%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100g×8%=8g。
14.(2022湖南长沙中考)下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P点的含义___________。
(2)在t2℃时,A物质的溶解度___________B物质的溶解度(填“>”、“<”或“=”)。
(3)已知在M点时,A物质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要使其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有___________(填一种即可)。
【答案】(1)t1℃时,A、B的溶解度相等 (2)> (3)增加A物质(或恒温蒸发溶剂或降低温度)
【解析】(1)由图可知,t1℃时,A、B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故P点的含义为:t1℃时,A、B的溶解度相等;
(2)由图可知,在t2℃时,A物质的溶解度>B物质的溶解度;
(3)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已知在M点时,A物质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要使其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有增加A物质,恒温蒸发溶剂,降低温度。
15.(2022湖北宜昌中考)溶液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下表是两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溶解度/g 氯化钾 27.6 31.0 34.0 37.0 40.0 42.6
次氯酸钠 22.7 26.7 34.8 50.0 52.4 56.5
①0℃时,100g水里最多只能溶解___________g氯化钾。
②30℃时,将30g次氯酸钠加入到装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____g。将此溶液恒温蒸发10g水,烧杯中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③50℃时,将氯化钾和次氯酸钠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降温至20℃,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大小关系是:氯化钾___________次氯酸钠(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我们常用含次氯酸钠的“84”消毒液定期对教室消毒。配制2000g质量分数为0.05%的消毒液,需要质量分数为10%的“84”消毒液___________g。
【答案】(1)①. 27.6 ②. 75 ;10 ③. 大于
(2)10
【解析】(1)①0℃时,氯化钾溶解度为27.6g,所以此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27.6g氯化钾。
②30℃时,次氯酸钠的溶解度为50g,即50g水中最多溶解25g次氯酸钠,有5g次氯酸钠不能溶解,所以溶液的质量为50g+25g=75g。30℃时10g水可溶解5g次氯酸钠,溶液恒温蒸发10g水,即会析出5g固体,再加未被溶解的5g固体,烧杯中固体质量为10g。
③两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降温后有晶体析出,仍为饱和溶液。降温后氯酸钾溶液的质量为。降温后次氯酸钠溶液的质量为。所以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大小关系是:氯化钾大于次氯酸钠。
(2)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其溶质质量不变,所以配制2000g质量分数为0.05%的消毒液,需要质量分数为10%的“84”消毒液=2000g×0.05%÷10%=10g。
16.(2022陕西中考A)NaCl和NH4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据如下表。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溶解度/g NaCl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NH4Cl 29.4 33.3 37.2 41.4 45.8 50.4
(1)50℃时,NaCl的溶解度是___________g。
(2)如图是NaCl和NH4Cl的溶解度曲线,则NH4Cl的溶解度曲线是___________(填“a”或“b”)。t℃时,若饱和NaCl溶液和饱NH4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两种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相等
B.两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t℃大于20℃
(3)20℃时,将mgNaCl不饱和溶液平均分为三份,并分别进行如下操作:
据此分析,x=___________,mgNaCl不饱和溶液中水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答案】(1)37.0
(2) a; C
(3) 4.6 ; 105
【解析】(1)由表格数据可知,50℃时,NaCl的溶解度是37.0g。
(2)由表格数据可知,氯化铵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氯化钠的大,则NH4Cl的溶解度曲线是a;
A.t℃时,氯化钠与硝酸铵的溶解度相等,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则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及溶剂的质量均相等,该选项说法正确;
B.t℃时,氯化钠与硝酸铵的溶解度相等,而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则两者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该选项说法正确;
C.由表格数据可知,1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比氯化铵大,但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比氯化铵的小,则两者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范围为10℃~20℃,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3)第一份溶液蒸发10g水时,析出1g固体,说明剩余的溶液为饱和溶液,而第三分溶液全部蒸发后,共析出10g固体,说明第一份蒸发后的溶液中还含有9g固体。而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说明100g水中最多溶解的氯化钠的质量为36g,则10g水中最多溶解的氯化钠的质量为,则若将第一份蒸发后的溶液继续蒸发10g水,则会析出3.6g固体,即第二份蒸发20g水时析出固体质量为1g+3.6g=4.6g;又由于溶解9g固体至少需要的水的质量为,则一份烧杯中水的质量共10g+25g=35g,mgNaCl不饱和溶液中水的质量为35g×3=105g。
17.(2022湖南郴州】下表是NaCl、NH4Cl的部分溶解度数据,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NaCl的溶解度/g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37.8
NH4Cl的溶解度/g 33.3 37.2 41.4 45.8 50.4 55.2 60.2
(1)NaCl、NH4Cl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结合上表数据,则NH4Cl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是___________(填“a”或“b”);
(2)参照上表数据,交点M的取值范围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 10℃~20℃ B. 40℃~50℃ C. 33.3g~35.8g D. 35.8g~36.0g
(3)50℃时,NaCl的溶解度是___________g,在此温度下,取20gNaCl固体放入50g水里,充分搅拌后,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结果精确到0.1%)。
【答案】(1)a
(2)AD
(3)37(或37.0) ;27.0%
【解析】(1)由表中数据可知,氯化铵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较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所以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比较陡,即为a;
(2)M点表示该温度下氯化铵和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即二者溶解度曲线的交点,由表中数据可知,当温度大于或等于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都小于氯化铵的溶解度,即此范围内二者的溶解度曲线无交点,故两条曲线的交点在10℃~20℃,此温度范围内,氯化钠的溶解度范围在35.8g~36.0g,氯化铵的溶解度范围在33.3g~37.2g,故两条曲线的交点在35.8g~36.0g,故选AD;
(3)50℃时,NaCl的溶解度37.0g,即为100g水中最多溶解37.0g的氯化钠,故在此温度下,取20gNaCl固体放入50g水里,最多溶解,充分搅拌后,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结果精确到0.1%)。
18.(2022年云南省中考)为探究硝酸钾的溶解性,进行了下图所示实验(实验过程)
结合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KNO3溶解度/g 20.9 31.6 45.8 63.9 85.5 110.0
A.①③中的溶液均为不饱和溶液 B.②③中溶液的质量:③>②
C.②③④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③>②>④ D.④中析出晶体的质量是0.9g
【答案】D
【解析】
A.①中温度为20℃,该温度溶液的溶解度为31.6g,所以有50g水能够溶解硝酸钾15.8g,只加入10g硝酸钾,所以为不饱和溶液;③中温度为60℃,该温度溶液的溶解度为110.0g,所以有50g水能够溶解硝酸钾55g,而此时加入的硝酸钾有20g,所以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正确。
B.②固体有不溶的,③固体全溶,所以对应溶液的质量:③>②,正确。
C.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④中温度为10℃,该温度溶液的溶解度为20.9g,所以有50g水能够溶解硝酸钾10.45g,对应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所以②③④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③>②>④,正确。
D.④中析出晶体的质量是20g-10.45g=9.55g,错误。
故选:D。
19.(2022年重庆市中考)20℃时溶解度和溶解性的关系如下表,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
溶解度S 溶解性
S≥10g 易溶
10g>S≥lg 可溶
1g>S≥0.0lg 微溶
S<0.01g 难溶
(1)20℃时a、b两物质的溶解性均为_____溶。
(2)c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与_______相似(填序号)。A.KNO3 B.NaCl C.Ca(OH)2
(3)某温度时,将b的饱和溶液升温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能形成不饱和溶液。
(4)关于a、b溶液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A. 20℃时可配制质量分数为25%的a溶液
B.使60℃的a饱和溶液析出晶体的方法不止一种
C.阴影区域(不包括b曲线上的点)对应的b溶液为饱和溶液
【答案】(1)易
(2)C
(3)不一定
(4)B
【解析】
(1)由图可知,20℃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均为25g,均大于10g,溶解性均为易溶;
(2)由图可知,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故选C;
(3)由图可知,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故某温度时,将b的饱和溶液升温,不一定能形成不饱和溶液;
(4)A、20℃时,a的溶解度为25g,该温度下,a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不可能配制质量分数为25%的a溶液,不符合题意;
B、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使60℃的a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可采取恒温蒸发溶剂、降低温度的方法,符合题意;
C、阴影区域(不包括b曲线上的点)在b的溶解度曲线的下方,对应的b溶液为不饱和溶液,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0.(2022湖南株州中考)(4分)图1为KNO3和NaCl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点处KNO3和NaCl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填“相等”或“不相等”)。
(2)c点处KN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可用分数表示);d点处的KNO3溶液    (填“是”或“不是”)饱和溶液。
(3)图2中“某一步操作”前后的溶液状态变化过程可以在图2表示为    。
A.d点→c点 B.d点→b点 C.c点→b点 D.c点→d点
【答案】(1)相等。(2)44.4%;不是。(3)B。
【解析】(1)a点处KNO3和NaCl两种物质溶解度相等,并且都是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故答案为:相等。
(2)c点处是硝酸钾在t2℃时的饱和溶液,溶解度是80g,KN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44.4%;d点处的KNO3溶液不是饱和溶液。
故答案为:44.4%;不是。
(3)图2中“某一步操作”前后的溶液状态变化过程可以在图2表示为d点→b点(降低温度)。
故答案为:B。
1课题2溶解度
(
基础知识清单
)
1.物质的溶解性
①碘几乎不溶于水,却能溶解在汽油中,说明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②高锰酸钾几乎不溶于汽油,碘却能溶解在汽油,说明不同种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③物质的溶解性受温度影响。
2.固体溶解度
(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2)理解定义四要素:
①条件:一定温度,固体溶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只有指明温度,溶解度才有意义。
②标准:100g溶剂,固体物质的溶解量随溶剂量的增大而增大,限度100g溶剂的量便于统一标准后比较。③状态:达到饱和状态,只有达到最大溶解量时才是确定的值。
④单位:为克,溶解度其实就是溶质的质量,是在特定量溶剂和一定温度下的溶质质量。
(3)溶解度的意义:20℃时,氯化钠溶解度为36g。
①在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即达饱和)36gNaCl。
②在20℃时,100g水中溶解36g氯化钠形成饱和溶液。
③在20℃时,完全溶解36g氯化钠,最少需要水100g。
④在20℃时,136g氯化钠溶液中有100g水,36g氯化钠。
拓展:在20℃时,任意质量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m(氯化钠):m(水):m(氯化钠溶液)=36:100:136。
(3)影响因素
①内因:溶质和溶剂的性质。
②外因:温度。
a.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KNO3;
b.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影响很小,如NaCl;
c.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Ca(OH)2。
(4)溶解度的相对大小(20℃)
溶解度/g <0.01 0.01~1 1~10 >10
一般称为 难溶 微溶 可溶 易溶
溶解度和溶解性的关系
溶解性是根据20℃时,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划分的。
3.气体溶解度
(1)定义:通常是指该气体的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2)影响因素
①内因:气体和溶剂本身的性质。
②外因:温度、压强。
压强——气体溶解度随压强增大而增大。(事实: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射出来)
温度——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事实:喝了汽水后会打嗝)
(O2不易溶于水,CO2能溶于水,CO、H2难溶于水,CH4极难溶于水)
4.固体溶解度曲线
(1)意义
  
图1        图2
(2)认识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曲线上的溶解度数值对应的是在100g水中的溶质质量 1.曲线上的点——表示某物质在对应温度下的溶解度 A点:表示20o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90g。 B点:表示70oC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60g。 2.曲线以上的区域——表示对应温度下该溶质的饱和溶液,且溶液中有溶质剩余 C点:表示20oC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且有固体剩余。 3.曲线以下的区域——表示对应温度下该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D点:表示20oC时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 4.两曲线的交点——表示两物质在该对应温度下的溶解度相等 E点:表示70oC时硝酸钾和硝酸钠的溶解度相同,都为140g。 比较两种物质溶解度大小(指定温度范围,再比较) ①如70o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铵的溶解度。 ②如比较硝酸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大小: 0oC < t < 70oC:硝酸钾的溶解度小于硝酸钠 70oC < t: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钠 溶解度变化趋势 绝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KNO3 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如NaCl 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如Ca(OH)2 饱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 对于硝酸钠溶液: D→A: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加溶质或恒温蒸发溶剂; C→A:饱和溶液将多余的固体溶解进溶液变成恰好饱和溶液,加水; C→E:硝酸钠溶液从20oC升温到70oC,多余的固体溶解形成饱和溶液 8.确定结晶的优选方法 ①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变大的物质,采用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 如硝酸钾、硝酸铵、硝酸钠、硝酸铵等 ②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变化不大的,采用蒸发结晶。如氯化钠 确定除杂方法 根据要提纯的物质的溶解度确定结晶方法提纯,同时杂质被除去。 如:KNO3(NaCl):降温结晶 ;NaCl(KNO3):蒸发结晶
例1.如图所示,分析两种物质的溶解度
①a、b物质溶解度曲线受温度的影响?
a、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温度对a的影响更大。
②N点的意义? 在t1oC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S1g。(注意溶解度有单位)
③P点的意义? 在t3oC时,b物质的溶解度为S3g。
④M点的意义? 在t2oC时,a和b的溶解度相等,为S2g。
⑤a、b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
0oC < t < t2oC时,b的溶解度大于a; t > t2oC时,a的溶解度大于b。
⑥a物质采用什么方法结晶? 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
⑦b物质采用什么方法结晶? 蒸发结晶
⑧a中混有b,采用什么方法提纯a? 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
⑨b中混有a,采用什么方法提纯b? 蒸发结晶
⑩将t1℃时a、b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3℃,得到的是(“饱和”或“不饱和”)溶液?a不饱和,b不饱和
(3)溶解度曲线应用
①判断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
③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的大小。
④判断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变化趋势。
⑤判断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
⑥确定混合物的分离、提纯方法。
5.结晶:
蒸发结晶(蒸发溶剂):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变化不大的固体
降温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固体
6.如何从某溶液中提取固体溶质?
(1)对于所有固体溶质的溶液,都可用蒸发溶剂法;
(
t
/

) (
溶解度/g
)(2)对于形如的溶质的溶液,还可用“降温结晶法”;
(3)对于形如的溶质的溶液,一般只采用“蒸发溶剂法”;
(4)对于形如的溶质的溶液,还可用“升温结晶法”。
7.
(a)t3℃时A的溶解度为 80g ;
(b)P点的的含义 在该温度时,A和C的溶解度相同;
(c)N点为 t3℃时A的不饱和溶液 ,可通过 加入A物质 、 降温、 蒸发溶剂 的方法使它变为饱和;
(d)t1℃时A、B、C、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C>B>A;
(e)从A溶液中获取A晶体可用降温结晶 的方法获取晶体;
(f)从B的溶液中获取晶体,适宜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获取晶体;
(g)t2℃ 时A、B、C的饱和溶液各W克,降温到t1℃会析出晶体的有A和B 无晶体析出的有 C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依次为 A(h)除去A中的泥沙用 过滤法;分离A与B(含量少)的混合物,用结晶法。
(
课后培优练
级练
)
培优第一阶——基础过关练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是 34g,则 20℃时氯化钾溶液中溶质、溶液的质量比为 34:100
B.2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是 34g,则 20℃时氯化钾溶液中溶质、溶剂的质量比为 34:100
C.27%的硝酸钾溶液中溶质、溶剂的质量比为 27:100
D.27%的硝酸钾溶液中溶质、溶液的质量比为 27:100
2.已知20℃时KNO3的溶解度为31.6g。下列关于对它的理解正确的是(  )
A.20℃,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1.6g KNO3固体
B.20℃时,100g KNO3溶液中溶解31.6g KNO3固体
C.100g水中溶解了31.6g KNO3固体达到饱和
D.20℃时,31.6g KNO3固体溶于水形成饱和溶液
3.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不能说明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
A.烧开水时,沸腾前有气泡逸出 B.喝下汽水感到有气体冲出鼻腔
C.揭开啤酒瓶盖,有大量的泡沫溢出 D.夏季黄昏,池塘里的鱼常浮出水面
4.KNO3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0~60℃,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60℃时的KNO3饱和溶液降温至20 ℃,有晶体析出
C.20℃,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1.6 g KNO3
D.60℃时,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60%的KNO3溶液
5.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甲物质的溶解度是102g
C.20℃时,50g水中加入15g甲物质充分溶解可得到65g溶液
D.70℃时,甲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或降低温度,都有晶体析出
6.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20℃时,100g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含有相同质量的溶质
B.40℃时,甲比乙的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大
C.甲、乙的饱和溶液从40℃降温到20℃,析出固体质量甲>乙
D.将1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的甲溶液从40℃降温至20℃,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仍然为20%
7.如图是KNO3与KCl的溶解度对比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t℃时,KN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0%
B.可以通过降低温度使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变饱和
C.30℃时,KNO3的溶解度大于KCl的溶解度
D.KNO3中混有少量KCl,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KNO3
8.如图是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t1℃时,100g硝酸钾溶液中含有20g硝酸钾
B.在t2℃时,硝酸钾与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杂质氯化钠,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硝酸钾
9.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水中,逐渐加入硝酸钾固体,下列图像符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A.B.C.D.
10.已知20℃时 CuSO4的溶解度为32g。20℃时,取一定质量某CuSO4溶液于烧杯中,按下图进行实验(整个过程中忽略溶剂损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甲<丙<丁 B.丁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丙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8:33 D.硫酸铜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11.如图是A、B两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曲线,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t1℃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_g,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2)a点的含义是________。
(3)从A、B的混合物中分离A物质,一般采用_________的方法。
12.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t2℃时,a、b、c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
(2)t2℃时,将30ga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g。
(3)若将N点处b的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
(4)当a中混有少量b时,常用______方法提纯a。
13.为了研究物质的溶解现象,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
现象 固体溶解,形成紫色溶液 固体几乎不溶解 固体溶解,形成紫红色溶液
(1)对比实验①、②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2)设计实验②、③的目的是________.
培优第二阶——拓展培优练
1.KCl与KNO3在不同温度的溶解度数据如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 10 20 30 40 50
KCl 30g 33g 35g 38g 41g
KNO3 21g 31g 45g 65g 88g
A.KNO3比KCl的溶解度大
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 20~30℃间
C.在20℃时,10g水中加入5gKCl可得到 33.3%的KCl溶液
D.在 50℃时,两物质各5g分别加入10g水中,充分溶解,均有固体剩余
2.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和丙的溶解度相等
B.在t2℃时,将28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78g
C.t2℃时,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固体配制成饱和溶液所需溶剂质量的大小关系是甲<乙<丙
D.将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不考虑水的蒸发),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甲>乙>丙
3.下列关于a、b数值的比较,其中a一定小于b的是
A.某物质的溶解度在低温时为ag,高温时为bg
B.同一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溶解度为bg
C.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同一温度下,向其中加入少量该物质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
D.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
4.t1℃时,将a、b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各25g,分别加入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所示;升温到t2℃时,忽略水分蒸发,现象如图乙所示。图丙是a、b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两烧杯内a、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图乙中烧杯内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5%
C.图丙中曲线M表示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D.图乙中b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5.如图是M、N两种纯净物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M、N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温度在t1℃时,M与N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把温度在t1℃时M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D.温度在t2℃时,N物质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M
6.为了探究影响固体溶解性的因素,某同学设计了如下三组实验:
实验组别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实验温度 20℃ 20℃ 20℃ 20℃ 80℃ 20℃
溶剂种类 水 酒精 水 水 水 水
溶剂质量 20g 20g 10g 10g 10g 10g
固体种类 A A A B A B
加入固体质量 10g 10g 10g 10g 10g 10g
溶解固体质量 6.2g 0g ① 3.6g 10g 3.6g
(1)第一组的实验目的是 ;该组中所得到的溶液是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2)第二组中“①”的数值为 g。
(3)能得出结论“20℃时固体A的溶解性小于固体B的溶解性”的是 (填“第一组”、“第二组”或“第三组”)。
(4)由上述实验可知,影响固体溶解性的因素是 (填序号)。
A.温度 B.加入溶剂种类 C.加入溶剂质量 D.加入固体种类 E.加入固体质量
7.小科在室温下将a克的红糖(含不溶性杂质)放入100克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然后加热甲烧杯至50℃并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乙,再往乙加入20克50℃热水充分搅拌现象如图丙。已知a>b>c,实验过程中不考虑水分蒸发,请回答以下问题:
(1)该实验中甲、乙、丙烧杯中的溶液能确定是饱和溶液的是 。
(2)乙到丙过程中,加入20克50℃热水剩余固体的质量保持不变,原因是 。
8.如图1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t2℃时,将30克A物质放入50克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
(2)A物质中混有少量B物质,若提纯A物质,可采取的结晶方法是 。
(3)t1℃时,取等质量的A、C饱和溶液分别置于甲,乙两支试管中,如图2所示。在大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的硝酸铵固体溶解后,A、C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9.硝酸钾和氯化钾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见下图,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见下表。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甲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乙 31.0 34.0 37.0 40.0 42.6 45.5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溶解度曲线和溶解度表,判断物质乙是指________(填写化学式)。
(2)60℃时,饱和KNO3溶液中混有少量KCl,应采用________的方法提纯KNO3(填写“蒸发溶剂”或“冷却结晶”)。
(3)60℃时,分别将等质量的KNO3和KCl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降至t ℃,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为:KNO3_____ KCl(填写“>”“=”或“<”)。
(4)如图所示,20℃时,将一定质量的KNO3固体放入盛水的试管中,发现有少量固体未溶解,向烧杯的水中加入某物质后,试管内固体能完全溶解。则加入的物质可以是_____(填写字母标号)。
①冰块 ②生石灰固体 ③硝酸铵固体 ④干冰 ⑤浓硫酸 ⑥氢氧化钠固体
A ①③④ B ②⑤⑥ C ①③⑤ D ②④⑥
(5)60 ℃时,将45g KCl固体溶解于100 g水中,降温至20 ℃,析出晶体的质量是______。
10.NaCl和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温度/℃ 0 20 40 60
NaCl的溶解度/g 35.7 36.0 36.6 37.3
KNO3的溶解度/g 13.3 31.6 63.9 110
A. 20℃时,100gH2O最多能溶解36.0gNaCl
B. 40℃时,KN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63.9%
C. 可用冷却海水的方法获取大量食盐
D. 其他条件不变,升温可将KNO3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11.a、b、c三种不含结晶水的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B.将a的溶液由t2 ℃降温到t1 ℃,一定有晶体析出
C.t2 ℃时,50 g的a溶于50 g水,溶液的质量分数为50% D.c的饱和溶液由t2 ℃降温到t1 ℃,溶液的质量分数不变
12.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20℃时,溶解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欲将c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填“降低”或“升高”)温度。
(3)20℃时,向30g物质a中加入50g水,充分溶解并恢复到原温度,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____________g。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
A当b中混有少量a时,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b。
B20℃时,用a、b、c三种固体配制等质量的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大小关系是b>a=c
C将20℃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b>a>c
培优第三阶——中考沙场点兵
1.(2022江苏泰州中考)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碘酒溶液中,酒精为溶质 B. 向水中加入蔗糖,导电性明显增强
C. 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 积雪的路而撒食盐、可以促进积雪融化
2.(2022四川乐山中考)氯化铵常用作铁制品的除锈剂。不同温度时,氯化铵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20℃时,将50g氯化铵固体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搅拌使其充分溶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烧杯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3g
B. 再加入100g水,充分溶解后烧杯中仍有固体剩余
C. 升温至40℃,溶液的质量分数约为31.5%
D. 升温至60℃,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3.(2022湖南岳阳中考)已知 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现将 a gA、b gB、c gC 分别在 10℃。20℃、30℃时加入 100g 水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a、b、c 三点表示的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B. 三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A
C. c 点恰好形成无色、均一、稳定的溶液
D. 升温至 30℃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为:A=C>B
4.(2022年安徽省中考)已知KNO3在20℃、30℃时的溶解度分别为31.6g、45.8g,某同学按下图所示步骤进行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I中KNO3的质量分数为10.0% B.Ⅱ中溶液是30℃时KNO3的不饱和溶液
C.Ⅱ中KNO3的质量分数是I中的2倍 D.Ⅲ中有KNO3晶体析出
5.(2022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t1℃时,将相同质量的KNO3和KC1分别加入盛有100g水的甲、乙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I所示,图Ⅱ为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烧杯中的溶质为KNO3
B.将温度升高到t2℃时,乙烧杯中仍然有固体剩余
C.若KNO3中混有少量KCl,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KNO3
D.若取t3℃时KNO3和KC1的饱和溶液各100g,降温至t2℃时,析出晶体较多的是KNO3
6.(2022年四川省德阳市中考)NaOH是常见的碱,其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g 42 109 129 174 314
A.20℃时,200g水中能溶解218gNaOH
B.NaOH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C.将40℃的NaOH饱和溶液升高到60℃,其质量分数增大
D.将80℃的NaOH饱和溶液降温至20℃,析出晶体205g
7.(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根据图示实验和溶解度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g NaCl 35.7 36.0 36.6 37.3 38.4
KNO3 13.3 31.6 63.9 110 169
A.若a是NaCl,则③中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B.若a是NaCl,则④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27.2%
C.若a是KNO3,则③到④溶液由不饱和转化为饱和
D.实验证明溶液是否饱和与温度、溶质的量和溶剂种类有关
8.(2022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20℃时,将45g氯化钠均分成五份,依次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① ② ③ ④ ⑤
氯化钠质量/g 9 18 27 36 45
溶液质量/g 109 118 127 136 136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实验③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B.实验④所得溶液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C.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100g 水
D.将实验①所得溶液蒸发50g水,冷却到20℃,溶液达到饱和
9.(2022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KC1和KNO3的溶解度(见下表)和溶解度曲线(见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KNO3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KCl 27.6 31.0 34.0 37.0 40.0 42.6 45.5
A.曲线甲代表KCl的溶解度曲线
B.40℃时KNO3饱和溶液中KNO3的质量分数为63.9%
C.t1的值在20~30之间
D.将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
10.(2022年四川省泸州市中考)已知:温度超过35℃时,NH4HCO3开始分解,其溶解度表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0 10 20 30
NH4HCO3溶解度(g/100g水) 11.9 15.8 21.0 27.0
A.用NH4HCO3晶体配制浓溶液时,可加热煮沸以加快溶解
B.NH4HCO3是铵态复合肥料,与其它肥料都可以混合使用
C.20℃时,50.0g蒸馏水就能使11.0g NH4HCO3晶体完全溶解
D.127.0g NH4HCO3饱和溶液,由30℃降至20℃可析出6.0g晶体
11.(2022广东中考)根据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t1℃时,50g甲能完全溶于50g水 B. 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C. t2℃时,丙和丁的溶解度相同 D. 加压或升温能增加戊的溶解度
12.(2022湖南邵阳中考)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_______℃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三种物质中,_______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3)t3℃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
13.(2022天津中考)溶液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下列少量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______(填序号)。
A. 植物油 B. 面粉 C. 白糖
(2)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①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
②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______;
③将t2℃时的甲、乙、丙三种物质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三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
(3)用氯化钠和蒸馏水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8%的氯化钠溶液。
①配制过程有以下步骤:a.称量及量取b.计算c.溶解d.装瓶贴标签,正确顺序是______(填序号)。
A.abcd B.bcad C.bacd
②该实验中需要称量氯化钠______g。
14.(2022湖南长沙中考)下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P点的含义___________。
(2)在t2℃时,A物质的溶解度___________B物质的溶解度(填“>”、“<”或“=”)。
(3)已知在M点时,A物质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要使其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有___________(填一种即可)。
15.(2022湖北宜昌中考)溶液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下表是两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溶解度/g 氯化钾 27.6 31.0 34.0 37.0 40.0 42.6
次氯酸钠 22.7 26.7 34.8 50.0 52.4 56.5
①0℃时,100g水里最多只能溶解___________g氯化钾。
②30℃时,将30g次氯酸钠加入到装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____g。将此溶液恒温蒸发10g水,烧杯中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③50℃时,将氯化钾和次氯酸钠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降温至20℃,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大小关系是:氯化钾___________次氯酸钠(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我们常用含次氯酸钠的“84”消毒液定期对教室消毒。配制2000g质量分数为0.05%的消毒液,需要质量分数为10%的“84”消毒液___________g。
16.(2022陕西中考A)NaCl和NH4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据如下表。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溶解度/g NaCl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NH4Cl 29.4 33.3 37.2 41.4 45.8 50.4
(1)50℃时,NaCl的溶解度是___________g。
(2)如图是NaCl和NH4Cl的溶解度曲线,则NH4Cl的溶解度曲线是___________(填“a”或“b”)。t℃时,若饱和NaCl溶液和饱NH4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两种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相等
B.两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t℃大于20℃
(3)20℃时,将mgNaCl不饱和溶液平均分为三份,并分别进行如下操作:
据此分析,x=___________,mgNaCl不饱和溶液中水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17.(2022湖南郴州】下表是NaCl、NH4Cl的部分溶解度数据,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NaCl的溶解度/g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37.8
NH4Cl的溶解度/g 33.3 37.2 41.4 45.8 50.4 55.2 60.2
(1)NaCl、NH4Cl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结合上表数据,则NH4Cl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是___________(填“a”或“b”);
(2)参照上表数据,交点M的取值范围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 10℃~20℃ B. 40℃~50℃ C. 33.3g~35.8g D. 35.8g~36.0g
(3)50℃时,NaCl的溶解度是___________g,在此温度下,取20gNaCl固体放入50g水里,充分搅拌后,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结果精确到0.1%)。
18.(2022年云南省中考)为探究硝酸钾的溶解性,进行了下图所示实验(实验过程)
结合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KNO3溶解度/g 20.9 31.6 45.8 63.9 85.5 110.0
A.①③中的溶液均为不饱和溶液 B.②③中溶液的质量:③>②
C.②③④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③>②>④ D.④中析出晶体的质量是0.9g
19.(2022年重庆市中考)20℃时溶解度和溶解性的关系如下表,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
溶解度S 溶解性
S≥10g 易溶
10g>S≥lg 可溶
1g>S≥0.0lg 微溶
S<0.01g 难溶
(1)20℃时a、b两物质的溶解性均为_____溶。
(2)c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与_______相似(填序号)。A.KNO3 B.NaCl C.Ca(OH)2
(3)某温度时,将b的饱和溶液升温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能形成不饱和溶液。
(4)关于a、b溶液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A. 20℃时可配制质量分数为25%的a溶液
B.使60℃的a饱和溶液析出晶体的方法不止一种
C.阴影区域(不包括b曲线上的点)对应的b溶液为饱和溶液
20.(2022湖南株州中考)(4分)图1为KNO3和NaCl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点处KNO3和NaCl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填“相等”或“不相等”)。
(2)c点处KN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可用分数表示);d点处的KNO3溶液    (填“是”或“不是”)饱和溶液。
(3)图2中“某一步操作”前后的溶液状态变化过程可以在图2表示为    。
A.d点→c点 B.d点→b点 C.c点→b点 D.c点→d点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