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五年级语文下第六单元课外阅读专题卷
(一)
有一次,拿破仑骑马来到一片树林,忽然听到了一阵紧急的呼救声,他策马扬鞭,朝着 发出叫喊声的湖边跑去。只见一个不会游泳的士兵掉进了水里,正往深水当中漂移,距离岸边已有30米。岸上几个士兵无可奈何地叫喊着,慌作一团,他们当中谁也不会游泳。
“他会游泳吗 ”拿破仑赶来问道。
“他只能划几下,现在不行了,漂到深水里,刚才喊救命呢!”一个士兵回答说。拿破仑应了一声,随即从侍卫手里拿过一支手枪,并大声向落水的士兵喊着:“赶快游回来,你还往当中划什么。再往前去,我就枪毙你!”
说完,果然朝那人的前方开了两枪。落水的士兵,或许是听到了岸上威胁的话,或许是听到了前方子弹入水的响声,猛地转过身来,拼命地划着,竟然很快就游到了岸边。
落水的士兵得救了,同伴们都很高兴。
被救的小伙子神色慌张,赶忙叩谢拿破仑,他不解地问:“陛下,我不慎掉到水里,快要淹死了,你还要枪毙我,这是为什么呀 真把我吓坏了,您的子弹差一点就打中了我!”
拿破仑笑着说:“如果不吓你,你才真的要被淹死呢!你再往前漂去,越漂越远,你就 再也游不回来了,这是一个荒野深湖,周围没有居民。你看,这里几个人,有谁能下水救你呀 你吓了一跳,不就回过头来自己救了自己吗 ”
经他这么一说,士兵们恍然大悟,笑了。
1.士兵掉进水里,岸上的士兵有什么反应 用“ ”画出。
2.读文章,想想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把下面的内容填写完整。
士兵掉进湖里,不会游泳,正往深水漂移→ → 3.拿破仑为什么要开枪 ( )
A.拿破仑想枪毙这个士兵。
B.拿破仑看到士兵在湖里游泳,想和他开玩笑。
C.拿破仑知道这个士兵不会游泳,想吓唬他,让他学会游泳。
D.拿破仑想用这种办法吓唬士兵,让他自救。
4.在危急关头,拿破仑是怎么想的 请写出他的思维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你认为在文章中的这种情况还有其他更好的办法救士兵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秘密
有一天,一个当小学老师的朋友讲了一个小男孩的故事。
他7岁,上小学二年级。他有一双非常水灵的大眼睛,乌黑的、不谙(ān)世事的、清澈的眼睛。凝视他的眼睛的时候,老师常常会有一种错觉,以为那里面正含着眼泪,像一潭水似的,晃动着,但不涌出来。
他是一个可怜的孩子,跟着年迈的奶奶一起生活。奶奶只有菲薄(fěi bó)的退休费,祖孙两人有了吃的就没有穿的,总有一样要凑合。“这个孩子特别懂事。一个小男孩呀,你们不能想象他有多么细腻的内心世界。”
朋友感慨着举了一个例子:小学生的作业本通常都是用得很快的,用不了多久就要买新的。没有一个同学对这件事有疑问。有一次,是在课间休息的时候吧,所有的同学都在操场上玩,只有他,嗫嚅(niè rú)着走到讲台旁,仰着小小的脸,伸出小小的手,递给老师一支铅笔。他说:“老师,我想让您以后用铅笔给我判作业。这样,作业本用完了,我用橡皮一擦,就像新的一样了。”
当老师的友对我说:当时我注视着这个孩子的眼睛,他的脸特别圣洁。你知道吗?那种天使一样的小孩子,充满了对世界的悲悯(mǐn)和谅解。我看着他,看着看着就要掉眼泪。我拿过了那支铅笔,我说,这是我们两个人之间的秘密,我一定用只有我们俩能看清楚的符号来批改你的作业。孩子特别开心,跑出教室,冲进同学当中。此后,有好几个星期的时间,老师真的用铅笔给他改作业,而且悄悄地告诉他:“如果你都做对了,老师只写上'优秀'两个字,擦的时候也好擦了。”这样,孩子一直保持了优秀的成绩,老师和他一直共享着这个秘密。
过了几个月,孩子的生日到了,老师买了整整100本小学生常用的作业本给他。老师说,这是对他作业一直优秀的奖励。
1.给文中加点的词语选择恰当的解释。(在序号前面画“√”)
菲薄:A、微薄(指数量少、质量次) B、瞧不起
2.对文中画“ ”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全体同学对这件事都有疑问
B.全体同学对这件事都没有疑句
C.只有一个同学对这件事有疑问
3.短文第 至 自然段围绕“秘密”具体写了一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短文写谁与谁之间的秘密?“秘密”的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短文主要描写了小男孩的语言、 和 ,表现了他是一个_______ 的孩子。
6.想象一下:小男孩长大以后又见到这位老师,他会说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多了一张
佚 名
1月20日,长春的北风刮得很猛。我骑着自行车,只顾低着头,往前紧蹬,临近和平大 路口,把一个边走边低头数钱的农民老大爷撞了个赳趄,他手中的一把人民币“哗啦”一声 掉在地上。我慌忙跳下车,想赶紧把钱给老人拾起来,可是已经来不及了,散落在地上的钱已被“呼呼”的北风刮了起来,纷纷向四处飞扬。正在这时,只见过往的行人都不约而同地向钱飘走的方向跑去,有的还喊着:“钱跑了,快抢啊!”霎时间整个路口喧腾起来。
这突如其来的情况,使老人大为吃惊,随后便焦急地拍着大腿说:“风刮人又抢,这可怎么得了,钱要没了。”我本想安慰老人几句,可说什么好呢
没过多久,风似乎小了。“抢钱”的人们从四面八方陆续朝老人走来,把“抢”来的钱都一一交到他手里,老人喜出望外,不停地向众人点着头。
人们聚集在老人的周围,一再关切地要老人把钱数数。看得出老人有点情面难却,用微颤的双手数了起来,旁边还有人帮着数。数完,老人略微迟疑了一下,接着又数了一遍,还是26张。老人抬起头用疑问的目光瞅着四周的人们,并自言自语地说“不对。”老人的话 还没说完,一个戴红领巾的小学生抢着喊开了:“谁还没把钱送来 ”老人忙接着说:“不是少了,是多了。”“怎么会多呢 是您记错了吧 ”有人诧异地问。老人肯定地说:“没错,我在家数得清清楚楚,明明是25 张,都是五元一张的。”人们不解地对视着。那个小学生又喊开了:“谁又多送了 ”话音刚落,只见一个中年妇女不好意思地说:“是我的,我拿着一张五元钱准备到商店买东西,刚才光顾帮老大爷‘抢钱’了,竟忘了自己手里还拿着钱,一起都交给了这位老大爷。”说完,人群里爆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
我沉重的心情一下子变得轻松了。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突如其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约而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突如其来的情况,使老人大为吃惊 …… 这里指的“突如其来”的情况是指什么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当老人看到人们一边喊一边去捡钱的时候是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数完,老人略微迟疑了一下,接着又数了一遍。”老人为什么迟疑了一下 钱怎么会多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给短文的前四个自然段各加一个小标题。
(1)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最后一小节,联系文章的内容回答,是什么原因使“我”深深地感动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孙膑巧言赚魏王
①战国时期,魏王第一次见到孙膑,就想了一个办法,要试试他的才能。魏王在宝座上坐下来后,对大臣们说:“我坐在殿上,看看大家谁有办法让我从殿上走下来。”
②魏王话音刚落,一个武将 地跑过来,大声喊道:“蛇!大王您的背后有毒蛇,快跑!”魏王听了,面不改色地说:“你这个小诡计,怎么能骗到我呢 ”这个武将只好无趣地退了下去。
③接着,一个文官跑过来,装模作样地说:“大王,您的御花园里有一棵枯树开花了,而且是满树的金花,请您快去看看吧!”魏王冷冷一笑,动也没动。这个文官只好退了下去。大臣们一个接一个,什么花招都试了,魏王还是稳稳地坐在宝座上。
④这时,庞涓奏道:“臣有一个方法,定能让大王走下宝座。”魏王道:“你有什么办法,说来听听。”庞涓说:“我去殿后放一把火,大王必定会走下宝座。”“你想用火攻 不愧是一个好办法!”魏王冷笑着说,“你太放肆了!”庞涓吓得赶紧跑开了。
⑤魏王看了一眼一直不动声色的孙膑,说道:“听说你是鬼谷子先生的高徒,想来一定有妙计。”孙膑说:“大王您已经打定主意不下来了,就是神仙也 啊!”魏王听出孙膑的话里有恭维之意,心中一喜。孙膑接着又说:“不过要是换个位置的话,情况也许就不一样了。要是您站在殿下,我倒是有办法让您走上殿去。”
⑥魏王听了,就从座位上走了下来说:“我倒要看看你有什么办法让我走上去。”周围的大臣一时没有反应过来,也都嘲笑孙膑”,等着看他的洋相呢。这时候,孙膑却哈哈大笑起来,说:“我虽然无法让大王走上去,却已经让大王从座位上下来了。”
⑦这时,大家才会,对孙膑的机智连连称赞。
根据短文内容,选择语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恍然大悟 惊慌失措 不自量力 无计可施
2.为了让魏王离座,大家都采用了什么方法 请仿照例句用简洁的语言分条概括。
例:武将: 骗说背后有蛇
文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庞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孙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短文中,魏王面对各人想出的方法,他的情绪或心里表现得各不相同,请用关键词梳理在下面的方框里。
面不改色→ → → →连连称赞
4.在短文中第⑤段中,用横线画出该段中描写孙膑语言的句子,从中可以推测出他当时在想 。
5.文中文官、武将、庞涓、文将明白孙膑的做法后,对他的机智称赞。请选择其中的一个角色,夸一夸孙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如果你在故事现场,你有什么好办法让魏王走下座位 请试着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
(一)1.岸上几个士兵无可奈何地叫喊着,慌作一团
2.拿破仑开枪威胁士兵游回岸边 士兵拼命游回岸上得救
3.D
4.现在没有人会游泳,救不了他,好在他自己还可以划几下,只能用这个办法试试,让他自己游回来了。如果再往前漂去,他 可就再也游不回来了。
5.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如果拿破仑游泳去救士兵的话,士兵看到有人救自己 , 就不会拼命划了,而士兵离岸边已有3 0米,如果士兵不拼命划,可能等不到拿破仑游过去,就会沉入水中。
(二)1.A 2.B 3.四 六
4.老师和一个小男孩之间的秘密。秘密的内容是:小男孩想让老师以后用铅笔给他批作业。这样,本子用完了,用橡皮一擦就又能用了。
5.外貌 动作 善良、懂事、认真
6.略
(三)1.出乎意料地突然发生。事先没有约定而相互一致。
2.被自行车撞到,钱掉在地上被风刮走,过往的行人一边喊着一边争着去捡钱。
3.先是大为吃惊,继而又非常着急。
4.老人数钱发现多了钱。老人没想到有这种现象发生。 一个中年妇女拿 着一张5元钱准备买东西,刚才只顾帮大爷抢钱了,忘了自己手里拿着的钱, 一块交给了大爷。
5.掉钱 抢钱 交钱 数钱
6.“我”被路人这种拾金不昧、热心助人的精神深深感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