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一滴水经过丽江》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0《一滴水经过丽江》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10 22:20: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滴水经过丽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感知本文构思新颖,视角独特的特点。
2、欣赏丽江的自然风光、建筑特色、民俗民风等方面美。
3、感悟作家阿来对丽江的情感。
【教学重点 】
1、欣赏丽江的自然风光、建筑特色、民俗民风等方面美。
2、感知本文构思新颖,视角独特的特点。
【教学难点】
感知本文构思新颖,视角独特的特点。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上学期我们曾随着陶弘景一起泛舟富春江上。这学期我们曾随着柳宗元一起聆听小石潭清脆悦耳的水声、感受它幽静氛围。这节课我们去一起去游览具有“东方威尼斯”之称的古城丽江。布莱克《天真的预示》:“一粒沙中看出一个世界一朵花中看出一座天堂”作家阿来同样告诉我们可以通过一滴水来感受一座城。
、作者简介
(首先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阿来)
阿来,男,藏族,1959年生于四川省马尔康县,当代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史上最年轻获奖者,阿来,藏族,1959年生于四川省马尔康县。
当代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史上最年轻获奖者。
代表作有小说《尘埃落定》《蘑菇圈》。
2009年3月,当选四川省作协主席。
(2016年,作品《蘑菇圈》获得第四届郁达夫小说奖中篇小说奖。
2018年8月,作品《蘑菇圈》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
、寻幽索迹探美景
2012年阿来在自己的新浪博客(2012 年 8 月 27 日)里发表了这样一段话,说的是《一滴水经过丽江》背后的故事中写道“这是很不好写的文字”,文章后面的阅读提示有一句话:这是一篇独具一格的游记作品。作者说到很不好写,写成后最终评价是别具一格,并选入初中教材,你觉得独具一格最主要体现在哪里?
【预设】(运用拟人的手法,作者化作一滴的水,来写游记。)
作者为什么化身成一滴水?而不是一片云,一缕阳光?
【预设】1、水的流动性,可以更好的串联起丽江的景点
通过水的流动,可以去到我们人所不能至的地方,不如玉龙山顶、落水洞、水车等。把我们游览的空间扩大了。不受空间的限制。)
水的形态变化多样、丽江的历史底蕴,从古到今)
(从雪变成冰,再变成水,在落水洞沉睡几百年,当年原始的丽江坝已经变成热闹的丽江城,让岁月变成,才能表现出丽江的历史悠久。)
3、水作为丽江的标志、丽江的地域特色)
4、任意转变观察角度和方式、视角灵活
(时而仰望时而俯瞰)
(四)、梳理游踪感受美
我们明确了游览的地点以及呈现的方式,接下来就让我们开启这一段美的旅程吧!我们去旅行肯定会带上相机或者手机,记录下沿途的风景。如果你跟着这一滴水去旅行,你最想拍下何处的风景?原因是什么?此处的风景带给你什么样的美感?
如果是我,我肯定想拍下玉龙雪山,因为玉龙雪山可以望见丽江坝,望见森林、田野。它远离世俗和喧嚣,“丽江雪峰天下绝,堆琼积玉几千叠。”让我感觉到一种圣洁美和宁静美。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在文中勾画出相关语句。
【预设】
地点 所见之景 吸引驻足的原因
玉龙雪山 丽江坝、森林、田野、村庄;松和杉、杜鹃、山茶、驿道、纳西族村庄里的人们 纯净圣洁之美
深潭(落水洞) 黑暗 寂静美
黑龙潭 不同模样的人、亭台楼阁、花与树、玉龙雪山 新生之美
四方街 大水车、古城、老柏树、房屋、老街、银器小店、玉器店、纳西人小院、字画店、茶楼酒吧 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融合之美;和谐美人情美……
城外的果园、田地 满天的星光、薄云、月亮 古风古韵的宁静之美……
我们看了那么多的风景,我们来分一下类。
【板书】
所至:以水的踪迹
所见: 自然风光
人文景观
历史变革
根据文章的安排,可以知道作者略写的是:自然风光,详写的是人文景观。
、驻足圆梦析深情
这滴水,我们领略了丽江的繁华与沧桑后,来到了金沙江,奔向大海。作者深情的写到:
我知道,作为一滴水,我终于以水的方式走过了丽江。
老师对一滴水的饿方式,做了一个总结,我们请一个同学来为我们朗读一下。(配乐)
我是一滴水,
我从圣洁的玉龙雪山而来。
一路上,
我时而在深潭静默沉思,时而在玉河奔腾喧哗;
时而在纳西人小院驻足停留,时而在黑龙潭匆匆一瞥;
时而在水车上升高远眺,时而果园田地里仰望星空;。
我看过丽江古城的过去,
也见证了她美好的现在。
我知道,
作为一滴水,
我终于以水的方式走过了丽江。
在阿来笔下,丽江是那样的古朴和谐,弥漫着浓厚的文化气息。但是有些去过丽江的游客对它的评价却并非如此。
【预设】丽江有些拥挤喧闹,而且太过于商业化了。
1、为什么和阿来笔下的阿来有如此大的不同呢?
在这个信息过量的时代,我们所有看见都可能是被动的、匆忙的。希望自己的“看见”是经过自己主动选择。我想,人所具有的主动看见并思量的能力,正是太阳系最大的奇迹。
(阿来《看见·序》)
总结:一颗灵动的、纯净的、如水一般的心,才能用美的文字写出美的风景。一滴水选择自己看的风景和人文都显示出阿来对原生态的丽江的赞美和深情。
2、你认为阿来的“看见”蕴含着他什么样的情感?
【预设】
(1)、赞美丽江的优美自然风光。
(2)、对丽江传统文化的挚爱。
(3)、对古朴、纯真丽江的追忆。
(4)、赞叹丽江古城与人文景观完美融合。
(六)结束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要学会阅读游记的方法,理清楚作者到了哪些地方(所至),接着要知道作者看到了哪些美景,最后明确作者情感的抒发,除了借景抒情外,对景物的选择,还有详略安排也是作者的情感密码。
【结语】配乐
丽江如诗,丽江如画。山上的老柏树似乎还摇曳着岁月的痕迹,老街的青石板也仿佛定格了柔软的时光。古老的小店里纳西族文化还在静静流淌,灯红酒绿中,思绪纷飞弦歌四起。此刻,古城安宁如水,古街夜凉如水,人们心静如水。就让我们一路美景,一路美文去感受祖国的山川之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