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必考专题:两位数乘两位数-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人教版
一、选择题
1.已知37×3=111;37×6=222;37×9=333,想想:37×18的得数是( )。
A.888 B.777 C.666 D.555
2.为了防疫需要,我校购买了15把额温枪在校门口对入校师生进行测温,每把48元,竖式中箭头所指的部分表示( )。
A.5把额温枪的价格 B.15把额温枪的价格
C.10把额温枪的价格 D.1把额温枪的价格
3.老师买39本书送给班级,每本书的价钱在21元和29元之间,老师一共花了( )。
A.不足800元 B.超过1200元
C.在800元~1200元之间 D.在1000元~1200元之间
4.下面四个积中,哪个积与其它积不相等?( )
A.15×28×33 B.9×35×88 C.12×77×15 D.22×30×21
5.一个书架有4层,每层可以放24本书,23个这样的书架可以放( )本书。
A.2208 B.2280 C.2028 D.2082
6.想一想,估一估,算式( )的积小于2000。
A.70×30 B.39×50 C.41×51 D.49×59
二、填空题
7.27的30倍是( ),12个30的和是( ),15个20的和是( )。
8.60×5□的得数比3400大,比3500小,口里可以填( )或( )。
9.一辆汽车4小时行了292千米,这辆汽车的速度是( ),照这样的速度,一辆汽车12小时可行驶( )千米。
10.一只羊大约重60千克,10只羊重( )千克,还差( )千克就是1吨。
11.□×21<400,□里最大能填( )。
12.如果□+□+□+□=140,那么□×40=( )。
13.笔算时,当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2乘37,得到( )个37,所以积的末位和因数的( )位对齐。
14.一个坏掉的水龙头平均每分钟白白流掉69克水,1小时要浪费( )克水。
三、判断题
15.两个数相乘,积一定大于其中一个因数。( )
16.乘法算式6□×4□的积一定是四位数。( )
17.凡是积末尾有0的乘法,因数末尾一定有0。( )
18.下面乘法竖式中方框里的数是得到的。( )
19.68×39的积一定大于2800。( )
四、计算题
20.直接写结果。
22+32= 98-89= 45+36= 54+26= 510-110=
9×300= 65×0= 100×4= 20×50= 8×50=
21.列竖式计算。
23×34= 54×13= 39×27= 17×28=
22.递等式计算。
五、解答题
23.有24名老师带我们去春游,我们一共有12个班,每个班平均有34名学生,一共租了10辆车,每辆车45个座位,这些座位够吗?
24.光明小学有35个班,平均每班有45人。光明小学一共有学生多少人?
25.小口罩,作用大。战胜疫情需要它。三(1)班平均每天用掉41个口罩,一个月(31天)用掉多少个口罩?
26.王大爷平均每分钟走34米,他去公共汽车站乘车,走了8分钟又回家取东西后再去车站,已知王大爷从出发到车站共用了28分钟。王大爷家离车站有多远?
27.端午节(别称:端阳节、龙舟节等)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起源于中国古代,日期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龙舟竞渡是端午节传统习俗。某年端午节有19条龙舟参加比赛,每条乘坐13人。“胜利号”3分划行了744米,“屈原号”2分划行了500米。
(1)哪条船划得快?
(2)一共有多少人参加比赛?
(3)商店为比赛特制了360个礼品粽,每2个装一袋,每3袋装一盒。一共装了多少盒?
参考答案:
1.C
【分析】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乘或除以几。
【详解】因为37×3=111
所以37×18=37×(3×6)=111×6=666
故答案为:C
【点睛】熟练掌握积的变化规律是解题的关键。
2.C
【分析】用每把额温枪的价格乘购买额温枪数量,求出花费的总价格,列式为48×15。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1乘第一个因数48,表示1个十乘48,得到48个十,即480。表示买10把额温枪花费480元钱。
【详解】竖式中箭头所指的部分表示10把额温枪的价格。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关键是明确箭头所指的积是由哪两个数得到的以及这两个数表示意义,进而明确箭头所指的积表示的意义。
3.C
【分析】书的总本数×每本书的价钱=老师一共花的钱,因此用39分别乘21和29即可选择。
【详解】39×21=819(元),819元>800元;
39×29≈1200(元),39<40,29<30,即39×29<1200元;
因此老师一共花了的钱在800元~1200元之间。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经济问题的计算,应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以及两位数与两位数的乘法计算。
4.B
【分析】根据乘法的计算方法,分别计算出各选项的乘积,然后再进一步解答即可。
【详解】根据题意可得:
A. 15×28×33,
=420×33,
=13860;
B.9×35×88,
=315×88,
=27720;
C.12×77×15,
=924×15,
=13860;
D.22×30×21,
=660×21,
=13860;
由以上可得:A、C、D选项的结果都是13860,只有B选项的结果是27720。
故选B。
【点睛】根据题意,先计算出各系的结果,然后再进一步解答即可。
5.A
【详解】一个书架有4层,每层可以放24本书,求23个这样的书架可以放多少本书,列式为24×4×23=2208本。
故答案为:A
6.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整数乘法的估算。估算时把乘数看作整十数再去计算,最后根据是多估还是少估再把积和2000去进行比较。
【详解】70×30=2100,所以70×30的积大于2000。
39×50≈40×50=2000,所以39×50的积小于2000。
41×51≈40×50=2000,所以41×51的积大于等于2000。
49×59≈50×60=3000,所以49×59的积大于2000。
故答案为:B
【点睛】掌握估算的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7. 810 360 300
【分析】计算27的30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计算12个30的和,用乘法计算;计算15个20的和,也用乘法计算,依此计算并填空。
【详解】27×30=810,即27的30倍是810;
30×12=360,即12个30的和是360;
20×15=300,即15个20的和是300。
【点睛】熟练掌握两位数与两位数的乘法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8. 7 8
【分析】根据60×55=3300可知,要使得数比3400大,比3500小,□里的数可能是6、7、8、9。分别将这四个数代入算式中求出积,再看哪个积比3400大,比3500小,进而求出□里可以填的数。
【详解】60×56=3360,60×57=3420,60×58=3480,60×59=3540
3540>3500>3480>3420>3400>3360
口里可以填7或8。
【点睛】本题考查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先求出□里可能填的数,再代入算式进行验证。
9. 73千米/时 876
【分析】路程÷时间=速度,据此可知这辆轿车的速度是(292÷4)千米/时。速度×时间=路程,据此求出这辆汽车12小时行驶的路程。
【详解】292÷4=73(千米/时)
73×12=876(千米)
这辆汽车的速度是73千米/时。照这样的速度,一辆汽车12小时可行驶876千米。
【点睛】本题考查行程问题,熟练掌握速度、路程、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
10. 600 400
【分析】先计算出10只羊的质量,1吨=1000千克,用1000千克减去10只羊的质量即可。
【详解】1吨=1000千克
60×10=600(千克)
1000-600=400(千克)
所以,一只羊大约重60千克,10只羊重600千克,还差400千克就是1吨。
【点睛】计算出10只羊的质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1.19
【分析】20×20=400,要使□×21<400,21>20,则□里的数要小于20,因此分别计算出18×21、19×21的积,然后再根据计算出的积,确定出□里的最大数即可。
【详解】18×21=378,19×21=399,即□里最大能填19。
【点睛】熟练掌握两位数与两位数的乘法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2.1400
【分析】根据乘法法意义可知,□+□+□+□=140,则□×4=140。根据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可知,用140除以4即可得到□的值,然后再进一步求出□×40的积。
【详解】140÷4=35
35×40=1400
由此可知□×40=1400。
【点睛】本题关键是根据乘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出□的值,再进一步解答。
13. 20 十
【分析】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2表示2个十,去乘37,得到20个37,所以积的末位和因数的十位对齐,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笔算时,当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2乘37,得到20个37,所以积的末位和因数的十位对齐。
【点睛】考查了整数乘法笔算的计算法则,注意乘到哪一位,所得的积的末位数就与哪一位对齐。
14.4140
【分析】先将1小时换算成60分,再根据1小时流掉的水的重量=每分钟流掉的水的重量×60,计算即可。
【详解】1小时=60分
60×69=4140(克)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先换算时间,再根据关系式计算。
15.×
【分析】两个数相乘,积可能大于其中一个因数,也可能小于其中一个因数,也可能等于其中一个因数。据此解答。
【详解】两个数相乘,积不一定大于其中一个因数,例如:
0.3×0.3=0.09
0.09<0.3
所以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判断因数与积之间大小关系的方法。
16.√
【分析】□里最小为0,最大为9,因此直接计算出60×40、69×49的积,然后再判断即可。
【详解】60×40=2400,69×49=3381;
即乘法算式6□×4□的积一定是四位数。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两位数与两位数的乘法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7.×
【分析】根据题意,举例说明即可,例如:5×4=20,积末尾有0,但因数末尾没有0。
【详解】积末尾有0的乘法,因数末尾不一定有0。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积的末尾有0的整数乘法的灵活运用。
18.×
【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竖式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二个乘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二个乘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据此可知,下面乘法竖式中方框里的数是95与2个十的积是190个十,是1900。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下面乘法竖式中方框里的数是得到的,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9.×
【分析】乘法的估算,一般要根据“四舍五入”法把乘数看作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来进行计算,然后按表内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再在乘积的末尾添上相应的0即可。
【详解】68×39≈70×40=2800
因为把68和39都看大了,所以68×39的积一定小于2800,
所以原题的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了乘法估算的方法及整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20.54;9;81;80;400
2700;0;400;1000;400
【详解】略
21.782;702;1053;476
【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依次去乘第一个因数,积的末尾与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依次去乘第一个因数,积的末尾与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23×34=782 54×13=702 39×27=1053 17×28=476
22.576;624;22
【分析】(1)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2)、(3)先算乘法,再算减法,据此解答。
【详解】(1)
(2)
(3)
23.够
【分析】先根据学生数=每班学生数×班数,求出学生数,再根据总人数=学生数+老师数,求出总人数,然后根据座位数=每辆车座位数×车的辆数,求出座位数,最后用求得的座位数和总人数比较即可解答。
【详解】12×34+24
=408+24
=432(人)
10×45=450(个)
432<450
答:这些座位够。
【点睛】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座位够不够,要看座位数和人数这两个量哪个大,再根据数量间的等量关系,求出这两个量即可。
24.1575人
【分析】根据总人数=班级数×每班人数解答。
【详解】35×45=1575(人)
答:光明小学一共有学生1575人。
【点睛】注意审题,找出量与量之间的关系,再列式计算即可。
25.1271个
【分析】根据每天用掉41个口罩,一个月有31天,用乘法计算出总共用掉多少个,据此解答。
【详解】
答:一个月(31天)用掉1271个口罩。
【点睛】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灵活运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6.408米
【分析】根据路程=速度×时间,速度已知是每分钟34米,时间是28分钟减去2个8分钟,因为走了8分钟又回去取东西来回重复的路段走的重复时间需要去掉,然后时间×速度即可,列式:(28-8×2)×34,据此解答。
【详解】(28-8×2)×34
=12×34
=408(米)
答:王大爷家离车站有408米远。
【点睛】本题考查简单的行程问题,找到重复的时间是解题的关键。
27.(1)屈原号;(2)247人;(3)60盒
【分析】(1)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分别求出两条船的速度,再比较大小。
(2)用每条龙舟乘坐人数乘龙舟数量,求出参加比赛的人数。
(3)用礼品粽的总个数除以一袋装礼品粽个数,求出可以装的袋数。再除以一盒装的袋数,求出可以装的盒数。
【详解】(1)744÷3=248(米/分)
500÷2=250(米/分)
248<250
答:“屈原号”的速度快。
(2)13×19=247(人)
答:一共有247人参加比赛。
(3)360÷2÷3
=180÷3
=60(盒)
答:一共装了60盒。
【点睛】行程问题中,灵活运用路程、速度和时间三个量之间的关系解决问题。求可以装的盒数时,考查两步连除解决实际问题,可以先求出可以装的袋数,也可以先求出一盒装礼品粽的个数。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