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中考历史热点专练 热点六 碳中和、碳达峰 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届中考历史热点专练 热点六 碳中和、碳达峰 试卷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5-10 11:28: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热点六 碳中和、碳达峰
1.《旧唐书·崔融传》记载:“天下诸津,舟航所聚……弘舸巨舰,前舳万艘,交贸往还,昧旦永日。”材料反映了唐朝( )
A.商品交流繁盛 B.城市经济繁荣
C.民族交往频繁 D.政治制度完善
2.据史书记载,唐都长安的崇仁坊多修造乐器的商店;延寿坊有出售金银珠宝的商店;胜业坊有“以小车推蒸饼卖之”;永冒坊有茶肆;新昌坊有客舍。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
A.农业生产发展 B.商业经济繁荣 C.对外贸易活跃 D.制瓷业发达
3.唐朝商业繁荣,出现一些繁华的大都市,其中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的城市是( )
A.洛阳 B.长安 C.扬州 D.成都
4.瓦子在宋代城市的盛行主要是因为( )
A.士大夫的提倡 B.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C.农民的需要 D.达官贵人的需要
5.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的时期,宋代高度发达的社会文明,也反映在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活在宋代开封的普通市民能做到的是( )
①听高僧鉴真东渡日本的故事 ②看元宵节时赛龙舟
③和朋友们一起玩蹴鞠 ④去勾栏欣赏各种表演节目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6.唐朝的市(商业区)和坊(住宅区)是分开的,而到宋朝,市坊界限不复存在。这一变化反映了( )
A.生活习俗改变 B.商业不断发展
C.商帮开始形成 D.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7.清朝前期,江宁(南京)著名的机户李扁担、李东阳等,都各自拥有织机五六百张,组织机工生产。佛山镇经营棉织业的手工工场达2500家,织工超过50000人。这反映了清朝在手工业方面出现的新气象是( )
A.利用手工工场进行规模化生产
B.出现了一批科学家,改进生产工具
C.棉纺织业成为主要行业
D.商帮在纺织业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8.清朝前期,直隶宁津(今山东宁津)大柳镇统泰升杂货店兼营的轧花工场,雇用工人一百多人。江宁(今南京)著名的机户李扁担、李东阳等,都各自拥有织机五六百张。广州佛山镇有经营棉织业的工场2 500家,从业人员超过5万,每一工场平均有 20人。这充分表明( )
A.清代已经出现较为成熟的手工业工场
B.清代新兴资产阶级已经取代地主阶级
C.清政府曾暂时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D.这种工场有效抵制了西方经济的侵略
9.近年来雾霾天主要是人们在工业化、城市化建设进程中大量使用机器,排放迅速增加而造成的结果,这种现象告诉我们( )
A.科学技术推动社会发展 B.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C.减少机器使用控制污染 D.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0.伴随着民族企业的崛起,轻工业品的进口替代程度大幅提高。至1913年,国产棉纱消费额已超过进口棉纱消费额,至1920年,国产棉纱与进口棉纱的比例达到11:1。这说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一定程度上( )
A.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B.促进了资产阶级的产生
C.摆脱对外国经济的依赖 D.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
11.民国二十年《申报》上刊登了南洋烟草公司的一则广告。其中的一句广告语为:“爱用国货方能达到救国自强”。由此可以推断出( )
A.洋务运动期间,以民用企业辅助军事工业
B.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鼓励兴办实业
C.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D.九一八事变后,民众提倡国货,抵制日货
12.有学者认为:“工业革命与城市化的出现是人类历史上的巨大进步......19世纪英国城市的环境问题的确非常严重,主要表现为水体污染和空气污染,由此造成多种传染病的流行及早期公害的发生。”对这段话的解读最全面的是( )
A.工业化导致了环境污染 B.城市化造成传染病流行
C.工业革命是一把双刃剑 D.当时英国经济非常落后
13.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现状》中描述︰“伦敦特别是伦敦工人区的坏空气,最能助长肺结核的发展。”在伦敦工会1883年的报告中,有1/3的工人都是死于肺结核。此时肺结核大量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A.医疗技术水平不断下降 B.农业衰退导致食物短缺
C.工业革命造成环境恶化 D.人口膨胀致使工人贫困
14.全面小康,覆盖的领域要全面,是“五位一体”全面进步的小康。“千钧将一羽,轻重在平衡。”全面小康社会要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由以上可见,全面小康( )
A.关键在于坚持党的领导 B.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C.使中国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D.有利于中国社会均衡发展
15.近年来,在重庆的大街小巷出现了小黄车,与传统自行车不同,这种新型车辆采取智能扫州广锁:车无同此出人,采取分时租赁模式,市民即扫即骑:据了解,全国共享单车每一分钟可减少碳排放13.2吨。小黄车的出现体现了哪些新发展理念( )
A.创新绿色开放 B.协调绿色开放
C.绿色开放共享 D.创新共享绿色
16.2021年,丽水市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明显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首次成为全国唯一水、气环境质量排名同时进人前十的地级市,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提高。这体现了( )
A.因地制宜的区域经济发展原则 B.我市坚持绿色、共享的发展理念
C.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难以协调 D.解决环境问题是当前工作的中心
17.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首钢滑雪大跳台主体结构用钢量4100吨,其中大量采用了高强钢和耐候钢,节省用钢量达到9.75%,减少碳排量约950吨。这些体现了新发展理念中的( )
A.协调 B.开放 C.共享 D.绿色
18.2022年,“水立方”惊喜变身为“冰立方”成为冰壶的重要赛场,利用二氧化碳制冷剂取代传统冷媒氟利昂,还实现制冰过程中余热全部回收利用。这体现了我国新发展理念中的什么理念( )
A.创新、协调 B.绿色、创新 C.开放、共享 D.共享、协调
19.歌曲《地球你好吗》中写道:“当天空不再是蓝色,小鸟不会飞翔。当江河不再有清澈,鱼儿也离开家乡……让我们一起热爱吧,让我们一起唱,让我们一起呼唤,地球你好吗 ”新发展理念中与这首歌反映的主题一致的是( )
A.创新 B.协调 C.绿色 D.开放
20.进入21世纪,改革进入了深水区,粗放式发展越来越不可取。下列能适应当今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口号是( )
A.翻身不忘共产党,幸福全靠毛主席 B.敢想敢说又敢干,甘薯亩产五十万
C.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D.崇尚绿色新发展,开创美丽新时代
21.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命运多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根据1895年至1898年的不完全统计,这四年间新创办的民族企业有62家,资本总额达1240多万元,出现了一个兴办实业的小浪潮。下表展示了主要民族企业。
企业名称 创办者 地点 时间
合义和丝厂 楼景晖 浙江萧山 1895年
张裕酿酒厂 张振勋 山东烟台 1895年
苏纶纱厂 陈润庠 江苏苏州 1896年
通久源纱厂 严信厚 浙江宁波 1896年
通益公纱厂 庞元济 浙江杭州 1897年
商务印书馆 夏粹芳等 上海 1897年
源昌碾米厂 祝大椿 上海 1898年
材料二:荣宗敬和荣德生兄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建立以纺织业和面粉业为主的家族企业。九一八事变后,北方面粉市场被日本侵占、日本的棉纱也在华大量倾销,荣氏企业陷入国境,抗战胜利后,荣氏企业虽然有所恢复,但国民党发动的内战再次使它陷入生存危机。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试从部门结构、地区分布两方面分析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特点。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荣氏企业兴起的国内原因是什么?根据材料归纳荣氏企业“陷入困境”和“陷入危机”的原因。
(3)史学家费正清把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22.世界科技的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能源的需求不断提高。
(1)材料一图1所示,英国煤产量从1790年后逐年增长,这与哪项重大科技成果有直接关系 图2所示,石油产量的增长与什么的发明有直接关系 写出图1、图2所示的时期,人类社会分别进入了什么时代
材料二 汽车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观念……汽车缩短了空间的距离,减少了时间的差异,扩大了我们的活动区域,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但近年来城市的汽车越来越多,汽车排放尾气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一个因素。
(2)根据材料二,说明“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材料三 在英国,肺结核、支气管炎、肺炎、上呼吸道感染已经成为常见病和导致死亡的最大原因。……1848年英国颁布了《公共卫生法》,1878年通过了《公共卫生条例》,至此英国基本上建立起了完整的水资源污染防治的法律体系。
——李宏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英国治理环境问题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4)根据上述的材料和问题分析:从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社会所带来的双重影响中, 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23.【表达“中国立场”】
第76届联合国大会2021年10月26日举行气候变化问题高级别主题辩论会,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在会上阐述中方立场和主张。张军表示,中方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中国领导人多次强调,气候变化事关人类前途命运,需各国携手应对。《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6次缔约方大会(COP26)召开在即,中方愿与各方一道,推动COP26取得成功,促进《巴黎协定》全面有效持续实施。张军强调,中方将全力以赴实现所承诺目标,同各国一道保护好地球家园,共同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1)材料说明我国坚持怎样的理念?
(2)请你模拟中方新闻发言人,运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相关知识,就中方的立场阐明理由。
【构建“新的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说明中强调: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与时俱进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战略抉择,也是塑造我国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
(3)请你给同学们谈谈我国要构建的新发展格局是什么?构建新发展格局有何重要意义?
24.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演化过程中,人类面临许多共同的风险和挑战。人们希望有新的智慧提出新的解决方案。
材料一
材料二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当前世界正道又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各大经济版块首次同时遭受重创,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运行受阻,贸易和投资活动持续低迷,发挥国际组织在经济协调中的作用显得格外重要。
——高飞《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2021年03月01日12:37:23中国人大网
材料三 2017年1月18日,习近平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主旨演讲。面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时代之问,习近平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的中国方案……2017年3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被写入联合国安理会第2344号决议。这一理念集中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智慧……成为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鲜明旗帜。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1)图一和图二反映出人类面临什么问题?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因素有哪些?
(2)结合所学知识,举出能“在经济协调中”发挥作用的两个国际组织。
(3)据材料三,指出“中国方案”。对这一方案你有何认识?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2.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唐都长安的崇仁坊多修造乐器的商店;延寿坊有出售金银珠宝的商店;胜业坊有‘以小车推蒸饼卖之’;永昌坊有茶肆;新昌坊有客舍”,可知这一记载表明当时商业经济繁荣,B项正确;农业生产、对外贸易、制瓷业在题干内容中都没有涉及,排除ACD项。故选B项。
3.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都长安城宏伟富丽,城内分为坊和市。坊是居民住宅区,市为繁华的商业区。全城街道整齐,树木成行。长安城里人口上百万,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故选B项。
4.答案:B
解析: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北宋都城东京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瓦子”。瓦子在宋代城市的盛行主要是因为市民阶层不断壮大,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
5.答案:A
解析:鉴真东渡日本发生在唐朝,宋代能听到,①正确;赛龙舟是在端午,②错误;宋代城市经济发展,生活丰富,可以和朋友们一起玩蹴鞠,去勾栏欣赏各种表演节目,③④正确,故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
6.答案:B
解析:随着商业的发展,宋朝打破了唐朝市坊分立的界限。故选B。
7.答案:A
解析:根据“清朝前期,江宁(南京)著名的机户李扁担、李东阳等,都各自拥有织机五六百张,组织机工生产。佛山镇经营棉织业的手工工场达2500家,织工超过50000人。”可得出清代工场手工业有所以展,规模较大,已经形成了规模化的生产模式,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科学家,排除B项;没有比较,不能得出是主要行业,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商帮的作用,排除D项。故选A项。
8.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査学生阅读、分析能力。题干中材料反映了清朝前期直隶宁津、江宁等地手工业工场规模比较大的史实,表明这一时期已经出现了较为成熟的手工业工场。
9.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据“近年来雾霾天主要是人们在工业化、城市化建设进程中大量使用机器,排放迅速增加而造成的结果”可知,机器推动了工业化、城市化,也带来了环境的污染,这种现象告诉我们,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故B正确。A、C、D都表述片面,排除。故选B。
10.答案:D
11.答案:A
1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A、B项,工业化时期受技术制约,无法有效解决环境问题以及传染病的流行,符合史实,但没有涵盖题干材料的全部内容。故A、B项错误。C项,题干材料既肯定了“工业革命与城市化出现是人类历史上的巨大进步”也指出了工业革命产生的问题,这段话可以体现出工业革命是一把双刃剑。故C项正确。D项,与题干无关。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1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由“伦敦”“工人区”“1883年”等关键词可知,当时的英国已完成工业革命。大量工人死于肺结核则是因为工业革命导致了环境污染,C项正确。工业革命以后,医疗技术水平在不断进步,A项错误。尽管此时农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降低,但农业发展并非衰退,B项错误。“人口膨胀”“工人贫困”等信息无法从材料中体现,D项错误。
14.答案:D
解析:全面小康,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其核心在全面,要求经济社会发展不能有短板,十三五期间,把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放在补齐全面小康的短板上,做到一个都不能少,一项都不能缺,一步都不能慢,依据题干材料中关键词语“全面”、“平衡”、“持续”等信息,可知全面小康有利于中国社会均衡发展,D项正确;关键在于坚持党的领导、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排除AB项;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使中国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排除C项。故选D项。
15.答案:D
解析:五大发展理念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小黄车的出现体现了创新共享绿色的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针对的是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回答的是中国当前最为紧迫的现实问题,关系我国发展全局和未来前景。故选:D。
16.答案:B
解析:材料中丽水市成为全国唯一水、气环境质量排名同时进入前十的地级市,这体现了坚持绿色、共享的发展理念,B正确;材料不能体现因地制宜,A排除;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可以协调发展,C错误;经济建设是当前工作的中心,D错误。故选:B。
17.答案:D
18.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利用二氧化碳制冷剂取代传统冷媒氟利昂”体现了科技创新的理念,“实现制冰过程中余热全部回收利用”体现了绿色理念,有利于避免能源的浪费和促进环保,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
19.答案:C
20.答案:D
21.答案:(1)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
(2)辛亥革命的推动;日本对民族企业的压榨;国民党发动内战
(3)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总的来说还比较落后。他们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差。而且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地区分布也极不平衡,除了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外,还遭到官僚资本主义的摧残。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艰难曲折,发展高潮的出现只是“昙花一现”
解析:(1)依据材料一“根据1895年至1898年的不完全统计,这四年间新创办的民族企业有62家,资本总额达1240多万元,出现了一个兴办实业的小浪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特点是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
(2)阅读材料二“荣宗敬和荣德生兄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建立以纺织业和面粉业为主的家族企业。九一八事变后,北方面粉市场被日本侵占、日本的棉纱也在华大量倾销,荣氏企业陷入国境,抗战胜利后,荣氏企业虽然有所恢复,但国民党发动的内战再次使它陷入生存危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荣氏企业兴起的国内原因是辛亥革命的推动,根据材料可知,荣氏企业“陷入困境”和“陷入危机”的原因分别是日本对民族企业的压榨、国民党发动内战。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总的来说还比较落后。他们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差。而且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地区分布也极不平衡,除了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外,还遭到官僚资本主义的摧残。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艰难曲折,发展高潮的出现只是“昙花一现”。所以费正清认为这一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是“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
22.答案:(1)瓦特蒸汽机。内燃机。蒸汽时代、电气时代。
(2)汽车缩短了空间距离,减少了时间差异,但汽车尾气造成了环境污染。
(3)立法保护、管理。
(4)科技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学会趋利避害;在发展科技的同时,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环境。
23.答案:(1)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①当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②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③采取共同行动,承担共同责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成为各国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必然选择。④充分表达了人类追求和平与发展的愿望,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宝贵的思路,为人类未来发展提出了具有重要价值的构想,为人类共同美好的未来指明了方向。
(3)新发展格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①中国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一直坚持合作共赢的理念。②主张在全球发展中要集思广益、各施所长、各尽所能,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各个国家。③中国重视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合作,致力于共同建设一个繁荣的世界。④中国充分考虑相关合作国家和地区的实际利益,互信互利,取长补短。⑤寻求共同增长点,努力探索与建立新型发展合作机制。⑥以中国的发展为引擎,带动区域与世界的共同发展。
24.答案:(1)生态环境问题、网络安全问题。全球范围内工业化的推进和互联网的发展(科技的飞速发展)。
(2)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货币基金组织、亚太经合组织(APEC)、欧盟、东盟、非盟、二十国集团(G20)、联合国下属经济机构等(答出两个即可)
(3)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认识:这一理念集中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智慧,成为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鲜明旗帜。(从对中国的发展、对人类和世界的发展等角度答题均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