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简单的有机化合物》测试题
一、单选题(共12题)
1.下列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A.甲基的电子式:
B.甲酸乙酯的结构简式CH3COOCH3
C.聚丙烯的结构简式为:
D.丙烷分子的球棍模型:
2.现有三组溶液: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②39%的酒精溶液;③木炭和氯化钠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
A.过滤 萃取 分液 B.萃取 分液 蒸馏
C.分液 蒸馏 过滤 D.萃取 蒸馏 分液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B.H2NCH2COOH和CH3CH2NO2是同分异构体
C.分子式C3H6和C4H8的烃一定互为同系物
D.C60和C70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不同核素
4.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A.乙烯的结构简式: B.镁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C.乙炔分子比例模型: D.氯化钠的电子式:
5.下列对化学知识的应用不正确的是
A.鉴别棉纺线与羊毛线可用灼烧法鉴别 B.糖尿病人病情可用氢氧化铜悬浊液检验
C.沾有油脂的器皿可用热的氢氧化钠溶液洗 D.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可用稀硫酸洗
6.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该分子中官能团(不包括苯环)有( )
A.5种 B.4种 C.3种 D.2种
7.衣食住行与化学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或做法错误的是
A.棉衬衫和丝质衣服的主要原料均为高分子化合物
B.碳酸氢钠可作为面制食品的膨松剂
C.84消毒液与洁厕灵混合后用于消毒卫生间
D.汽车轮毂用密度小强度大的镁合金制造
8.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同位素:1H、D+、T2 B.电解质:H2O、CH3COOH、NH4HCO3
C.同素异形体:冰与水 D.同分异构体:O3与O2
9.糖类、油脂、蛋白质是重要的营养物质。下列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是因为蛋白质发生了变性
B.将2mL 1 mol·L-1CuSO4溶液与4 mL 0.5 mol·L-1NaOH溶液混合后,再加入1mL10%的葡萄糖溶液,煮沸后未出现红色沉淀。实验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氢氧化钠用量不足
C.用玻璃棒蘸取牛油与氢氧化钠反应后的液体,滴入沸水中,若有油状液体浮在水面,则说明皂化反应已经完全
D.某实验小组探究淀粉水解程度的实验中,要进行的主要操作顺序依次是:①滴入稀硫酸;②加热;③冷却后将溶液等分于两支试管中;④一支试管中加入新制的银氨溶液并水浴加热;⑤另一支试管中先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再滴加少量碘水
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羊毛织品水洗后会变形与氢键有关
B.缤纷绚丽的烟花中添加了含钾、钠、钙、铜铁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
C.适用于管道煤气的灶具,在改为用于天然气时,需将风口改小
D.未成熟的苹果肉遇碘酒变蓝色。成熟苹果的汁液能与银氨溶液发生反应
11.现有一瓶甲和乙的混合物,已知甲和乙的某些性质如下表:
据此,将甲和乙互相分离的最佳方法是
A.萃取法 B.蒸发法 C.蒸馏法 D.分液法
12.由下列实验及现象推出相应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A ①某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②再加足量盐酸 ①产生白色沉淀②仍有白色沉淀 原溶液中有SO42-
B 将表面有黑色CuO的热铜丝插入乙醇中,反复多次 闻到有刺激性气味,铜丝变光亮 乙醇被氧化
C 将甲烷与氯气按体积比1:4混合于试管中,光照 反应后的混合气体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 生成的氯代甲烷具有酸性
D 将KI和FeCl3溶液在试管中混合后,加入CCl4,振荡,静置 下层液体显紫红色 氧化性:Fe3+A.A B.B C.C D.D
二、非选择题(共10题)
13.根据下图给出的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玻璃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②_______;④_______。
(2)①~④中,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的是_______、_______(填仪器序号),分离溴水中的溴应选择装置_______(填序号)。
14.烃A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试回答:用系统命名法命名烃A: ________,烃A的一氯代物具有不同沸点的产物有________种。
15.(庚)是合成某些高分子材料和药物的重要中间体。某实验室以澳代甲基环己烷为原料合成有机物庚,合成路线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当醇中—所连原子上有原子时可以使还原为。庚的同分异构体有很多,其中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种。
①在稀硫酸、加热条件下能够水解
②能和新制共热生成砖红色沉淀
③能与灼热共热生成红色固体
④分子中含有五元环
其中,核磁共振氧谱中有四组峰,且峰面积之比是4:4:2:1:1的物质的结构简式为______。
16.实验室利用下图装置用乙醇和浓硫酸反应制取乙烯,再用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制备1,2-二溴乙烷。
(1)在装置A中,生成的气体除乙烯外还有乙醚、CO2、SO2等,则生成乙烯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河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B可起到安全瓶的作用,若气压过大,该装置中出现的现象为___________。
(3)装置C可除去CO2、SO2,所盛放的溶液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D中进行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试管置于盛有冰水的小烧杯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溴苯是一种化工原料,实验室合成溴苯的装置示意图及有关数据如下:
苯 溴 溴苯
密度/g/cm3 0.88 3.10 1.50
沸点/℃ 80 59 156
水中溶解性 微溶 微溶 微溶
按下列合成步骤回答问题:
(1)在装置a中加入15mL无水苯和少量铁屑。在装置b中小心加入4.0mL液态溴。向装置a中滴入几滴溴,有白雾产生。继续滴加至液溴滴完。装置d的作用是吸收________和少量溴蒸汽。
(2)液溴滴完后,经过下列步骤分离提纯:
①向a中加入10mL水,然后过滤除去未反应的铁屑;
②滤液依次用10mL水、8mL10%的NaOH溶液、10mL水洗涤。NaOH溶液洗涤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向分出的粗溴苯中加入少量的无水氯化钙,静置、过滤。加入无水氯化钙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以上分离操作后,粗溴苯中还含有的主要杂质为________,要进一步提纯,下列操作中必须的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重结晶 B.过滤
C.蒸馏 D.萃取
(4)在该实验中,a的容积最适合的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25mL B.50mL
C.250mL D.500mL
18.乙酸乙酯是具有优异的溶解能力,是极好的工业溶剂。现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乙酸乙酯。
实验步骤如下:向三颈烧瓶中加入23mL 95%的乙醇(含),再加入和几粒沸石,滴液漏斗中加入14.5mL冰醋酸(含);如图连接好装置,开始加热,缓缓滴入冰醋酸。
已知:Ⅰ.由羧酸和醇生成酯的反应机理如下
(成质子化)
(脱质子化)
Ⅱ.乙酸乙酯的密度为0.9g/mL。
Ⅲ.乙醇可与结合形成难溶物。
(1)上述实验中制备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实验中适合的三颈烧瓶的容积为_______(填选项字母)。
A. B. C. D.
(3)实验测得温度为80℃时产率最高,温度过高造成产率下降,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
(4)与采用浓硫酸相比,选用作为催化剂的优点为_______在写一点)。根据羧酸和醇生成酯的反应机理推测,下列物质中可用作制备乙酸乙酯催化剂的是_______(填选项字母)。
A. B. C. D.
(5)对得到的乙酸乙酯粗产品提纯:
①向粗产品中加入碳酸钠粉末。
②向其中加入饱和氯化钙溶液,振荡、静置、分液,目的是_______。
③向所得有机层中加入无水硫酸钠,过滤。加入无水硫酸钠的作用是_______。
(6)最终得到乙酸乙酯19.6mL,则该实验中乙酸乙酯的产率为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乙酸乙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8)。
19.取6.0 g有机物与足量氧气在密闭容器中充分燃烧,将反应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浓硫酸、灼热的氧化铜和碱石灰,浓硫酸增重7.2 g,碱石灰增重13.2 g。已知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请回答:
(1)有机物中n(H)=____mol。
(2)有机物的分子式是____。
(3)若有机物能与钠发生反应,可能的结构简式是____。
20.正常人心脏在一次搏动中泵出血液约80 mL,正常人血压(可看作心脏压送血液的压强)平均值为1.6×104Pa,心跳每分钟约70次。设人类消耗体内的葡萄糖产生的热量最高可有80%(睡眠时)用来维持心脏的跳动,葡萄糖与氧气反应产生热量的化学方程式为:C6H12O6(s)+6O2(g)―→6CO2(g)+6H2O(g)(放出热量2804 kJ)
(1)心脏工作的平均功率约为______________;
(2)由于心脏跳动每天需消耗葡萄糖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维持生命每天需消耗氧气的体积是___________________。
21.A、B、C、D、E、F、G均为常见的有机物,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已知:①A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有催熟作用;②醛基在氧气中易被氧化成羧基。回答下列问题:
(1)A和B中官能团名称分别是___和___。
(2)在F的众多同系物中:最简单的同系物其空间构型为___;含5个碳原子的同系物其同分异构体有___种,其中一氯代物种类最少的同系物的结构简式为___。
(3)反应⑥和⑦均可得到G,要制备得到较纯净的G,应该选用反应_____。
(4)反应①﹣⑦属取代反应的有___;反应④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22.下表是A、B、C、D、E 五种有机物的有关信息:
A ①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②空间充填模型 ;③能与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
B ① 由 C、H 两种元素组成;②空间充填模型为
C ① 由 C、H、O 三种元素组成;②能与 Na 反应,但不能与 NaOH 溶液反应;③ 能与 E 反应生成酯
D ① 相对分子质量比 C 少 2;②能由 C 氧化而成
E ① 由 C、H、O 三种元素组成;②球棍模型为
回答下列问题:
(1)A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聚合反应生成的高分子化合物的名称为_______。
(2)A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后生成 F,与F在分子组成和结构上相似的有机物有很多,它们均符合通式CnH2n+2(n为正整数)。当 n=_______时,这类有机物开始出现同分异构体。
(3)B属于_______(填“饱和烃”或“不饱和烃”),密度比水_______(填“大”或“小”)且_______(填“难溶”或“易溶”)于水。
(4)C能与E反应生成酯,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5)由C氧化生成D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参考答案:
1.D
A.甲基为中性原子团,所以甲基的电子式,故A错;
B.甲酸乙酯的结构简式,故B错;
C.聚丙烯的结构简式为:,故C错;
D.丙烷为饱和烃,所以丙烷分子的球棍模型:,故D正确;
答案选D。
2.C
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互不相容,会分层,则选择分液法分离;
②39%的酒精溶液,相互溶解,但沸点不同,则选择蒸馏法分离;
③木炭是固体,氯化钠溶液是液体,则选择过滤法分离;
正确答案是C。
3.B
A.乙烯含有碳碳双键,其结构简式:CH2=CH2,A错误;
B.H2NCH2COOH和CH3CH2NO2的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B正确;
C.分子式C3H6和C4H8的烃结构不一定相同,二者不一定互为同系物,C错误;
D.C60和C70是由同一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二者互为同素异形体,D错误;
答案选B。
4.B
A. 乙烯的结构式为:,而结构简式为:CH2=CH2,故A错误;
B. 镁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2,最外层电子数为2,则镁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故B正确;
C. 乙炔分子的球棍模型为:,而不是比例模型,故C错误;
D. 氯化钠属于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为:,故D错误;
故选B。
5.D
A.羊毛线(主要成分为蛋白质)灼烧时具有烧焦羽毛的气味,而棉纺线(主要成分为纤维素)无此气味,可用灼烧法鉴别,故A正确;
B.葡萄糖中含有醛基,因新制的氢氧化铜能与葡萄糖中的醛基反应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糖尿病人的尿液中含有葡萄糖,可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检验其病情,故B正确;
C.油脂在热碱溶液中水解,生成易溶于水的物质,可用热的碱性溶液洗涤粘有油脂的器皿,故C正确;
D.银和稀硫酸不反应,银镜反应实验后附有银的试管,可以用硝酸来洗,故D错误;
答案选D。
6.B
由结构可知,分子中含有酚羟基,羰基,醚键及氨基,共4种。
答案选B。
7.C
A.棉衬衫主要原料是纤维素,丝质衣服主要原料为蛋白质,纤维素、蛋白质均为高分子化合物,故A说法正确;
B.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且也能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碳酸氢钠可作为制作糕点的膨松剂,故B说法正确;
C.84消毒液有效成分是NaClO,洁厕灵的主要成分是盐酸,两者混合可以生成有毒的氯气,因此两溶液不能混合使用,故C说法错误;
D.镁合金具有密度小,强度高、散热好、消震性好等特点,可以制作汽车轮毂,故D说法正确;
答案为C。
8.B
同位素研究对象为原子,电解质是能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导电的物质,同素异形体是相同元素的不同物质,同分异构体是有机物相同分子式的不同结构,据此回答问题。
A. 同位素是指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D+是离子,T2是单质,A错误;
B. 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导电的化合物,H2O自身发生微弱电离,属于电解质;CH3COOH、NH4HCO3在水溶液中发生电离,是电解质,B正确;
C. 同素异形体是指由同种元素组成,但性质却不相同的单质,冰与水是水分子的不同物质状态,属于同一物质,C错误;
D. 同分异构体是指有机物中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两类物质,O3与O2属于同素异形体,D错误;
答案为B。
9.B
A.饱和(NH4)2SO4溶液不能使蛋白质变性,而是降低了蛋白质的溶解度,导致蛋白质以固体形式析出,为盐析过程,物理变化,A错误;
B.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必须在碱性环境下具有弱氧化性,而题给信息中可知NaOH 溶液的量不足,B正确;
C.牛油与氢氧化钠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的混合液,二者都溶于水;若向反应后的液体中滴入沸水中,若有油状液体浮在水面,说明牛油没有完全水解,C错误;
D.④一支试管中应先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硫酸,然后再加入新制的银氨溶液并水浴加热,观察是否有银镜出现,因为银镜反应的发生需要碱性环境;⑤另一支试管中直接滴加少量碘水,观察溶液是否变蓝,若先加氢氧化钠溶液,它会与碘反应,影响后续实验;D错误;
正确选项B。
10.C
A.羊毛织品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蛋白质中含有大量的氢键,水洗后破坏氢键,所以羊毛织品水洗后会变形与氢键有关,A正确;
B.含钾、钠、钙、铜铁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在燃烧时发生焰色反应,形成缤纷绚丽的烟花,B正确;
C.煤气燃烧的反应方程式为:、;天然气燃烧的反应方程式为:,对比可知等体积的天然气耗氧量大于煤气,所以需将风口改大,否则燃烧不充分呢,易导致CO中毒,C错误;
D.未成熟的苹果肉含有淀粉,所以遇碘酒变蓝色,成熟苹果的汁液含有葡萄糖,所以能与银氨溶液发生反应,D正确;
答案为:C。
11.C
根据甲和乙的性质可知,甲和乙都易溶于水,两者的沸点相差较大,所以分离甲和乙的最佳方法是蒸馏法,答案选C。
12.B
A.某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后产生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可能是BaCO3、BaSO4、BaSO3等有多种可能,再加足量盐酸,溶液中同时存在硝酸钡电离出的硝酸根和盐酸电离产生的氢离子,溶液此时具有硝酸的强氧化性,若上一步得到的是BaSO3沉淀,则会在H+和NO3-的作用下被氧化成BaSO4,故不能说明原溶液中有SO42-,A项错误;
B.将表面有黑色CuO的热铜丝插入乙醇中,反复多次后,闻到有刺激性气味,铜丝变光亮,说明乙醇和CuO发生反应,有乙醛生成,同时CuO被还原为Cu,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可知乙醇被氧化,B项正确;
C.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的气态混合物质为氯代甲烷和氯化氢。因为有氯化氢的存在,因而不能得出“生成的氯代甲烷具有酸性”这样的结论,C项错误;
D.下层溶液显紫红色,说明有碘单质生成,则KI和FeCl3溶液反应生成碘单质,由氧化剂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氧化性可知,氧化性为Fe3+>I2,D项错误;
答案选B。
13.(1) 蒸馏烧瓶 直形冷凝管 容量瓶
(2) ③ ④ ③
【解析】(1)根据图中信息得到玻璃仪器的名称:①蒸馏烧瓶;②直形冷凝管;④容量瓶;故答案为:蒸馏烧瓶;直形冷凝管;容量瓶。
(2)分液漏斗、容量瓶使用前都要检验是否漏水,因此①~④中,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的是分液漏斗、容量瓶,溴单质的密度比水大,因此分离溴水中的溴用分液漏斗分离,因此应选择装置③;故答案为:③;④;③。
14. 2,2,6—三甲基—4—乙基辛烷 10
根据烷烃的命名原则命名:选取最长碳链,选取距离支链最近的一端命名为1号碳;该有机物有几种不同环境的H,则有几种一氯取代物。
该有机物为烷烃,最长碳链含有8个C,主链为辛烷,编号从距离甲基最近的一端开始,甲基在2号C和6号C上各含有2个、1个,在4号C含有1个乙基,该有机物名称为:2,2,6-三甲基-4-乙基辛烷,该有机物中含有10种不同的H原子,那么就有10种一氯取代物。
15. 13
庚的分子式为C7H12O3,符合条件的分子①在稀硫酸、加热条件下能够水解,则含有酯基;②能和新制共热生成砖红色沉淀,则含有醛基;③能与灼热共热生成红色固体,则含有醇羟基;④分子中含有五元环,综合以上可知,分子中含有-OOCH、-CH2OH或-CHOH,则同分异构体在五元环上有一取代基HCOOCH(OH)-,只有1种;若二取代基,为HCOO-和-CH2OH,位置上有邻、间和同三种,共3种;若三取代基为-CH3、-OH、HCOO-,两取代基同一碳,另一在邻或间共32=6种;若三个取代基不同碳有1、2、3和1、2、4或2、1、4共3种,故总共13种同分异构体;其中,核磁共振氧谱中有四组峰,且峰面积之比是4:4:2:1:1的物质没有甲基,取代基在同一碳上,其结构简式为。
16. CH3CH2OHCH2=CH2↑+H2O 防止液体暴沸 三颈烧瓶 漏斗中的液面上升 NaOH溶液 CH2=CH2+Br2→BrCH2=CH2Br 减少溴的挥发损失
根据实验室制取乙烯的反应原理进行解答;根据杂质的性质选择除杂试剂。
(1)装置A是乙醇和浓硫酸反应制取乙烯的发生装置,则生成乙烯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2OHCH2=CH2↑+H2O ;河沙的作用是防止液体暴沸;仪器a的名称为三颈烧瓶。答案:CH3CH2OHCH2=CH2↑+H2O;防止液体暴沸 ;三颈烧瓶;
(2)装置B可起到安全瓶的作用,若气压过大,该装置中出现的现象为漏斗中的液面上升;答案:漏斗中的液面上升;
(3) CO2、SO2都属于酸性氧化物,可以和碱反应,所以装置c可盛放NaOH溶液,目的除去CO2、SO2气体;答案:NaOH溶液。
(4)装置D中是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能和乙烯发生加成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CH2+Br2→BrCH2=CH2Br;液溴具有挥发性,所以把试管置于盛有冰水的小烧杯中,可以减少溴的挥发,答案:CH2=CH2+Br2→BrCH2=CH2Br;减少溴的挥发损失。
17. 溴化氢(HBr) 除去未反应的Br2 干燥,吸收水分 苯 C B
a中,Fe和溴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溴化铁,在溴化铁作催化剂条件下,苯和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和HBr,HBr遇水蒸气生成氢溴酸小液滴而产生白雾,冷凝管有冷凝回流作用,提高反应物的利用率;生成的HBr和挥发出的溴通过导气管进入d中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钠盐,结合溴苯的性质分析解答。
(1)在溴化铁作催化剂条件下,苯和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和HBr,HBr遇水蒸气产生白雾,所以产生白雾的是HBr;溴单质具有挥发性,形成溴蒸汽,HBr、Br2蒸气不能直接排空,否则污染大气,用碱液吸收,所以d的作用是吸收HBr和Br2;
(2)②溴苯提纯的方法是:先水洗,把可溶物溶解在水中,然后过滤除去未反应的铁屑,再加NaOH溶液,把未反应的Br2变成NaBr和NaBrO洗到水中,则 NaOH溶液洗涤的作用是为除去未反应的Br2;
③无水氯化钙能吸收水分,起到干燥剂的作用;
(3)溴苯能溶于苯中,所以经以上分离操作后,溴苯中的主要杂质是苯,二者互溶应该采用蒸馏方法分离,故答案选C;
(4)操作过程中,在a中加入15mL无水苯, b中加入4.0mL液态溴,反应过程中也加入到a中,然后又向a中加入10mL水,共约30mL,所以a的容积最适合的是50mL,故答案选B。
18.(1)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2)B
(3)氯化铁为强酸弱碱盐,温度过高,铁离子水解程度过大,生成氢氧化铁,失去催化效果
(4) 添加步骤简单 CD
(5) 除去乙酸、乙醇,得到乙酸乙酯 除去乙酸乙酯中的水
(6)80%
(1)根据题干信息,乙酸和乙醇在FeCl3 6H2O催化下生成乙酸乙酯,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2)实验中三颈烧瓶中的总溶液体积不能超过其容积的,也不能少于,反应过程中向三颈烧瓶中加入23mL乙醇,加入1gFeCl3 6H2O和几粒沸石,加入14.5mL冰醋酸,溶液总体积为23mL+14.5mL=38.5mL, 故选B。
(3)实验测得温度为80℃时产率最高,温度过高造成产率下降,可能的原因是:氯化铁为强酸弱碱盐,温度过高,铁离子水解程度过大,生成氢氧化铁,失去催化效果。
(4)与采用浓硫酸相比,选用FeCl3 6H2O作为催化剂的优点为添加步骤简单;根据羧酸和醇生成酯的反应机理,反应过程需要催化剂提供质子,AlCl3水解显酸性、NaHSO4电解出氢离子显酸性,两者均可作为催化剂。
(5)①向粗产品中加入碳酸钠粉末;②向其中加入饱和氯化钙溶液,振荡、静置、分液,目的是除去乙酸、乙醇,得到乙酸乙酯;③向所得有机层中加入无水硫酸钠,过滤,加入无水硫酸钠的作用是除去乙酸乙酯中的水。
(6)根据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23mL95%的乙醇(含CH3CH2OH0.37mol)与14.5mL冰醋酸(含CH3COOH0.25mol)反应,乙醇过量,理论上得到乙酸乙酯为0.25mol;如最终得到乙酸乙酯19.6mL,则该实验中乙酸乙酯的产率为×100%≈80%。
19.(1)0.8
(2)C3H8O
(3)CH3CH2CH2OH、CH3CH(OH)CH3
用质谱法测出其相对分子质量为60,则6.0 g有机物的物质的量为0.1 mol,浓硫酸增重7.2 g,应为水的质量,可知1 mol有机物含有H原子数目;碱石灰增重13.2 g,为二氧化碳的质量,则可知1 mol有机物含有C数目,再得出1 mol有机物含有O的物质的量,可知有机物分子式,有机物能与钠反应,说明含有羟基,结合对应的结构特点解答该题。
(1)
用质谱法测出其相对分子质量为60,则6.0 g有机物的物质的量为n=,浓硫酸增重7.2 g为水的质量,则n(H2)==0.4 mol,则0.1 mol有机物含有0.8 mol的H;
(2)
由(1)可知:0.1 mol有机物含有0.8 mol的H,则1 mol有机物含有8 mol H原子;碱石灰增重13.2 g为CO2的质量,可知n(CO2)== 0.3 mol,则1 mol有机物含有3 mol C原子,则1 mol有机物含有O的物质的量为n(O)==1 mol,因此可知有机物分子式为C3H8O;
(3)
有机物分子式是C3H8O,该有机物能与钠反应,说明物质分子中含有羟基,则该物质分子可能结构简式为:CH3CH2CH2OH、CH3CH(OH)CH3。
20. 1.49W 10.3g 7.68L
本题可先根据物理知识进行计算:W=fl==pV,P=,其中W为功,f为力,l为距离,V为体积,S为面积,p为压强,P为功率。再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1)设靠近心脏的某种血管横截面积为S,心脏压送血液的平均压强为p,心脏一次搏动可使血液在血管中向前推进距离L,心脏搏动一次做功:W1=pSL=pV,心脏每分搏动70次,其平均功率为P,P=70÷60×pV,式中V为心脏一次搏动中泵出的血液量,V=80mL
所以P=70÷60×pSL=70÷60×1.6×104×80×10-6=1.49 (W)
答案为:1.49W;
(2)每天心脏跳动做功W=1.49×24×3600=1.29×105 (J)
需葡萄糖提供热量Q=W÷80%=1.61×105 (J)
m(C6H12O6)=10.3 g
答案为:10.3g;
(3)n(O2)=0.343 mol
V(O2)=0.343mol×22.4L/mol=7.68 L
答案为:7.68L。
21. 碳碳双键 羟基 正四面体 3 C(CH3)4 ⑦ ④⑥ 催化剂、吸水剂 2CH3CH2OH+O22CH3CHO+2H2O
A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有催熟作用,则A为乙烯,过程①为加成反应,B为乙醇,过程②为乙醇的催化氧化,C为乙醛,过程③为乙醛的氧化反应,D为乙酸,过程④为酯化反应,E为乙酸乙酯,F为乙烷,过程⑥为烷烃的卤代反应,G为氯乙烷,过程⑦为烯烃的加成反应。
(1)A和B中官能团名称分别是碳碳双键和羟基;
(2)在F的众多同系物中,最简单的同系物为甲烷,其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形,含5个碳原子的同系物其同分异构体有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三种,其中一氯代物种类最少的同系物为对称结构的新戊烷,结构简式为C(CH3)4;
(3)反应⑥和⑦均可得到G,要制备得到较纯净的G,应该选用加成反应,即过程⑦,若采取取代反应,则会生成无机小分子和其他的副产物;
(4)根据分析,反应①﹣⑦属取代反应的有④酯化反应和⑥卤代反应,反应④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催化剂和吸水剂,反应②为乙醇的催化氧化,化学方程式为2CH3CH2OH+O22CH3CHO+2H2O。
22.(1)聚乙烯
(2)4
(3) 不饱和烃 小 难溶
(4) 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 CH2=CHCOOH+C2H5OHCH2=CHCOOC2H5+H2O
(5)2C2H5OH+O22CH3CHO+2H2O
表中的信息可以知道,A为CH2=CH2,A与水加成生成C,C为CH3CH2OH,由B的比例模型可以知道,B为苯,由D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乙醇少2,能由乙醇氧化而成可知,D为CH3CHO,由E的球棍模型可以知道E为CH2=CHCOOH,C与E发生酯化反应生成CH2=CHCOOCH2CH3。
(1)
根据分析,A为乙烯,发生聚合反应生成聚乙烯;
(2)
乙烯与氢气加成生成乙烷,烷烃的通式为CnH2n+2(n为正整数),甲烷、乙烷、丙烷没有同分异构体,从丁烷开始出现同分异构体,因此n=4;
(3)
根据分析,B为苯,分子式为C6H6,是不饱和烃;苯属于烃类,密度比水小,难溶于水;
(4)
根据分析,C为CH3CH2OH,E为CH2=CHCOOH,CH3CH2OH与CH2=CHCOOH发生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生成CH2=CHCOOCH2CH3;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H2=CHCOOH+C2H5OHCH2=CHCOOC2H5+H2O;
(5)
C为CH3CH2OH,CH3CH2OH催化氧化生成CH3CH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2H5OH+O22CH3CHO+2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