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选官制度的创新
中央机构的创新
赋税制度的创新
课标要求
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
涛涛乱世
自公元220年曹丕代汉起始,至公元589年隋朝统一全国,中国历经了300余年的分裂割据状态。期间虽有短暂的大一统王朝(如西晋)或局部统一(如东晋、前秦、北魏等),但是战乱与分裂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流。隋朝统一全国后,及其继承者唐朝,始终要面对如何巩固统一,加强政权建设这一历史课题。
在《贞观政要》中,唐太宗对如何治理国家进行了精要的概括:“为政之要,惟在得人。”也就是说,一切政权都是由人组成的;而一切制度,最终都要靠人去实行。因此,政治的基础就是选拔人才。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
商周
战国
汉朝
魏晋南北朝
隋唐以后
世官制
主要标准
军功爵制
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血缘
军功
品行
才能
门第
才能
才学
上上(官位五品)
上中(官位六品)
上下(官位七品)
中上(官位八品)
中中(官位九品)
中下(无官)
下上(无官)
下中(无官)
下下(无官)
九品中正制
——由中央委任中正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并依此授官
起初的标准:
家世、道德、才能
西晋:家世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影响
①在一定时期内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逐渐成为维护
士族特权的工具
一、选官制度的变化创新
(一)科举制形成的背景
——科举制
1. 随着士族的没落,九品中正制无法继续实行。
梁世士大夫,皆尚褒衣博带,大冠高履,出则车舆,入则扶侍,郊郭之内,无乘马者……肤脆骨柔,不堪行步,体羸气弱,不耐寒暑,坐死仓猝者,往往而然。建康令王复,性既儒雅,未尝乘骑,见马嘶喷陆梁,莫不震慑,乃谓人曰:“正是虎,何故名为马乎?”其风俗至此。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
卫玠
一、选官制度的变化创新
(一)科举制形成的背景
——科举制
1. 随着士族的没落,九品中正制无法继续实行。
隋唐大一统政权的形成需要大量职业化官僚阶层来治理国家,必然要改变重军功、轻文教的旧的选举制度,改变士族垄断政权的局面。要加强大一统的皇权,就必须削弱士族的力量。 ——金滢坤《中国科举制度通史》
2. 隋唐加强统治的需要
一、选官制度的变化创新
(二)科举制形成发展的过程
——科举制
始建进士科
分科考试
增加科目
进士、明经为主
首创殿试和武举
隋文帝
隋炀帝
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
高官主持
以诗取仕
正式形成
如何评价科举制?
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其推重谓之“白衣公卿”,又曰“一品白衫”。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其有老死于文场者,亦所无恨。故有诗云:“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贞观初放榜日,上私幸端门,见进士于榜下缀行而出,喜谓侍臣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王定保《唐摭言》
一、选官制度的变化创新
(三)科举制的评价
——科举制
①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扩大了统治的基础,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
②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
③加强了中央集权
积极
①忽视实用性学问,抑制了其他学科、知识、科技的发展;
②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局限
二、中央制度的变化创新
(一)三省六部制形成的背景
——三省六部制
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台改称尚书省,与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三省,它们共同辅助决策,行使权力
光武帝为保证皇权独尊,直接控制枢纽机关尚书台施政天下,以三公为首、九卿分职的中央政府形同虚设,尚书台包揽了一切事务。
——赵奇《从尚书台到三省分职》
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台演变为尚书省,正式成为国家权力中枢,但当其发展使皇帝感到威胁时,新的权力机关中书省、门下省应时而生。——王明德《从内、外朝之设看皇权与相权之间的博弈关系》
二、中央制度的变化创新
(二)三省六部制的形成与发展
——三省六部制
1. 正式确立:隋文帝时,中央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
隋文帝时,某地发生严重旱灾,上奏朝廷。大臣甲提交书面处理方案:A.举行大型祭天求雨仪式;B.削减灾区赋税;C.修筑引水灌溉渠道。大臣乙认为甲的处理方案可行,上呈至皇帝,皇帝赞许,吩咐大臣丙负责执行。大臣丙将任务依次分配到属下三个部门。
1. 大臣甲、乙、丙所在的机构分别是什么?
2. ABC三个方案的任务分配到哪三个部门?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A.礼部、B.户部、C.工部
结合教材和示意图,说说三省六部制的创新之处
结合教材和示意图,说说三省六部制的创新之处
秦汉
隋唐
三省六部制的创新之处
三省六部示意图
三省六部制的创新之处:
①相权三分,相互牵制
②职责明确,分工合作
③共同协商,集思广益
④节制君权,减少失误
⑤家国分治,更为理性
二、中央制度的变化创新
(二)三省六部制的形成与发展
——三省六部制
1. 正式确立:隋文帝时,中央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
2. 发展:唐太宗时,扩大任用宰相的范围。宰相议事的地方叫政事堂,后改称中书门下
——提高了工作效率,三省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
二、中央制度的变化创新
(三)三省六部制的影响
——三省六部制
对唐朝
对后世
①有利于减少决策的失误,提高了办事效率;
②将相权一分为三,避免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
③一定程度上对皇权形成制约
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以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