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奋斗-2023年中考语文大单元主题作文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03 奋斗-2023年中考语文大单元主题作文训练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09 16:17: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年中考语文大单元主题作文训练
03 奋斗
【课堂训练】
一、原题再现。
很快就要参加中考的你,也许时常会感慨——“我太难了”。又是一年毕业季,你所在的学校发布了主题为“奋斗的青春”毕业专刊约稿启事,请你联系自己的经历或感悟,写一篇字数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或演讲稿投稿。
【提示和要求】(1)自定立意,自拟题目;(2)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3)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二、题目解读。
本题是任务驱动型作文。题干通过一段材料设置了情境,然后布置写作任务。写作时,应从材料中提炼出明确具体的任务指令,再从指令出发确定立意、选材。
材料由两句话组成,第一句关键词“太难了”,不仅唤醒了学生的记忆,还为写作提供方向。第二句明确了写作者的身份是初三学生,写作对象是全校师生,故应以第一人称来行文,且设置了具体情境-向“奋斗的青春”毕业专刊投稿。此外,题干还对文体进行了限制,要求写一篇记叙文或演讲稿。
主题为“奋斗的青春”,需围绕“奋斗”“青春”两个关键词展开写作。“奋斗”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做某事。联系背景“太难了”,应是克服遇到的困难、摆脱困境,从而理解“青春”的意义,实现“青春”的价值。立意时应重点抓住“青春”,其特征是“奋斗”,行文时也要注意突出这两个关键词。
“联系自己的经历或感悟”要求写作时从真实生活出发,鼓励学生把对关键词的理解与自身的经历和体验结合起来,写出真情实感。如果选择写演讲稿,要遵循演讲稿的写作特点,要有明确的态度、清晰的思路、充实的内容,所演讲的内容要紧扣演讲者身份与听众的特点。
三、范文点评。
种一颗奋斗的种子埋藏心间
播种·春至宜植种
初春,春寒料峭。根根草儿不畏残冬余威,整装待发,蓄势欲出;朵朵花儿不惧残冬余寒,把握时机、含苞欲放。我深知,人生的春天也是奋斗出来的,于是我种下了奋斗的种子,埋藏在心间。【开篇点题,运用环境描写,突出物的奋斗,继而点出“人生的春天也是奋斗出来的”的道理,尾句点题的同时自然引出下文。】
萌芽·春草生芽新
市里组织辩论赛,老师推荐我作为班级代表参加学校的初选。开始,我顾虑颇多:担心自己能力不足,担心自己不能与其他队员和谐相处,担心参加比赛影响学业……诸多重担压在我的身上,我难以抉择。老师对我说:“没事,你再想想吧!”
放学路上,我心里还在纠结这件事情。正在踌躇不决之际,我惊喜地发现路边小草不知何时已长出了稚嫩的新芽。它不畏惧料峭春寒,选择在春风呼唤时,以千军万马之势,探出头来,以绿色点缀大地。小草尚能积极向上,应时而为,何况是我?辩论比赛不就是我的春风吗?不把握时机,直面以对,奋力拼搏,我还在犹豫什么呢?
于是,我毅然参加了初选。整个星期,每一个夜晚,我都伏在案前,或是认真撰写立论稿,或是抑扬顿挫地背诵稿子,竭尽己能奋力拼搏着。最终,我以娴熟的脱稿背诵,通过了学校初选。
成长·春花齐争艳
通过学校初选后,我每天都要利用午休时间与其他队员一起模辩。这里真是高手云集,看着他们一个个旁征博引、据理力争、唇枪舌剑,说着我听不懂的“主观能动性”“习得性无助”,我怔愣在了一旁。我突然感觉先前的努力像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模辩结束后,我在校园里游走。天气渐渐暖和起来,校园一角那大片盛放的花儿深深吸引了我的目光-牵牛花星星点点,樱花粉粉嫩嫩,海棠花晶莹如玉。春天是一年四季的开端,这些花朵丝毫不露羞涩,她们奋力绽放,日夜不息,以此造就了这春光明媚、山河锦绣!
一枝独秀春不住,百花齐放春满园。大家都在积极发表个人观点,营造出了浓厚的辩论氛围,而这种氛围,正是利于我学习、进步的好时机。
自此之后,每次模辩,我都认真倾听,积极思考,大胆发言,甚至与辩友“针锋相对”。晚上,我积极整理思路,认真思考,从新的角度思考辩题。日日夜夜,奋斗不止,我终于有了长足的进步。
结果·春种生硕果
辩论赛结束后,已值盛春。我走在公园里,只见棵棵树木屹然矗立,朵朵花儿争奇斗艳,根根春草向阳而生。它们都以自己的方式在自然界中奋斗着。而我先前所种下的奋斗的种子,也已在我心间长成了参天大树,结出了累累硕果。
唯有以奋斗浸润青春的底色,以拼搏展现青春的活力,才能点燃理想的火焰,喷涌无畏的波涛!【卒章显志,直抒胸臆。作者强调了拼搏奋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突出了个人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要有奋斗不止的决心。】
【点评】①双线切入,主旨突出。作者双线并行,一方面从“春初”到“盛春”,对不同时节的景物进行描写,另一方面围绕“我”参加辩论赛的前因后果进行记叙,突出“唯有奋斗,才有收获”的主旨。②全文设置四个小标题,小标题前半部分为种子的生长顺序,后半部分点明该阶段种子的生长特点或结果,既紧扣题意,又提示每部分重点内容,逻辑严密。③语言生动,描写细腻。文章对“我”的心理进行大量渲染,无论是起初的害怕逃避,还是受到鼓舞后的奋发拼搏,都细腻而真实地体现出了少年成长、蜕变的过程,同时文中穿插的景物描写也为文章增色不少。
【写作实践】
一、原题再现。
蜡烛点亮了无边的黑夜,灯塔点亮了澎湃的海洋,星星点亮了浩瀚的天空。在我们人生中的很多黑暗时刻,点亮我们人生希望,照亮我们前行之路的,可能是一句鼓励,一个问候,一本书,一部电影,一种精神,一个人……
回想一下你的生活中,那些点亮你的人或者事物,写下在那些时刻你的思考、感受及感悟。请以“点亮”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题目自拟,作文内容完整、具体,描写生动细致,有真情实感,字数600字以上。
二、题目解读。
本题是有导语的话题作文。“点亮”本义是“点火使其发亮”,但它往往不是指一个实际动作,而具有抽象的引申义,例如,“点亮生活”“点亮人生”“点亮青春”“点亮未来”,意指带来光明、指引方向、创造希望。这就要求立意昂扬向上,写作时突出被点亮的过程和被点亮后的状态。
选材时,可从人的角度思考,即谁点亮了自己?如父母、老师、同学、伟人等,写清他们是如何点亮自己的,可从生活小事中抓取细节,如父母无微不至的关爱;也可从物的角度思考,即什么东西点亮了自己,如书籍、篮球、街舞、书法等;还可以从抽象的角度思考,如挫折、失败、孤独等,这些虽代表着不快乐的经历,但是能磨砺意志,对于青少年来说,也是独具意义的点亮。
写作时,可以写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因困难和挫折而痛苦迷茫时,老师的关怀点亮了自己;可以讲述在病痛与惆怅时,看到了一本精彩的书籍,从而有了重新面对生活的信心;可以分享在生活中,看到某个英雄的感人事迹,了解到英雄身上坚韧不拔的精神,被这种精神所鼓励,从而更自信地面对人生;也可以讲述“点亮意味着什么”“为什么人生需要点亮”及“如何点亮人生”。
总而言之,要注意理解“点亮”的内涵,立意须积极向上,同时应选择恰当的描写方法、表达方式,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三、范文点评。
你的光点亮了我的世界
初识你时,每班仅三人的名额,让我本能地感觉到你的与众不同。后来,有幸成为那三分之一,我不禁心生欢喜,觉得你-共青团,不再是那遥不可及的光芒。
霎时间,我觉得自己已经成为“先进青年”,腰杆顿时挺直了不少。广播里每周例行的一句“请每班三名准共青团员赴阶梯教室上团课”更是让我飘飘然。可是,开始上课后,团课涉及的陌生枯燥的词汇让我有些茫然,新鲜感也很快没了,我开始浑水摸鱼……【运用心理描写,写出加入共青团之初“我”的自豪、骄傲,以及接触后的茫然,生动准确地刻画出“我”的心理变化,为下文蓄势。】
直到听说正式入团前要考试,我才不得不开始认真听课。慢慢地,那些血色往事,那些青春激昂的有志之士,吸引了我的目光。原来,探索之初,有五四青年冲上北京街头,高擎五色旗,火烧赵家楼,为挽回民族尊严而不顾其后;危难之际,有青年抗日先锋队扛起沉重的步枪,舍生忘死,驱逐日寇,换得山河光复;迷茫之时,有首批青年团干部以膝盖代书桌,在小山村的中央团校里刻苦学习,将知识化作国家前进的动力……【运用排比手法,铿锵有力地描写了历史进程中有志青年的爱国热情。】此刻,我才意识到,你给予我的光,点亮的不仅仅是荣誉,更是奔向未来的奋斗精神;不是集于个人的耀眼光源,而是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那么多有志青年为了祖国,以你为舟楫,紧握手中的火炬,将属于自己这一代的灯塔点亮,我又怎能自私地用你的名字仅仅为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对前辈交付的重托却一无所知?
从此,我不再迷茫。每当在桌前奋笔疾书时,每当疲惫懈怠时,看到团徽在台灯的照耀下发出点点光亮,我心中的目标就又坚定了几分。“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此刻的我纵然渺小,可只要坚信自己心里有火,眼里有光,努力学习,就一定不会辜负你的期许。
入团仪式上,有炫目的灯光照向舞台,但我知道,你点亮我世界的那束光,远比它耀眼得多。【灯光炫目,但共青团点亮“我”的光更为耀眼,突出了共青团对“我”的深刻影响。由具体到抽象,突出文章主旨。】你听!我,还有那些与我一并被你点亮的同学们正举起右臂,向你许下庄严的承诺:“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点评】①选材真切,立足生活。作者从学校生活、亲身经历入手,选取了初中阶段这段光荣的“入团”经历,捕捉到亮点素材,贴合学生生活实际,易于引起读者共鸣。②描写细腻,情感真挚。作者先写自己由得意到茫然的心理,继而集中笔墨描写了认真学习团课后内心的震撼,最后经过反思后逐渐坚定,完成了一次思想上的蜕变。
【奋斗主题满分作文欣赏】
一、追求,不仅为了得到
1.原题再现。
如果觉得弹琴这件事本身就很美好,那么你会专心学习演奏技巧,并且很愿意为此投入精力和时间,也不会害怕练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如果觉得滑雪这件事本身就很美好,那么你会努力提高运动水平,你会愿意不断挑战新的难关,而不会在意一时的得失。
将追求美好作为人生目标,能让我们拥有美好人生。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或叙述生活经历,或论述其中道理,写一篇文章。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字数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需要出现自己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2.题目解读。
本题为材料作文。材料的一、二两段以弹琴和滑雪为例,说明追求美好能让人更专注、更坚韧、愿意投入、敢于挑战、直面挫折、不计较一时得失……第三段点明了材料的整体语意,明确了写作方向。立意时应紧扣将追求美好作为人生目标,会带来人的能力、意志等多方面的成长,会带来价值观、人生观等方面的变化,会让人拥有更加美好的人生。
写作时需注意三个关键词:①追求美好。“美好”可以是事、物、人、理、情,“追求”有尽力寻找、探索的意思,所以要写出所追求的事、物、人、理、情的美之所在。②人生目标。人生目标不是具体目标,应该高于或大于具体目标,意义更深远。③美好人生。要突出在追求美好的过程中自身发生的变化、有了哪些收获或感悟到哪些道理,讲清“追求美好”带来的“真实美好”。最后,立意要有深度,选材可从日常小事出发,注意结合自身实际,抒发独特感悟。
3.满分作文点评。
追求,不仅为了得到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自己认为美好的事物,这是人们的兴趣所在,志向所托。我心中的美好,确是篮球没错了。
小时候,看着电视中的球星们那自如的运球,精准的投篮,绝妙的配合,我赞叹不已。运球,在人群中闪转腾挪,如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般轻松摆脱防守;投篮,球在空中划出完美弧线,精准入网,如一剑封喉;默契的配合,绝妙的传接,有效的战术……【作者精心选取篮球运动的关键性动作,描写打篮球的活泼场面,融合细节刻画和比喻修辞,写出了篮球运动之美。】赛场上的精彩让我目不暇接。
自那时起,篮球之美便深深吸引了我。学校里,我加入了篮球社团,假期时,我又加入了训练营。作为初学者,我对规则一无所知,对方法一窍不通,一开始甚至连球都拍不稳。由于手臂力气小,我投篮时连筐都碰不到。
但我不气馁,因为热爱,我看到了篮球的美好,也愿意为之付出精力与时间。
运球不稳,我便夯实基础,扎好马步,反复训练右手拍球,体前变向,一遍遍重复着左右手交叉运球,投篮力气不够,我便先从篮底开始投篮,训练球感,增强力量,找到投篮最佳着力点,大臂带动小臂,进而拨动手腕,由指尖出球,完成投篮。规则不清楚,就去观看比赛视频,听解说,观察裁判的判罚,甚至找来篮球规则书,认真学习。【作者将自己初学篮球时所做功课进行了集中、概括式的呈现,字里行间洋溢着青春的气息和为追求美好而不懈努力的精神。】
如今回首再看,追寻美好时留下的脚印是多么踏实稳健。社团比赛中,我连战连胜,可也渐渐暴露出问题-力气增加,年龄增长,双手投篮已不适合我。于是我又开始挑战新的难关,练习单手投篮。骤然改变让我的投篮不再精准,社团比赛也是失误频出,但我不在乎,追求美好的过程不就是要屡败屡战,不断向新的高峰进发吗?烈日找准树叶间的空隙,洒下斑驳的光影,树梢随风摇摆,唱着“沙沙”的歌,与蝉鸣相应和。【运用拟人修辞描绘环境,语言活泼生动,写出了夏季的高温,更显练球的不易,含蓄地表明追求美好磨砺了“我”坚韧的品格。】夏日的午后依旧炎热,我身虽疲惫,心却不肯停歇。
如今,我已在各种赛事中拿到不少奖项了。
我也明白了:追求美好不仅是为了得到美好,在努力奋斗、屡败屡战的过程中,我们养成的坚韧的品质、平和的心态,才是重中之重。而这,定能成就我们的美好人生!
【点评】①内容充实,深刻动人。作者详细记述了自己为篮球而奋斗的经历,无论是基础练习阶段的扎实付出,还是面临新挑战时的积极昂扬,作者的坚韧乐观都令人动容。②观点突出,立意鲜明。作者重过程甚于结果,通过叙写自己的奋斗故事,突出了把追求美好当作目标,在追求中不断成长,成就美好人生的立意。
二、在倔强中奔赴未来
1.原题再现。
作家雨果说,未来将属于两种人-思想的人和劳动的人。实际上,这两种人是一种人,因为思想也是劳动。在全球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背景下,北京冬奥会主题口号是“一起向未来”,它展现了人类在面对困境时的坚强姿态,指明了战胜困难、开创未来的成功之道,表达了人类对美好明天的憧憬,传递了信心和希望!
同学们,关于“未来”,你有过怎样的思考与感悟?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紧扣主题,突出中心,内容具体充实;(2)说真话,抒真情;(3)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4)字数不少于600字;(5)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2.题目解读。
本题为话题作文,题干材料以雨果的名言导人,随后既融合了全球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背景,又勾连了北京冬奥会的主题口号“一起向未来”,最终落到对“未来”的思考与感悟上,紧扣时代脉搏,体现了围绕时代、生活,抒发真情实感的命题思路,引导学生勇敢面对困难、积极开创美好未来。
分析材料,首先,雨果的名言点明了未来对人的要求,即有思想、会劳动。思想,即想法;劳动,即行动、实践。综合来看,这句名言的意思是只有敢想,并且将想法化为行动、付诸实践,且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创造美好未来。其次,要理解北京冬奥会主题口号的含义:尽管未来会遇到困境,但仍要以坚强、团结的姿态面对,战胜一切困难,开创属于自己的未来;这一口号也蕴含着对未来的憧憬,启示学生前进路上要带着不惧困难的信心和美好的希望。
写作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思考:谁的未来?什么样的未来?如何开创和迎接未来?理解了这三个问题,也就确定了写作对象和着眼点。可以写自己的未来,如通过脚踏实地的努力,以信念为帆,用理想做桨,最终抵达理想的彼岸;可以写祖国的未来,如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建设下,祖国日益繁荣富强,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可以写自然、社会的未来发展。
另外,“未来”是一个时间概念,指的是从现在往后的时间,因此所写内容不能是过去和现在发生的,而是对将来的畅想与规划。综合来说,整体立意要积极向上,展现出对未来的美好期许,表达出对未来不懈奋斗的决心和勇气,综合学生生活实际,抒写出自己的感悟和思考。
3.满分作文点评。
在倔强中奔赴未来
四月,花开时节,门前的一团绿植迎着春意,枝丫横生,肆意生长,草地上不知名的小花仿佛一下子都醒了过来,密密地簇拥在一起。春天早已拉起裙摆向我邀舞,我却无心理会。【运用景物描写,融入拟人手法,赋予小花、春天以人的情态,描写生动形象,反衬“我”的郁闷低落。】
运动会过几天就要开始了,班中寥寥几人响应。看着几乎空白的报名册,我在千米长跑下面打了个勾。实话实说,我跑步并不快,但作为班长,我只能以身作则。由于用力过猛,不觉间笔尖断折,我便重新削笔,削笔的声音异常嘈杂,让我的心烦躁不安。
为了不输得太难看,我每日坚持晨练,为运动会做着准备。一天,我跑累了,就在绿化带旁休息,忽然看到灌木表面的枝丫耷拉着,颜色灰黄,我猜它是因为失去水分,才变成这番模样。我觉得耷拉的枝丫一定同我一样,已经死心了,只是强撑着而已。
时间过得很快,运动会悄然来临,四处求人总算填满了表格,一肚子的委屈使我粗鲁地拍打着那些发黄的枝丫。“为什么?我明明在努力拼搏,但失败已成定局,我做的这一切有什么意义呢?”不觉间枝丫被拍打得参差不齐,定睛一看,它下面竟是一片新生的绿。“怎么会?为什么你还是不死心?”【运用心理描写,辅以反问句增强表达效果,真是自然地表现了自己内心的委屈、不解,情感真挚,使文章波澜起伏。】我诧异,它却默默地任我注视。轻捻一片绿叶,柔软却韧直,我默然。经受摧残,明知道未来黯淡无光,但你却还在拼,你面临生死,我面临成败,为什么我不拼?
千米跑道上,我被远远甩在后面,但我的脚步没有放慢一丝一毫,而是肆意地向前奔跑。我仿佛看到那丛灌木上新生的枝丫在向我招手。结果虽不好,但已出乎我的意料-第五。同学们都很诧异,但又被感染了,一改之前的消极模样,努力在操场上拼搏。
尽管在最开始就知道这场战斗我很难成功,但我不曾放弃,带着属于自己的倔强努力做到最好,也算不负那抹新绿的启示。纵使未来无望也要倔强到底,即使迎接我们的是注定的失败,我们也要不顾一切奔赴未来,因为过程远比结果更重要,在奔赴未来的过程中,我们定会收获不一样的精彩!【结尾点题,表现即使注定失败也不能放弃,而要奋力奔赴前方,立意有新意,见解有深度。】
【点评】①内容真实,情感真挚。文章选取作者亲身经历的小事,贴合中学生生活实际,读来极为亲切,对运动会的描写真实可感,情感真挚,极易引起读者共鸣。②描写细致,层层推进。文中综合运用景物、心理等描写,其中心理活动极为丰富作者的心态从最初的委屈到赛场上的拼搏,直到最终释然,层层推进。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