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怀念-2023年中考语文大单元主题作文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10 怀念-2023年中考语文大单元主题作文训练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09 16:22: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年中考语文大单元主题作文训练
10 怀念
【课堂训练】
一、原题再现。
题目:和你一起成长
要求:①以“和你一起成长”为题目,写一篇字数600字以上的文章;②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③文中不得出现透露考生个人身份的信息。
二、题目解读。
本题为命题作文,主题是“成长”,题目“和你一起成长”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题目关键词有三个:“你”“一起”“成长”。审题时,首先要确定题目中的“你”到底指谁,是人还是物,是具体的还是抽象的。从具体角度讲,“你”可以指人,如亲人、朋友、老师、对手、历史人物等,也可以指物,如音乐、足球、书籍等;从抽象角度说,“你”可以指诚信、乐观、自信等某种美好的品质,或对人产生影响的某种习惯等。其次,明确“你”在和“我”一起成长的过程中做了什么,重在写“一起成长”的过程中领悟的道理、获得的快乐、感悟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等。
写作时,最好选择有生命的“你”,只有与“我”有情感上的呼应,才能表现出“一起”。“一起”有“一块,共同”的意思,限定了在选材时不能仅着眼于个体,要表现“我”与“你”之间的故事。“成长”一词指向清晰、明确,也是立意和选材的关键,它是一种变化,一个蜕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从无知到有知,从没感受到感受深刻。总之,写作时要注意表现出这种变化,突出成长的主题。
三、范文点评。
和你一起成长
老家的巷口前,是一条老街。
犹记幼年时,每逢佳节,我都要随着大人一同去老街赶集。老街上的小贩,大多是就地铺一块毯子,摆上要售卖的商品,便高声吆喝起来,小小的我坐在三轮车后座,不时摇着脑袋学上几句,逗得大人们发笑后给我买糖面人儿。当集市散去,夕阳下人影绰绰,爆米花和三角蜜的甜腻吸引我回头望着,嘴中含着糯糯的糖面,心里惦念着下一次与它们的邂逅。【调动多种感官,从视觉、嗅觉、味觉的角度描写了老街在“我”心中的美好印象。】
升入小学,父母带我搬离了乡下。城市里的超市没有此起彼伏的叫卖声,大家好像都很匆忙,一声不响地推着购物车,从高高的货架上取下自己需要的物品。卖相颇为诱人的蛋糕被摆放在防尘罩下,一同被封存的还有它引以为傲的香甜。
小学毕业后的一个傍晚,我回到老家,再一次路过老街,曾经繁华的街道被层层施工板挡住,我用力踮起脚尖,试图望一望久违的、属于老街的夕阳。可惜施工板太高,挡住了我童年回忆里那抹温暖动人的橘黄。【施工板挡住夕阳的细节描写,为后文描写老街翻修后的情景埋下伏笔。】
时光总在不知不觉中流逝,升入初三后的那个中秋,我与父母回了老家。我顺着记忆中的小巷漫无目的地走着,来到了老街的街口,映入眼帘的是一派祥和的景象。曾经被油烟熏黑的墙壁如今洁白干净,坑坑洼洼的路面变得平整光滑,就连街道拐角处松动碎裂的石砖路此时也变成结实美观的鹅卵石小道。【呼应前文,描写翻修后的老街焕然一新的景象。不同于过去简陋的样貌,紧扣“成长”二字。】我走到一家卖烤红薯的店铺前,老板娘还是记忆中的样子,脸上盈满笑意,只是额间多了几缕白发。我买下一块红薯,小心翼翼地轻咬一口,任凭这熟悉的味道在舌尖辗转:“阿姨,这儿以前的小贩都去哪儿了?”阿姨闻言,语气中带着几分雀跃:“以前我们都是流动商贩,干一天算一天。幸好有政府连同村委会的扶持,不仅翻修了街道,还帮我们规划市场。现在我们都有了自己的小店铺喽!”原来,那日的施工板,代表的不是销毁,而是新生!
我向老街深处走去,落日余晖遥遥洒落,路面金灿灿的。我的影子被斜斜拉长,当年那个嚼着糖面的小孩,如今也将面临人生转折。老街啊,就让我与你一起成长,共赴属于我们的美好时光!
【点评】①对比手法,突显变化。作者记叙了自己多次去老街的情景与感受,将老街的前后变化进行对比,老街变得焕然一新,而作者也升入初中,体现作者和老街都在成长。
②描写细腻,语言生动。无论是描写老街上集市的情景,还是描写超市购物的情景,语言都细腻生动、形象真切,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别具韵味。
【写作实践】
一、原题再现。
谁说少年不识愁滋味?面对渐行渐远的朋友、渐渐老去的亲人、渐渐模糊的风景,少年难免感慨唏嘘……
以上这段文字引发你怎样的回忆与感怀?请写一篇字数不少于600字的作文,题目自拟,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二、题目解读。
本题为材料作文,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自我,侧重点在“愁滋味”上。乐与愁如硬币的两面,是中学生日常心理状态与自然生命状态的展现。这样的题目,容易触动学生的心弦,激活他们的情感体验,让他们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情可抒。该题目不仅契合课标对写作的要求,也对学生心智的培养、价值观的引导有积极意义。材料中,“渐行渐远的朋友”关注的是友情,“渐渐老去的亲人”关注的是亲情,而“渐渐模糊的风景”关注的是时光流逝。所以,本文的选材范围很广,家庭、校园、社会、自然、自我等均可。学生只需选择自己最有感触、最想抒写的素材即可。“愁滋味”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材料中暗含朋友离别之愁、亲人远去之愁、时光流逝之愁,这些愁多由失去引发。那么,“增加”与“到来”会不会生出愁来呢?如小弟弟、小妹妹的降生,一场疫情的暴发等,想必也会让少年生出“愁滋味”。
写作时,可在记叙描写中暗示愁绪,也可直抒愁思,情感表达真诚、自然即可。
三、范文点评。
澡堂记忆
很怀念老式澡堂。【开门见山,直抒胸臆,表明自己的怀念之情,引出下文内容。】
最近一次去也已是几年前的事了。不是不想去,也不是没时间去,而是以前常光顾的那几个老式澡堂都关门了……
近年来,老式澡堂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各样、功能齐全的新式澡堂-不,严格意义上说,这些都不能称得上是澡堂了。它们在商业化的过程中早已失去了本色,变得华而不实。
我无法忘记第一次进澡堂的场景。
推开澡堂那厚重的、霉迹斑驳的木质门,一股裹着肥皂味的热浪迎面袭来,我差点喘不过气来。澡堂里弥漫着浓密的水雾水雾中隐隐的有几个高大的人影走动。拨开水雾便能看见泡澡的人汗涔涔的肌肤,耳畔传来有节奏的搓澡声。【运用环境描写,从嗅觉、视觉、听觉等多个角度对澡堂的环境进行描述,用词准确,画面感强。】我很不适应,拽着外公的胳膊就想往回走。外公笑呵呵地说:“多来几次你就习惯了。”
外公的话一点儿不假。去的次数多了,我渐渐习惯了这种澡堂特有的场景,对澡堂的态度也从抗拒转变为喜欢。
说来不可思议,在澡堂,我竟然对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得归功于那些澡堂的熟客们。从夏商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从东方到西方,从对现在的分析再到对未来的展望,他们无所不谈。即便遇到新客人,那群熟客也会主动上前搭讪,最终一群人聊得不亦乐乎。正儿八经地讲述历史,那是《百家讲坛》才做的事,而澡堂的客人只需聊得乐呵就行。他们眉飞色舞地讲着,我就在旁边默默地听着,虽然听不懂,但也觉得很有意思。
不仅如此,澡堂还是一个充满温馨回忆的地方。小时候外公为我搓背,搓得我直嚎;稍微大一点的时候,我为外公搓背,却总把握不好力度,要么力道不够,要么将外公的背搓得通红。但外公总是一个劲儿地夸我孝顺能干,我心里自然是高兴的。【运用对比的手法,写外公给“我”搓背时“我”的反应,和“我”为外公搓背时外公的反应,传递出祖孙间浓浓的亲情。】
不过,回忆再美好,也只能是回忆。澡堂与这美好的回忆一起留在了过去。前段时间我回到老家,问起外公澡堂的事时,外公叹息着说道:“唉,早拆了,想去也去不成了……”呜呼,我已长成了大小伙子,手上有了一定的力道,却不再有机会去澡堂为外公搓背了。那混着汗臭味与肥皂味的雾气怕是在不久的将来也会从我的记忆中消散。
可惜!可惜!【结尾处连用两个感叹句,直抒胸臆,运用反复的手法,抒发了作者对老式澡堂逐渐消失这件事强烈的惋惜之情。】
【点评】①描写细腻,场景逼真。作者对澡堂环境的描写可谓传神-霉迹斑驳的木质门、裹着肥皂味的热浪、浓密的水雾、隐隐的人影等,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②感情真挚,情韵悠长。文章主体部分写祖孙俩一起去老式澡堂洗澡的经历,蕴含着真挚动人的亲情。结尾处,又抒发了时光变迁之叹,很能引发共鸣。
【怀念主题满分作文欣赏】
1.原题再现。
大街小巷,无处不在的便利店常常让我们驻足停留;放学之后,三三两两的邀约也常常发生在便利店。空间不大,舞台却不小,熟悉的人、陌生的人,偶然的事、必然的事,点点滴滴就拼接成我们自己的模样。便利的小店提供了便利的服务,便利的背后又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思考呢?
请从以下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字数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题目一:门口那家便利店
题目二:便利的
写作提示: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避开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③书写规范,卷面整洁;④如果选择题目二,请务必先补全题目。
2.题目解读。
本题一段导语对应两个作文题目:命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导语聚焦便利店,列举了一些可能发生在便利店的情境,引导学生联想自己的经历,如和同学相处的时光、买文具买早餐的方便快捷、特殊的见闻等。接着抛出问题-便利的背后带来怎样的思考?这就要求学生跳出个人经历,围绕“便利”的服务和“便利”背后的内容进行深入、多角度的思考。比如,为什么几乎每个学校门口都会开设一家便利店?应该是老板调研过学校门口人流量大,有广阔的市场,这启示学生做事情之前要做充分的准备工作。开在学校门口的便利店和普通的便利店有什么不同之处?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特定的顾客群体,这家便利店要针对学生的需求提供服务,可能要比其他店提供更丰富的文具,或者是提供给学生独特、创新的服务,比如打印资料等,这启示学生做事情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有创新精神,等等。
再围绕“便利”展开。“便利”的意思是行动、使用或达到目的容易方便。那么如何寻求便利呢?便利的产生需要创新,需要科技的不断发展。同时要注意便利是一把双刃剑,不能只看到眼前的便利,而忽视了背后的威胁,一定要用辩证的、长远的眼光看问题。塑料制品刚被发明出来的时候的确给人类带来很大的便利,但是后来又因为污染造成了严峻的环保问题,给人类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综上,如果学生在便利店有过难忘的经历,可以选择题目一,将其写成记叙文,细腻描写,抒发真情。如果对便利店和便利背后的内容有着深人的思考,擅长说理,可以选择题目二,根据自己的思考,补全题目,写一篇议论文或者偏议论的散文,表达自己对便利的思考。
3.满分作文点评。
门口那家便利店
岁月流转,世事变迁,没有什么东西是一成不变的,可有些事,有些人,却会成为心里永远的温暖。【开篇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吸引读者想探究哪些人和事是心里的温暖。】
上小学时,从家里到学校的那条路上有一道围墙,需要打开墙上锁着的门才能进学校。那扇门旁,就是那家便利店。
那门实际上是一所中学的家属楼的大门,一墙之隔的我们没有钥匙,需要等有人开了门,才能跟着进去。那便利店就成了我打发时间的好去处。很多时候我都是因为冷才躲到店里的,并不买什么东西,又担心错过开门的人,所以我老是在便利店内探头探脑活像个形迹可疑的小偷。【描写“我”的动作,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我”在便利店往外看的样子。】终于有一天,便利店老板,一个看起来很和善的阿姨似乎有点烦我了,看到她朝我走过来,我下意识地想要溜走,可又觉得这样更像小偷,便只好装作在挑选东西。
意外的是,她并不是来骂我的,反而拍拍我的书包说:“你这么个小孩,一直背这样大一个书包不重吗?坐一坐吧,有人来开门我叫你。”我有些开心,又有些奇怪,问:“你怎么知道我要做什么?我还不认识你呢!”她像是听到了什么好笑的话,眼睛都眯起来了:“我都观察你好几天了,你这么没防备心,小心被别人拐跑了。”【运用语言描写,表明便利店主人早已察觉到“我”的行为,刻画出便利店主人的细心、和善。】我突然意识到自己是多么天真,还以为自己的想法没被察觉,只好红着脸,安静地坐到了便利店门边。
阿姨人很好,早晨店里没什么人,她常常跟我说些家常话,或是给我个便利店的小玩意。渐渐地,冬日早晨的寒冷,门前的等待,都不再困扰我,因为我知道有一处地方,即便我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买,也可以成为我短暂的“栖息地”。就这样,寒来暑往间,这家便利店无意中见证了我的成长。【总结前文,说明这家便利店给“我”带来的别样便利,流露出“我”的感激。】
在我即将小学毕业的时候,因为道路整修,那堵墙要被拆除了。那扇门,那间温暖的便利店仿佛也在一夜之间从我的生活里消失了。
我甚至没来得及向那个好心的阿姨说声再见,生活就迫使我和我的童年匆匆告别,那家便利店成了我藏于心底的遗憾和美好。直到今天,我依然会常常想起阿姨温暖的笑脸。
【点评】①取材平实,情感深挚。文章取材于“我”与便利店阿姨交往的日常小事,内容虽然平淡,但两人交往的过程却愉悦美好,字里行间流淌的温情体现了人性之美。②叙述舒缓,娓娓道来。文章中两个人物之间没有冲突,事情发展自然合理,叙事节奏舒缓,循序渐进,娓娓道来,像一首轻音乐一样,带给读者良好的阅读体验。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