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强化基础题(含解析)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一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章 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强化基础题(含解析)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一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7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5-11 08:59: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章 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强化基础题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过氧乙酸溶液能杀死新型冠状病毒,在重症隔离病房用过氧乙酸与苯酚溶液混合可以提高消杀效率
B.淀粉和蔗糖水解的最终产物中均含有葡萄糖
C.植物油通过催化加氢可转变为半固态的脂肪
D.光照下甲烷和Cl2、苯和Br2在FeBr3催化下的反应均是取代反应
2.苹果酸的结构简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与苹果酸互为同分异构体
B.1mol苹果酸可与3molNaOH发生中和反应
C.1mol苹果酸与足量金属钠反应生成1mol
D.苹果酸中能发生酯化反应的官能团有2种
3.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中含质子的数目为7NA
B.充分裂解生成乙烷的分子数为0.1NA
C.1mol雄黄(,结构)含有4NA个键
D.标准状况下,与溶液混合产生22.4L气体时转移电子数为4NA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FeBr3催化作用下与液溴反应生成的一溴代物有3种
B.1mol可以和3mol氢气加成
C.和是同系物
D.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
5.用可再生的物质制备乙酸乙酯的绿色合成路线之一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M能与银氨溶液发生反应
B.④的反应类型属于酯化反应,不属于取代反应
C.用饱和碳酸钾溶液能鉴别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
D.淀粉和纤维素的化学式均为(C6H10O5)n,二者在人体内均能转化为葡萄糖
6.煤被誉为“工业的粮食”,下列关于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煤中含有苯、甲苯、二甲苯等芳香烃
B.煤的液化是在高温时将固体煤熔化为液体煤
C.煤的气化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煤的高效、清洁利用
D.向煤中加入适量CaSO4,可大大减少燃烧产物中SO2的量
7.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无色溶液的是
A.高锰酸钾 B.菜籽油 C.面粉 D.白糖
8.下列反应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CH4 + Cl2 CH3Cl + HCl
B.CH2=CH2 + Br2CH2BrCH2Br
C.CH3 Cl+ Cl2 CH2Cl2+ HCl
D.CH2Cl2+ Cl2 CHCl3+ HCl
9.菲的结构简式可表示为,若菲分子中有1个H原子被Cl原子取代,则所得一氯取代产物有
A.4种 B.5种 C.6种 D.7种
10.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①金属导电
②爆炸
③二氧化氮经加压冷却凝结称无色液体
④氯气使品红溶液褪色
⑤无水硫酸铜由白变蓝
⑥工业制氧气
⑦十水碳酸钠风化
⑧久置浓硝酸变黄
⑨和间的相互转化
⑩煤的干馏和石油的分馏
A.③④⑤⑦⑧ B.②④⑦⑧⑨ C.①②⑤⑥⑩ D.①③⑥⑨⑩
11.下列有关有机物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一氟一氯甲烷只有一种结构,可以证明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
B.甲烷、乙烯和苯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个平面上
C.乙酸分子中含有羧基,可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
D.1 mol乙醇与足量的钠反应生成0.5 mol氢气,可证明乙醇分子中只有一个羟基
1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煤的干馏和石油的分馏均属化学变化
B.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
C.煤油可由石油分馏获得,可用作燃料和保存少量金属钠
D.石油裂解可以得到更多的汽油,这种汽油是一种纯净物
13.下列关于乙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且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
B.乙酸分子中含有4个H原子,所以乙酸不是一元酸
C.无水乙酸又称冰醋酸,它是纯净物
D.乙酸易溶于水和乙醇
二、填空题
14.有下列各组物质:①和;②石墨和足球烯;③漂白粉和漂白液主要成分④正丁烷和异戊烷;⑤乙烯和聚乙烯;⑥ 和 ;⑦丙烷和环丙烷 ⑧CH3-CH2-CH2-CH3和CH3-CH(CH3)CH3。用序号填空:
(1)____________组两者互为同位素。
(2)____________组两者互为同素异形体。
(3)____________组两者属于同系物。
(4)____________组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5)____________组两者是同一物质。
15.有下列四种有机物①乙烯 ②苯 ③乙醇 ④葡萄糖
(1)苯的结构简式是______。
(2)常温下呈气态,能发生加聚反应的是______(填序号)。
(3)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的是______(填序号)。
(4)交警查司机酒驾,是利用______(填序号)可以使变色的原理。此反应利用了该有机物的______性(填“氧化”或“还原”)。
16.将下列物质进行分类:①H与H②O2与O3③乙醇与二甲醚(CH3-O-CH3)④CH3CH2CH2CH3与 ⑤C60与C70
(1)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填编号,下同);
(2)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_
(3)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
(4)属于同一种物质的是________
17.现有如图几种有机物:请利用如图给出的物质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① ② ③④癸烷
⑤ ⑥⑦
⑧⑨丙烷
(1)分子中含有14个氢原子的烷烃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__;
(2)相对分子质量为44的烷烃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
(3)用“>”表示①③④⑨熔沸点高低顺序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4)与③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5)具有特殊气味,常作萃取剂的有机物在铁作催化剂的条件下与液溴发生一取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有机物②在铜作催化剂条件下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7)有机物⑤和②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化学反应方程式书写
(1)钠和水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2)碳酸氢钠加热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3)铝片投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4)刻蚀印刷电路板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5)氯气和水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6)实验室制备氨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7)实验室制备溴苯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8)乙醇和金属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9)铜和稀硝酸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10)一氧化氮和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19.某火腿制品的包装上印有相关配料:精选瘦肉、白糖、淀粉、亚硝酸钠等。其中富含蛋白质的是_______;属于防腐剂的是_______;淀粉在人体内最终的水解产物为 _______;白糖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
20.(1)写出下列基团的名称:
—C═C— ─C≡C─ ─CH3 ─CH2CH3或─C2H5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2)有下列机物,请将它所对应的类别用序号填入下列表格中:
(1)CH3CH2CH3 ①酯
(2)CH2=CH—CH3 ②羧酸
(3)CH3COOCH3 ③醛
(4)CH3-CHO ④醇
(5)CH3-OH ⑤烯烃
(6)CH3CH2COOH ⑥烷烃
物质编号 所属类别编号 物质编号 所属类别编号
(1) _____ (4)
(2) (5)
(3) (6)
21.如图是由4个碳原子结合成的6种有机物(氢原子没有画出)
(1)上述有机物中与(c)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代号)。
(2)任写一种与(a)互为同系物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
(3)(c)通入溴的CCl4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发生了________反应。
22.有下列各组微粒:
A.12C和14C B.O2和O3
C.H、D、T D.金刚石和石墨
E.CH3OH和
F.和
用序号填空:
(1)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
(2)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_;
(3)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
23.下列A、B、C、D是中学常见的混合物分离或提纯的基本装置。
请根据混合物分离或提纯的原理,回答在下列实验中需要使用哪种装置。将A、B、C、D填入适当的空格中。
(1)除去粗盐中的泥沙_______;
(2)与海水晒盐原理相似的是_______;
(3)用四氯化碳碘水中提取碘_______;
(4)分离CCl4(沸点:76.75℃和苯(沸点:110.6℃)的混合物(互溶)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A.过氧乙酸含有过氧键,具有强氧化性,会被苯酚还原,降低消杀效率,故A错误;
B.淀粉水解最终产物为葡萄糖,蔗糖水解生成葡萄糖和果糖,故B正确;
C.植物油含有不饱和键,通过催化加氢可提高饱和度,转化为半固态的脂肪,故C正确;
D.甲烷中H被Cl取代,苯环上H被Br取代,均为取代反应,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A。
2.D
【详解】A.与苹果酸的结构相同,是同一种物质,不互为同分异构体,故A项错误;
B.羧基可与氢氧化钠反应,醇羟基不与氢氧化钠反应,所以1mol苹果酸可与2molNaOH发生中和反应,故B项错误;
C.羧基、羟基都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因此1mol苹果酸与足量金属钠反应可生成1.5mol,故C项错误;
D.羧基、羟基都能发生酯化反应,苹果酸中含有羧基、羟基,所以能发生酯化反应的官能团有2种,故D项正确。
故选D。
3.A
【详解】A.每个中含有70个质子,的物质的量为0.1mol,则含质子的数目为7NA,A正确;
B.的物质的量为0.1mol,但C4H10可能发生均裂,也可能发生异裂,所以充分裂解生成乙烷的分子数小于0.1NA,B不正确;
C.从的结构看,黑球表示As原子,白球表示S原子,1个中含有8个键,则1mol雄黄(,结构)含有8NA个键,C不正确;
D.标准状况下,与溶液混合反应时存在如下关系式:—2e-—SO2,则产生22.4L气体时转移电子数为2NA,D不正确;
故选A。
4.A
【详解】A.在FeBr3催化作用下与液溴反应是苯环上的取代,有甲基的邻间对三种位置,故生成的一溴代物有3种,A项正确;
B.1mol可以和4mol氢气加成,B项正确;
C.二者官能团不同,不是同系物,C项错误;
D.甲基上的氢原子不可能共面,D项错误。
故选A。
5.C
【分析】淀粉或纤维素完全水解的产物M为葡萄糖,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发生反应得到乙醇和CO2,乙醇发生催化氧化反应得到乙酸,乙醇和乙酸在浓硫酸的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得到乙酸乙酯和水。
【详解】A.M为葡萄糖,含有醛基,能与银氨溶液在水浴加热条件下发生银镜反应,A说法错误。
B.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B说法错误。
C.乙醇能溶解在饱和碳酸钾溶液中,不分层,没有任何现象;而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所以能与碳酸钾发生反应,产生气体;乙酸乙酯不能溶解在饱和碳酸钾溶液中,且密度比水小,混合后出现分层现象,因此可以用饱和碳酸钾溶液鉴别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C说法正确。
D.纤维素不能被人体吸收,在人体内不能转化为葡萄糖,D说法错误。
故选C。
6.C
【详解】A、煤干馏可以得到苯、甲苯、二甲苯等芳香烃,但煤本身不含有这些芳香烃,选项A错误;
B、煤的液化是煤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转化为液体燃料的过程,分为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不是将固体煤熔化为液体煤,选项B错误;
C、煤气化生成CO、H2,CO和H2的燃烧高效、清洁,选项C正确;
D、向煤中加入适量CaCO3、CaO或Ca(OH)2,可大大减少燃烧产物中SO2的量,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7.D
【详解】A.高锰酸钾溶于水形成紫红色溶液,A不合题意;
B.菜籽油不溶于水,形成无色乳浊液或者分层,B不合题意;
C.面粉部分溶于水,大部分不溶于水,溶于水的部分形成胶体,C不合题意;
D.白糖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8.B
【分析】加成反应为碳碳双键等不饱和键的原子上直接加原子或原子团的反应,取代反应为有机物分子中任何一个原子或原子团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所替代的反应。
【详解】A.该反应为甲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故A错误;
B.该反应为乙烯和溴的加成反应,故正确B;
C.该反应为一氯甲烷和氯气的取代反应,故C错误;
D.该反应为二氯甲烷和氯气的取代反应,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9.B
【详解】苯环是平面正六边形,菲具有很高的对称性,沿如图虚线对称 ,有如图所示5种H原子,故菲的一氯取代产物有5种,故选B。
【点睛】解答本题的基本方法为“等效氢”法,关键是等效氢的判断,本题中要注意苯环是平面正六边形结构。
10.A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详解】①金属导电是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故①错误;
②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气球爆炸,故②错误;
③二氧化氮经加压冷却凝结称无色液体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四氧化二氮,故③正确;
④氯气使品红溶液褪色是氯气的氧化性,氧化有色物质生成无色物质,故④正确;
⑤无水硫酸铜由白变蓝是硫酸铜和水反应生成结晶水合物,为化学变化,故⑤正确;
⑥工业制氧气是利用液化空气分离得到,为物理变化,故⑥错误;
⑦十水碳酸钠风化是结晶水合物失去结晶水发生了化学反应,故⑦正确;
⑧久置浓硝酸变黄是硝酸分解生成的二氧化氮溶解于溶液中形成,为化学变化,故⑧正确;
⑨16O和18O间的相互转化是原子核的变化不是化学变化范畴,故⑨错误;
⑩煤的干馏是隔绝空气加强热发生化学反应,石油的分馏是控制温度分离混合物为物理变化,故⑩错误;
一定是化学变化的是③④⑤⑦⑧,答案选A。
11.B
【详解】A.若甲烷是正方形的平面结构,而一氟一氯甲烷有两种结构:相邻或者对角线上的氢被Cl或F取代,而实际上,一氟一氯甲烷只有一种结构,因此只有正四面体结构才符合,A项正确;
B.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因此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上,B项错误;
C.根据酸性:CH3COOH > H2CO3,所以乙酸可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C项正确;
D.1mol乙醇与足量的钠反应生成0.5 mol氢气,说明乙醇分子中只有一个羟基,其氢原子与其它5个不同,D项正确;
答案选B。
12.C
【分析】
【详解】A、干馏属于化学变化而分馏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
B、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含有3个和4个碳原子的烃,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故B错误;
C、煤油是由石油经分馏或裂化得到的,密度比钠小,可用作燃料和保存少量金属钠,故C正确;
D、石油分馏得到汽油仍为混合物,故D错误;
答案选C。
13.B
【详解】化学上根据酸电离出的H+数目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和多元酸,乙酸分子中—CH3中的氢原子不能电离出来,含有一个—COOH,只能电离出1个H+,故乙酸为一元酸,B错误,故答案为:B。
14. ① ② ④ ⑧ ⑥
【分析】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或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
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种单质间互为同素异形体;
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若干个“CH2”原子团的有机化合物互相称为同系物;
具有相同分子式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分子式相同、结构也相同的物质为同一种物质,据此分析。
【详解】①和是同一元素的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②石墨和足球烯是同一元素形成的不同性质的单质,互称为同素异形体;
③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钙和氯化钙,而漂白液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和氯化钠,两者之间无关系;
④正丁烷和异戊烷都是烷烃,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1个CH2原子团的化合物,是同系物;
⑤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即乙烯是聚乙烯的单体,两者间无上述任何关系;
⑥是二溴甲烷的在平面的两种表示,属于同一物质;
⑦丙烷属于烷烃,环丙烷属于环烷烃,两者之间无关系;
⑧CH3-CH2-CH2-CH3和 CH3-CH(CH3)CH3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是同分异构体;
(1)①126C和136C组两者互为同位素,
故答案为①;
(2)②石墨和足球烯组两者互为同素异形体,
故答案为②;
(3)④正丁烷和异戊烷组两者属于同系物,
故答案为④;
(4)⑧CH3-CH2-CH2-CH3和CH3-CH(CH3)CH3组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故答案为⑧;
(5)⑥ 和组两者是同一物质,
故答案为⑥。
15. 或 ① ④ ③ 还原性
【详解】(1) 苯分子式为C6H6,分子内6个碳碳键完全相同,具有平面正六边形结构,苯的结构简式是或。
(2)通常①乙烯呈气态、含碳碳双键能发生加聚反应;②苯呈液态、能发生加聚反应;③乙醇呈液态、不能发生加聚反应; ④葡萄糖呈固态、不能发生加聚反应;则常温下呈气态,能发生加聚反应的是①。
(3)在加热条件下,含醛基的物质能被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氧化,产生砖红色沉淀,①乙烯、②苯和③乙醇均不含醛基,④葡萄糖是一种多羟基醛,故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答案为④。
(4)酒驾的司机,呼出的气体中含酒精蒸汽,酒精具有还原性,能和酸性重铬酸钾发生氧化还原,重铬酸钾被还原,由橙红色变为绿色,则:交警查司机酒驾,是利用③可以使变色的原理。此反应利用了该有机物的还原性。
16. ① ②、⑤ ③ ④
【分析】同位素是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同素异形体是同种元素组成的性质不同的单质之间的互称;同分异构体是具有相同的分子式和不同结构的有机物之间的互称;同种物质是结构和分子式一样的物质。
【详解】(1)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H原子,互为同位素是①;
(2)②是同种O元素组成的性质不同的单质、⑤是同种C元素组成的性质不同的单质,则互为同素异形体是②、⑤;
(3)③的分子相同,但官能团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③;
(4)④的结构和分子式一样,属于同种物质的是④。
17. C6H14 CH3CH2CH3 ④>③>⑨>① ⑦ +Br2 +HBr 2CH3CH2OH+O22CH3CHO + 2H2O 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
【分析】(1)和(2)由烷烃的通式CnH2n+2计算解答;
(3)烷烃的碳原子数越多,沸点越大,相同碳原子个数的烷烃中支链多的沸点低,据此排序;
(4)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有机物互为同分异构体,据此分析判断;
(5)(6)(7)具有特殊气味,常作萃取剂的有机物为苯,苯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乙醇在铜作催化剂条件下催化氧化生成乙醛和水;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据此分析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详解】(1)由烷烃的通式CnH2n+2,则2n+2=14,解得:n=6,烷烃的分子式为C6H14,故答案为:C6H14;
(2)烷烃的通式为CnH2n+2,相对分子质量为44,则12n+2n+2=44,解得:n=3,即烷烃的分子式为C3H8,结构简式为CH3CH2CH3,故答案为:CH3CH2CH3;
(3)碳原子个数越多,沸点越大,相同碳原子个数的烷烃中支链越多,沸点越低,则沸点为癸烷>>丙烷>,即④>③>⑨>①,故答案为:④>③>⑨>①;
(4) ③、⑦的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故答案为:⑦;
(5)具有特殊气味,常作萃取剂的有机物为苯,在铁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苯与液溴发生一取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r2 +HBr,故答案为:+Br2 +HBr;
(6)乙醇在铜作催化剂条件下催化氧化生成乙醛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CH2OH+O22CH3CHO + 2H2O,故答案为:2CH3CH2OH+O22CH3CHO + 2H2O;
(7)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故答案为: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
18.(1)2Na+2H2O=2Na++2OH-+H2↑
(2)2NaHCO3Na2CO3+CO2↑+H2O
(3)2Al+2H2O+2OH-=2AlO+3H2↑
(4)2Fe3++Cu=Cu2++2Fe2+
(5)Cl2+H2OHCl+HClO
(6)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7)+Br2(液)+HBr
(8)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9)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10)2NO+O2=2NO2
【分析】(1)
钠和水反应生成NaOH和H2,离子反应方程式2Na+2H2O=2Na++2OH-+H2↑;故答案为:2Na+2H2O=2Na++2OH-+H2↑;
(2)
碳酸氢钠加热分解生成Na2CO3、CO2和H2O,其化学反应方程式2NaHCO3Na2CO3+CO2↑+H2O;故答案为:2NaHCO3Na2CO3+CO2↑+H2O;
(3)
铝片投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NaAlO和H2,其离子反应方程式2Al+2H2O+2OH-=2AlO+3H2↑;故答案为:2Al+2H2O+2OH-=2AlO+3H2↑;
(4)
刻蚀印刷电路板是铜和铁离子反应生成铜离子和亚铁离子,其离子反应方程式2Fe3++Cu=Cu2++2Fe2+;故答案为:2Fe3++Cu=Cu2++2Fe2+;
(5)
氯气和水反应生成HCl和HClO,其化学反应方程式Cl2+H2OHCl+HClO;故答案为:Cl2+H2OHCl+HClO;
(6)
实验室制备氨气常用氯化钙、氨气和水,其化学反应方程式2NH4Cl+Ca(OH)2CaCl2+2NH3↑+2H2O;故答案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7)
实验室制备溴苯是苯和液溴在催化剂反应生成溴苯和溴化氢,其化学反应方程式+Br2(液)+HBr;故答案为:+Br2(液)+HBr;
(8)
乙醇和金属钠反应生成乙醇钠和氢气,其化学反应方程式2CH3CH2OH+2Na→2CH3CH2ONa+H2↑;故答案为: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9)
铜和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一氧化氮和水,其化学反应方程式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故答案为: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10)
一氧化氮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其化学方程式2NO+O2=2NO2;故答案为:2NO+O2=2NO2。
19. 瘦肉 亚硝酸钠 葡萄糖 葡萄糖
【详解】精选瘦肉、白糖、淀粉、亚硝酸钠等。其中富含蛋白质的是瘦肉;属于防腐剂的是亚硝酸钠;淀粉在人体内最终的水解产物为葡萄糖;白糖的主要成分是葡萄糖。
20. 双键 三键 甲基 乙基
物质编号 所属类别编号 物质编号 所属类别编号
(1) ⑥ (4) ③
(2) ⑤ (5) ④
(3) ① (6) ②
【详解】(1)由有机物基团的结构简式可得基团的名称分别为:碳碳双键、碳碳三键 、甲基、乙基(2)CH3CH2CH3类别为烷烃;CH2=CH—CH3中的官能团为碳碳双键,类别为烯烃; CH3COOCH3的官能团为酯键,类别为酯;CH3-CHO的官能团为醛基,类别为醛;CH3-OH的官能团为羟基,类别为醇;CH3CH2COOH的官能团为羧基,类别为羧酸;故答案为
物质编号 所属类别编号 物质编号 所属类别编号
(1) ⑥ (4) ③
(2) ⑤ (5) ④
(3) ① (6) ②
21. b、f CH4或CH3CH3等 溶液橙色退去 加成
【分析】根据图示可知,a为2-甲基丁烷,b为2-甲基-1-丙烯,c为2-丁烯,d为1,3-丁二烯,e为1-丁炔,f为环丁烷,以此解答。
【详解】(1)分子式相同结构式不同的有机物互为同分异构体,由分析可知,上述有机物中与(c)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b、f,故答案为:b、f;
(2)a为2-甲基丁烷,与(a)互为同系物的有机物与(a)相差n个“CH2”且是烷烃,可以是甲烷,乙烷或丙烷等,故答案为:CH4或CH3CH3等;
(3)c为2-丁烯,通入溴的CCl4溶液中发生加成反应,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橙色退去,故答案为:溶液橙色退去;加成。
22. AC BD F
【详解】A.12C和14C的核电荷数相同,中子数不等,互为同位素;B.O2和O3 均为氧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C.H、D、T的核电荷数相同,中子数不等,互为同位素;D.金刚石和石墨均为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E. CH3OH和分子式不同,结构不相似,不是同系物,也不是同分异构体;F.和的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则属于同位素的是AC,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BD,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F。
23.(1)B
(2)D
(3)C
(4)A
【分析】A装置为蒸馏装置,可用于分离沸点不同的混合物;B装置为过滤装置,可分离不溶的固体;C装置为分液装置,可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及进行萃取;D装置为蒸发装置,可蒸发除去易挥发的物质,浓缩溶液。
【详解】(1)泥沙不溶于水,食盐可溶于水,过滤除去粗盐中的泥沙,故选B;
(2)与海水晒盐,蒸发水份,原理是蒸发,故选D;
(3)碘易溶于四氯化碳难溶于水,可通过萃取然后分液的方法用四氯化碳在碘水中提取碘,故选C;
(4)CCl4和甲苯的沸点不同,分离CCl4(沸点:76.75℃)和甲苯(沸点:110.6℃)的混合物(互溶)可用蒸馏的方法,故选A。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