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教案】高中历史 部编版 中外历史纲要上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教案】高中历史 部编版 中外历史纲要上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5-11 10:47: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外纲要上.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教案
内容: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教学对象:高一 设计者:
教材:中外历史纲要 课时:1课时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本课共四个子目,分别是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孔子和老子、百家争鸣。四个子目之间紧密联系,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即春秋战国时期在经济上的大发展和在政治上的大变革,在思想领域则表现为“百家争鸣”。
二、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春秋战国、变法运动、百家争鸣等相关知识点,同时在政治课的学习中,也对马克思原理中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有过系统的学习,拥有一定的知识储备。 学生刚刚进入高中历史学习阶段,对于分析历史问题、探究历史现象的历史思维能力尚未成熟,在史料分析、历史解释方面的能力需更加注重引导和提高。 高一学生处于初高中教学衔接阶段,教师在课堂教学上需要注重课堂氛围,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进行交流、讨论,活跃思维。
三、教学目标
时空观念 学生通过春秋战国列国形势图、春秋战国时间轴等清晰的了解到春秋战国的时间分段以及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地理位置等,在时间和空间上形成初步认知。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学生在本课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史记》《战国策》中的相关史料记载的阅读和理解以及孔老等诸子百家的文章阅读,了解诸侯争霸兼并战争、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孔老学说和“百家争鸣”等基本史实。并且在基本史实的基础上,分析理解春秋战国时期争霸局面形成的原因,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以及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变动,以及“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等。 唯物史观 学生在本课的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清晰的认识到随着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大发展和政治大变革,从而引发了思想文化领域的“百家争鸣”这一文化现象。在认识了解这一过程中,学生对于唯物史观也有了更好的理解,尤其是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理论有着更为明确的理解。 家国情怀 学生在本课的学习后,通过了解华夏族、华夏观念的形成过程,认识到中华民族的源远流长,能够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同时也能加强民族认同、华夏观念的认识。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春秋战国时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变化发展情况 孔子和老子等诸子百家“百家争鸣”的意义 难点: 华夏认同观念的问题 战国变法的必然性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PPT、教案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 老师:在本节课开始前,我们先回忆一下上节课的学习内容。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西周统治的三大支柱性的制度,是哪三大制度呢?我们请一位同学来回答一下。 学生:我们学习了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等级制度。 老师:对,同学回答的非常好。我们都知道这三大制度对于巩固西周的统治起着重要的作用,但随着一代代的分封和宗法关系的传递,诸侯实力不断增强,王室衰微,周天子和诸侯血缘关系越来越疏远,礼乐征伐也从自天子出转为自诸侯出,那么最终就走向了列国纷争。
(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老师:那么现在我们先来学习第一部分,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列国纷争如果我们要给他一个时间定位的话,主要集中在哪个时期? 学生:是东周时期,也是春秋战国时期。 老师:对,在公元前770年,由于西北民族犬戎的威胁和王室内部的重重矛盾,周平王东迁,我们从地图上可以看到,周平王将国都从原先的镐京迁到洛邑,历史也进入了东周时期。东周它实际上是包含着春秋和战国这两个阶段的,不过并不是完全包含战国阶段,对吧。 那么接下来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初中所学的知识,和老师一起把春秋战国的时间轴给画出来。 图1 春秋战国时间轴 同学:公元前770年、前476年、春秋、公元前256年、东周、公元前221年、战国、秦统一。 老师: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说明大家在初中阶段,对这段历史便已经有了初步的掌握,大家都可以精准的把春秋战国的时间轴画出来。 老师:接下来请同学们快速阅读书本第9页最上方的导言部分,并且结合ppt上的史料,可以看出东周早期的什么特点呢? 材料一:(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诸侯伐郑,郑伯击之。……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臣下)射王中肩。 ——《左传·桓公五年》 学生:从“射王中肩”可以看出周天子已经丧失了“天下共主”的地位,王室衰微,诸侯实力不断增强。 老师:从郑庄公作为诸侯,敢于和王室军队交战,甚至射伤了桓王,说明桓王作为周天子,他天下共主的地位已经丧失了,对诸侯已经无法形成以前的控制力和影响力了。 老师:那从这个青铜器,“虢太子元徒戈”,我们又可以看出什么时代背景呢? 图2 虢太子元徒戈 学生:从“戈”可以看出礼乐征伐不再是自天子出了,而是自诸侯出了。 老师:对,“戈”作为一种格斗兵器,是应用于战争的,那么“虢太子”就是虢国的一位太子使用的戈,按照理论上来说,“礼乐征伐自天子出”,那么作为虢国的太子就没有资格使用戈,但事实上是明确写着是他所拥有的,说明当时的社会现状已经是“礼乐征伐自诸侯”出了。周天子反而在政治经济上依附于诸侯。 老师:一些大的诸侯国扩张势力,力图号召和控制中小诸侯国,确立霸主地位,因此形成了“春秋五霸”。同学们观察春秋列国形势图,找到春秋五霸分别在哪里?分别对应的是哪五霸?用水笔把它圈出来。我们请一位同学来上面指给我们看。 图3 春秋列国形势图 同学: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另一说: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老师:关于“春秋五霸”有着两种说法,但是其中有三位霸主是大家公认的,分别是哪三位呀? 学生:齐桓公、晋文公和楚庄王。 老师:关于“春秋五霸”的说法不够统一,但有三个霸主是大家公认的。 首先是我们的齐桓公,这是一位比较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历史称他为“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这也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人物。大家最常听说的是关于齐桓公和谁的故事呀? 学生:齐桓公任用管仲进行改革,齐国就此强大起来,以及他“尊王攘夷”的策略。 老师:对,同学回答的非常好。齐桓公的称霸之路,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尊王攘夷”,就是他的称霸之路并不是通过来打别人,而是通过借助周天子的威信,因此叫做“尊王攘夷”。 老师:那另一个霸主就是晋文公,在晋文公的时候已经不能单靠尊王攘夷了,他就更加是靠实力,比如说在公元前633年的时候,楚国攻打宋国,宋国向晋国求救,于是晋国和楚国就有一场城濮之战,有退避三舍这样一个成语典故,至此楚国大败,于是奠定了晋文公的霸主地位。 第三个就是楚庄王,楚庄王是非常典型的依靠实力的诸侯,楚国一直被认为是南蛮,所以他也有一个从蛮夷走向华夏的过程,这个我们接下来再详细的展开。 老师:接下来我们看到战国时期,首先同学们观察一下春秋和战国的形势图,对比分析这两张图上的诸侯国发生了哪些变化? 图4 春秋战国形势对比图 学生:晋国没有了,变成了赵国、韩国和魏国。 老师:对,这就是我们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三家分晋。在春秋末期,晋国衰落,实权由智家、赵家、韩家、魏家把持,其中智家的势力最为强大。在公元前453年,赵、韩、魏三家联合灭了智家,晋被赵、韩、魏三家所分,形成三家分晋的局面,晋国的国君则成为附庸。公元前403年,周天子正式承认三家为诸侯。 老师:那除了晋国的变化外,还有一个国家发生了非常巨大的变化,那就是齐国。 战国初年陈国田氏后代取代齐国姜姓吕氏成为齐侯(齐威王始称齐王)。公元前386年,周安王正式册命田和为齐侯,自此田氏在形式上取得了齐侯的合法地位。 在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之后,战国七雄也初步形成了。请同学们看书本第10页的战国形势图,分别圈出战国七雄,请一位同学上来指一下。 学生:战国七雄分别是齐、楚、燕、韩、赵、魏、秦。 老师:前面我们提到春秋时期的时代特点是争霸,那战国时期的时代特点又是什么呢?接下来请同学们阅读一下书本第10页左边的史料阅读,并根据我们刚才前面所学的知识,概括一下,战国时期的主要特点。 材料二:西汉学者刘向概括战国时期的混乱局面说: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是以传相放效,后生师之,遂相吞灭,并大兼小,暴师经岁,流血满野。父子不相亲,兄弟不相安,夫妇离散,莫保其命,泯然道德绝矣。晚世益甚,万乘(shFng)之国七,千乘之国五,敌侔争权,盖为战国。贪饕(tQo)无耻,竞进无厌,国异政教,各自制断。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 ——《〈战国策〉书录》 学生:首先从田氏代齐、三家分晋可以看出,战国时期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大夫夺取权力;从鲁国等国家的消亡,看出战国时期的主要特点是兼并。 老师:对,前面我们讲到的三家分晋中的韩赵魏以及田氏代齐中的田氏,都是大夫,但最终随着权力的扩大,取代了诸侯,成为新的国君,其实正也恰恰证明了分封制和宗法制已经日趋瓦解了。而在春秋战国形势图的对比中也可以看出有些国家的消失,都被兼并进去了,像鲁国就是被楚国所消灭。这时候的战争是兼并战争,于是也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军事家、政治家,像我们熟悉的孙膑、苏秦、张仪等。 老师:原来的众多诸侯经过长期兼并,大的兼并小的,诸侯国减少,留下来的诸侯国领土逐渐扩大,这样使得中原地区的民族与外围的民族加强了交流和联系,逐渐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我们首先看一下ppt上的两张图片,对比一下西周时期和春秋时期,周边的戎狄蛮夷发生了什么变化? 图5 西周春秋戎狄蛮夷对比图 学生:戎狄蛮夷的数量减少了一部分,原先的羌的地方建立起了秦国,东夷也有了吴国和越国,南蛮也有了楚国。 老师:同学概括的非常到位。在书本第10页左边的历史纵横中,对于“华夏”的定义是,本义为衣冠华美又重礼仪。 图6 中原戎狄交流示意图 华夏与蛮夷的分别,并非在于种族,而在于是否认同华夏文化。从上面的这张图片当中,我们也可以看到,面对异族,周王室先通过婚姻,进行册封;再结合宗法与封建,将异族融入华夏文化,拓展华夏意识。从春秋到战国,民族关系出现了重要变化。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这些周边民族国家也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进入战国之后,内迁戎狄蛮夷已经逐渐融入华夏族,最终形成统一的华夏认同观念。
(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老师:前面我们讲到,在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战争和兼并战争频发,这是在政治方面的变局。那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在经济方面,春秋战国时期又有着哪些变化呢?接下来请同学们先阅读书本,第10页最下面这段和书本第11页最上面的部分,找出春秋战国时期在农业和工商业方面的代表性事物或进步标志。首先是在农业方面,结合图7,我们请一位同学来回答一下。 图7 战国铁犁、战国青铜牛尊和郑国渠 学生:在农业方面,一个是铁制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一个是都江堰、郑国渠等水利灌溉工程的兴建。 老师:同学把农业方面的进步的核心要点抓住了,那农业的进步,会进一步的推动工商业的繁荣,工商业方面,又有着哪些进步呢?结合图8和图9,我们再请一位同学来为我们概括一下。 图8 战国时期魏国布币和战国时期秦国方孔半两钱 图9 战国时期各地主要产业分布示意图 学生:第一是手工业分工更仔细,货币流通广泛;第二是出现了中心城市,私营工商业者聚集了大量的钱财。 老师:确实,在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方面,春秋战国时期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从图8以及我们书本第11页上的各国不同的货币,可以看出当时货币的流通十分广泛。从产业分布示意图中大家可以看到上面有粮食、盐、冶铁等各种产业,这就可以反映出当时手工业分工的细密,而一个产业的集中带来的城市经济的发展,也会进一步带来中心城市的出现。 老师:在材料三中,苏秦描绘当时齐国的都城临淄的繁荣景象也用到了“家殷人足,志高气扬”等形容词,这一史料也恰恰证明了当时的经济环境的变化。 材料三: 苏秦描绘了战国时期齐国都城临淄的繁荣景象: 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狗,六博蹋鞠者。临淄之涂,车毂(gL)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殷人足,志高气扬。 ——《史记·苏秦列传》 老师:根据同学们在政治课上所学到的,大家都知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那么在战国时期的经济基础有了这样长足的发展,在农业方面,铁犁牛耕的使用,使得生产力得到发展,而生产力的发展是经济基础层面的,带来了土地制度和阶级的变 化。同学们看到图7,这是老师做的思维导图。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井田制度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渐出现,那么土地私有会带来什么情况? 图10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示意图 学生:土地可以自由买卖了,那就会出现地主阶级。 老师:那地主作为一个新兴的阶级,他们代表着新的利益集体,是不是会产生全新的政治诉求。 学生:是的。 老师:那全新的政治诉求必然会带来政治的变革,也就是我们所要探究的变法运动,这也是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原因所在,而其中生产力的发展则是各国变法的直接原因。各国通过变法逐渐建立起了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但其中以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显著。接下来,请同学们阅读书本第11页的倒数第二段,根据书本内容来完成图11的表格中“内容”的填写。 涉及方面内容作用政治 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建立了中央集权制,打破了世袭贵族的政治特权,发展官僚制度废除“世卿世禄”制经济“废井田,开阡陌”,授田于百姓以法律形式废除井田制,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调动积极性,发展农耕,富国强兵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平斗桶、权衡、丈尺”(统一度量衡)方便税收和交换,加强中央集权制度军事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打破了世袭贵族的军事垄断特权,秦国军事实力迅速发展,为秦国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国家治理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 在民间实行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告发。增加赋税和兵力,增加劳动力,促进农业发展 ;强化了对基层民众的管理与统治
图11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学生:在政治方面有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 老师:关于县制,之前我们最为熟悉的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纳李斯的意见,实行郡县制度,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县”作为地方行政单位,作为一项行政制度,其实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产生了,也是商鞅变法在政治方面的重要内容。除此之外,我们再来看书上的“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这句话,这是不是意味着君主已经一定程度上掌握了官员任免的权力,县的官员不是世袭而是需要经过君主任免的,这是改变了我们前面学习过的什么制度呢? 学生:废除了之前的“世卿世禄”制。 老师:对,官位从这里开始,已经不再是世袭了,甚至任免的权力逐渐集中于君主手中,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是不是权力开始逐渐集中于中央了,世袭贵族的权力也开始削弱了?那我们请一位同学为我们概括总结一下,政治方面的两项内容所带来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建立了中央集权制,打破了世袭贵族的政治特权,发展官僚制度。 老师:同学概括总结的很到位,这就是商鞅变法在政治上带来的作用,那么除了政治之外,在经济方面,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又是什么呢?我们再请一位同学根据书本的内容概括一下。 学生:在经济方面有“废井田,开阡陌”,授田于百姓;还有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老师:首先我们来理解一下,“废井田”是什么意思。 学生:就是废除井田制度。 老师:对,那废除井田制度,将土地授予百姓,这个时候我们来看,在井田制的时候,土地是归谁所有的。 学生:国家和国王所有。 老师:那么,将土地授予百姓后,这个时候,土地是归谁所有了。 学生:是归百姓所有了。 老师:那这就是确立起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度。我们概括一下就是以法律形式废除井田制,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则是在土地制度变更的基础上,对于农业和手工业的进一步强调。那两者在农业领域的变法,从根本上来说,是起着怎样的作用呢?大家一起来看一下材料四,请一位同学来回答一下。 材料四: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 学生:可以看出授田于百姓以及奖励耕织等都有利于秦国的强大。 老师:是的,从根本上来说就是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富国强兵。而除了这两点之外,大家有没有注意到经济领域还有一个空格没有填,这也是商鞅变法在经济领域的重要举措,但书本上并没有写出来,所以请同学们看图12并阅读材料五,材料中体现了商鞅变法的什么举措呢? 图12 战国商鞅方升左侧面 材料五:战国商鞅方升周边及四角平正垂直,器壁三面及底部均刻铭文,左壁刻:“十八年,齐率卿大夫众来聘,冬十二月乙酉,大良造鞅,爰积十六尊(寸)五分尊(寸)壹为升”。器壁与柄相对一面刻“重泉”二字。底部刻秦始皇二十六年诏书:“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右壁刻“临”字。 ——战国商鞅方升铭文 学生:是统一度量衡。 老师:对,是统一度量衡,关于这个我们又不得不提起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举措了,同学们之前都知道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一个重要的举措就是统一度量衡,这是因为当时各国的度量衡标准不一,不易于国家的管理和经济的发展,这其实在商鞅变法时便已经在秦国内部进行了统一,那么当时度量衡的统一就有利于什么呀? 学生:有利于国家的管理和经济的发展。 老师:对,这尤其方便了税收和交换,税收和交换就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那进一步就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了。那在军事方面呢? 学生:在军事方面有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 老师:那么我们来看,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这其实就是打破了之前的什么情况呢,换句话说是军事权力已经不在谁的手里了呀? 学生:军事权力已经不在世袭贵族的手中了。 老师:那也就是打破了世袭贵族的军事垄断特权。而对于军功的奖励可以极大的激发士兵作战的积极性,这也就促进了秦国军事实力迅速发展,而军事实力的发展,也为秦国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那我们再来看图11表格里的最后一行空,在国家治理方面又有哪些内容呢? 学生:在国家治理方面有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以及在民间实行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告发。 老师:我们来看,将大家庭拆分成小家庭,父子本是一家,分不分家都是老百姓自家的事,为什么商鞅却重点要求老百姓必须分家呢?最主要的在于赋税的问题,当时的赋税是按户执行的,不管多大的家族,都只需要交一户的赋税。随着国内的人口越来越多,国家的负担越来越重,但是得到的税收却一直不见增长。那么长久来看,对国家的发展没有任何好处。那分户就可以增加什么了呀? 学生:可以增加赋税了。 老师:那这就增加了赋税,同时大家拆成小家后,服兵役的人也增加了,那也有利于军事的发展;除此之外,成年男子离开父母以后,为了生存,自然就得下田劳动,劳动力也增加了,那也有利于军事的发展。因此商鞅变法中将大家拆成小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那连坐制度又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呢?我们来阅读一下材料六,请一位同学来概括一下。 材料六: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商君列传》 学生:“乡邑大治”,就是地方的治理很有秩序。 老师:对,同学概括的很到位,用我们现代政治里的话术,就是强化了对基层民众的管理与统治。那我们在学习了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并且通过相关史料来理解其每一个举措的作用后,我们再来根据《史记》《战国策》中的记载,再来看一看应该如何评价商鞅变法?每位同学都可以谈一下,从哪句话看出了什么。 材料七: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相秦不以百姓为事.....残伤民以骏刑.....君之出也。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八:人说惠王日:“大臣太重者国危..... 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且夫商君,固大王仇雠也,愿大王图之....惠王车裂之,而秦人不怜。 ——《战国策·秦策》 学生:“宗室贵戚多怨望者”说明商鞅变法触及了贵族的利益。 学生:“残伤民以骏刑”说明商鞅变法中有许多的严刑峻法。 学生:“大臣太重者国危”触及了国君的权威。 老师:同学们讲得都非常的有道理,那老师结合前面的表11,以及这段史料来给大家总结一下商鞅变法的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 ①积极: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对秦国来说,打击了奴隶主旧贵族,加强了秦国的中央集权;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增强了国力;壮大了军事力量;对历史发展的影响,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②消极:法律严酷导致统治暴政,激化社会矛盾文化专制政策束缚思想文化发展;重农抑商从长远看,阻碍商品经济发展。
(三)孔老之学与百家争鸣 (三)孔老之学与百家争鸣 老师:春秋战国时期不仅是政治大纷争、民族大交融、经济大发展和制度大变革的时期,更是思想大繁荣的时期,涌现出了许多的思想家和各具特色的思想理论。也就是我们接下来要学习的第三模块的内容,孔老之学与百家争鸣。 老师:首先我们先来理解一个概念,“百家争鸣”是什么意思?是一百家学说相互争论吗? 学生:不是,“百家”是泛指多的意思,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很多学派。 老师:对,“百家”只是一个泛指的意思,并不是具体的数字,而“争鸣”,看上去是争吵的意思,其实是指各家学派针对当时社会现实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而春秋战国时期思想的活跃其实是有其相应的时代背景的,请同学们阅读书本第12页“百家争鸣”子目下的第1、2自然段“百家争鸣”,并结合图13中的六张图片,概括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活跃的主要背景。 图13 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活跃的背景 学生: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阶级关系出现新的变化,旧的贵族体系开始瓦解,新兴的士阶层崛起。他们提出了自己的政治社会主张和要求,试图影响政治。 老师:是的,这是从经济、阶级关系的角度来看的,而在经济方面,除了一句简单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外,我们还要注意图13,经济的发展包括了铁犁牛耕的出现、井田制的瓦解以及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这才进一步的推动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崛起。那在政治、社会层面又是怎样的社会背景呢? 学生:各国统治者出于争霸的需要,礼贤下士,争相招揽人才。士人周游列国,颇受重用。 老师:对,在政治方面,分封制的瓦解,诸侯争霸,再结合图13体现的变法运动,所以对人才的需求很大;而在社会层面,在各国纷争的情况下,社会的环境就会相对的自由宽松,对于各种思想的包容度也会提高。这样的情况下就为我们的“百家争鸣”提供了相应的背景。不过按照马克思原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所以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什么呀? 学生: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大变革。 老师:是的,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才会促进我们的社会变革。“百家争鸣”简单来说是儒墨道法四家,书本上也简单的介绍了阴阳家,首先我们来看儒家,代表人物三位,第一位就是看图14的这位老先生,大家应该都很熟悉吧。 图14 孔子 学生:是孔子。 老师:首先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孔子,为什么书上把孔子和老子单独放在一起,因为他们都是春秋时期的,之后的都是战国时期的,大家注意时间段的区别。同学们先根据表格中思想主张的分类,阅读书本,画出关键句。 思想主张内容作用思想核心“仁”,即关爱他人,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礼”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治国理念为政以德,通过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 主张恢复西周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克已复礼,具有保守性),同时也承认制度随着时代变化应当有所改良教育成就以“有教无类”的思想创办私学;因材施教打破了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有利于学术下移。文化贡献整理六经有利于文化传承
图15 孔子的思想 老师:我们先来看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什么? 学生:“仁”,关爱他人。 老师:对,“仁”是孔子思想核心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但除了这个之外,我们要记住,孔子的思想是“双核”,除了“仁”以外,“礼”也是孔子非常注重的。像材料九,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不喜欢别人对你做的东西,你也不要强加给别人。那从他的治国理念,或者说政治思想来看,又有哪些内容呢? 材料九: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学生:顺应民心,爱惜民力,为政以德,通过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主张恢复西周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同时也承认制度随着时代变化应当有所改良。 老师:对,像材料十,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就是当政者以德行来治理国家,就像北极星一样,安居其所,其他的星辰井然有序地环绕着它。对于春秋时期的列国混战,孔子认为是“礼乐崩坏,天下无道”的结果。为变天下无道为天下有道,孔子周游列国,提倡德治,反对苛政。同时希望恢复西周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这样才可以改变礼崩乐坏的局面,使得天下重新安定。 材料十: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春秋】孔子《论语·为政》 老师:而承认制度随着时代的变化应该有所改变,这其实也体现了孔子的哲学思想。那接下来我们再来看孔子的教育思想和他的文化贡献。 学生:有教无类,创办私学。以及整理六经。 老师:在众多的孔门弟子中,既有世家大族的贵族子弟,也有家境贫寒的平民百姓,甚至还有弟子曾经为盗,因此在孔子看来,教育的对象是不分高低贵贱的,应一视同仁。这也就是有教无类。那如何我对不同的弟子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叫做什么? 学生:因材施教。 老师:很好,所以孔子最主要的教育思想有两个,一个是有教无类,一个是因材施教。孔子还整理了一些书籍,这些书籍对于传承西周文化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大家会发现六经里面还有一个《乐》,不过这个在后来传承的过程中亡佚了,所以才会变成我们现在儒家经典常说的四书五经的情况。 图16 老子 材料十一: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道德经》 老师:同学们来看一下图16,这是老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请同学们阅读书本12页并结合材料十一,分别概括出老子的三大思想主张。 学生:第一是老子将天地万物本原归结为抽象的“道”,追求天人合一,这是古代朴素的唯物论。 老师:是的,我们从材料十一的第一句话中也可以看出来,在老子的哲学思想中,他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抽象的“道”。那我们再看第二句话,结合书本,体现了老子的什么思想? 学生:第二是老子的思想中包含着朴素的的辩证法思想,揭示出事物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对立统一的矛盾;认为物极必反,柔能克刚。 老师:在日常生活上,福中常潜伏着祸的根子,祸中常含藏着福的因素,祸与福是相依相生的。事实上,正与邪,善与恶,亦莫不如此。甚至一切事象都在对立的情状中反复交变着,永无止境。这其中包含着的就是老子的矛盾的对立统一原理,是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学生:第三,老子在政治上对现实不满,反对制度束缚,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甚至退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 老师:人民有甜美的饮食,美观的衣服,安适的居所,欢乐的习俗。邻国之间可以互相看得见,鸡鸣狗吠的声音可以互相听得着,人民从生到死,互相不往来。这是老子的政治思想的反映,他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 老师:那除了孔子和老子的思想外,在战国时期,儒墨道法阴阳五家也有代表性的人物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下面请同学们阅读书本第12页的最后一段,并完成表格的填写。 时期学派代表人物主要观点战国时期儒家孟子人性善,提倡“仁政”荀子人性恶,主张隆礼重法道家庄子崇尚逍遥自由阴阳家邹衍五行间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提出“相生相胜”理论墨家墨子提倡节俭,主张“兼爱”、“非攻”、尚贤法家韩非子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控制臣民,体现了中央集权的政治思想
图17 战国时期各个学派的思想 老师:同学们都能够非常精准的把握每一家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在本节课的最后老师要留给大家一个课后习题, 材料十二: 春秋战国之际的百家争鸣,对当时社会和后世都有着深远的影响。首先,百家争鸣在经济上促进了农业生产的繁荣,同时经济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文化的进一步繁荣,推动了中国的社会转型;在政治上,百家争鸣的局面也映射了各种力量的壮大崛起,动摇了周天子的地位,丰富繁荣的文化又影响着各个诸侯国的政治改革;在文化上,百家争鸣使文化由原来的教育仅限于统治阶级内部进行的“学在官府”发展成为人人都能够通过不同渠道获取知识,对世界观和社会现象进行思考,使文化传播和文明进步都跨入了一个新的段。其次,百家争鸣当中形成的学术派别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也要汲取这些传统文化的精华。 ——谭风雷《对春秋战国之际“百家争鸣”的几点分析》 材料十三: 据《庄子 天下篇》记载:“天下大乱,贤圣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譬如耳、目、鼻、口,皆有所明,不能相通。” 材料十四: 夫儒者以六艺为法,六艺经传以千万数,累世不能通其学……若夫列君臣父子之礼,序夫妇长幼之别,虽百家弗能易也。 墨者亦尚尧舜道……要曰强本节用,则人给家足之道也。此墨子之所长,虽百家弗能废也。 法家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则亲亲尊尊之恩绝矣。……故曰“严而少恩”。若尊主卑臣,明分职不得相逾越,虽百家弗能改也。 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其实易行,其辞难知。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势,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不为物先,不内物后,故能为万物主。 ──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 老师:阅读上面两则材料,分析司马迁所说的儒、墨、法、道各家之长分别是什么?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总结百家争鸣的历史影响。 儒家重在“列君臣父子之礼,序夫妇长幼之别”,即重视“礼”,礼就是伦理和社会秩序。墨家主张强本节用,发展生产。法家不别亲疏,主张“严刑峻法”用法律制度维护统治。道家的主要思想是“无为”。 历史影响:是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为新型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 具体表现为 儒家: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道家: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法家:变革精神,成为历代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四)总结 (四)总结 老师:从整体上来看,我们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一个小结: 1.在经济上,经济大发展,铁犁牛耕促进生产力发展,井田制逐渐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出现了新兴地主和自耕农。 2.在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分封制和宗法制、礼乐制遭到破坏,奴隶主贵族逐步没落,诸侯之间兼并战争频繁,国家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 3.在制度上,富国强兵的改革变法运动风起云涌,成为时代的潮流,其中以商鞅变法效果最为显著。 4.在思想上,私学兴起,学派众多,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5.民族关系上:在频繁往来和密切练习中,华夏族与周边族群以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为纽带而日趋融合。
板书设计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