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诵读 5江上渔者表格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诵读 5江上渔者表格式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10 12:25: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版块(课题) 古诗词诵读(江上渔者) 课时
教学 目标 了解古诗有关知识;品味语言,体味古诗意境;背诵诗词。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语言应用: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背诵诗词。 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再造想象、创新思维的能力。 审美创造: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 内容 了解古诗有关知识;品味语言,体味古诗意境;背诵诗词。
教学 重难点 想象诗歌意境。具有再造想象和创新思维能力。 
学具 准备 制作教学PPT。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古诗文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凝练的语言,和谐优美的音韵,让人徜徉其中而留恋忘返;其蕴含的人生哲理让人深思并引为箴言;其闪烁着人类智慧的光芒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光荣与骄傲。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更有责任继承这份优秀的文化遗产。 二、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范仲淹,北宋文学家、政治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范文正公集》。他写的《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古今传诵的名句。 三、初读感知 1、大声流利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 2、自学课文中的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 3、检查初读效果,学习重点字词。 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 出没/风波/里。 只。 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 白、味道鲜美的鱼。形容船很小,像一片浮叶。 波浪。 四、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自由读课文,把生字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 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渔者,捕鱼的人。范仲淹关心民众的生活疾苦,他 在松江边上饮酒品鱼、观赏风景的时候,看到风浪中起伏的小船,由此联想到渔民打鱼的艰辛和危险,情动而辞发,创作出言浅意。深的《江上渔者》。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译文:江岸上来来往往的游人,只喜爱鲈鱼鲜美的味道。 赏析:前两句写江岸上人来人往,来往于江汇上的人,都想一品江南水乡那肥美的鱼肉,但诗人并没有把注意力停留在这件事上,而是想到了渔民捕鱼的艰辛。 第一句写江岸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江上”与后文宁的“风波”形成鲜明的对比,一个岸上,一个江里,生活和工作环境差异明显。 第二句紧承首句,写岸上人的心态,揭示“往来”的原因。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译文:快看那捕鱼的一叶小舟,在风浪中忽隐忽现,危险也与之相随。 赏析:后两句描写了风浪中忽隐忽现的捕鱼小船和捕鱼者的艰辛,表达出诗人对渔民的同情,深含对“但爱鲸鱼美”的岸上人的规劝。 第三句写风浪中忽隐忽现的捕鱼小船。“一叶舟”与前面的“往来人”形成鲜明的对比,说明吃鱼的人多,打鱼的人少。第四句写鲇鱼虽味美,捕捉却艰辛。出没”与前面的。“往来”形成鲜明的对比,体现出诗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深含对“但爱鲸鱼美”的岸上人的规劝。 译文:江上来来往往的人,只喜爱韩鱼的味道鲜美。看看那些可怜的打鱼人吧,正驾着小船在大风大浪里上下颠簸,飘摇不定。 《江上渔者》这首诗,诗人通过反映渔民劳作的艰苦,希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这首诗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把江上“但爱鲸鱼美”的“往来人”与“出没风波里”捕鱼的“渔者”进行对比,说明捕鱼人工作和生活环境不但十分艰辛,而且非常危险,鲜明地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深含着对“但爱饰鱼美”的岸上人的规劝,希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知识拓展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宋 张俞《蚕妇》)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宋 梅尧臣《陶者》)
作业 正确、美观地书写本课的生字词。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