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细胞膜-系统的边界课件(33张ppt)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3.1细胞膜-系统的边界课件(33张ppt)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5-11 06:20: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是谁,隔开了原始海洋的动荡。
是谁,奏鸣了生命的交响。
是谁,为我日夜守边防。
是谁,为我传信报安康。
没有你,我会是何等模样!
猜一猜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第三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一节
乐山市更生学校 景琳
(一)知识与技能
1.简述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2.临时装片的制作和显微镜的熟练操作。
(二)过程与方法
1.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学会调整视野与选择观察范围。
2.通过设计和分析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参与问题探讨与实验结果分析。
2.通过对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学习让学生体会生命的精致完美,教育学生崇尚生命、热爱科学。
用显微注射器将一种叫做伊红的物质注入变形虫
体内,伊红很快扩散到整个细胞,却不能很快逸出细
胞。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细胞作为一个完整的生命系统,它有边界
做一做:
取等量活的玉米种子和死亡的玉米种子用
小刀将玉米种子切开后,同时放入红墨水中,
一段时间后,观察玉米种子颜色的变化。
一、细胞膜的成分
实验 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阅读P40-41)
1.了解该实验的原理,目的要求,材料用具和实验步骤。
2.应选用什么材料制备细胞膜?为什么?
3.红细胞吸水后一定会涨破吗?
4.为什么要使用新鲜的红细胞稀释液?
5.稀释血液为什么使用生理盐水?
6.制备红细胞稀释液时,可采用什么方法得到比较纯净的红细胞?
7.为什么要先在高倍镜下观察红细胞的正常形态,不直接滴加清水观察其形态变化?
8.如果上述实验在试管中进行,细胞破裂后,还需要用什么方法才能获得较纯的细胞膜?
1.实验原理
细胞内的物质是有一定浓度的,如果把细胞
放在清水里,水会进入细胞,把细胞涨破,细胞
内的物质流出来,这样就可以得到细胞膜了。
2.请从下面细胞中选出符合研究细胞膜的细胞,并说明理由。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高等动物细胞
细菌
高等植物细胞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酵母菌

1.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膜和众多的
细胞器膜。
2.无细胞壁。才可能吸水涨破,使内容物流出;避
免去除细胞壁的环节。
3.红细胞数量较多,材料易得。
原因
正常的红细胞
膨胀的红细胞
涨破的红细胞
红细胞吸水后一定会涨破吗?
不一定,当红细胞吸水之后,细胞内浓度与细胞外浓度达到动态平衡
(也就是相同)的时候,如果细胞还没有达到涨破的程度 那么就不会破裂。
当细胞内外的浓度差足够大时,红细胞会吸水涨破。
什么情况下才会涨破?
请同学们分组讨论,设计出在容器中制备
纯净细胞膜的方案。
设计实验方案

采集血样
获取较为纯净的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加蒸馏水搅拌

离心
静置或离心。
细胞破裂后细胞内物质流出,细胞膜和细胞质中的其他结构质量不一样,需要采用不同转速离心的方法(差速离心法)将细胞膜与其他物质分开,可以得到较纯的细胞膜。
离心机
如何证明红细胞一定吸水涨破了呢?
用显微镜观察
选材:猪(或牛、羊、人)的新鲜的(成熟)红细胞稀释液。
 ↓
制作装片:用滴管吸取少量红细胞稀释液,滴一小滴在载玻片上,
盖上盖玻片。

观察:用显微镜观察红细胞的正常形态。
(由低倍镜→高倍镜)
  ↓
滴水: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蒸馏水,同时在另一侧用吸水纸
吸引(引流法)
  ↓
观察:持续观察细胞的变化
  ↓
结果:凹陷消失,细胞体积增大,细胞破裂,内容物流出。
实验现象
人正常红细胞的光镜照片
人部分红细胞已涨破的光镜照片
为什么要先在高倍镜下观察红细胞的正常形态,不直接滴加蒸馏水观察?
前后对照
结论:
红细胞吸水涨破
资料分析:
对细胞膜组成成分的探索
①1859年,欧文顿选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动物细胞膜的通透性进行了上万次的研究。发现凡是易溶于脂质的物质,也容易穿过膜,反之,不容易溶于脂质的物质,也不容易穿过膜。
②科学家对细胞膜化学成分深层分析发现,细胞膜会被蛋白酶分解。
推测:细胞膜中含有 。
推测:细胞膜中含有 。
蛋白质
脂质
经大量研究发现:
脂质(约50%)
蛋白质(约40%)
糖类(约2%-10%)
许多有关细胞膜化学组成的资料,都来自对哺乳动物细胞膜的研究。
主要是磷脂,
动物细胞膜中
还含有胆固醇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
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与膜蛋白或膜脂结合成糖蛋白或糖脂,分布在细胞膜的外表面,与细胞识别等有关。
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膜的成分
是否是一成不变的呢?
思考:
不是的,细胞在癌变的过程中,细胞膜的成分发生改变,有的产生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等物质。
二、细胞膜的功能
1.将细胞与外界分隔开
原始海洋景观
对于原始生命,膜的出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将生命物质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成为相对独立的系统。
苋菜无论用清水怎么洗,清水中都看不见红色物质。但是放入沸水中一烫,水就变成了红色。这是为什么?
科研上鉴别死细胞和活细胞,常用“染色排除法”。例如,用台盼蓝染色,死的动物细胞会被染成蓝色,而活的动物细胞不着色,从而判断细胞是否死亡。这个实验的原理是什么?
思考:
活的玉米种子的染色结果
死亡的玉米种子的染色结果
实验现象:
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营养物质
废物
(尿素等)
细胞不需要或有害物质、病毒、病菌
可以
不容易
排出
不会流失
细胞中的核酸等重要成分
能不能将不容易改成不能?
(具有相对性)
分泌物(抗体、激素等)
分泌出
垂体细胞

分泌
生长激素

进入


血液
血液运输
靶细胞膜上的受体
靶细胞
信息

产生相应的生理现象
植物传粉后,同种和不同的花粉都会落到雌蕊的柱头上。同种的花粉能萌发,异种的花粉不能萌发或萌发缓慢。
穿过细胞壁,沟通相邻细胞的原生质细丝称为胞间连丝。是细胞间物质运输与信息传递的重要通道。
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1)通过血液运输作用来完成的间接交流。
(2)相邻两个细胞的细胞膜直接接触,通过糖蛋白
识别,将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例如
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
(3)植物细胞间依靠胞间连丝实现细胞间的物质转
运和信息交流。
是谁,隔开了原始海洋的动荡。
是谁,奏鸣了生命的交响。
是谁,为我日夜守边防。
是谁,为我传信报安康。
没有你,我会是何等模样!
三、细胞壁
成分:
功能:
纤维素和果胶
支持和保护
细菌细胞壁成分也是纤维素和果胶吗
不是, 成分为多糖和蛋白质的结合物。
小结
在今天的学习中,我掌握了哪些知识?
练一练
1.科学家将哺乳动物或人的成熟红细胞放进蒸馏水中,造成红细胞破裂出现溶血现象,再将溶出细胞外的物质冲洗掉,剩下的结构在生物学上称为“血影”,那么,血影的主要成分有(  )
A.无机盐、蛋白质 B.蛋白质、糖类
C.脂肪、蛋白质 D.脂质、蛋白质
解析 红细胞溶血剩下的结构“血影”其实就是细胞膜。
答案 D
2.下列关于细胞膜的功能不正确的是( )
A、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B、防止有用的物质流失
C、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D、绝对避免有害物质进入细胞
作业:
完成教材上的相关练习以及练习册上的作业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