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第一节 中东 说课课件(共37张PPT)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八章 第一节 中东 说课课件(共37张PPT)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7.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5-09 14:19: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01
02
03
说教材
说教法
说教学过程
Part One
说教材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作为区域地理的内容,“中东”本节课教材并没有着重某一个国家,而是对整个区域进行了总体描述。教材从四个方面:①特殊的地理位置——五海三洲之地;②世界石油宝库;③匮乏的水资源;④多元的文化来编排教材。其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该区域一些基本的地理常识,并通过阅读和思考,培养分析原因、总结规律等地理思维能力,其中也渗透了对读图、搜集归纳地理信息能力的训练。
01说教材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电视新闻、书籍报刊等途径,了解中东地区战火不断,对本区域的情况有所认识了解,但是具体原因可能不是很清楚。高中生有一定的自我思考能力,通过预习教材内容可以总结出来原因。但是教材中有些内容没有过多地阐释,以活动的形式出现,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讲有一定难度,需要系统地进行学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方法与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会分析中东地区重要的地理位置;2、知道中东范围、主要国家及城市、重要临海、海峡及运河;
3、记住石油的分布、生产和输出情况
运用地图分析本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运用地图、统计数字分析中东石油资源对本地区及世界经济的重要影响。
使学生养成关注世界焦点地区和焦点问题的习惯,学会从地理角度分析问题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及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
中东处于三洲五海之地的重要性和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为教学重点。
分析中东气候干热的原因;
发展农业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措施。
说教法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采用“读图分析+分组讨论练习”的教学方式为主,充分利用自己设计的导学案,体现地理课堂的特色,同时通过多媒体动画突破重点难点。学生通过阅读讨论,以及对中东局势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原因、总结规律等地理思维能力,其中也渗透了对学生读图、搜集归纳地理信息能力的训练。
Part Two
世界关注的焦点地区
  中东
焦点之一:东西方交通要道
三洲五海之地
焦点之二:为石油而战
丰富的石油资源
焦点之三:为水而战
匮乏的水资源
焦点之四:宗教纷争
文化差异
说教学过程
Part Three
情境导入
新闻导入,让学生形象直观地看到中东地区弥漫着战火硝烟,让学生感受和平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积极地思考中东战火不断的原因。
--- “ 一湾两洋三洲五海之地”
焦点一:东西方交通要道
长期的热点地区 ----中 东
这样的美女你敢惹吗?
图片突出这里战火不断
中东与西亚的范围
读中东的地形图,分析认识中东的地理位置重要性。
找出三洲五海,重要的海峡以及海峡的重要作用。学生能独立完成。
一湾两洋三洲五海之地
中东重要的战略地位
1.联系亚、欧、非三大洲
2.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
3.东西方的交通要道
---丰富的石油资源
焦点二:为石油而战
长期的热点地区 ----中 东
1、中东石油在世界上的地位
最大
最多
最多
中东—“世界石油宝库”
石油输出的三条路线
动态路线展示石油输出的三条路线,让学生自己总结出经过的重要海峡
航线编号 经过的主要海洋、海峡和运河 到达的国家和地区
波斯湾石油外运航线
波斯湾-阿拉伯海-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
波斯湾-阿拉伯海--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
西欧各国
或美国
西欧各国
或美国
日本、中国
波斯湾-阿拉伯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海-太平洋
霍尔木兹海峡被称为“石油海峡”
航线C
航线B
航线A
---匮乏的水资源
焦点三:为水源而战
长期的热点地区 ----中 东
中东的地形
中东的地形:以高原为主,平原狭小。
中东主要气候类型:热带沙漠气候、温带 大陆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 (由于气候干燥,降水稀少,河流很少,大面积区域是没有河流的沙漠地区,这样,比油还贵的水资源就会成为争夺的焦点。
水资源匮乏原因:气候干燥,河流稀少。
通过读中东地形图,分析出本地区地形特点和主要地形区;
结合全球气候类型分布图,分析本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分析气候类型的特征以及原因
分析中东气候干热的原因
1、本区处于120N—420N,北回归线穿过其南部,绝大部分处于300N以南的低纬地区,这是造成本区气温高的主要原因。
2、从北非到阿拉伯半岛,地表起伏小,海岸线平直,加强了气候的干旱性。红海虽处于北非和阿拉伯半岛之间,但其面积小,海洋水汽影响小;伊朗高原和小亚细亚半岛虽濒临海洋,但周围被山脉环绕,地形闭塞,阻挡了海洋湿润空气的进入。
3、本区主要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1月本区大部分被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天气稳定少雨。此时,虽然地中海地区受西风带控制,气旋活动频繁,降水较多,但范围较小;7月副热带高气压带北移到地中海地区,本区受自陆地到海的东北信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湿度低,降水少。
中东的河流分布
分布不均,多国共用
沙特阿拉伯
也门
阿曼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巴林
卡塔尔
科威特
热带沙漠气候
地中海气候
终年炎热干燥
冬季温和湿润夏季炎热干燥
成因:副热带高气压和信风带控制
成因: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
课本P49活动,
兴修水利
海水淡化
高效节水技术
农业科研
农业生产
通过图片分别展示解决农业生产的水资源问题才去的措施,更加直观形象
沙特阿拉伯如何解决水资源问题?
---多元的文化
焦点四:文化纷争
长期的热点地区 ----中 东
中东是基督教、伊斯兰教以及犹太教的发源地,目前大多数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少数居民信奉基督教、犹太教等宗教。
分别通过图片形式来展示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的宗教特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文化的差异
白色人种
阿拉伯语
阿拉伯世界
圣城麦加朝圣
伊斯兰教古老的建筑
伊朗阿斯法罕回教堂
伊斯坦布尔的苏里玛尼清真寺
犹太民族
哭墙
仿照这样的思维导图,对本课进行总结
4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2分)
材料一: 阿拉伯半岛示意图(图甲),鸟瞰沙特阿拉伯农业区(图乙)和迪拜2010年GDP比重图(图丙)。

材料二:从上个世纪70年代初开始实行自由和稳定的经济政策,迪拜快速由一个小渔村发展为全球性国际金融中心。
(1)分析阿拉伯半岛西南部降水量偏多的原因。(6分)
(2)简述沙特阿拉伯农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8分)
(3)简述迪拜迅速崛起的区位优势。(8分)
【解析】
(1)夏季,因受印度洋和地形雨的影响,西南部沿海地区处于山地迎风坡,降水较丰富。
(2)有利条件主要体现在有大片绿洲,地势平坦;石油资源丰富,可为农业发展提供资金。沙特阿拉伯有大面积的沙漠和高原,耕地面积少,气候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较干旱,这些都是限制农业发展的因素。
(3)迪拜位于出入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的咽喉地带,交通位置非常重要;从图丙可看出,迪拜第三产业发达;国家政策给予大力支持。
(1)夏季受西南风的影响,西南风掠过红海带来水汽,受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
(2)有利条件:绿洲附近地形平坦,光照充足;由于是石油生产大国,有雄厚的资金用于农业投资。不利条件:由于境内主要是大沙漠和高原,可耕地很少;气候干燥少雨,水资源严重短缺。
(3)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便利;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当地政府的政策支持。
谢谢,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