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语文大单元主题作文训练
02 坚持
【课堂训练】
一、原题再现。
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拿世界冠军,或者成为某个行业里最突出的精英,但是他有爱好、有坚持,能够妥善安排自己的生活,他对成功和失败同样达观,这是我们最乐于见到的非常美好的个性品质。
——全国政协委员唐江澎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你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提示和要求】(1)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文中不要透露你的个人信息;(3)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4)字数不少于600字;(5)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二、题目解读。
本题为材料作文,材料从发现自我、悦纳自我的角度启示学生,并非“冠军”“精英”才值得肯定,普通人身上也各有其闪光点,体现了“育人为本”的基本原则。
分析材料可知,本题的写作对象不能是孩子中的“冠军”“精英”,而应是普通孩子。无论在哪个群体中,“冠军”和“精英”总是少数,孩子这一群体也不例外。普通孩子也许会被忽视,或自我否定等。而“最乐于”“非常美好”两个词,表达了对普通孩子的充分肯定,肯定的原因是普通孩子身上所体现出的美好个性品质。关于美好的个性品质,材料中给出了一些提示,如有爱好、有坚持、独立、达观等,这些都可以成为写作的切入点。除此之外,还可以从勤奋、正直、懂得感恩、有责任心等角度展开思考。
同时,题干中的“自选角度”提示立意的思路不是只有一个方向,也可以从教育者的角度去思考,论述应当有怎样的教育观,如不能将目光仅仅聚焦于极少数精英,不能仅从成功、成绩等角度去评价孩子。总体而言,写作范围较广泛,可发挥空间很大。
三、范文点评。
花开于何处
窗前摇曳着一段细细的桂花旁枝,怯生生的,在愈来愈烈的秋风中瑟瑟发抖。【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怯生生”“瑟瑟发抖”赋予桂花旁枝以人的情态、动作,形象地写出它纤弱的特点。】看着它,我不由得惋惜:大概它无力再开花了吧。
段考日日逼近,我夜夜刷题,而成绩却如死水般沉寂,没有一丝波澜。父母知我心忧,不曾多说什么,但眼神里是藏不住的期盼;老师看着我的试卷,没有什么表情,但口中是止不住的叹息。唉,真是烦闷!难道我的努力这么一文不值吗?或许,我早该认清现实,自己就是一枝开不出花的普通树枝……
推开窗,请秋风入内,让房间里沉闷的空气流动起来,也希望能让心中的郁结被吹散一些。
那是什么?我看见细枝侧面点缀了几点新绿,小小的,只有指尖传来的触感才能证明它们真的存在。【描写桂花旁枝长出花苞的细节,为下文的绽放做铺垫,逻辑严谨。】呵,这旁枝还真是执着,花期马上就要到了,这样努力又能赶得上什么呢!我拉开椅子坐下,不再关注它。看了看桌上的资料,还是决定再啃两道几何题。
又一个秋夜,天空格外澄澈,圆月温柔。书桌上,地面上,树枝上……都染上了淡淡光晕。尤其是那树枝上的小花,似乎都有了仙气。皎皎月光包裹着淡淡嫩黄,仿佛轻点花尖就会忽地绽出满手、满眼、满心花香。它是那样真实地开放着,那样热烈,那样骄傲,那样柔弱却又那样坚毅。【从视觉角度写桂花真实的美丽,从嗅觉角度写想象中的桂花的香味,虚实相应,文采斐然。】是了,是它,是桂花旁枝上的小绿点!竟真的开出花来了!还是如此特别的花。
低头发现秋风将桌上的资料吹开了。一行行整齐的字迹赫然出现在眼前,这正是我课外的拓展练习题,它浸入了我的心血。
花儿不语,只是日夜坚持,吸收每一缕阳光,抵抗每一次风雨,积蓄着,生长着,从未停下。时光也不语,但它全都知晓,看到我每一晚挑灯夜读的身影,记得我每一次失败后的执着,明白我的每一分坚持。【由花及人、以花写人,点明文章主题,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
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第一,我是普通的树枝,但因扎根在名为坚持的肥沃土地上,故也能开出独有的小桂花。段考揭榜之日,就是花开之时。花开枝头,花开笔下,花开心尖,花开在坚持的土壤中。
【点评】①双线并行,情感充沛。作者穿插描写自己坚持学习收获进步与桂花绽放,双线并行。“我”由自我否定到看到优点,感悟普通孩子的不普通,情感真挚,让人动容。②描写生动,取材真实。文章多处运用细节描写,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坚持学习的心路历程也和大多数学子相似,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写作实践】
一、原题再现。
春天来了/我去小溪边砸冰/把春天砸得头破血流/直淌眼泪/到了花开的时候/它就把那些事儿忘了/真正原谅了我
——铁头《原谅》
上面这首小诗,富含哲理,你是否像诗中的“春天”一样,有过类似的经历?请以“花开时,我原谅了他(她、它)”为题,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二、题目解读。
本题是有导语的命题作文。导语是一首短诗,诗歌内容是初春时“我”破坏了春天的宁静;到繁花似锦时,春天原谅了“我”。据此可将诗中的春天理解为一个正面形象,而“我”虽然与春天都期望冰雪消融,但两者之间存在矛盾、误解、冲突、摩擦等,春天不怕“头破血流”,不害怕矛盾,不惧伤害,十分宽容,没有因“我”砸伤它而心怀怨恨,最终在“花开”时,原谅了“我”。另外,诗歌的标题是《原谅》,可见对于作者来说想强调的是春天的宽容。
结合导语分析,题目中的“我”对应的是“春天”这一角色。“花开”“原谅”“他(她、它)”是题目的三个关键词。“花开”显然不是实指,而是侧重象征义,可以理解为“所坚持的目标终于达成”。而“他(她、它)”可能与“我”的目标一致,但彼此间却有过隔阂、冲突、矛盾或者误解,这里的“他(她、它)”,可以是一个人、一件事、一次挫折……而“他(她、它)”或许曾经让“我”感觉难过、痛苦,但最终在目标达成时,“我”宽容地选择了原谅。所以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需要重点突出的是面对不解、误解等,如何学会原谅。将这一点作为全文的重点去展现,才能使主旨更加鲜明。
三、范文点评。
花开时,我原谅了它
不是在坚持的路上,就是在劝自己坚持的路上,终日忙忙碌碌,已成循环。
这样的日子让我逐渐迷茫,不由心生怨念。母亲建议我不妨稍作歇息,以便更好地前行。我虽不置可否,但能休息总归是好的。就这样,我与母亲回到了老院子。
院子中的青石板路因长期没有人打理,早已布满了浓绿的苔藓。一些碎石也不再坚守职责,在路上随意侧躺。稍不留神,就会遭难。我就像一个手足无措的孤影,蹒跚而行。
站在桂树下,才发现它已全然不是印象中温柔灿烂的模样。于裂的树皮附着在枯桂的枝干上,层层落叶卧在湿冷的泥土中。忽而寒风起,叶旋落,桂树又添几分萧瑟。空气中充斥着浅浅悲吟,仿佛在控诉落叶的无情。【以景衬情,描写桂树叶落时萧瑟的情形,侧面衬托出“我”低落的情形。】我抬手接下几片落叶,蜷缩的残缺叶脉似在倾诉委屈。
“桂花糕好啰!快来尝一尝!”母亲掀开盖子,浓郁的桂香扑面而来,“这还是去年摘的桂花呢,也不知道今年这桂树到时开得怎么样。”
我轻捏一块,送入口中。软糯甜蜜的桂花糕一下在口中化开,满口满腔的桂香安抚了我低落的心。脑海中浮现出桂花开的场景:米白色的、金黄色的花朵,如米粒般大小,清新淡雅,藏匿在墨绿的桂叶之间,悠悠地散发出沁人心脾的香气,让人神清气爽。【运用联想的表现手法,由桂花糕的香甜联想到桂花开时的清新淡雅,与上文的桂树的萎靡干枯形成鲜明的对比,为下文做铺垫。】一阵微风拂过,花枝轻轻摇晃,桂花缓缓飘落,像夜里闪闪发亮的星星……
奇怪,为何花儿飘落时只觉美,半分伤感都没有?是了,“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那这“零落成泥碾作尘”的枝叶,又何尝不是如此?虽一时间让桂树痛苦难堪,生气渐消,但归于尘土的枝叶会化作新的养分支撑桂树更有力地生长,在来年九月开出满树桂香。
望着即便被控诉,仍前赴后继落向泥土的枯叶,我不由得心生敬佩。我想,来年桂花开满树的时候,焕发新生的桂树一定会原谅叶的离去。我的梦也在未来,此刻不全力拼搏学习,不日夜兼程地努力奋斗,怎么触碰那遥不可及的梦?【描写“我”的心理,表达“我”的感悟,通过挂花树和叶的衰落与生命的循环感悟到追梦需全力以赴,点明主题。】
今日苦点累点,没关系。因为梦想之花盛开时,我终会原谅那些推着我成长的苦和痛。
【点评】①以小见大,选材巧妙。文章选取落叶归根以便集中养分等待新生的自然现象,道出了眼下之苦皆为成就美好梦想,故要与当下的困境和解的主题,立意深刻。②层次递进,升华自然。文章叙写“我”从迷茫到因叶落触景生情而低落无助,再到由眼前事物引发思考而重获 前行动力的历程,思路清晰,层层递进,升华主题。
【坚持主题满分作文欣赏】
一、从“躺平”的温床中站起
1.原题再现。
“7年里,我跑完15场马拉松,获得23块奖牌,也骑行走过祖国的6万余里土地,途径20省60余个城市……”在中国矿业大学毕业典礼上,研究生王密田的发言火了。王密田说,从喜欢上跑步开始,他就定下了目标:不能舒服,拒绝“躺平”,每一天都要和自己“死磕”。
“躺平”大体是指一种“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心态。当面对现实生活中无法改变、无法掌控、无法理解的事时,有些人常摆出一副无所谓的态度,不努力、不奋斗,选择“躺平”。你是否也有和“躺平”有关的经历?对于“躺平”,你又有怎样的思考和认识?请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经历,也可以阐述观点。
要求: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文体鲜明,字数600字左右。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2.题目解读。
本题为材料作文,命题的视角是社会话题“躺平”,这体现了命题人“由“社会'到“学校',再到“学生个人'”的思路,是一个由大到小、由宽到窄的命题思路,材料内容旨在引导学生积极、乐观地对待学习与生活。首先,要准确理解“躺平”的含义,“躺平”即缺乏积极主动的进取心,或面对困难时难以坚持,或在奋斗的过程中因一时难以获得成功而产生懈怠,甚至想要放弃的心理。这些心理状态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也是较为常见的,可以结合自身学习或生活中的事例进行深入解读。
其次,文章不能仅仅停留在“曾经想躺平”的层面,而应重点讲述自己的转变,比如由“懈怠”到“拼搏”、由“放弃”到“进取”、由“悲观”到“乐观”、由“失败”到“成功”等,展现出转变的过程及结果,呈现出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心态,升华了文章主旨。
另外,若写记叙文,讲述自己的经历,就可以从自己的学习生活人手搜寻适合的素材,如在学习某种艺术特长或体育运动时是否有过与“躺平”心态相关的经历。若写议论文,则可选取当下的榜样人物,从他们身上发现坚韧不拔的意志力和超凡的努力,作为文章切实恰当的论据。
总体看来,写作本题时,要求学生以现实生活为取材范围,抒写自己的成长经历和生活感悟,或表达对人生的态度与看法。
3.满分作文点评。
从“躺平”的温床中站起
被汗水浸湿的操场草坪上,凌乱地躺着几件同学跑步时丢下的外套,阳光洒落在上面。这样的一个早晨,我完成了最后的思想挣扎,从“躺平”的诱惑中站了起来。
自从跑操加速后,我似乎习惯了掉队。脱离班级大部队独自奔跑,看着身旁一个又一个班级跑过,跑操队伍由整齐前行到逐渐溃不成军。日复一日,我的脑海中总有相同的念头闪过,我到底能不能跑下来?那么多同学都掉队了,他们都在步行。步行的话就不累了,我要不要也……最终,有那样一天,我的步伐在思想斗争中越来越慢,最终停了下来。我扶着膝盖喘气,向跑操这一对手低下了头。【此处细腻刻画了“我”从动摇到放弃的心理挣扎过程,将生活中极其常见的情景,描写得十分真实、鲜活。】
可是,广播中澎湃激昂的音乐仍在播放着,许多同学随着音乐,伴着节奏,迈着最大的步伐奔跑。他们经过时带起的风将我的碎发吹到脸前,我抬起头,看到还有一些像我一样筋疲力尽的同学,他们或喘着粗气,脸色通红;或弓着身子,试图利用重力加速。但他们始终没有停止奔跑。【这里细致刻画了坚持跑步的同学的动作和神态,为“我”从“躺平”中站起来做了铺垫,并充实了文章内容】我一边走,一边听着主席台上传来的体育老师的鼓励,看着身旁飞跑而过的同学们,感觉自己是那样的渺小与黯淡。“躺平”之后,我的内心并没有丝毫舒适。
那一整天,在跑操时掉队步行的罪恶感一直伴随着我,并深深地刺激着我。我也曾反复听跑操时播放的歌曲,青春的斗志随之汹涌,可是现在,正是少年为了梦想拼搏之时,面对“小小的”跑步,我就要这么放弃吗?【“罪恶感”的积累、叠加以及不断地自我反思最终促成了“我”心态的转变,使文章逻辑合理,更具说服力。】操场上其他同学拼搏的身影闪耀着灿烂的光芒,我想起自己在操场“躺平”的模样,不禁心生厌恶。那一刻,我终于突破懈怠之心的困扰,坚定地从“躺平”的温床中站了起来。
此后跑操,由于坚定了决心,我不再因思想挣扎而痛苦。虽然仍会掉队,但我始终没有停止奔跑的步伐,也不再会感到后悔。跑操的经历让我明白:“躺平”所得到的只有肉体的舒适,而挣脱欲望的束缚,为梦想奋斗拼搏,才能使灵魂丰盈创造真正有价值的未来。【质朴的语言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掷地有声、见解深刻。】
【点评】①生动鲜活,真挚动人。作者描写跑操的场面,真实再现了自己曾经掉队、想要放弃,最终又奋起直追的转变过程,素材典型而鲜活,心理描写十分细腻。②以小见大,发人深省。文章选取极常见的生活场景,以小见大,表达了积极乐观的心态、奋发进取的意志力,结尾的反思深刻有力度,给人以鼓舞。
二、挑战自我,奋斗不息
1.原题再现。
北京冬奥会上,18岁的谷爱凌在赛场上摘金夺银,令人印象深刻。特别是在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关键时刻,她毅然选择了自己之前没有在赛场上完成过的高难度动作,最终收获成功。她说:“不论成功与否,我都会为自己感到骄傲。因为在这么大的舞台上,我能展示的是体育精神。挑战自我,我只想做最好的自己。”
请根据下面表格内容,完成写作任务。
写作目的 文本类型 参考角度
任务一 交流、分享 记叙文 讲述自己在学习中和生活中的关于“挑战自我”的经历和感悟
任务二 传递正能量 议论文 对材料的深层次思考
【写作提示】①选择表格中的一个任务,完成作文;②明确写作目的和文本类型。
【写作要求】①自拟题目;②符合文体特征;③不得抄袭或套作,不得泄露个人信息;④字数不少于600字。
2.题目解读。
本题为任务驱动型作文,题干给出两个任务,需从中选择一个进行写作,选择之前,需准确地审题立意。这则材料选取冬奥会热点人物谷爱凌的事迹,写她在决赛之际,选择挑战自己之前从来没有在赛场上完成过的高难度动作。材料结尾点出文章写作的关键,即立意的重点:挑战自我,做最好的自己。
任务一要求写一篇记叙文进行交流与分享,参考角度要求讲述关于自己“挑战自我”的经历和感悟。“挑战”意味着敢于正视困难、战胜困难,正视矛盾、解决矛盾。“挑战自我”强调的是自己与自己竞赛,因此在写作时应侧重写自己做了什么事,在这一挑战过程中自己产生的变化,收获的成长,以及“自我挑战”所带来的积极改变,从而突出写作中心。
任务二要求写一篇议论文,要求学生对材料有深层次思考,以“传递正能量”为目的,发表自己对“挑战自我”的看法和思考。行文过程中,论点和论据的选取要突出“挑战自我”的意义及其对人生发展的作用,观点要鲜明,立意要深刻,并能运用典型事例和道理论据加以充分论证,使读者信服。
3.满分作文点评。
挑战自我,奋斗不息
尽管我平凡如沙漠一砾,渺小若繁空一星,却始终有一个声音在我的内心激荡,那是一个少年在自我挑战中奋斗的声音。
初碰钢琴,我便清楚自己并无太高的天赋,黑白的琴键总似白眼黑眸紧盯我,仿佛在发出无声的挑战。【比喻生动形象,写出学琴过程中的第一次波澜。】但回想初见钢琴时的心动,我深深呼吸,按下琴键,奏出奋斗的序曲。
新鲜感最易磨灭,枯燥的基础练习令我如坐针毡。每日按部就班地练琴,匆匆把课过掉,就立刻逃出教室。浮躁的日子里,我对自己很失望,甚至想要放弃。
恍惚中,我直视镜中的自己,问:“能静心练琴吗?”孙敬苏秦悬梁刺股的自律,孟子“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的慰勉,踏上学琴路时的初心,不都是我久坐静心的动力之源吗?【引用名人事例,为文章增添文采,同时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于是我坚定地回答自己:“能。”我搬出琴凳,翻开琴盖,投入与黑白键的交流碰撞中。不惧枯燥,不怕寂寞,我自岿然不动。我做到了!对自我的挑战,本该这般融泪成汗,用坚韧成就乾坤!
入夜,耀眼的灯光将眼前的钢琴照射得锃亮逼人,白天老师的那一句“你弹的曲子缺少灵魂”让我又一次陷入了挣扎的旋涡。【老师的话再生波澜,一波三折的情节,丰富了文章内容,引人入胜。】我该放弃吗?我想到:爱因斯坦的手工板凳,童第周的不合格成绩单……他们的成功之路又何尝不是充满挑战!我不应该质疑自己,而是要在挑战自我的过程中,找到一条突破之径。
欣赏名人弹奏,查阅相关资料,请教老师指点迷津……渐渐地如蚕食桑叶般,我慢慢悟到其中的奥妙。豪放的乐曲,进发出“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的气势;婉转的曲调,生发出“采桑径里逢迎”的情趣;作曲人怅惘,就诉出“花溅泪”“鸟惊心”的伤感。【引用诗词名句构成排比,语言优美动人。】我的心愈发与作者接近,从指尖泻出的乐曲,也愈发富有感情,我做到了!不断挑战自我,本就是这般破茧成蝶,将迷茫化为喜悦!
正如谷爱凌所言:“挑战自我,我只想做最好的自己。”【引用材料内容,切题巧妙,主旨明确。】乘风破浪,逆流而上,挑战自我永不止,奋斗不息向未来!
【点评】①条理清晰,一波三折。作者详细描写了自己爱上钢琴、感到枯燥、重拾信心怀疑自我、勇于挑战的过程,叙事波澜起伏,引人入胜。②语言生动,富有文采。作者引用了大量的诗词名句,使文章富有诗意,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能够有效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