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课件(共25张PPT+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课件(共25张PPT+视频)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98.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5-11 09:24: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部编版 历史(八上)
新课标
新理念
创新设计
核心素养
第八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西汉初期社会经济严重破坏与什么有关?
文景之治、光武中兴、贞观之治时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与什么有关?
当国外机器已经轰鸣数十年,而清政府统治下的中国依然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这又与什么有关?
你能总结一下:经济发展往往与哪些因素有关吗?
社会是否稳定
统治者的个人品质、治国理念、措施
社会制度
……
结合所学知识,想一想:
导入新课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板书课题
第八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实业救国 文明生活
新课标:通过了解张謇兴办实业的典型事例,知道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艰辛历程;知道民国以来社会生活的变化,知道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曲折过程。
1.初步认识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时空观念)
2.解读史料,了解张謇等人兴办实业,感受张謇等实业家的民族精神。(史料实证、家国情怀)
3.分析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以及受挫的根本原因。(史料实证、唯物史观)
4.解读史料,知道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具体变化;了解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史料实证)
核心素养
提升素养 立德树人
近代民族工业是指产生于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中的民办资本主义机器工业。
名词解释
目标导学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新课讲授
历史解释
封建主义 OR 资本主义
手工生产 OR 机器生产
1860 1895 1912 1914 1918 1949
发展速度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开始起步
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
再度受挫
洋务
运动
中华民国
成立
一战
结束
新中国
成立
时间
初步
发展
甲午中日战争
一战
开始
【自主学习】
学法指导:结合教材,立足时空观念,了解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状况,知道其特点。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画出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曲线图
从这幅折线图可以看出,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我国民族工业的总体发展状况是怎样的呢?
从无到有
曲折发展
热潮
时空观念
(1)时间: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
(2)事件:洋务运动




鸿







福州船政局造船厂
江南制造总局制炮厂
1.产生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结合所学知识,想一想,19世纪六七十年代发生了什么历史事件,能够促使近代民族工业产生呢?
史料实证
(1)时间:甲午中日战争后(1895年后)
(2)事件:《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根据片面最惠国待遇其他帝国主义国家也获得了这项权利。
(3)原因:外国人在华开办工厂、开采矿山的刺激。
江苏南通状元、实业家张謇辞官从商,回乡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了许多中国人走上了“实业救国”的道路。
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
2.发展
其他事业:垦牧公司、轮船公司、面粉厂、油料厂、冶铁厂
史料实证
视频:实业家张謇
毛泽东同志在谈到中国民族工业时曾说:“讲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
材料1:《马关条约》签订后,张謇在日记上逐条记下条约的主要内容,并且注明: “和约十款,几罄中国之膏血,国体之得失无论矣。” ——《张謇全集》
材料2:从光绪二十年(1894)到二十四年(1898),洋纱平均每年从华北四口输入315278担,从长江中上游七口输入211935担,分别占华北华中两大市场的93.7%和86.4% 。 ——《中国棉纺织史稿》
材料3:(1895年)父亲奔走南京、湖北等地,白天谈论、写信……夜间又苦心焦思……寝不安枕。官绅的接洽说话,一天几变……有钱人的面孔更是难看,推三阻四……上面的总督虽然赞助,而底下的官员没有一个不拆台。
——张孝若《南通张季直先生传记》
材料4:“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不知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 ——《条陈立国自强疏》
张謇为什么弃官经商 他在创办实业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根据材料4,指出张謇认为外国民富国强的根本是什么?并结合教材回答,他找到了哪条救国之路?
《马关条约》签订,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工业建设
私人办厂的艰辛
实业救国
实业救国就是通过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实现国家富强,摆脱民族危机。
张謇的大生纱厂建成后,从1914年后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代”。由于外货锐减,国产纱布畅销,自1912年至1921年,大生纱厂的利润率平均水平高达44.44%,10年盈利累计1161万9千两,足以再建一个颐和园。 ——上海新闻快报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3.高潮
“短暂的春天”
(1)时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4—1918)
(2)原因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各种实业团体纷纷出现,人们相继投资设厂,海外华侨也回国创业。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内因
外因
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
唯物史观
荣宗敬
荣宗敬、荣德生(前国家副主席荣毅仁父亲)兄弟
一战期间,福新面粉厂获得厚利,企业不断扩充。到1922年,荣氏家庭拥有面粉厂12家,产量占全国民族面粉企业的1/3左右,被称为“面粉大王”。
3.高潮
萧条发展
(1)时间:20世纪二三十年代
(2)原因
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
民族工业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4.再度受挫
思考:影响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侯德榜:著名科学家,杰出化学家,侯氏制碱法的创始人,中国重化学工业的开拓者。
①实业家的投资 ②统治阶级的政策
③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④封建势力的阻碍
唯物史观
历史解释
材料一 (安徽芜湖)益新公司是山西太原人章维藩创建于光绪十六年(1890年)。创建初期,芜湖地方乡绅以机器破坏风水和树立烟囱时要用童男童女活祭为由进行阻挠。
——2010年8月12日《大江晚报·大砻坊》
材料二 1942-1944年,日本从华北煤矿掠走近2000万吨煤;1938-1945年,从当涂、大冶等地掠走1670万吨铁矿石,从长芦盐区掠走粗盐7600万担。战前,全中国华商纱厂共94家,其中有61家在沦陷区,被日本侵略者以“委托经营”方式掠夺去的达54家,占沦陷区华商纱厂的89%。
材料三 1919年由于政局变动,福建银行倒闭,天泉钱庄资金周转困难,……1935年,电气公司向中国银行提出续借120万元的请求。此时宋子文官僚资本势力想借借款关系,与美商上海电力公司勾结,……提出要电气公司交出全部管理权为条件。……1947年,通货膨胀剧烈,物价狂跌,电气公司遭到了毁灭性打击。
——《福州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先驱“电光刘”企业兴衰记》
阻碍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有哪些?
封建势力阻挠,传统观念阻碍
帝国主义的压榨
官僚资本主义的挤压
史料实证
在夹缝中 求生存
在斗争中 求发展
历史解释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近代我国轻重工业所占比重图
近代我国民族工业地区分布图
③沿海、沿江多,内地少
②轻工业多,重工业少
先天不足,后天畸形
①总体落后
时空观念
史料实证
5.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是“先天不足,后天畸形”,所谓“先天不足”是指中国的民族工业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发展起来的,决定了它只能在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夹缝中生存,艰难发展,步履蹒跚。所谓“后天畸形”是指中国民族工业在行业上和分布上不合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呈现先天不足,后天畸形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从中能得到那些启示?
根本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启示:民族独立、国家独立是民族企业健康发展的前提
合作探究
直接原因:近代史上政权更替、战乱频繁
启示:和平的环境是促进国家发展的重要保证
5.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
历史解释
①鸦片战争后,在西方列强不断扩大对中国侵略的同时,也带来了近代西方文明,促进了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②在各种因素的刺激下,中国政府不断推行各种政策,以适应社会的变化,这些政策使中国的社会生活进一步发生变化。③民主、平等思想的不断传播和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冲击了旧的生活方式,促进了社会习俗的变化。
目标导学二、社会生活的变化
1.背景
史料实证
小组合作:请同学们根据教材,以表格的形式整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情况。
变化内容 具体表现
交通工具
风俗习惯
生活方式
火车、轮船、电车、汽车、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
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促进了商品的流通。
剪辫、易服、劝禁缠足;
体现出自由平等的新风尚
废除跪拜礼,改称谓
西洋物品及娱乐方式在沿海城市成为时尚;
西式婚丧礼节出现。
体现了崇洋逐新的趋向
民国后人们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有什么变化?
2.表现
【小组合作】
学法指导:结合教材,立足史料实证,了解民国后人们生活方式和社会习俗。
①西方思想的传入;
②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
③近代化的推动;
④西方先进交通工具的传入。
3.近代中国生活方式改变的原因: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人们的社会生活从什么时候开始发生改变的?
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天足兴,纤足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旅馆名词兴,客栈名词灭。
——《时报》1912年3月
人们的社会生活的变化有什么特点?
这一年三月下旬,正值天气晴和,每日出西直门的游人,络绎于途。什么汽车马车人力车驴子,来来往往,极是热闹。
——张恨水《金粉世家》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是不平衡的。沿海地区的变化,大于内陆地区的变化;东南各省的变化,大于西北各省的变化;大中城市的变化,大于广大乡镇的变化;受过教育和教育程度较高的民众的变化,大于没有受过教育和教育程度较低的民众的变化,呈现出新旧并呈、多元发展的特征。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5课
辛亥革命
新旧并呈,多元发展,不平衡
地区发展不平衡
阶层发展不平衡
4.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内容 民族工业的发展 社会生活的变化
背景 外资企业的刺激 西方生产、生活方式的传入
过程 曲折 缓慢
特点 不平衡 不平衡
作用 促进经济近代化 促进社会生活近代化
被动接受新事物
新事物发展过程曲折
新事物最终取代旧事物
归纳对比中国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有何共同点?
综合起来,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改变了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也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掠夺。
但从根本上说,顺应了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5.西方文明之影响:
历史解释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
发展:甲午中日战争后
热潮:辛亥革命后
短暂春天: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萧条:20世纪二三十年代
社会生活的变化
交通通信的变化
社会习俗的变化
社会生活的变化特点
特征:
先天不足后天畸形
特征:
新旧并呈
多元发展
板书设计
1.(2022年重庆B卷)1912年到1919年,中国新建的厂矿企业达470多家,投资近1亿元,加上原有企业的扩建,新增资本达到1.3亿元以上,相当于之前50年的投资总额。这可以用来说明
A.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B.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民族工业发展
C.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加大对华侵略
D.国民党官僚资本出现后急剧扩张
2.(2022年湖南湘潭)在读书人普遍把“考取功名、步入仕途”作为人生目标的时代,张謇却弃官从商,践行“实业救国”的理想,创办了
A.安庆内军械所 B.开平煤矿 C.湖北织布局 D.大生纱厂
B
中考链接
D
3. (2022年安徽)“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阳阴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这幅对联所反映的社会风貌是
A. 男尊女卑 B. 新旧并呈 C. 封闭保守 D. 自由博爱
4.(2022年山东青岛)20世纪20年代初期一次民意测验表明,爱吃中餐者占77%,爱吃西餐、中式西餐、兼食中餐者占23%。中西餐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了民国饮食业的新格局。材料反映了民国时期
A.民主共和的进程 B.新式教育的出现
C.文学艺术的发展 D.社会生活的变化
B
中考链接
D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