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质量检测卷(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质量检测卷(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10 10:57: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质量检测试卷
(测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等级
得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8分)
jiǎo wàn bāh én zhí zi hóu lóng
( ) ( ) ( ) ( )
bāo fu píng zhàng zhī ma hōng rán
( ) ( ) ( ) ( )
二、用“√”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6分)
1.自此,严监(jiàn jiān)生的病一日重似(shì sì)一日,再不回头。
2.是的,到城里以后,他还能头朝(zhāo cháo)下,倒(dǎo dào)着立半天。
3.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fèng féng),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píng bǐng)障。
三、比一比,再组词。(8分)
搂( ) 杖( ) 扳( ) 腮( )
楼( ) 杖( ) 板( ) 鳃( )
咙( ) 浆( ) 桶( ) 馅( )
珑( ) 桨( ) 涌( ) 陷( )
四、根据意思写词语。(4分)
1.形容做事机警敏捷。( )
2.形容精神振奋,饱满。( )
3.有些相信,又有些怀疑。( )
4.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
五、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5分)
疾:①病,身体不舒适;②恨;③快,迅速,猛烈;④疼痛。
1.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一向仗着手疾眼快,从不单凭力气。 ( )
2.武松疾恶如仇,好打抱不平,看到不平的事就要出头。( )
3.严监生重疾在身,已经活不了多长时间了。( )
堪:①可以,能,足以;②忍受,能支持。
4.他怕师傅难堪,不敢说,也不敢看,可忍不住还要扫一眼。( )
5.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 )
六、判断下列各句是不是比喻句,是的打“√”。(4分)
1.小嘎子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 )
2.他把脸仿佛算在四肢之内,只要硬棒就好。( )
3.他就很像一棵树,上下没有一个地方不挺脱的。( )
4.穿上这身黑,就好像跟地上一桶白浆较上了劲。( )
七、按要求写句子。(6分)
1.小嘎子要扳倒小胖墩儿是那么容易的事吗 (改为陈述句)
2.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能知道你的意思!”(改为转述句)
3.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仿写比喻句)
八、根据课文内容填空。(7分)
1.《摔跤》一文通过描述 的情景,刻画了小嘎子 、 和 、 的个性特点。
2.《两茎灯草》选自《 》,文章记叙了 临终前看到 ,就 而不断气,直到赵氏 ,才安心死去的故事,刻画了一个 形象。
3.《他像一棵挺脱的树》选自 写的《 》,文中的“他”指的是 。
九、轻松阅读。(22分)
(一)
一间房子,一个屋顶四面墙,先刷屋顶后刷墙。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 一掉准掉在身上。可刷子李一举刷子,就像没有蘸浆。但刷子划过屋顶,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有人说这蔬浆的手法有高招,有人说这调浆的配料有秘方。曹小三哪里看得出来 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曹小三最关心的还是刷子李身上到底有没有白点。
刷子李干活还有一个规矩。每刷完一面墙,必得在凳子上坐一会儿,抽一袋烟,喝一碗茶,再刷下一面墙。此刻,曹小三借着给师傅倒水点烟的机会,那目光仔细搜索刷子李的全身。每一面墙刷完,他搜索一遍,居然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发现。他真觉得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
1.照样子,写词语。(3分)
稀溜溜(ABB式):
平平整整(AABB式):
2.用“ ”画出描写刷子李技艺高超的句子。(1分)
3.文中画“ ”的句子采用的修辞手法是 ,这句话说明
。(2分)
4.曹小三在端茶给师傅喝的时候,他最关注的是什么 (2分)
5.曹小三觉得师傅的黑衣服“神圣不可侵犯”说明了
。(2分)
(二)我的老师
烈日炎炎,村子里的人们都聚在大树下乘凉、谈天。
穿着一身白色连衣裙,看起来颇清秀纤弱的小瑛老师走了过来,她微树下的人们打着招呼。
等小瑛老师走过,人们的话题自然地转到了她的身上。“多好的闺女呀,天天带着学生来帮我干活。”五保户王奶奶什么时候也忘不了提这件事。“是啊,人家是大学生,听说书教得才叫好呢!”①“好是好,只可惜好景不长,人家要调走。’“什么!调走 听谁说的 ”“昨天我还听孩子们谈这件事呢。我早就说过,人家是城里姑娘、大学生,②哪能吃得了咱这份苦 ”“是啊,听说她爸爸还是个大局长呢,还能不给女儿找份好工作 ”
“那不是小瑛老师斑上的柱子吗 叫过来问问!”“柱子,你过来,问你点事儿。”柱子答应了一声,跑了过来:“什么事 ”“柱子,听说你们老师要转走了 ”“嗯。”柱子低下头,眼光黯淡了下来。“要转到哪儿 是不是回城 ”“回城 才不是呢。老师说西北地区比我们这儿还缺老师,她是自愿报名到那儿教书去的。”柱子的眼中有留恋,但更多的是自豪。
“啊——”大树下的人们你望望我,我望望你,都呆住了……
1.画线句①中的“好景”指的是 .线句②中“咱这份苦”指的是 。(2分)
2.人们议论小瑛老师的语气不相同,心情也不同,王奶奶的心理是 ,画线句①中人物的心理是 。(2分)
3.“柱子的眼中有留恋,但更多的是自豪。”柱子留恋的是什么 自豪的是什么 (4分)
4.“大树下的人们你望望我,我望望你,都呆住了……”这句话可用成语 来代替。人们“呆住”的原因是: (2分)
5.小瑛老师的形象是通过人们的语言塑造出来的,这种写法叫作 、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2分)
十、习作。(30分)
选择一位自己印象深刻的人,通过一件或几件具体的事例,抓住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等方面来突出他(她)的特点。题目自拟,注意详略得当,语句顺,字数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