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二年级下册数学
《“重复”的奥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描述、表达等活动,发现简单的重复规律,会用不同方法来表达规律。
2.经历发现规律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经历发现规律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感知规律:
出示盒子,这个盒子里藏着五颜六色的小星星。(演示第一颗、第二颗)猜一猜第三颗是什么颜色?第四颗呢?第五颗?第六颗?
思考:为什么刚开始猜不准,到后来越猜越准呢?
在学生发现的基础上,揭示课题并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让学生体验从没有规律到产生规律的过程,渗透着简单的推理。把本节课所需要的重要的学习方法,悄无声息地传递给学生,为即将开始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合作交流,描述规律:
第一层:找规律,初步感知“重复”
出示主题情境图,以及自学提示:
仔细观察它们的排列,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和同桌交流。
小朋友、灯笼、气球的排列中,只有一种规律;
小旗、花盆的排列中,分别隐藏着两种相同的规律。
在学生交流和汇报的基础上,小结:每种图的排列都是有规律的;观察的角度不同,发现的规律就有所改变。
【设计意图】给学生提供了开放的学习空间,活动形式、问题提出和观察角度皆是开放的。提问的有效性、观察的有序性、探究的目的性,在此交替进行。经过交流后,学生对于规律有了感性的认知,而让学生有根据的思考问题也是演绎推理的初步熏陶。
三、自主探究,表示规律:
(一)表示规律,体验方法的多样性
1.通过观察发现规律,描述规律,转入表示规律的学习中。
(1)想一想,你用什么方式来记录小朋友的排列规律?和同桌交流自己的想法。
(2)请把你的表示方法记录在练习本上。(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来表示)
2.展示汇报,集体品读作品。(展示学生的作品,总结方法:文字、画图、图形、符号……)
3.这些方法都可以表示小朋友的排列规律,如果后面有这样很多很多的小朋友,怎么表示?
4.仔细观察这几种表示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简便?
小结:大家通过画图、文字、图形等这些方式表示,规律的呈现方式就更加简洁。我们就是要追求这种简洁的表达方式。
【设计意图】这一层次是在符号化的抽象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数学的简洁美;在问题的引领下,探寻数学的规律美;在观察比较不同方法表示规律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为下一层的学习提供了类比推理的可能。
(二)深化规律,凸显“推理”的价值
出示活动顺序:
(1)在图中任选一种规律,用喜欢的方式表示。
(2)全班大竞猜:展示学生的表示方法,然后猜它表示的是哪个规律?
【设计意图】在“具体—抽象”的转化中,让学生进一步体会重复的规律,在举一反三的体验中孩子们明确同一种表示方法,可以表示不同事物中的相同规律,凸显了归纳推理的价值。
(三)内化规律,探寻重复的“本质”
(1)观察比较:这些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小组内交流后汇报。
(2)依据规律进行推理:
ABABAB…如果表示的是灯笼的排列规律,想一想第6组的第一个会是什么灯笼呢?第6组的第二个呢?××√××√××√…如果表示的是气球的排列规律,那么第8组的第一个是什么颜色的气球?18组的第一个呢?80组的第一个呢?
【设计意图】重复规律的核心,就是重复的“基本单位”。让学生依据“基本单位”进行推理,推理能力得以训练,深入体会到重复的奥妙所在。
四、关注应用,运用规律:
1.猜一猜
还记得课前猜星星的游戏吗?请同学们继续猜,第10颗星星是什么颜色? 第12、16、28、100颗呢 再猜一猜,第3颗是什么颜色的?第11颗?第37颗呢?
2.创造规律:
你能创造出有“重复”的规律吗?试一试。
【设计意图】给时间、给空间,让想象插上翅膀;给提示,上台阶,让推理思维走向深入,拓展了学生对重复现象的认知,推理能力又一次得到训练和培养。
五、深入生活,感悟规律:
(1)说说生活中有哪些重复的现象?
(2)走进生活,感悟重复带给我们的思考。
小结:“重复”就是这么充满了无限魅力。老师希望大家都能长一双慧眼,去发现生活中的重复现象和其中隐藏的“奥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