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简单的有机化合物课后练习(含解析) 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一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章简单的有机化合物课后练习(含解析) 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一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0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5-10 08:45: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章 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课后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4H8Cl2有9种同分异构体(不含立体异构)
B.乙醛和丙烯醛不是同系物,但它们与氢气充分反应后的产物是同系物
C.元素分析仪无法检验葡萄糖中是否混有果糖
D.聚丙烯的链节:-CH2-CH2-CH2-
2.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 mol苯中含有的碳碳双键的数目为0.3NA
B.1 mol甲基(-CH3)中含有的电子总数为10NA
C.标准状况下,22.4 L己烷中含己烷分子数目为NA
D.标准状况下,11.2 L CH4气体含氢原子的数目为2NA
3.佩戴口罩能有效预防新冠疫情扩散。有关口罩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古人使用丝巾遮盖口鼻,丝巾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B.医用口罩过滤层由聚丙烯熔喷布构成,熔喷布是天然高分子材料
C.一次性防尘口罩可防烟、雾,烟、雾的分散质是空气
D.氯气泄漏时,可戴上用NaOH溶液润湿过的口罩
4.下列表示物质结构的化学用语或模型正确的是
A.甲烷分子的球棍模型: B.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C.乙醇的分子式:C2H5OH D.葡萄糖的最简式:CH2O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酯类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叫做皂化反应
B.淀粉水解液加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后,加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可检测是否水解完全
C.纤维素在人体内可水解为葡萄糖,故可做人类的营养物质
D.通过控制溶液的pH来分离不同的氨基酸,利用了氨基酸溶解度的差异
6.下列关于甲烷、乙烯和苯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烷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上
B.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
D.甲烷、乙烯和苯均属于烷烃
7.油纸伞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传统制作技艺的最后一步使用的桐油(主要成分是不饱和脂肪酸甘油三酯),可因自行聚合而固化。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1,2-丙二醇与甘油互为同系物
B.C17H33COOH 的直链不饱和脂肪酸共17种
C.天然桐油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桐油的自行聚合固化属于缩聚反应
8.下列关于糖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A.淀粉和纤维素的分子式均为,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B.1mol蔗糖的水解产物是2mol葡萄糖
C.淀粉没有甜味,糖尿病患者多食无碍
D.葡萄糖可在碱性、加热条件下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苯和环己烯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1 mol能与含2 mol NaOH的烧碱溶液完全反应
C.丙烷和2-甲基丙烷的一氯代物均为两种
D.所具有的官能团种类有4种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煤的气化和液化和石油的分馏都是物理变化
B.电离、电镀、电解、电泳都需要通电才可以进行
C.所有氨基酸都含手性碳原子
D.水杨酸()存在分子内氢键,使其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
11.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石油的分馏 B.制溴苯 C.制硝基苯 D.煤的干馏
12.中国古代文化中蕴含了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日照香炉生紫烟”的“烟”是瀑布的细小水珠形成的水雾,云、雾属于气溶胶
B.唐·李商隐:“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文中涉及的珍珠、玉石的主要成分都是硅酸盐
C.《客中行》:“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粮食发酵产生的酒精分散在酒糟中,可以通过蒸馏与酒糟分离
D.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所用纸张为宣纸,其主要成分为一种有机高分子
13.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制糖的国家之一,人体所需左右的能量由糖提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公元674年,我国发明的用黄泥浆使红糖脱色的方法,是利用了黄泥浆的吸附性
B.唐大历年间,四川遂宁出现用甘蔗制取冰糖的方法,冰糖的主要成分是葡萄糖
C.饴糖是以米(淀粉)和麦芽经过糖化熬煮而成的糖,饴糖就是葡萄糖
D.“床头冬酿压琼浆”中的“冬酿”指的是蜂蜜,蜂蜜中几乎不含单糖
14.丁烷高温裂解的产物有甲烷、乙烷、乙烯、丙烯 4 种气体,当丁烷完全分解时,所得裂解气的平均式量为 (   )
A.58 B.43.5 C.29 D.14.5
二、填空题
15.请选择下列物质分离时需使用的方法
(1)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的分离____________。
(2)固体和液体的分离____________。
(3)含固体溶质的溶液中除去部分溶剂____________。
(4)碘水中分离出碘单质_____________。
(5)几种沸点相差较大的互溶液体的分离___________。
A.分液 B.过滤 C.蒸发 D.萃取 E.蒸馏
16.有下列四种有机物:A.、B.、C.苯、D.,其中:
(1)能使酸性溶液褪色的是_____________(填编号,下同)。
(2)实验室常用乙醇、浓硫酸和_____________制备乙酸乙酯。
(3)属于天然气主要成分的是_____________。
17.石油是工业的血液,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乙烯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水平。根据下面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①、操作②的名称分别为_____、_____。
(2)乙烯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
(3)写出乙烯和水反应生成B的反应③的方程式(注明条件):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
写出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注明条件):_________。
(4)物质C的沸点为12.27 ℃,常用于局部冷冻麻醉应急处理。物质C可通过反应④和反应⑥制得,其中最好的方法是反应____(填“④”或“⑥”),理由为_____。
18.CH3CH2OH、CH3COOH和NaOH都是中学化学的常用试剂。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①乙酸和甲酸甲酯互为同分异构体,但前者的熔点高于后者。原因是____________。
②在油脂的皂化反应中,加入乙醇能加快反应的速率。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③将在空气中灼烧成红热的铜丝伸入无水乙醇中,铜丝立即变为红色。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铜丝变红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用0.1mol/LNaOH溶液测定CH3COOH的物质的量浓度,碱式滴定管用标准溶液润洗后即加入标准溶液,经“必要”操作后,进行滴定。
①此处的“必要”操作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选用的指示剂是________。
③滴点终点时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
⑶无水醋酸钠和NaOH固体混合加热时能生成CH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利用此反应制备CH4的装置与制备___相同。
⑷乙醇和乙酸在浓硫酸存在下反应生成具有香味的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反应类型是_______,用浓硫酸作催化剂可能造成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问题(答两条即可)。
19.有机物 A 的结构简式是,它可以通过不同的反应得到下列物质:
B. C. D.。
(1)D 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
(2)写出由 A 制取 C 的有机反应类型:____。
(3)写出由 A 制取 B 的化学方程式:____。
(4)写出一种既可以看作酯类又可以看作酚类,且分子中苯环上连有三个取代基的 A 的同分异构体的 结构简式____(只要求写一种)。
20.(1)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①水泥是最常用的建筑材料,它属于_________(填字母)。
a.金属材料b.无机非金属材料c.有机有分子材料
②下列硅酸盐产品的生产原料中不需要石灰石的是______(填字母)。
a.陶瓷b.水泥c.玻璃
③高岭土是烧制瓷器的重要原料,其组成可以表示为Al2Si2Ox(OH)y,其中x、y的数值分别是______(填字母)。
a.5、4 b.6、3 c.7、2
④下列物品的构成材料中主要是合成高分子材料的是___(填字母)。
a.宣纸b.羊毛衫c.保鲜膜
⑤橡胶是制造轮贻的主要原料,天然橡胶是______结构(填“线型”或“体型”),需经过硫化处理改变其结构,增强其机械强度。
(2)百合是江苏某地区的特产,富含有蛋白质、淀粉、脂肪,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泛酸、胡萝卜素科和丰富的钙、铁、磷等元素,其中:
①属于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的是________。
②能提供能量的主要营养物质为蛋白质、淀粉和_______,淀粉在人体内水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③维生素C也称为_________,是一种无色的晶体,其水溶液显酸性,化学特性是易失电子,可以使食物中的Fe3+转化为Fe2+,这一过程体现了维生系C的____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水果、蔬菜中富含维生素C,组成维生素C的元素是____(填写元素符号)。
(3)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提升生活质量。
①汽车尾气(含有烃类、CO、NOx、SO2等)是城市空气的主要污染源,治理方论之一是在汽车排气管上加装“催化转化器”使CO、NOx转化为无害物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
a.CO和NOx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xCO+2NOx===2xCO2+N2
b.上述方法增加了空气中CO2的含量,加重了酸雨污染
c.在日光照射下,汽车尾气还会产生光化学烟雾
②家庭装修中使用的装潢材料缓慢释放出来的污染物达一定浓度时会影响人体健康,下列属于常见装修污染物的是_____(填字母)。
a.NO、NO2b.甲醛、苯c.SO2、CO
③通过水质检测确定水体中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后,可采取不同的方法对污水进行处理。例如向废水中通入臭氧,运用________(填字母)除去其中含有的油类、氰化物。
a.中和法b.沉淀法c.氧化法
④天然水中含有细小悬浮颗粒物可以用明矾进行处理,明矾溶于水后电离出的铝离子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胶体能吸浮悬浮颗粒物。写出铝离子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21.用系统命法写出下列物质名称:
(1) ______
(2) ______
(3) 的系统名称为 ______
(4)键线式 表示的分子式 ______ ;名称是 ______ .
(5)根据下列有机物的名称,写出相应的结构简式:
①2,4-二甲基戊烷 ______ ;
②2,2,5-三甲基-乙基己烷 ______ 。
22.油脂的水解反应
(1)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_____和____,以硬脂酸甘油酯为例:(硬脂酸甘油酯)+3H2O3C17H35COOH+(甘油)
(2)硬脂酸甘油酯与NaOH溶液共热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又叫_____反应,硬脂酸甘油酯与烧碱水解生成的____是肥皂的主要成分,_____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
23.化学与材料密切关联。
①制造普通玻璃的主要原料是纯碱、石灰石和 ________;
②钢铁在酸雨中会发生电化学腐蚀,其负极的电极反应是________;
③硫化橡胶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化学稳定性,它具有 ________结构。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A.C4H8Cl2有2种碳链异构,分别为正丁烷、异丁烷,根据1固定1游动的原则,正丁烷存在,有6种,异丁烷上存在,有3种,合计9种同分异构体(不含立体异构),A说法正确;
B.乙醛和丙烯醛均含有醛基,但丙烯醛中还含有碳碳双键,不是同系物,但它们与氢气充分反应后的产物分别为乙醇、丙醇,乙醇与丙醇是同系物,B说法正确;
C.元素分析仪可对有机的固体、高挥发性和敏感性物质中C、H、N、S、元素的含量进行定量分析测定,葡萄糖、果糖为同分异构体,元素分析仪无法检验葡萄糖中是否混有果糖,C说法正确;
D.聚丙烯的链节:,D说法错误;
答案为D。
2.D
【详解】A.苯中不存在碳碳双键,A错误;
B.1个甲基(-CH3)含有9个电子,1 mol甲基(-CH3)中含有的电子总数为9NA,B错误;
C.标准状况下己烷不是气态,22.4 L己烷的物质的量不是1mol,其中含己烷分子数目不是NA,C错误;
D.标准状况下,11.2 L CH4气体的物质的量是11.2L÷22.4L/mol=0.5mol,其中含氢原子的数目为2NA,D正确;
答案选D。
3.A
【详解】A.古人使用丝巾遮盖口鼻,丝巾即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A正确;
B.医用口罩过滤层由聚丙烯熔喷布构成,熔喷布是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B错误;
C.烟、雾,烟、雾的分散剂是空气,C错误;
D.由于NaOH溶液碱性太强,具有强腐蚀性,故氯气泄漏时,应该戴上碱性更弱的碳酸氢钠溶液润湿过的口罩,D错误;
故答案为:A。
4.D
【详解】A.甲烷分子的球棍模型氢原子半径要小于碳原子,故A错误;
B.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故B错误;
C.乙醇的分子式:C2H6O,故C错误;
D.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12O6,最简式:CH2O,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5.D
【详解】A.皂化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盐,应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如在酸性条件下,可生成高级脂肪酸,故A错误;
B.是否完全水解,还需要碘水检验淀粉,实验中只能说明水解生成葡萄糖,故B错误;
C.人体内不含水解纤维素的酶,所以不能消化纤维素,因此纤维素不能被分解提供能量,故C错误;
D.不同的氨基酸达到等电点的pH不同,可控制pH利用溶解度差异分离不同的氨基酸,故D正确;
答案为D。
6.B
【详解】A. 甲烷分子为正四面体结构,五个原子不可能位于同一平面上,错误;
B. 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正确;
C. 苯分子呈平面正六边形,为高度对称结构,不含有碳碳双键,错误;
D. 甲烷、乙烯和苯均属于烃,但只有甲烷属于烷烃,错误。
答案为B。
7.C
【详解】A.同系物必须结构相似,组成上相差n个-CH2原子团;1,2-丙二醇与甘油所含有的羟基个数不同,1,2-丙二醇含有2个羟基,甘油含有3个羟基,结构不相似,不是同系物关系,A错误;
B.如果-C17H33为直链烃基,含有碳碳双键就有16种,如果-C17H33为带有支链的烃基,含有碳碳双键的数目远大于17种,所以C17H33COOH 的直链不饱和脂肪酸大于17种,B错误;
C.桐油主要成分是不饱和脂肪酸甘油三酯,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正确;
D.桐油主要成分是不饱和脂肪酸甘油三酯,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在一定条件下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变为固态,不属于缩聚反应,D错误;
答案选C。
【点睛】同系物:结构相似,组成上相差相差n个-CH2原子团;如果有机物含有官能团,则要求官能团的种数相同,个数也得相同,所以1,2-丙二醇与甘油不是同系物关系,属于同类物质。
8.D
【详解】A.淀粉和纤维素的分子式均为,但n不同,所以二者不互为同分异构体,A项错误;
B.1mol蔗糖的水解产物是1mol葡萄糖和1mol果糖,B项错误;
C.淀粉属于多糖,水解会生成葡萄糖,糖尿病患者应尽量少吃,C项错误;
D.葡萄糖为还原性糖,分子中含有醛基,可在碱性、加热条件下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D项正确;
答案选D。
9.D
【详解】A.甲苯被高锰酸钾氧化可生成苯甲酸,环己烯含有碳碳双键,也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故A正确;
B.1 mol含有2mol酯基,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2mol羧基,能与含2 mol NaOH的烧碱溶液完全反应,故B正确;
C.丙烷和2 甲基丙烷都含有2种H,则一氯代物均为两种,故C正确;
D.含有的官能团有碳碳双键、羰基、羟基、酯基、氯原子共五种,故D错误;
答案选D。
【点睛】苯环不是官能团,为易错点。
10.D
【详解】A.煤的气化是用煤来生产水煤气,煤的液化是用煤来生产甲醇,故煤的气化和液化为化学变化,石油的分馏是物理变化,故A错误;
B.电离是自发进行的过程,不需要通电,故B错误;
C.当碳原子上所连的四个不同的基团时则为手性碳原子,氨基酸中不一定含手性碳原子,如NH2CH2CH2COOH,故C错误;
D.分子间氢键导致物质溶解度减小,水杨酸存在分子内氢键,使其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故D正确。
故答案选D。
【点睛】明确官能团及其性质关系是解本题关键,知道分子间氢键和分子内氢键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
11.A
【详解】A. 石油分馏是根据沸点不同将石油分成不同沸点范围产物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A符合题意;
B. 苯与液溴在溴化铁催化剂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属于化学变化,B不符合题意;
C. 苯的硝化是指苯与硝酸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硝基苯,属于化学变化,C不符合题意;
D. 煤的干馏指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分解生成焦炭等物质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点睛】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12.B
【详解】A.空气中的小水珠雾直径很小,直径在1-100nm的水珠与空气混合构成的分散系属于气溶胶,所以云、雾属于气溶胶,A正确;
B.珍珠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玉石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氧化钠,B错误;
C.粮食发酵产生的酒精分散在酒糟中,二者互溶,沸点差异大,应通过蒸馏方式分离,C正确;
D.宣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D正确;
故答案选B。
13.A
【详解】A.黄泥浆遇红糖脱色是物理过程,是利用了黄泥浆的吸附性,A正确;
B.冰糖的主要成分是蔗糖,是一种二糖,而不是葡萄糖,B错误;
C.饴糖的主要成分是麦芽糖,不是葡萄糖,C错误;
D.蜂蜜的主要成分是葡萄糖和果糖,D错误;
故答案选A。
14.C
【分析】丁烷催化裂化,有如下方程式:C4H10→CH4+C3H6; C4H10→C2H6+C2H4,由方程式可知,丁烷裂解后生成气体的物质的量一定为丁烷的2倍,由此分析解答。
【详解】丁烷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8,丁烷催化裂化,有如下方程式:C4H10→CH4+C3H6; C4H10→C2H6+C2H4,无论生成CH4和C2H6的组成怎样,丁烷裂解后生成气体的物质的量一定为丁烷的2倍,则原四种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g/mol=29g/mol,所以裂解气的平均式量为29,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的计算,题目难度中等,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丁烷分解的方程式判断生成物之间的物质的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15. A B C D E
【详解】(1)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故答案为A。
(2)固体与液体的分离用过滤的方法,故答案为B。
(3)含固体溶质的溶液中除去部分溶剂,因溶剂易挥发,可用蒸发的方法分离,故答案为C。
(4)利用碘单质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用四氯化碳作为萃取剂,采用萃取的方法从碘水中分离出碘单质,故答案为D。
(5)几种沸点相差较大的互溶液体可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故答案为E。
16. B D A
【分析】甲烷结构稳定,乙烯具有碳碳双键,易被强氧化性氧化,苯具有大“π”键,结构较稳定,不与强氧化剂反应,乙酸具有羧基。
【详解】(1)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物质可为不饱和烃、苯的同系物、含有醛基的物质、乙醇等,乙烯符合题意,选B。
(2)实验室常用乙醇、浓硫酸和乙酸混合加热制乙酸乙酯,选D。
(3)属于天然气主要成分的是甲烷,选A。
17. 石油的分馏 石油的裂解 CH2=CH2 CH2=CH2+H2OCH3CH2OH 加成反应 CH3CH3+Cl2CH3CH2Cl+HCl ④ 乙烷与氯气反应将得到多种氯代物的混合物,产物不纯
【分析】石油经过分馏可生产液化石油气、汽油、煤油、柴油等产品,而上述产品再经过高温裂解可得到乙烯等化工产品,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B),乙烯与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氯乙烷(C),乙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烷(D),加成答题。
【详解】(1)石油经过分馏可生产液化石油气、汽油、煤油、柴油等产品,而上述产品再经过高温裂解可得到乙烯等化工产品,所以操作①、操作②的名称分别为石油的分馏、石油的裂解,故答案为石油的分馏,石油的裂解。
(2)乙烯为平面四边形结构,官能团为碳碳双键,结构简式为CH2=CH2,故答案为CH2=CH2。
(3)乙烯和水发生反应生成乙醇,化学方程式为:CH2=CH2+H2OCH3CH2OH,该反应为加成反应,反应⑥为乙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氯乙烷,反应方程式为:CH3CH3+Cl2CH3CH2Cl+HCl,故答案为CH2=CH2+H2OCH3CH2OH,加成反应,CH3CH3+Cl2CH3CH2Cl+HCl。
(4)氯乙烷可通过乙烯与氯气发生加成反应和乙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制得,最好的方法是加成反应(④),因为乙烷与氯气反应将得到多种氯代物的混合物,产物不纯,故答案为④;乙烷与氯气反应将得到多种氯代物的混合物,产物不纯。
18. 乙酸分子间能形成氢键 乙醇易溶于水,油脂易溶于乙醇,从而增大了溶液的接触面 CH3CH2OH+CuOCH3CHO+Cu+H2O 除去滴定管尖嘴部分的气泡,使滴定管尖嘴部分充满溶液;调节液面高度到“0”或“0”刻度以下. 酚酞 c(Na+)>c(CH3COO-)>c(OH-)>c(H+) CH3COONa+NaOHNa2CO3+CH4↑ NH3或O2 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酯化反应 发生副反应,产生SO2等有毒气体
【分析】(1)①分子内氢键使物质的熔沸点降低,分子间氢键使物质的熔沸点升高,用氢键对物质物理性质的影响解释;
②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分析.
③在加热条件下,氧化铜和乙醇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2)①根据滴定管的特点及准确确定溶液的体积分析;
②酸碱中和滴定时,为了减小方法误差,使滴定终点和等当点重合,需要选择适当的指示剂.
强酸与弱碱相互滴定时,应选用甲基橙.
强碱与弱酸相互滴定时,应选用酚酞.
强酸与强碱相互滴定时,既可选用甲基橙,也可选用酚酞作指示剂.
③滴点终点时,生成物是醋酸钠,醋酸钠是强碱弱酸盐,能水解而使溶液呈碱性,据此分析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大小.
(3)无水醋酸钠和NaOH固体混合加热时能生成CH4和碳酸钠,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分析;
(4)乙醇和乙酸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能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酸与醇反应生成酯和水的反应是酯化反应;
浓硫酸有强氧化性,它本身能被还原成二氧化硫.
【详解】(1)①乙酸分子间能形成氢键,分子间氢键的存在导致使物质的熔沸点升高。
②根据相似相溶原理有机溶质易溶于有机溶剂,无机溶质易溶于无机溶剂,乙醇和油脂都是有机物,乙醇易溶于水,油脂易溶于乙醇,从而增大了溶液的接触面.
③在加热条件下,铜在空气中能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和乙醇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乙醛、水和铜,CH3CH2OH+CuOCH3CHO+Cu+H2O。
(2)①滴定管尖嘴部分容易产生气泡,导致所测溶液的浓度产生误差,故:必须除去滴定管尖嘴部分的气泡,使滴定管尖嘴部分充满溶液;滴定管的“0”刻度在上方,如果溶液的体积在‘0“刻度上方,也导致所测溶液的浓度产生误差,故:要调节液面高度到“0”或“0”刻度以下。
②强碱与弱酸相互滴定时,滴点终点时,醋酸钠是强碱弱酸盐,应选用酚酞.
③滴点终点时,生成物是醋酸钠,醋酸钠是强碱弱酸盐,能水解而使溶液呈碱性,溶液中c(OH-)>c(H+),醋酸钠在水溶液中虽然能水解,但还是以电离为主,所以溶液中钠离子浓度、醋酸根离子远远大于氢氧根离子的浓度;因为醋酸根离子水解,c(Na+)>c(CH3COO-),所以这几种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
c(Na+)>c(CH3COO-)>c(OH-)>c(H+).
(3)无水醋酸钠和NaOH固体混合加热时能生成CH4和碳酸钠,CH3COONa+NaOHNa2CO3+CH4↑,醋酸钠和氢氧化钠都是固体,加热,所以与NH3或O2 的制备装置相同.
(4)在加热条件下,乙醇和乙酸在浓硫酸存在下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该反应是酯化反应;浓硫酸有强氧化性,它本身能被还原成二氧化硫而产生杂质,发生副反应,产生SO2等有毒气体.
19. 羧基 消去反应 +H2O 、、、 (一共四类,取代基位置可变化,合理即可)
【详解】(1)根据有机物D的结构简式可以判断D中的含氧官能团为羧基;
(2)观察A与C的结构简式可知,C中增加了碳碳双键,说明A中醇羟基发生消去反应生成C,故答案为:消去反应;
(3)从A到B,一定是醇羟基和羧基发生了分子内酯化反应,反应方程式为:+H2O;
(4)既可以看做酯类又可以看做酚类,则苯环连接羟基,且含有酯基,则其同分异构体有(只写出取代基的原子团,位置可变化):、、、,一共四大类。
20. b a a c 线型 铁(Fe) 脂肪 (C6H10O5)n+nH2OnC6H12O6 抗坏血酸 还原性 H、C、O b b c Al3++3H2O=Al(OH)3(胶体)+3H+
【详解】(1)①水泥是最常用的建筑材料,它属于硅酸盐产品,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答案选b;②a.生产陶瓷是用陶土和瓷土这两种不同性质的粘土为原料,经过配料、成形、干燥、焙烧等工艺流程制成,无需使用石灰石;b.制造普通水泥的主要原料是粘土、石灰石,需要使用石灰石;c.工业生产玻璃的原料是:石灰石、纯碱和石英,需要使用石灰石;答案选a;③铝、硅、氧、氢氧根分别显+3价、+4价、-2价、-1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0,则有(+3)2+(+4)2+(-2)x+(-1)y=0,即2x+y=14,将a、b、c、三个选项带入,等式成立的为a;答案选a;④a.宣纸是纤维素为天然高分子材料,a项错误;b.羊毛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b项错误;c.保鲜膜是合成高分子材料,c项正确;答案选c;⑤天然橡胶的成分是聚异戊二烯,天然橡胶是线型结构。
(2)①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有铁、钴、铜、锌、铬、锰、钼、氟、碘、硒,故百合中含有的蛋白质、淀粉、脂肪、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泛酸、胡罗卜素和丰富的钙、铁、磷等元素中,属于微量元素的是铁,含有的微量元素是铁;②六大营养物质为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其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能提供给人体能量;淀粉是葡萄糖的脱水缩合物,故淀粉在人体内水解为葡萄糖,化学方程式为:(C6H10O5)n+nH2OnC6H12O6;③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因为化学特性是失去电子,并能将铁离子还原为亚铁离子,故显示了维生素C的还原性;维生素C的化学式为(C6H8O6),其含有的元素为H、C、O;
(3)①a.由信息可以知道,NO和CO反应生成无毒的氮气和二氧化碳,2CO+2NO2CO2+N2,a项正确;b.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溶于水生成碳酸不稳定分解,二氧化碳量增多不会增加空气的酸度,b项错误;c.汽车尾气排放的氮氧化物受紫外线照射后与空气中的碳氢化合物作用后形成的有毒烟雾为光化学烟雾,是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c项正确;答案选b;②装修材料中含有甲醛、苯等物质,其中甲醛常用于装修材料的防腐剂,苯常用于油漆、涂料的溶剂,二者对人体有害,其它选项与装修材料无关,答案选b;③臭氧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水体中的油类及氰化物,故向废水中通入臭氧,运用氧化法除去其中含有的油类及氰化物,答案选c;④明矾是强酸弱碱盐,铝离子能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H2O Al(OH)3(胶体) +3H+,胶体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悬浮物而达到净水的目的;
21. 3,3,5-三甲基庚烷 2,3-二甲基-1-丁烯 3,4,4-三甲基-1-戊炔 C6H14 2 甲基戊烷
【分析】烷烃的命名原则要遵循长、多、近、小、简原则;烯烃的命名选取含有碳碳双键的最长碳链,距离双键最近的一端命名为1号碳;炔烃的命名选取含有三键的最长碳链,距离三键最近的一端命名为1号碳;键线式:短线表示共价键,短线的端点表示碳原子、两条短线的交点表示1个碳原子,氢原子可省略,据此进行分析。
【详解】(1) 为烷烃,最长碳链为7,故为庚烷,在3和5号碳上分别含有2个和1个甲基,正确命名为:3,3,5-三甲基庚烷;
故答案是:3,3,5-三甲基庚烷;
(2)为烯烃,含有碳碳双键的最长碳链为4,故为丁烯,碳碳双键位于1、2号碳之间,在2、3号碳上分别含有1个甲基,正确命名为:2,3-二甲基-1-丁烯;
故答案是:2,3-二甲基-1-丁烯;
(3)为炔烃,碳碳三键位于1、2号碳之间,在3和4号碳上分别含有1个和2个甲基,正确命名为:3,4,4-三甲基-1-戊炔;
故答案是:3,4,4-三甲基-1-戊炔;
(4)的结构简式为 CH3CH2CH2CH(CH3)2,其分子式为 C6H14 ,该有机物主链为戊烷,在 2 号 C 含有 1 个甲基,其名称为 2 甲基戊烷;
故答案为 C6H14 ; 2 甲基戊烷;
(5)①2,4-二甲基戊烷,最长的主链含有5个C原子,2、4号碳原子上各连接2个甲基,结构简式为:;
故答案为;
②2,2,5-三甲基-3-乙基己烷,最长的主链含有6个C原子,甲基处于2、2、5号碳原子上,乙基处于3号碳原子上,结构简式为:
故答案为。
22.(1) 高级脂肪酸 甘油
(2) (硬脂酸甘油酯)+3NaOH3C17H35COONa(硬脂酸钠)+ (甘油) 皂化 硬脂酸钠 甘油
【解析】(1)
油酸属于酯类物质,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2)
硬脂酸甘油酯与NaOH溶液共热生成硬脂酸钠和甘油,方程式为: (硬脂酸甘油酯)+3NaOH3C17H35COONa(硬脂酸钠)+ (甘油);该反应又称皂化反应,其中硬脂酸钠是肥皂的主要成分,甘油可用作重要的工业原料。
23. 石英 Fe﹣2e﹣=Fe2+ 体型(或“网状”或“体型网状”)
【详解】①制造玻璃的主要原料为石灰石、纯碱、石英,故答案为:石英;②铁为负极,铁失去电子转化成二价亚铁离子,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 故答案为:Fe﹣2e﹣=Fe2+;③硫化橡胶分子间具有空间网状结构,故答案为:体型(或“网状”或“体型网状”)。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