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5-11 07:51:38

文档简介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1.了解“文景之治”、汉武帝时期的强盛、“光武中兴”、黄巾起义等史实,知道两汉时期文化发展的具体表现,并从中体会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2.运用相关史实,结合当时的情景论述汉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及其重要意义。
3.能够运用历史地图概述汉朝疆域的四至,说明汉朝时期我国的疆域。
4.探讨“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局面的出现与西汉、新、东汉的衰亡的原因,尝试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认识到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
重点难点
1.重点:“文景之治”、汉武帝的大一统、“光武中兴”和东汉的衰败。
2.难点:两汉灭亡的原因。
教法学法
讲解法、材料分析法、图示法、讨论法、探究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学案、PPT课件、学生预习教材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材料
材料一 汉兴,接秦之弊,丈夫从军旅,老弱转粮饷,作业剧而财匮,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
——《史记》
材料二 (汉武帝时期)广陵王汉墓驷马安车
《史记》中提到的“钧驷”,就是图片中的“驷马安车”。汉初的时候,经济凋敝,连天子都坐不上“驷马安车”。而到了汉武帝时代,仅广陵王刘胥王后的寝宫内,就出土了十二架马车,好似一幅浩浩荡荡的车马出行图,这体现了汉武帝时代国力的强盛。汉王朝是如何重现了强大的帝国,又是如何走向衰落的呢?
【讲授新课】
一、西汉巩固大一统国家的措施
1.西汉初年的形势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结合材料,分析汉初统治者认为秦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汉初统治者采取了哪些措施治理国家?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一 蒙恬讨乱于外,李斯治法于内,事逾烦天下逾乱,法逾滋而天下逾炽,兵马盖设而敌人逾多。秦非不欲治也,然失之者,乃举措太众、刑罚太极故也。
——《新语》
材料二 汉兴之初,海内初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
——《汉书》
学生活动:讨论、思考、回答。秦朝灭亡的原因,一是举措太众、刑法太极;二是实行郡县制,没有诸侯拱卫。汉初思想上奉行黄老思想;经济上轻徭薄赋,与民休养生息;政治上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地方实行郡国并行制。积极影响是汉初经济得到恢复与发展,出现了“文景之治”;消极影响是地方权力过大。
(设计意图:教材中关于汉初统治者对秦朝速亡教训的具体总结,描述较少,而出示文献材料,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汉初各项措施制定的原因,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教材中关于汉初统治者在各方面采取的措施以及产生的影响均有表述,对于这部分内容初中也有较多涉及,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教材进行概括和提炼。)
探究问题一:汉初诸侯王掌握了哪些权力?有什么影响
教师展示材料:
材料一 濞之初封,王三郡五十三城。会孝惠高后时,天下初定,郡国诸侯各务自拊循(抚慰)其民。
吴有豫章郡铜山,乃招致天下亡命者盗铸钱,又有海盐之饶,不赋于民而国用足。如是者三四十年,国力既盈,遂生他意。
地方三千里,精兵可具五十万。
又如梁孝王招延四方豪杰,游说之士毕至,富商大贾则因其富厚,交通王侯。亡命游侠之徒,诸侯王亦往往招致养匿,相结为奸。
——摘编自钱穆《秦汉史》
材料二 (地方豪强)长期盘踞于郡国,欺压百姓,兼并田地,造成朝廷的法制在这些郡国范围内难以施行。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学生活动:解读材料,从政治、经济、军事、人才招揽等多少角度归纳,并分析其影响。
教师总结:政治上,王国下辖数郡、数城,虽然景帝时通过平定七国之乱,使王国的行政地位有所下降,但依然与郡平级。经济上,王国拥有铸币权、盐铁自营,国力充盈。军事上,拥兵数万,权力极大。人才招揽上,吸引游侠、游说之士、富商等人,使地方异说纷起,各派思想混杂,不利于中央统一思想;地方豪强、富商长期盘踞于郡国,欺压百姓,兼并田地,造成朝廷的法令在这些郡国范围内难以施行。
(设计意图:关于汉初统治措施的影响,学生结合教材可以归纳出“文景之治”“王国问题”等,也能理解诸侯权力过大对中央集权的危害。但通过具体分析诸侯王在政治、经济、军事、人才招揽等多个方面的权力,更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下面将要学习的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原因。)
教师活动:补充材料,引导学生分析汉武帝即位时还面临哪些问题。
材料一 景帝与窦太后欲立王皇后之兄王信为侯,因丞相周亚夫坚持刘邦所定的“非有功不侯”的原则而作罢。武帝即位之初,丞相田蚡大权独揽,几乎将武帝架空了。
——摘编自孟祥才《秦汉史》
材料二 (文帝)匈奴连岁入边,杀掠人民、畜产甚多。烽火逼于甘泉、长安。(景帝)匈奴五次入边,杀掠人口,动以万计。
——《史记匈奴列传》
学生活动:相权过重,威胁皇权;匈奴势力强大,连年侵扰。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汉武帝即位前面对的问题,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2.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结合西汉初年的形势,概括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并分析各项措施的作用。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从政治、经济、思想、边疆政策等方面概括措施、分析作用。
(设计意图:学生可通过教材进行概括,通过分析得出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但对各项具体措施的内容,并不明晰,需要教师结合材料,适当点拨。)
探究问题二:结合材料,说明汉武帝在政治方面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
材料一 汉武帝以前,尚书不过是皇帝与丞相间的传达吏而已。汉武帝时,它由过去的“通章奏”进而“拆阅章奏”“裁决章奏”,再进一步就是直接“下章”了。尚书令及其属官尽管在武帝时逐渐成为汉朝中央决策圈子里的人物,但秩级不高,大都在六百石到千石之间。
——摘编自孟祥才《秦汉史》
材料二 汉有厚恩,而诸侯地稍自分析弱小云。
——《汉书景十三王传》
材料三 自此以来……诸侯唯得衣食租税,不与政事。……不为士民所尊,势与富室无异。
——《前汉书》
材料四 汉武帝分天下为豫、冀、兖、徐、青、荆、扬、益、凉、并、幽、交州及塑方等13州部,各置刺史,秩六百石。刺史的职责是以六条问事。六条之中,有一条针对地方强宗豪右,其余五条针对郡守二千石,监察他们是否存在着不奉诏书、不恤疑狱、选署不平、子弟恃怙荣势、违比下公等行为。藩国也是刺史的重点防禁对象。
——摘编自阎步克《波峰与波谷》
学生活动:解读材料,分析中朝、推恩令、刺史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
(设计意图:通过补充材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汉武帝在政治方面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
探究问题三:董仲舒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儒家思想为什么能被统治者接受?
材料一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春秋繁露》
材料三 夫二、义、礼、知(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王者修饬,故受天之晃,而享鬼神之灵,德施于方外,延及群生也。
——《汉书董仲舒传》
学生活动:结合材料,分析并回答。
教师总结:儒学的尊君、礼制等级和忠孝思想有助于维护君主的权威,儒家思想的德治教化则是束缚人们思想的重要手段。儒学通过天命观既为君主统治提供支持,又起到限制君主的作用。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归纳董仲舒的主要观点,认识儒家思想与君主专制制度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能力。)
探究问题四:结合材料分析察举的影响。
材料一 从汉文帝到汉武帝,建立了察举制。两汉察举的方式较好,但一般以孝廉最多,为定期常举,每年一次,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察举孝廉的标准有四条:一是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是学通行修,熟知经书;三是明习法令,善于决狱;四是头脑清楚,才干出众。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 察举作为自下而上的举荐方式,会造成用人权的下移,久而久之,中央集权会受到不利影响。造成累世三公的豪门望族和盘踞一方的州牧郡守“门生故吏遍天下”,形成了私人势力集团。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学生活动:察举制有利于中央吸收人才,加强中央集权;察举制重视对儒学的考察,有利于儒家独尊地位的巩固。但察举制是由地方中央推荐,久而久之,中央集权会受到不利影响,促使地方世家大族势力的增强。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对比秦汉的形势图,结合材料说明汉武帝时期边疆政策的意义。
材料一 《秦朝形势图》和《西汉形势图》(多媒体展示)
材料二 西南夷的大部分已进入汉朝的郡县体制内,尽管还保留了一些少数民族首领的地位和权力,但汉朝的政令和政策已经得到贯彻,这既加速了这些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也加速了这些少数民族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步伐。
——摘编自孟祥才《秦汉史》
学生活动:通过北击匈奴、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加强对东南和西南地区的管理,汉武帝时期的边疆政策开拓了边疆,较秦始皇时期扩大了近一倍;促进了中外,以及中国境内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教师活动:我们如何理解汉武帝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巩固的意义?
材料一 汉武帝时代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所谓“百代都行秦政法”,实际上大多数制度建设是在汉武帝时代完成的。
——摘编自刘勃《汉武帝时代之于后世中国的深远意义》
材料二 华夏戉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
——纪录片《中华文明》解说词
材料三 元封四年,关东流民二百万口。
南阳有梅免、百政,楚有段中、杜少,齐有徐勃,燕赵之间有坚卢、范主之属,大群至数千人。
——《汉书》
学生活动:汉武帝时大一统的政治体制进一步巩固;华夏民族的认同进一步加强,实现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但是汉武帝时期连年征伐,武帝又贪图奢侈享受,大兴土木,使农民疲于服徭役、兵役,导致其流亡破产。地方豪强大肆兼并土地,建立庄园,吸收流民,形成了极不稳定的地方势力。
教师活动:虽然汉武帝晚年政策有所改变,汉昭帝、汉宣帝即位后,又进行调整,社会经济有所恢复,史称“昭宣中兴”,但社会矛盾依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设计意图:通过对汉武帝措施的分析,引导学生充分理解汉代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认识到华夏民族同源共祖的历史渊源,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3.王莽改制与西汉灭亡
教师活动:展示材料,提出问题。材料一反映了西汉末年的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材料一 今汉民或百一而税,可谓鲜矣。然豪强富人,占田逾侈,输其赋太半。官收百一之税,民收太半之赋,官家之惠,优于三代,豪强之暴,酷于亡秦。
——《汉纪》
材料二 土地私有制确立之后,大土地所有制的形成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
——《中华文明史》
学生活动:西汉末年,土地兼并严重,豪强地主兼并土地,农民破产,阶级矛盾尖锐。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使土地兼并成为一个必然现象。
教师总结:但要注意统治者的腐败和天灾人祸,会加剧土地兼并,且带来了社会问题。西汉末年,统治危机加剧,出身于外戚世家的王莽趁机夺取权力,于公元9年改国号为“新”。
教师活动:针对西汉末年的社会矛盾,王莽采取了什么解决办法?能否成功?为什么?
材料 古者,设庐井八家,一夫一妇百亩,什一而税,则国给民富而颂声作。
——《汉书王莽传》
学生活动:恢复井田制。不能成功。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教师总结:王莽不仅没有解决问题,还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绿林军起义爆发,攻破长安,推翻王莽政权。
(设计意图:通过史料,帮助学生理解西汉末年的社会矛盾和土地私有制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利用唯物史观阐释历史事件的能力。)
二、东汉的兴衰
1.东汉建立与“光武中兴”
教师活动:结合教材概括“光武中兴”的原因。这次中兴能否彻底解决西汉末年的社会 问题?为什么?
材料 刘秀本人就是南阳的大豪强,南阳、河北等地区响应刘秀的人,都是拥有宗族宾客子弟的豪强地主。
——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学生活动:根据教材概括光武中兴的原因。增强尚书台的作用,削弱相权;控制外戚干政;裁并郡县,裁判官史,节省开支;整顿吏治,惩处贪腐;清田、清户;释放奴婢;重视儒学。但光武中兴不能解决西汉末年的社会问题。因为东汉政权就是建立在豪强地主势力之上的。
教师总结:虽然东汉前期通过一系列措施对豪强地主进行限制,但效果不大,豪强地主的势力逐渐膨胀。
2.豪强地主势力膨胀
教师活动:地方豪强掌握哪些权力?
材料一 田庄多建立私人武装,平时“缮五兵,习战射”,灾荒和战乱时“警设守备”。田庄修建有围墙、角楼、望楼、飞桥,可进行瞭望和防御。
材料二 一方面是强宗大姓的士族化,另一方面是士人在政治上得势后,再转而扩张家族的财势。这两方面在多数情形下当是互为因果的社会循环。
——摘编自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
学生活动:经济上自给自足;政治上掌握特权;军事上有独立的武装。
教师总结:地方豪强的势力不断增强,形成了极不稳定的地方力量,并且大量兼并土地,激化了阶级矛盾。东汉末年逐渐发展为割据势力。
3.外戚宦官交替专权与“党锢之祸”
教师活动:结合教材,说明东汉末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原因是什么,产生了什么影响?
学生活动:皇帝年幼,太后掌握朝政,实际权力控制在外戚手中。皇帝逐渐长大,不满外戚干政,便依靠宦官铲除外戚势力。这导致统治秩序混乱、社会动荡,引起了士大夫的不满,爆发了“党锢之祸”。
4.黄巾起义与军阀割据
教师总结:统治者的统治腐败激化了阶级矛盾,最终引发了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各地军阀混战割据,东汉灭亡。
三、两汉的文化
教师活动:阅读教材和材料,归纳两汉文化繁荣的表现,并说明两汉文化如此繁盛的原因。
材料 秦汉时期,随着大一统帝国的建立,中国古代自然科学的主要学科大致都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各种生产技术也趋于成熟,从而为后世科技发展奠定了基本方向。
——《中华文明史》
学生活动:结合教材归纳两汉文化成就。两汉政治、经济的辉煌,才孕育出如此巨大的文化和科技成就。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历史的能力,知道人类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知道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
【课堂小结】
汉初“汉承秦制”及休养生息,有利于经济恢复和社会稳定,为汉朝大一统封建国家的巩固奠定基础;汉武帝时期的强盛和东汉“光武中兴”都对大一统国家的巩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汉武帝通过颁布“推恩令”等政治、经济措施消弱了威胁中央的地方力量;把儒家学说作为统一国家的思想基础;通过一系列边疆政策,进一步拓展了疆域,并且加强了中外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中华文明的丰富与发展。“光武中兴”稳定了西汉末年以来的混乱局面,开启了汉室王朝的复兴,进一步巩固了西汉以来的大一统国家,加强了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汉朝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促进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和发达,并有力凝聚了中华民族的力量,这种民族文化认同意识一直延续到今天。(共16张PPT)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本课时间轴
前207
前202
前141
9年
25
220
刘邦
建汉
秦朝
灭亡
曹丕
灭汉
东汉
建立
王莽
覆灭
楚汉
战争
东汉
武帝
即位
西汉
王莽新朝
23
西汉灭亡
材料一 汉兴,接秦之弊,丈夫从军旅,老弱转粮饷,作业剧而财匮,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
——《史记》
材料二 (汉武帝时期)广陵王汉墓驷马安车
一、西汉巩固大一统国家的措施
1.西汉初年的形势
材料一 蒙恬讨乱于外,李斯治法于内,事逾烦天下逾乱,法逾滋而天下逾炽,兵马盖设而敌人逾多。秦非不欲治也,然失之者,乃举措太众、刑罚太极故也。
——《新语》
材料二 汉兴之初,海内初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
——《汉书》
结合材料,分析汉初统治者认为秦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汉初统治者采取了哪些措施治理国家?产生了什么影响?
思考点
一、西汉巩固大一统国家的措施
1.西汉初年的形势
材料一 濞之初封,王三郡五十三城。会孝惠高后时,天下初定,郡国诸侯各务自拊循(抚慰)其民。
吴有豫章郡铜山,乃招致天下亡命者盗铸钱,又有海盐之饶,不赋于民而国用足。如是者三四十年,国力既盈,遂生他意。
地方三千里,精兵可具五十万。
又如梁孝王招延四方豪杰,游说之士毕至,富商大贾则因其富厚,交通王侯。亡命游侠之徒,诸侯王亦往往招致养匿,相结为奸。
——摘编自钱穆《秦汉史》
材料二 (地方豪强)长期盘踞于郡国,欺压百姓,兼并田地,造成朝廷的法制在这些郡国范围内难以施行。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结合材料,分析汉初诸侯王掌握了哪些权力?有什么影响?
思考点
一、西汉巩固大一统国家的措施
1.西汉初年的形势
材料一 景帝与窦太后欲立王皇后之兄王信为侯,因丞相周亚夫坚持刘邦所定的“非有功不侯”的原则而作罢。武帝即位之初,丞相田蚡大权独揽,几乎将武帝架空了。
——摘编自孟祥才《秦汉史》
材料二 (文帝)匈奴连岁入边,杀掠人民、畜产甚多。烽火逼于甘泉、长安。(景帝)匈奴五次入边,杀掠人口,动以万计。
——《史记匈奴列传》
结合材料,分析汉武帝即位时还面临哪些问题?
思考点
一、西汉巩固大一统国家的措施
2.汉武帝巩固大一统国家措施
材料一 汉武帝以前,尚书不过是皇帝与丞相间的传达吏而已。汉武帝时,它由过去的“通章奏”进而“拆阅章奏”“裁决章奏”,再进一步就是直接“下章”了。尚书令及其属官尽管在武帝时逐渐成为汉朝中央决策圈子里的人物,但秩级不高,大都在六百石到千石之间。
——摘编自孟祥才《秦汉史》
材料二 汉有厚恩,而诸侯地稍自分析弱小云。
——《汉书景十三王传》
材料三 自此以来……诸侯唯得衣食租税,不与政事。……不为士民所尊,势与富室无异。
——《前汉书》
材料四 汉武帝分天下为豫、冀、兖、徐、青、荆、扬、益、凉、并、幽、交州及塑方等13州部,各置刺史,秩六百石。刺史的职责是以六条问事。六条之中,有一条针对地方强宗豪右,其余五条针对郡守二千石,监察他们是否存在着不奉诏书、不恤疑狱、选署不平、子弟恃怙荣势、违比下公等行为。藩国也是刺史的重点防禁对象。
——摘编自阎步克《波峰与波谷》
结合材料,说明汉武帝在政治方面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
思考点
一、西汉巩固大一统国家的措施
2.汉武帝巩固大一统国家措施
材料一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春秋繁露》
材料三 夫二、义、礼、知(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王者修饬,故受天之晃,而享鬼神之灵,德施于方外,延及群生也。
——《汉书董仲舒传》
董仲舒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儒家思想为什么能被统治者接受?
思考点
一、西汉巩固大一统国家的措施
2.汉武帝巩固大一统国家措施
材料一 从汉文帝到汉武帝,建立了察举制。两汉察举的方式较好,但一般以孝廉最多,为定期常举,每年一次,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察举孝廉的标准有四条:一是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是学通行修,熟知经书;三是明习法令,善于决狱;四是头脑清楚,才干出众。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 察举作为自下而上的举荐方式,会造成用人权的下移,久而久之,中央集权会受到不利影响。造成累世三公的豪门望族和盘踞一方的州牧郡守“门生故吏遍天下”,形成了私人势力集团。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董仲舒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儒家思想为什么能被统治者接受?
思考点
一、西汉巩固大一统国家的措施
2.汉武帝巩固大一统国家措施
材料一 从汉文帝到汉武帝,建立了察举制。两汉察举的方式较好,但一般以孝廉最多,为定期常举,每年一次,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察举孝廉的标准有四条:一是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是学通行修,熟知经书;三是明习法令,善于决狱;四是头脑清楚,才干出众。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 察举作为自下而上的举荐方式,会造成用人权的下移,久而久之,中央集权会受到不利影响。造成累世三公的豪门望族和盘踞一方的州牧郡守“门生故吏遍天下”,形成了私人势力集团。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结合材料分析察举的影响。
思考点
一、西汉巩固大一统国家的措施
2.汉武帝巩固大一统国家措施
对比秦汉的形势图,结合材料说明汉武帝时期边疆政策的意义。
思考点
材料二 西南夷的大部分已进入汉朝的郡县体制内,尽管还保留了一些少数民族首领的地位和权力,但汉朝的政令和政策已经得到贯彻,这既加速了这些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也加速了这些少数民族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步伐。
——摘编自孟祥才《秦汉史》
材料一 《秦朝形势图》和《西汉形势图》
一、西汉巩固大一统国家的措施
2.汉武帝巩固大一统国家措施
材料一 汉武帝时代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所谓“百代都行秦政法”,实际上大多数制度建设是在汉武帝时代完成的。
——摘编自刘勃《汉武帝时代之于后世中国的深远意义》
材料二 华夏戉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
——纪录片《中华文明》解说词
材料三 元封四年,关东流民二百万口。
南阳有梅免、百政,楚有段中、杜少,齐有徐勃,燕赵之间有坚卢、范主之属,大群至数千人。
——《汉书》
我们如何理解汉武帝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巩固的意义?
思考点
一、西汉巩固大一统国家的措施
3.王莽改制与西汉灭亡
材料一 今汉民或百一而税,可谓鲜矣。然豪强富人,占田逾侈,输其赋太半。官收百一之税,民收太半之赋,官家之惠,优于三代,豪强之暴,酷于亡秦。
——《汉纪》
材料二 土地私有制确立之后,大土地所有制的形成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
——《中华文明史》
材料一反映了西汉末年的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思考点
一、西汉巩固大一统国家的措施
3.王莽改制与西汉灭亡
材料 古者,设庐井八家,一夫一妇百亩,什一而税,则国给民富而颂声作。
——《汉书王莽传》
针对西汉末年的社会矛盾,王莽采取了什么解决办法?能否成功?为什么?
思考点
二、东汉的兴衰
1.东汉建立与“光武中兴”
材料 刘秀本人就是南阳的大豪强,南阳、河北等地区响应刘秀的人,都是拥有宗族宾客子弟的豪强地主。
——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光武中兴”能否彻底解决西汉末年的社会 问题?为什么?
思考点
二、东汉的兴衰
2.豪强地主势力膨胀
材料一 田庄多建立私人武装,平时“缮五兵,习战射”,灾荒和战乱时“警设守备”。田庄修建有围墙、角楼、望楼、飞桥,可进行瞭望和防御。
材料二 一方面是强宗大姓的士族化,另一方面是士人在政治上得势后,再转而扩张家族的财势。这两方面在多数情形下当是互为因果的社会循环。
——摘编自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
地方豪强掌握哪些权力?
思考点
二、东汉的兴衰
3.外戚宦官交替专权与“党锢之祸”
4.黄巾起义与军阀割据
三、两汉文化
材料 秦汉时期,随着大一统帝国的建立,中国古代自然科学的主要学科大致都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各种生产技术也趋于成熟,从而为后世科技发展奠定了基本方向。
——《中华文明史》
阅读教材和材料,归纳两汉文化繁荣的表现,并说明两汉文化如此繁盛的原因。
思考点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