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主要指资本主义国家在形成、发展、成熟的过程中,以全世界为活动舞台,通过制度输出、殖民扩张、商品倾销、原料掠夺、资本输出等方式瓜分世界,确立了一个无所不包的资本主义世界整体。
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的确立(第9课)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第10课)
被资本主义列强压迫、奴役的所有殖民地、
半殖民地和附庸国
资本主义
政治体系
资本主义
经济体系
资本主义
殖民体系
第 12 课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指形式上独立自主,实际上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受帝国主义国家不同程度控制的国家或地区。
是指由宗主国统治,没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方面的独立权利,完全受宗主国控制的地区。亦即:国家处于外国政府统治下任由外寇掠夺本国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的状态。
殖民地
半殖民地
从空间来看,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主要指广大的亚、非、拉地区。
阶段 时期 殖民扩张主要范围
第一阶段:初见端倪 15世纪-18世纪 美洲大部地区、非洲沿海地区、
东南亚边沿
第二阶段:初步形成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 向西亚、东亚、南美等地区纵深扩张
第三阶段:最终形成 19世纪70年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 非洲内陆、亚洲内陆广大地区
历时长、涉及范围广、从沿海向内陆逐步深入。
根据表格,归纳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有何特点。
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具有开放和扩张的本性;
②资本主义对当时来说具有制度的优越性和生产力的先进性;
③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出于对资本积累、商品市场和资本输出的需要,列强不断加快对外殖民扩张的步伐。
一、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
1、时间15世纪末——18世纪晚期。
2、殖民国家、殖民区域
西班牙:
在海地建立第一个殖民地;
占领除巴西以外的大部分南美洲,整个中美洲和部分北美洲。
葡萄牙:
占领巴西
拉美绝大部分为西、葡的殖民地,
小部分被荷、英、法占据。
根据课本找出拉丁美洲的殖民国家和殖民区域
一、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
3、殖民方式
材料四:1545~1824年近300年间,殖民者共从美洲银矿攫取了2.5万吨白银,有800万印第安人死于繁重的劳役之中,被称作“地狱的入口”。
②推行农奴制,发展种植园经济,开采金银矿。
③奴役屠杀印第安人,发展黑奴贸易。
④禁止或限制对外贸易。
4、殖民特点:赤裸裸的暴力掠夺。
材料一:如下图及见课本71页
①专制统治、总督制度。
材料三:世界最著名的银矿——美洲波托西银矿,鼎盛时期,其产量占全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
材料二美洲种植园
材料五:黑奴贸易
材料六:在农业方面,西班牙不许拉丁美洲种植宗主国所出产的橄榄、葡葡和桑树等,强迫种植市场上特别需要的产品,如棉花、可可等,使拉美许多地区走上种植单一农作物的经济畸形发展的道路。
在对外贸易方面,不许在殖民地各地区之间有贸易往来,不准跟外国进行贸易。
4、影响(P72学思之窗)
殖民者的掠夺对美洲和欧洲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一:殖民者从拉丁美洲殖民地掠夺了巨额财富。据统计,16、17世纪时,西班牙在殖民地开采的黄金白银超过当时世界总产量的2/3。1500——1650年间,西班牙从美洲掠夺的黄金多达180吨,白银多达16000吨。——《中外历史纲要(下)》
材料二:欧洲列强海外殖民扩张的过程,也是殖民主义者疯狂的掠夺、榨取殖民地人民的过程,他们通过掠夺和榨取,加速了欧洲国家的原始积累的过程,发展了西欧的资本主义,从而加速了工业革命的到来。——刘祚昌、王觉非《世界史 近代史编》
对美洲:①残酷的统治带来灾难;②掠夺金银和垄断贸易,发展单一的种植园经济,限制了拉美经济的发展;
对欧洲:①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②引发“价格革命”促进了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③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生,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
一、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
【殖民者的掠夺对拉丁美洲留下的现实影响】第13课
经济方面:拉丁美洲殖民地单一产品制经济结构的形成,导致社会经济畸形发展,形成考迪罗制度。
政治方面:独立出现军人专政来维持其政治统治。
思想文化:西班牙、葡萄牙等国的社会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以及文化传统,随移民大批涌入,传播到南美各地,西、葡语取代印第安语,成为普遍使用的正式语言。
人种:美州的土著民族印第安人却几乎被灭绝殆尽。今天的加勒比海诸国只有黑人、白人和黑白混血人种,这一地区的真正主人印第安人已经悉数灭绝。
现代化进程:拉丁美洲现代化步履维艰。
建筑风格:深受西班牙、葡萄牙等国风格影响。
二、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1、第一阶段:15-16世纪(西、葡为主)
殖民国家 殖民概况
葡萄牙 在亚洲沿海地区(印度的果阿、马六甲、中国澳门)建立商站,垄断商路
西班牙 将菲律宾变为殖民地
16世纪葡萄牙占领地区
16世纪西班牙占领地区
问题探究:为什么无法像在拉丁美洲那样占领更广阔的殖民地?
①亚洲国家封建经济比较发达,有一定实力;
②西、葡两国资本主义发展程度低,力量较弱。
地区 殖民国家 殖民概况
南亚
东南亚
西亚
东亚
英
荷、英
法、美
英、法、俄
欧美列强、日本
①经济:东印度公司,掠夺大量财富和巨额利润,是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来源之一。
②政治:武力挑拨或侵略。到19世纪中后期,英国几乎控制印度全境。
①荷兰:建立巴达维亚殖民地后,占领印度尼西亚。
②英国:占领缅甸和马来半岛大部分。
③法国:侵占越南、柬埔寨和老挝。
④美国:从西班牙手中夺得菲律宾。
①英、法、俄瓜分奥斯曼帝国,奥斯曼帝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
②英、俄控制瓜分伊朗。
①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日本于1910年吞并朝鲜半岛。
2、第二阶段:17-20世纪初 英法荷为主(依据课本完成表格)
二、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偌大的亚洲,为什么几乎都沦为了殖民地、半殖民地?
材料一:一种解释是,统治这些帝国的王朝都很腐败。1566年谢里姆二世继承苏莱曼一世(奥斯曼帝国皇帝),他懒惰、愚钝、放荡,嗜酒如命,其臣民都称他为酒鬼谢里姆。在阿拔斯以后的波斯和阿克巴以后的印度也出现了同样的情况。不过……所有欧洲王室都有过昏聩无能不负责任的统治者,但他们的国家并未因此而衰亡。
对于种种不幸,还有一个较根本的解释:它缺乏欧洲的动力。它未经历过这些世纪中正在使欧洲社会发生彻底变革的种种影响深远的变化。
帝国衰微的又一症状和原因是:妄自以为自己是不可战胜的……这种唯我独尊的态度所带来的最有破坏性的一个后果是,在和西方之间,特别是在愈益重要的科学领城,放下了一道思想铁幕。——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内因:1.政治腐败;2.经济落后;3.思想封闭
外因:1.资本主义发展;2.资产阶级壮大;3.思想解放
以亚洲为例,不同时期西方国家殖民扩张的方式有何特点?
材料一:18世纪中后期,英国加紧了对印度的侵略,蚕食土地,抢掠财富,扩大殖民地...... 据统计,1757—1815年间,英国从印度攫取的财富不下10亿英镑。
材料二:……农村村社赖以存在的基础——农业和手工业——两大支柱被摧毁,到19世纪中叶农村村社基本上瓦解了,英国价格低廉的工业产品很快占领了印度市场,传统的手工业部门被冲垮,印度也由棉纺织品的输出国变为输入国。
——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
材料三:帝国主义在华投资,1894年估计约有1亿多美元,到1914年时已增至9.6亿多美元......“庚子赔款”有一部分就转化为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企业投资。
——陈争平《中国近代经济史教材》
16-18世纪早期殖民扩张:赤裸裸的暴力掠夺
工业革命后
以商品输出为主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以资本输出为主
问题探究
1、根据教材74-75页,概括列强侵略非洲的表现?
三、西方列强瓜分非洲
时期 地域 概 况
15世纪到19世纪中叶
工业革命后
18世纪到19世纪后期 非洲腹地
19 世纪后期
沿海
占领重要的港口和城镇,进行奴隶贸易。
北非
南非
逐步放弃奴隶贸易,全面的殖民入侵;埃及成为英法等国争夺的重点。
英国—埃及和苏丹;法国—阿尔及利亚;
各国制定了侵略计划,柏林会议后,列强瓜分非洲的速度大大加快。
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侵占了几乎整个非洲。
非洲
大陆
欧洲探险者纷纷深入非洲腹地探险,为进一步侵略准备地理和人文条件
在空前激烈的非洲争夺战中,英国制订了从开普敦到开罗的所谓“二C计划”,企图建立纵贯非洲南北大陆的殖民帝国。法国制订了从佛得角(塞内加尔)到索马里的“二S计划”,企图横断非洲东西大陆。德国制订了从东非洲到西南非洲的斜穿非洲大陆计划。
①工业革命的需求,非洲拥有庞大的市场和廉价的原料(为什么要)
②工业革命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什么能)
③交通工具的改进
④强大的军事力量。
⑤欧美探险者的探险活动,准备了地理和人文资料
【思考】为什么19世纪后期西方列强全面入侵非洲?
1884年“柏林会议”
19世纪后期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争夺
俾斯麦主持召开柏林会议
(漫画作品)
15个国家104天
④内容:
为解决矛盾和进一步瓜分非洲。
1884年,英、法、德等国在柏林召开。
③召开:
a. “有效占领”原则
b.“地图上作业”
列强瓜分非洲的速度加快。
19世纪末20世纪初,侵占整个非洲。
⑤ 影响:
在抢夺殖民地过程中,列强冲突加剧。
②目的:
①背景:
帝国主义分赃会议
⑥性质:
【活动设计2】观察课本73页地图,分析非洲国家的分界线有何特点?形成原因?反映了什么问题?
特点:大多比较平直;
没有考虑当地的地理面貌和土著民族的情况。
成因:柏林会议关于地图作业上的决定
反映问题:帝国主义强权政治和霸凌行径
在帝国主义瓜分非洲的过程中,遭到非洲人民的反抗,如埃及、苏丹的抗英斗争,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斗争(胜利)。
四、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1、最终形成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
亚洲绝大多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非洲绝大部分成为殖民地,
独立的拉丁美洲国家实际也成为依附于欧美国家的半殖民地。
英国
法国
葡萄牙
西班牙
俄罗斯
奥斯曼帝国
丹麦
荷兰
美国
比利时
意大利
德国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世界市场概况
(1)对世界: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当中,世界越来越紧密地连为一体。
四、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
2.影响
1880年时,我们所面对的不完全是一个单一的世界,而是一个由两部分所合成的全球体系:一部分是已开发的、具有主宰性的、富有的;另一部分是落后的、依赖的、贫穷的……
19世纪80年代,欧洲不仅是支配和改变世界的资本主义发展核心,同时也是世界经济和资本主义社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英]霍布斯鲍姆著,贾士蘅译,《帝国的年代:1875-1914》
(1)对世界:形成西方支配东方,以西方为中心的地位。
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的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
(2)资本主义国家:
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
②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帝国主义之间扩张与争夺的加剧,孕育着新的更大的冲突(一战)。
“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资本论》
掠杀土著居民
1853年7月,马克思在《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一文中明确指出:“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重建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
(3)对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
(1)双重: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
(2)推动了民族独立运动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