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怀化通道县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怀化通道县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1.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5-09 18:00:30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湖南省怀化通道县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题
一、我会判断(对的在题前括号内填“T”,错的填“F”,每小题2分,共24分)
1.(2022三上·通道期末)一天内,气温最高一般出现在太阳落山时。
2.(2022三上·泗阳期末)水和水蒸气是两种不同的物质。
3.(2022三上·通道期末)空气有固定的形状。
4.(2022三上·通道期末)把水加热后,能让白糖更快地溶解于水中。
5.(2022三上·通道期末)2022年7月—11月中旬持续的干旱,我县大部分地方降雨量为零。
6.(2022三上·通道期末)水沸腾后,不用加热也能保持沸腾。
7.(2022三上·通道期末)在天气预报中,气象卫星的作用是进行气象数据收集。
8.(2022三上·通道期末)测量水温时,为了能准确地读数,不能让温度计的液泡离开水面。
9.(2022三上·通道期末)空的矿泉水瓶内没有任何的东西。
10.(2022三上·通道期末)农历年一年中最后的一个节气是大寒。
11.(2022三上·通道期末)鱼能在水中生活,是因为水中也含有空气。
12.(2022三上·通道期末)充气的自行车轮胎有弹性,主要是制成轮胎的橡胶有弹性。
二、我会选择(每小题2分,共32分)
13.(2022三上·通道期末)天气是指某一地区(  )的大气情况。
A.长时间 B.短时间 C.无时间限制
14.(2022三上·通道期末)冬天,我们都用温水来洗脸,那么洗脸水的温度是(  )。
A.约为90℃ B.约为35℃ C.约为零下10℃
15.(2022三上·通道期末)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自制的风向标,若当风向标箭尾指向是北方,这时的风向是(  )。
A.南风 B.北风 C.东北风
16.(2022三上·通道期末)下列物品中,运用了空气可以被压缩的性质的是(  )。
A.充气娃娃 B.风扇 C.纸片燃烧
17.(2022三上·通道期末)小明配制一杯红糖水,下列方法不能使红糖尽快溶解于水的是(  )。
A.把红糖切碎
B.用一支筷子搅拌
C.用冷藏在冰箱中的水来溶解
18.(2022三上·通道期末)注射器堵住管口后,用力压活塞,但无法压到底,这主要说明空气(  )。
A.会流动 B.有弹性 C.能占据空间
19.(2022三上·通道期末)在下面的天气符号中,可以作记录雪天用的是(  )。
A. B. C.
20.(2022三上·通道期末)用湿布擦玻璃,过一会儿玻璃上的水痕没有了,这是因为水(  )。
A.被玻璃吸收了
B.变成了水蒸气蒸发到空气中去了
C.变成了玻璃的一部分
21.(2022三上·通道期末)小明把一个红色气球充足空气,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球内的空气没有质量
B.球内空气的颜色是红色的
C.如果把气球拿到太阳下暴晒,气球的体积会增大。
22.(2022三上·通道期末)下列的成语中,不是描述天气的是(  )。
A.山青水秀 B.秋高气爽 C.天寒地冻
23.(2022三上·通道期末)如图所示,其中观察温度计正确的是(  )。
A.方法a B.方法b C.方法c
24.(2022三上·通道期末)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我们的身边到处存在空气
B.我们的身体内没有空气
C.人们可以利用空气的流动来发电
25.(2022三上·通道期末)小青同学想测量某一天的降雨量,应该把雨量器放在(  )。
A.屋檐下 B.空旷操坪上 C.树林里
26.(2022三上·通道期末)木料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使用,下面木料使用时产生了新物质的是(  )。
A.燃烧木柴取暖 B.用木头来做课桌 C.用大圆木做独木舟
27.(2022三上·通道期末)“在深秋的日子里,一阵寒风吹过,金黄的银杏叶片从树枝上随风悠悠地飘落,大地也被染成金黄色……”,从这段文字的描述中,我们知道(  )。
A.空气是可以流动的 B.空气是金黄色的 C.空气是有香味的
28.(2022三上·通道期末)探究水能溶解多少小苏打实验过程中,我们先把小苏打分成若干小份,然后一小份一小份地加入水中,这样做的好处是(  )。
A.减少物质使用量
B.避免实验出错
C.方便控制物质使用量
三、我会填空(每空1分,共21分)
29.(2022三上·通道期末)当我们利用气温计来测量气温时,应在   (选填“室内”或“室外”)进行,气温计悬挂在   且   的地方。如图所示的气温计,这时它的示数应写作   ℃。
30.(2022三上·通道期末)在自然界中存在大量的空气、水、小石子。那么属于固体的是   ,人们能比较容易改变占据空间的是   。
31.(2022三上·通道期末)水在自然界以液态、   和   三种状态存在,这三种状态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引起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变化。
32.(2022三上·通道期末)通过学习,我们知道,空气能流动、没有固定的   、透明、有质量、无色无味、能   空间。
33.(2022三上·通道期末)我们可以利用地面的物体、   、   知道风的大小和方向,我们可以简化后的   个风力等级记录风速。
34.(2022三上·通道期末)当水的温度下降到   ℃时开始结冰,从液态变成   态,水结成冰时温度   。
35.(2022三上·通道期末)古代制盐提纯一般是这样做的,先是让盐矿溶解在冷水里,然后进行沉淀和   把泥沙去除,最后进行   获得比较纯净的盐粒。(两空选填“加热”、“过滤”、“吸收”)
36.(2022三上·通道期末)小明同学在如图所示的纸箱中点上蜡烛,把一个纸风车放在上表面小洞上,发现风车转动了。风车能转动的原因是:蜡烛点燃后,周围的空气受热后膨胀变   了,就会向   流动形成了风,从而把风车吹动。
四、我会连线(9分)
37.(2022三上·通道期末)把水和空气各自具有的一些特征用连线方式找出来。
能占据空间 空气 无色无味
易于被压缩 属于液体
有一定体积 水 容易流动
五、我会探究(共14分)
38.(2022三上·通道期末)小明在烧杯中加入一些清水,然后放在酒精灯上加热。
(1)在加热过程中,水的温度会   。当水沸腾时,水的温度将   ,并且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继续加热。
(2)小明画出了水中气泡的两种情形,其中属于沸腾前的是   ,属于沸腾后的是   。
(3)将套有塑料袋的漏斗放在沸腾的水面下(塑料袋被挤压过),观察到的现象及说明正确的是____。
A.塑料袋会鼓起来,因为袋子中的空气会受热膨胀
B.塑料袋会鼓起来,因为水变成了水蒸气进入袋子中
C.塑料袋不会发生任何变化
39.(2022三上·通道期末)小英同学在家中进行如下的实验操作:
⑴把一小团纸用双面胶粘在一个塑料杯的底部。
⑵在水槽中装一定量的水。
⑶把塑料杯倒过来,然后慢慢压入水中,当出现如图所示情况时,他按住杯子不动。
在这过程中,他发现水   (选“能”或“不能”)全部灌入杯中,杯底的小纸团   (选“湿了”或“没有湿”),这说明空气能占据空间,并且它占据的空间   (选“可以”或“不可以”)变化,越往下按,占据的空间就会   。
40.(2022三上·通道期末)小明在11月15日在网上查找我县近一周的天气情况,预报图如图所示,请结合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1)周二这一天,最高气温为   ℃,风向为   ,风力是小于   ;
(2)在这一天,我县县城正在进行全员核酸检测,人人做好防疫工作。小明将外出做核酸检测,除了一定要戴好口罩外,还需要穿上   (选填“厚”或“薄”)的衣服,同时   (选填“要”或“不要”)带雨伞。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错误
【知识点】认识气温计;测量气温
【解析】【分析】通常气温的日变化规律是日出后开始上升,至14时左右达到最高。然后逐步下降,至日出前达到最低。一般情况下,陆地上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下午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地球上大气热量的根本来源于太阳辐射,随着太阳东升西落,气温也出现规律的变化。一般情况下,陆地上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下午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故该判断是错误的。
2.【答案】(1)错误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能变成水蒸气,水蒸气是水的另一种形态,用肉眼看不见。所以题目说法错误。
3.【答案】(1)错误
【知识点】认识空气;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空气是指地球大气层中的气体混合,它能占据空间,能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所以题目说法错误。
4.【答案】(1)正确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根据加快溶解方法的认识,加热和进行搅拌可以加速物质溶解,加热可以使水中的白糖溶解得快一些。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5.【答案】(1)正确
【知识点】测量降水量
【解析】【分析】湖南省怀化市通道县2022年7月至11月中旬,这段时间天气炎热,持续干旱,我县大部分地方降雨量为零,无有效降雨。降雨量是衡量雨水下降情况的,降雨量低会导致干旱,影响农作物生长。
6.【答案】(1)错误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水加热到100℃(标准大气压)后,水会沸腾,如果此时停止加热,则水会停止沸腾。所以题目说法错误。
7.【答案】(1)正确
【知识点】天气预报的制作
【解析】【分析】气象卫星是用于气象观测的卫星。它就像一个高悬在太空的自动化“气象站”,是空间、遥感、计算机、通信和控制等高技术结合的产物。卫星可以长期地、大面积地探测和预报全球的大气变化情况,并进行全天时和全天候观测,快速收集和处理数据信息,反馈给地面接收站;还可以不受地理和气象条件的限制,对地面上难以到达的地区进行观测。这些都是地面气象站所无法做到的。
8.【答案】(1)正确
【知识点】温度计
【解析】【分析】 用普通温度计测量水温,需要等温度计示数稳定时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的液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否则读出来的温度会改变。
9.【答案】(1)错误
【知识点】认识空气;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 空的矿泉水瓶里,虽然我们看见什么都没有,但是里面有空气,空气能占据空间。
10.【答案】(1)正确
【知识点】天气现象
【解析】【分析】中国的农历一年中有24个节气,24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是大寒,所以题目说法正确。
11.【答案】(1)正确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鱼的特点
【解析】【分析】 鱼的水中生活那是因为鱼的身体适合在水中生活。鱼的鳃可以通过水中的空气来呼吸。
12.【答案】(1)错误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容易被压缩,且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用打气筒给自行车轮胎充气,主要是应用了空气这种能被压缩,压缩的空气有弹性的特性,使得自行车骑起来轻便、舒适。
13.【答案】B
【知识点】天气现象
【解析】【分析】 天气是指影响人类活动瞬间气象特点的综合状况。天气指的是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
14.【答案】B
【知识点】温度计
【解析】【分析】人体体温大约在35摄氏度至37摄氏度之间,冬天,由于天气寒冷,人体体表温度较低,用来洗脸的水感觉到温暖,则这个洗脸的水和人体体温差不多,所以此题选B。
15.【答案】A
【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分析】风向是指风吹过来的方向,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自制的风向标。在室外测风向时,若当风向标箭头指向是南方,这时的风向是南风。
16.【答案】A
【知识点】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能占据空间,会流动,易被压缩,有一定的重量。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充气娃娃运用了空气可以压缩的性质;风扇利用空气的流动的性质。
17.【答案】C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物质溶解于水中,要想加快物质的溶解速度,可以通过进行搅拌或者提升水的温度。把红糖切碎、用筷子搅拌都能够加速溶解。所以此题选择C。
18.【答案】C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是指地球大气层中的气体混合,它能占据空间,能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在注射器里抽好一定量的空气,堵住注射器管口后,用力压活塞,能压但压不到底,说明空气占空间、能被压缩。
19.【答案】C
【知识点】天气现象
【解析】【分析】A.此图标为晴天记录符号;
B.此图标为雨天记录符号;
C.此图标为雪天记录符号。
所以此题选C。
20.【答案】B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散发到空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用湿抹布在窗玻璃上擦一下会留下水迹,过了一段时间后水迹就没了,这是因为水变成水蒸气蒸发到空气中了。
21.【答案】C
【知识点】气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空气没有固定形状,能够占据空间,可以被压缩。打了气的气球如果在太阳下暴晒,气体会膨胀,气球会爆炸。
22.【答案】A
【知识点】天气现象
【解析】【分析】我们可以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温度、风向和风速、山清水秀描述的是山和水,没有天气因素,所以此题选A。
23.【答案】B
【知识点】温度计
【解析】【分析】在观察温度计进行读数时,视线应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所以此题选B。
24.【答案】B
【知识点】认识空气;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空气的特点是:能占据空间,能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易压缩,重量很轻。空气具有占据空间的特点。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空气,我们的生命活动需要空气中的氧气。
25.【答案】B
【知识点】测量降水量
【解析】【分析】 根据雨量器的使用,应该把雨量器放置在相对开阔,不受障碍物影响的地方,符合的是选项B。
26.【答案】A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木柴燃烧的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用木头来做课桌和用大圆木做独木舟都是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的生成
27.【答案】A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风是空气流动形成的。感受到空气的流动的方法:吹肥皂泡,观察树枝摇动,用扇子扇风,观察烟的流动,观察旗子的飘动。一阵寒风吹过,金黄的银杏叶片从树枝上随风悠悠地飘落,说明空气是可以流动的。
28.【答案】C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物质在水中溶解的量是有限的。探究水能溶解多少物质实验过程中,我们把物质分成若干小份,这样做的好处是方便控制物质使用量,可以精确实验结果。
29.【答案】室外;阴凉;通风;零下16
【知识点】认识气温计;测量气温
【解析】【分析】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或背阴处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量气温。图中温度越往下数字越大,说明是零下温度,应该读作零下十六摄氏度,写作-16℃。
30.【答案】小石子;空气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固体的认识
【解析】【分析】空气属于气体,水属于液体,小石子属于固体,空气容易被压缩,因此比较容易改变占据的空间。
31.【答案】气态;固态;温度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的三种形态,有着循环变化的关系。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水是它的液态形式,冰是它的固态形式。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
32.【答案】形状;占据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看、能流动、具有质量并占有一定的空间、没有固定的体积。我们知道,空气会流动,因此我们生活的空间里到处都有空气,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空气是透明的,有一定的质量,是无色无味、能占据空间的气体。
33.【答案】风旗;风向袋;3
【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分析】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我们用它来描述风向。风的速度是以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我们可以利用地面的物体、风旗、测风袋等知道风的大小和方向,我们可以简化后的3个风力等级记录风速。
34.【答案】0;固;不变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水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慢慢变成了固体状态,这个过程我们称为水的凝固。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当水结成了冰后,温度不变。
35.【答案】过滤;加热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盐和沙子混合可以利用食盐能够溶解而沙子无法溶解的性质进行分离,分离的过程是先放入水中,让盐充分溶解,在过滤出泥沙,最后进行加热获得比较纯净的盐粒,再用蒸发的方法得到食盐。
36.【答案】轻;上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把纸风车放在点燃的酒精灯上方,风车能转动起来,如图所示,这是因为一定质量的气体受热膨胀后,密度变小而上升,热空气让升后,冷空气就从四面八方流过来,从而形成风。根据气体这个特点,安装暖气片时应该靠近。风车能转动的原因是:蜡烛点燃后,周围的空气受热后膨胀变轻了,就会向上流动形成了风,从而把风车吹动。
37.【答案】
【知识点】探究水的特征;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气体没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易被压缩,具有流动性;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无固定形状,不易被压缩,具有流动性。水是液体,透明无色无味能流动,有一定的体积,有质量能占据空间;空气是气体,透明无色无味能流动,有质量能占据空间、易于被压缩。
38.【答案】(1)升高;保持不变;需要
(2)B;A
(3)B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把水在正常压强下加热到约100℃时,水会迅速地变成水蒸气,并且不停地翻腾起来,这种现象叫做水的沸腾。
(1)在开始加热过程中,水的温度会上升;水沸腾时烧杯内有大量气泡产生,烧杯中的水在减少,但是温度保持不变。并且需要继续加热。
(2)由于水沸腾时烧杯内有大量气泡产生,沸腾前的气泡,越到液体上面,就越小。水在沸腾时,水面出现的现象是翻滚并冒出气泡,水中出现的现象是翻滚,有大量气泡产生,气泡上升时不断变大;
(3)沸腾的水会产生大量泼水蒸气,水蒸气进入袋子就会使其鼓起来。将套有塑料袋的漏斗倒放在沸腾的水面下(塑料袋被挤压过),袋子会鼓起来。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大大增加。
39.【答案】不能;没有湿;可以;越小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能流动、具有质量并占有一定的空间、没有固定的体积,空气的体积可以被压缩,也可以恢复,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由于空气可以占据一定的空间,所以把塑料杯倒过来,竖直扣入水中,水不能全部灌入杯中,杯底的小纸团就不会湿,并且它占据的空间是可以变化的。
40.【答案】(1)12;东北风;3级
(2)厚;要
【知识点】天气现象;天气预报的制作
【解析】【分析】(1)观察图片可知,周二这天的最高气温是12℃,风向是东北风,风力小于3级。
(2)这天的天气很冷,因此除了一定要戴好口罩外, 还需要穿上厚衣服。这天下小雨,因此出门要带上雨伞。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湖南省怀化通道县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题
一、我会判断(对的在题前括号内填“T”,错的填“F”,每小题2分,共24分)
1.(2022三上·通道期末)一天内,气温最高一般出现在太阳落山时。
【答案】(1)错误
【知识点】认识气温计;测量气温
【解析】【分析】通常气温的日变化规律是日出后开始上升,至14时左右达到最高。然后逐步下降,至日出前达到最低。一般情况下,陆地上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下午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地球上大气热量的根本来源于太阳辐射,随着太阳东升西落,气温也出现规律的变化。一般情况下,陆地上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下午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故该判断是错误的。
2.(2022三上·泗阳期末)水和水蒸气是两种不同的物质。
【答案】(1)错误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能变成水蒸气,水蒸气是水的另一种形态,用肉眼看不见。所以题目说法错误。
3.(2022三上·通道期末)空气有固定的形状。
【答案】(1)错误
【知识点】认识空气;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空气是指地球大气层中的气体混合,它能占据空间,能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所以题目说法错误。
4.(2022三上·通道期末)把水加热后,能让白糖更快地溶解于水中。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根据加快溶解方法的认识,加热和进行搅拌可以加速物质溶解,加热可以使水中的白糖溶解得快一些。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5.(2022三上·通道期末)2022年7月—11月中旬持续的干旱,我县大部分地方降雨量为零。
【答案】(1)正确
【知识点】测量降水量
【解析】【分析】湖南省怀化市通道县2022年7月至11月中旬,这段时间天气炎热,持续干旱,我县大部分地方降雨量为零,无有效降雨。降雨量是衡量雨水下降情况的,降雨量低会导致干旱,影响农作物生长。
6.(2022三上·通道期末)水沸腾后,不用加热也能保持沸腾。
【答案】(1)错误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水加热到100℃(标准大气压)后,水会沸腾,如果此时停止加热,则水会停止沸腾。所以题目说法错误。
7.(2022三上·通道期末)在天气预报中,气象卫星的作用是进行气象数据收集。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天气预报的制作
【解析】【分析】气象卫星是用于气象观测的卫星。它就像一个高悬在太空的自动化“气象站”,是空间、遥感、计算机、通信和控制等高技术结合的产物。卫星可以长期地、大面积地探测和预报全球的大气变化情况,并进行全天时和全天候观测,快速收集和处理数据信息,反馈给地面接收站;还可以不受地理和气象条件的限制,对地面上难以到达的地区进行观测。这些都是地面气象站所无法做到的。
8.(2022三上·通道期末)测量水温时,为了能准确地读数,不能让温度计的液泡离开水面。
【答案】(1)正确
【知识点】温度计
【解析】【分析】 用普通温度计测量水温,需要等温度计示数稳定时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的液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否则读出来的温度会改变。
9.(2022三上·通道期末)空的矿泉水瓶内没有任何的东西。
【答案】(1)错误
【知识点】认识空气;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 空的矿泉水瓶里,虽然我们看见什么都没有,但是里面有空气,空气能占据空间。
10.(2022三上·通道期末)农历年一年中最后的一个节气是大寒。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天气现象
【解析】【分析】中国的农历一年中有24个节气,24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是大寒,所以题目说法正确。
11.(2022三上·通道期末)鱼能在水中生活,是因为水中也含有空气。
【答案】(1)正确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鱼的特点
【解析】【分析】 鱼的水中生活那是因为鱼的身体适合在水中生活。鱼的鳃可以通过水中的空气来呼吸。
12.(2022三上·通道期末)充气的自行车轮胎有弹性,主要是制成轮胎的橡胶有弹性。
【答案】(1)错误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容易被压缩,且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用打气筒给自行车轮胎充气,主要是应用了空气这种能被压缩,压缩的空气有弹性的特性,使得自行车骑起来轻便、舒适。
二、我会选择(每小题2分,共32分)
13.(2022三上·通道期末)天气是指某一地区(  )的大气情况。
A.长时间 B.短时间 C.无时间限制
【答案】B
【知识点】天气现象
【解析】【分析】 天气是指影响人类活动瞬间气象特点的综合状况。天气指的是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
14.(2022三上·通道期末)冬天,我们都用温水来洗脸,那么洗脸水的温度是(  )。
A.约为90℃ B.约为35℃ C.约为零下10℃
【答案】B
【知识点】温度计
【解析】【分析】人体体温大约在35摄氏度至37摄氏度之间,冬天,由于天气寒冷,人体体表温度较低,用来洗脸的水感觉到温暖,则这个洗脸的水和人体体温差不多,所以此题选B。
15.(2022三上·通道期末)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自制的风向标,若当风向标箭尾指向是北方,这时的风向是(  )。
A.南风 B.北风 C.东北风
【答案】A
【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分析】风向是指风吹过来的方向,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自制的风向标。在室外测风向时,若当风向标箭头指向是南方,这时的风向是南风。
16.(2022三上·通道期末)下列物品中,运用了空气可以被压缩的性质的是(  )。
A.充气娃娃 B.风扇 C.纸片燃烧
【答案】A
【知识点】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能占据空间,会流动,易被压缩,有一定的重量。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充气娃娃运用了空气可以压缩的性质;风扇利用空气的流动的性质。
17.(2022三上·通道期末)小明配制一杯红糖水,下列方法不能使红糖尽快溶解于水的是(  )。
A.把红糖切碎
B.用一支筷子搅拌
C.用冷藏在冰箱中的水来溶解
【答案】C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物质溶解于水中,要想加快物质的溶解速度,可以通过进行搅拌或者提升水的温度。把红糖切碎、用筷子搅拌都能够加速溶解。所以此题选择C。
18.(2022三上·通道期末)注射器堵住管口后,用力压活塞,但无法压到底,这主要说明空气(  )。
A.会流动 B.有弹性 C.能占据空间
【答案】C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是指地球大气层中的气体混合,它能占据空间,能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在注射器里抽好一定量的空气,堵住注射器管口后,用力压活塞,能压但压不到底,说明空气占空间、能被压缩。
19.(2022三上·通道期末)在下面的天气符号中,可以作记录雪天用的是(  )。
A. B. C.
【答案】C
【知识点】天气现象
【解析】【分析】A.此图标为晴天记录符号;
B.此图标为雨天记录符号;
C.此图标为雪天记录符号。
所以此题选C。
20.(2022三上·通道期末)用湿布擦玻璃,过一会儿玻璃上的水痕没有了,这是因为水(  )。
A.被玻璃吸收了
B.变成了水蒸气蒸发到空气中去了
C.变成了玻璃的一部分
【答案】B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散发到空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用湿抹布在窗玻璃上擦一下会留下水迹,过了一段时间后水迹就没了,这是因为水变成水蒸气蒸发到空气中了。
21.(2022三上·通道期末)小明把一个红色气球充足空气,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球内的空气没有质量
B.球内空气的颜色是红色的
C.如果把气球拿到太阳下暴晒,气球的体积会增大。
【答案】C
【知识点】气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空气没有固定形状,能够占据空间,可以被压缩。打了气的气球如果在太阳下暴晒,气体会膨胀,气球会爆炸。
22.(2022三上·通道期末)下列的成语中,不是描述天气的是(  )。
A.山青水秀 B.秋高气爽 C.天寒地冻
【答案】A
【知识点】天气现象
【解析】【分析】我们可以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温度、风向和风速、山清水秀描述的是山和水,没有天气因素,所以此题选A。
23.(2022三上·通道期末)如图所示,其中观察温度计正确的是(  )。
A.方法a B.方法b C.方法c
【答案】B
【知识点】温度计
【解析】【分析】在观察温度计进行读数时,视线应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所以此题选B。
24.(2022三上·通道期末)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我们的身边到处存在空气
B.我们的身体内没有空气
C.人们可以利用空气的流动来发电
【答案】B
【知识点】认识空气;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空气的特点是:能占据空间,能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易压缩,重量很轻。空气具有占据空间的特点。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空气,我们的生命活动需要空气中的氧气。
25.(2022三上·通道期末)小青同学想测量某一天的降雨量,应该把雨量器放在(  )。
A.屋檐下 B.空旷操坪上 C.树林里
【答案】B
【知识点】测量降水量
【解析】【分析】 根据雨量器的使用,应该把雨量器放置在相对开阔,不受障碍物影响的地方,符合的是选项B。
26.(2022三上·通道期末)木料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使用,下面木料使用时产生了新物质的是(  )。
A.燃烧木柴取暖 B.用木头来做课桌 C.用大圆木做独木舟
【答案】A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木柴燃烧的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用木头来做课桌和用大圆木做独木舟都是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的生成
27.(2022三上·通道期末)“在深秋的日子里,一阵寒风吹过,金黄的银杏叶片从树枝上随风悠悠地飘落,大地也被染成金黄色……”,从这段文字的描述中,我们知道(  )。
A.空气是可以流动的 B.空气是金黄色的 C.空气是有香味的
【答案】A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风是空气流动形成的。感受到空气的流动的方法:吹肥皂泡,观察树枝摇动,用扇子扇风,观察烟的流动,观察旗子的飘动。一阵寒风吹过,金黄的银杏叶片从树枝上随风悠悠地飘落,说明空气是可以流动的。
28.(2022三上·通道期末)探究水能溶解多少小苏打实验过程中,我们先把小苏打分成若干小份,然后一小份一小份地加入水中,这样做的好处是(  )。
A.减少物质使用量
B.避免实验出错
C.方便控制物质使用量
【答案】C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物质在水中溶解的量是有限的。探究水能溶解多少物质实验过程中,我们把物质分成若干小份,这样做的好处是方便控制物质使用量,可以精确实验结果。
三、我会填空(每空1分,共21分)
29.(2022三上·通道期末)当我们利用气温计来测量气温时,应在   (选填“室内”或“室外”)进行,气温计悬挂在   且   的地方。如图所示的气温计,这时它的示数应写作   ℃。
【答案】室外;阴凉;通风;零下16
【知识点】认识气温计;测量气温
【解析】【分析】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或背阴处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量气温。图中温度越往下数字越大,说明是零下温度,应该读作零下十六摄氏度,写作-16℃。
30.(2022三上·通道期末)在自然界中存在大量的空气、水、小石子。那么属于固体的是   ,人们能比较容易改变占据空间的是   。
【答案】小石子;空气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固体的认识
【解析】【分析】空气属于气体,水属于液体,小石子属于固体,空气容易被压缩,因此比较容易改变占据的空间。
31.(2022三上·通道期末)水在自然界以液态、   和   三种状态存在,这三种状态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引起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变化。
【答案】气态;固态;温度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的三种形态,有着循环变化的关系。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水是它的液态形式,冰是它的固态形式。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
32.(2022三上·通道期末)通过学习,我们知道,空气能流动、没有固定的   、透明、有质量、无色无味、能   空间。
【答案】形状;占据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看、能流动、具有质量并占有一定的空间、没有固定的体积。我们知道,空气会流动,因此我们生活的空间里到处都有空气,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空气是透明的,有一定的质量,是无色无味、能占据空间的气体。
33.(2022三上·通道期末)我们可以利用地面的物体、   、   知道风的大小和方向,我们可以简化后的   个风力等级记录风速。
【答案】风旗;风向袋;3
【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分析】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我们用它来描述风向。风的速度是以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我们可以利用地面的物体、风旗、测风袋等知道风的大小和方向,我们可以简化后的3个风力等级记录风速。
34.(2022三上·通道期末)当水的温度下降到   ℃时开始结冰,从液态变成   态,水结成冰时温度   。
【答案】0;固;不变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水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慢慢变成了固体状态,这个过程我们称为水的凝固。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当水结成了冰后,温度不变。
35.(2022三上·通道期末)古代制盐提纯一般是这样做的,先是让盐矿溶解在冷水里,然后进行沉淀和   把泥沙去除,最后进行   获得比较纯净的盐粒。(两空选填“加热”、“过滤”、“吸收”)
【答案】过滤;加热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盐和沙子混合可以利用食盐能够溶解而沙子无法溶解的性质进行分离,分离的过程是先放入水中,让盐充分溶解,在过滤出泥沙,最后进行加热获得比较纯净的盐粒,再用蒸发的方法得到食盐。
36.(2022三上·通道期末)小明同学在如图所示的纸箱中点上蜡烛,把一个纸风车放在上表面小洞上,发现风车转动了。风车能转动的原因是:蜡烛点燃后,周围的空气受热后膨胀变   了,就会向   流动形成了风,从而把风车吹动。
【答案】轻;上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把纸风车放在点燃的酒精灯上方,风车能转动起来,如图所示,这是因为一定质量的气体受热膨胀后,密度变小而上升,热空气让升后,冷空气就从四面八方流过来,从而形成风。根据气体这个特点,安装暖气片时应该靠近。风车能转动的原因是:蜡烛点燃后,周围的空气受热后膨胀变轻了,就会向上流动形成了风,从而把风车吹动。
四、我会连线(9分)
37.(2022三上·通道期末)把水和空气各自具有的一些特征用连线方式找出来。
能占据空间 空气 无色无味
易于被压缩 属于液体
有一定体积 水 容易流动
【答案】
【知识点】探究水的特征;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气体没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易被压缩,具有流动性;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无固定形状,不易被压缩,具有流动性。水是液体,透明无色无味能流动,有一定的体积,有质量能占据空间;空气是气体,透明无色无味能流动,有质量能占据空间、易于被压缩。
五、我会探究(共14分)
38.(2022三上·通道期末)小明在烧杯中加入一些清水,然后放在酒精灯上加热。
(1)在加热过程中,水的温度会   。当水沸腾时,水的温度将   ,并且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继续加热。
(2)小明画出了水中气泡的两种情形,其中属于沸腾前的是   ,属于沸腾后的是   。
(3)将套有塑料袋的漏斗放在沸腾的水面下(塑料袋被挤压过),观察到的现象及说明正确的是____。
A.塑料袋会鼓起来,因为袋子中的空气会受热膨胀
B.塑料袋会鼓起来,因为水变成了水蒸气进入袋子中
C.塑料袋不会发生任何变化
【答案】(1)升高;保持不变;需要
(2)B;A
(3)B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把水在正常压强下加热到约100℃时,水会迅速地变成水蒸气,并且不停地翻腾起来,这种现象叫做水的沸腾。
(1)在开始加热过程中,水的温度会上升;水沸腾时烧杯内有大量气泡产生,烧杯中的水在减少,但是温度保持不变。并且需要继续加热。
(2)由于水沸腾时烧杯内有大量气泡产生,沸腾前的气泡,越到液体上面,就越小。水在沸腾时,水面出现的现象是翻滚并冒出气泡,水中出现的现象是翻滚,有大量气泡产生,气泡上升时不断变大;
(3)沸腾的水会产生大量泼水蒸气,水蒸气进入袋子就会使其鼓起来。将套有塑料袋的漏斗倒放在沸腾的水面下(塑料袋被挤压过),袋子会鼓起来。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大大增加。
39.(2022三上·通道期末)小英同学在家中进行如下的实验操作:
⑴把一小团纸用双面胶粘在一个塑料杯的底部。
⑵在水槽中装一定量的水。
⑶把塑料杯倒过来,然后慢慢压入水中,当出现如图所示情况时,他按住杯子不动。
在这过程中,他发现水   (选“能”或“不能”)全部灌入杯中,杯底的小纸团   (选“湿了”或“没有湿”),这说明空气能占据空间,并且它占据的空间   (选“可以”或“不可以”)变化,越往下按,占据的空间就会   。
【答案】不能;没有湿;可以;越小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能流动、具有质量并占有一定的空间、没有固定的体积,空气的体积可以被压缩,也可以恢复,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由于空气可以占据一定的空间,所以把塑料杯倒过来,竖直扣入水中,水不能全部灌入杯中,杯底的小纸团就不会湿,并且它占据的空间是可以变化的。
40.(2022三上·通道期末)小明在11月15日在网上查找我县近一周的天气情况,预报图如图所示,请结合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1)周二这一天,最高气温为   ℃,风向为   ,风力是小于   ;
(2)在这一天,我县县城正在进行全员核酸检测,人人做好防疫工作。小明将外出做核酸检测,除了一定要戴好口罩外,还需要穿上   (选填“厚”或“薄”)的衣服,同时   (选填“要”或“不要”)带雨伞。
【答案】(1)12;东北风;3级
(2)厚;要
【知识点】天气现象;天气预报的制作
【解析】【分析】(1)观察图片可知,周二这天的最高气温是12℃,风向是东北风,风力小于3级。
(2)这天的天气很冷,因此除了一定要戴好口罩外, 还需要穿上厚衣服。这天下小雨,因此出门要带上雨伞。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