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检测题
1.某物质为金属材料,则该物质
A.一定是单质 B.一定是化合物
C.一定是混合物 D.可能是单质或混合物
2.某同学在探究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时,做了如下实验:①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表面产生大量气泡,Y表面无明显现象;②将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Y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下列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A.Z>Y>X B.X>Z>Y C.X>Y>Z D.Y>Z>X
3.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4P+5O22P2O5
B.2Fe+6HCl=2FeCl3+3H2↑
C.Zn+2HCl=ZnCl2+H2
D.2KMnO4=K2MnO4+MnO2+O2↑
4.现有合金与足量稀盐酸完全反应,产生氢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合金为Fe、Al B.合金为A1、Zn C.合金为生铁 D.合金为Fe、Zn
5.“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深入人心,下列做法与此不相符的是
A.减少燃煤使用 B.回收废旧金属
C.大力植树造林 D.野外焚烧垃圾
6.有Zn和Mg的混合物100克与足量的稀硫酸(H2SO4)完全反应,共生成6克氢气,试计算可以得到硫酸锌和硫酸镁共多少克。
A.382克 B.388克 C.394克 D.有多种可能答案
7.将一定量的铁粉加入到含有Cu(NO3)2和AgNO3的废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滤液中的溶质只有硝酸亚铁 B.滤液中的溶质是硝酸亚铁和硝酸铜
C.滤渣中只有铜和银 D.滤渣中只有铜和铁
8.从化学的角度对下列谚语、成语进行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A.“真金不怕火炼”——金具有熔点高的性质
B.“百炼成钢”——将烧红的生铁反复在空气中不断捶打,降低含碳量,转化为钢
C.“点石成金”——化学反应改变了元素种类
D.“金底抽薪”——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达到灭火的目的
9.下列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类型的是
A.CH4+2O2CO2+2H2O
B.Na2CO3+2HCl=2NaCl+H2O+CO2↑
C.Fe2O3+3CO2Fe+3CO2
D.Zn+2AgNO3=2Ag+Zn(NO3 )2
10.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很多。下列图像表达的化学反应过程,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是
选项 A B C D
化学反应 等质量的镁片和铝片分别与足量相同的稀硫酸反应 等质量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在有、无催化的条件下反应 等质量不同浓度的盐酸分别与足量相同的锌片反应 等质量形状不同的大理石分别与足量相同的稀盐酸反应
图像
A.A B.B C.C D.D
11.2021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时指出“生态本身就是价值”,下列说法或做法中,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是
A.提倡骑自行车或乘坐公交车出行
B.为节约用水,使用工业废水浇灌农田
C.生活垃圾分类科学处理
D.减少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利用新能源
二、填空题
12.已知镁可以在某种气体中燃烧,用化学方程式表达为:2Mg+X2MgO+C,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 ;该反应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反应,标出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
13.常见的铁矿石有赤铁矿(Fe2O3)、磁铁矿(Fe3O4)、菱铁矿(FeCO3)、黄铁矿(FeS2)等。若用________矿炼铁会产生形成酸雨的有害气体;CO在高温时与赤铁矿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炼得的生铁合金中含2%-4.3%的是__________。
14.铁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
(1)下列铁制品的用途中,利用其导热性的是 ______ (填字母)。
(2)铁制品容易生锈,铁生锈的条件是 ______ 。
(3)铁制容器不能用来盛放硫酸铜溶液,请带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 ______ 。
三、实验题
15.一般情况下,金属活动性越强,与酸反应的速度越快。为了探究金属镁、锌、铁与酸反应的快慢,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的实验。
【实验步骤】
①取A、B、C三支试管,分别加入2mL浓度相同的盐酸。
②分别将过量的、颗粒大小相同的镁、锌、铁三种金属粉末,放入相同的气球中。
③小心的把三个气球分别套在各个试管口上,如图所示。
④分别将三种金属粉末倒入试管中。
【实验预测与分析】
(1)写出锌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气球膨胀最快的是_____。(填“A或B或C”)
(3)铁粉与盐酸反应的现象是_____。
(4)步骤④是实验获得成功的关键,你认为该操作应该注意的是:______。
16.为了研究工业炼铁原理,某校九年级实践活动小组按如图所示,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进行实验,请你一起参与。
(1)该实验开始时,要先通一会儿一氧化碳再点燃酒精灯,其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硬质玻璃管内可以观察到的现象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管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将尾气点燃的好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实验结束时的正确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 。
四、推断题
17.A﹣H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D、H为红色固体,E为有毒气体,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一种防止反应①发生的方法_____.
(2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3)反应④常用于检验气体F,写出金属元素的化合价_____.
18.如图中A~I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B、C是金属;D、E、F的溶液颜色各不相同;G是气体;H、I是黑色固体,且I是磁铁矿的主要成分。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根据已有的知识判断,A、B、C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金属用A、B、C表示)。
(2)写出化学式:G______。
(3)写出化学方程式:
①I与H反应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
五、计算题
19.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测定实验室中某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不考虑黄铜中的其他杂质),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过程。称量10g粉末状黄铜样品放入烧杯中,将150g稀硫酸分三次加到其中,每次充分反应后,测定生成氢气的质量,实验数据如表: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50 50 50
生成氢气的质量(g) 0.04 0.04 0.02
(1)反应共产生氢气的质量为_____g。
(2)此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是少?(写出计算过程)
(3)当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大于_____g时,烧杯中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有两种。
参考答案:
1.D 2.C 3.A 4.B 5.D 6.C 7.A 8.B 9.D 10.A 11.B
12. CO2 置换
13. 黄铁矿/FeS2 碳/C
14. B 铁和氧气、水分接触 Fe+CuSO4═FeSO4+Cu
15. Zn+2HCl=ZnCl2+H2↑ A 黑色固体表面冒气泡,固体逐渐减少(但不消失),放热,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同时将三种金属粉末倒入试管中
16.(1)排出玻璃管内的氧气(或空气),以免发生爆炸
(2) 红色粉末渐渐变成黑色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防止一氧化碳排出污染空气
(4) 先熄灭酒精灯,然后继续通入一氧化碳至玻璃管冷却 防止铁再次被氧化
17.(1)涂油漆等
(2)置换反应
(3)+2
18.(1)B>C>A
(2)
(3) 置换反应
19.(1)0.1
(2)设锌质量为x,
x=3.25g,
此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是:,
答:此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是67.5%,
(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