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17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青岛17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6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5-10 15:07: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山东省青岛17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物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10.题,满分3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得3分,选错不得分。
1. 神舟十二号航天员刘伯明曾在太空中用毛笔写下“理想”二字。在太空舱内使用的毛笔、墨汁和纸张都是特制的,毛笔笔尖内部存在毛细管能够吸墨,笔尖与纸张接触时,墨汁就从笔尖转移到纸上。在太空舱内(  )
A. 使用普通中性笔也能流畅书写 B. 墨汁分子间不存在作用力
C. 墨汁不浸润毛笔笔尖 D. 墨汁浸润纸张
2. 下列描述符合事实的是(  )
A. 一个气泡从恒温水槽内缓慢向上浮起时从水中放出热量
B. 水黾可以停留在水面上是因为受到竖直向上的表面张力
C. 水对玻璃浸润的原因是附着层内分子间的距离比内部小
D 物体温度升高则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动能都增大
3. 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其波速为10m/s,t=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0~0.6s时间内,质点P运动的路程为18cm
B. t=0.6s时刻,质点P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是6cm
C t=1.2s时刻,质点Q加速度最大
D. t=1.4s时刻,质点M沿y轴正方向运动
4. 一个长方体空气柱固定在水中,空气与水之间的透明介质厚度不计,一束红、蓝色激光射入空气柱,不考虑反射光线,下列光路图中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5. 如图所示,有一分子位于坐标原点O处不动,另一分子位于x轴上,纵坐标表示这两个分子的分子势能Ep,分子间距离为无穷远时,分子势能Ep为0,另一分子(  )
A. 在x0处所受分子力为0 B. 从x1处向左移动,分子力一直增大
C. 从x1处向右移动,分子力一直增大 D. 在x2处由静止释放可运动到x0处
6. 1892年狄塞尔为描述内燃机热力学过程建立了定压加热循环(狄塞尔循环),如图为描述狄塞尔循环的p—V图像,A→B和C→D为绝热过程,若一定质量的某种理想气体经历了A→B→C→D→A循环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B气体的内能不变
B. B→C气体向外界放热
C. C→D气体的内能增加
D. 一个循环过程,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
7. 如图所示,由波长为λ1和λ2的单色光组成的一束复色光,经半反半透镜后分成透射光和反射光。透射光经扩束器后垂直照射到双缝上并在屏上形成干涉条纹。O是两单色光中央亮条纹的中心位置,P1和P2分别是波长为λ1和λ2的光形成的距离O点最近的亮条纹中心位置。反射光入射到三棱镜一侧面上,从另一侧面M和N位置出射,则(  )
A. λ1<λ2,M是波长为λ1的光出射位置 B. λ1<λ2,N是波长为λ1的光出射位置
C. λ1>λ2,M是波长为λ1的光出射位置 D. λ1>λ2,N是波长为λ1的光出射位置
8. 如图所示,高度为h的薄圆筒,某次工作时将筒由水面上方开口向下吊放至深度为的水下,已知水的密度为,重力加速度,大气压强为,桶内空气可视为理想气体且h远小于H,忽略筒内气体温度的变化和水的密度随深度的变化,保持H不变,用气泵将空气压入筒内,使筒内的水全部排出,则压入气体的质量与筒内原气体质量的比值约为( )
A. 8 B. 7 C. 6 D. 5
9. 如图所示为研究光电效应的电路图。开关闭合后,当用波长为的单色光照射光电管的阴极K时,电流表有示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让滑片P向D端移动,电流表的示数一定增大
B. 增加该单色光的强度,电流表示数一定增大
C. 改用波长大于的单色光照射阴极K,电流表一定有示数
D. 改用波长小于的单色光照射阴极K,阴极K的逸出功变大
10. 如图所示为一斜边镀银的等腰直角棱镜的截面图。一细黄光束从直角边以角度入射,依次经和两次反射,从直角边出射。出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偏转了角,则(  )
A. 等于 B. 大于
C. 小于 D. 与棱镜的折射率有关
二、多项选择题。共5题,满分20分。每题均有两个或三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选错不得分。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衍射是一切波特有的现象
B. 两列波发生干涉时,振动加强区域的质点的位移一定始终最大
C. 机械波能产生多普勒效应,电磁波不能产生多普勒效应
D. 康普顿效应揭示了光的粒子性;表明光子除了具有能量之外还具有动量
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某固体出现物理性质的各向异性,该固体一定有固定的熔点
B. 相同温度下液体中悬浮的花粉小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剧烈
C. 热力学第二定律表明,热量不可能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
D.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保持压强不变,温度升高,单位时间内撞击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分子数减少
13. 我校第七届物理学科周活动中,出现了不少新颖灵巧的作品。如图所示,高二(3)班陆明汐、张梦皎制作的《液压工程类作业升降机模型》荣获学生制作发明一等奖,通过针筒管活塞的伸缩推动针筒内的水,进而推动支撑架的展开与折叠,完成货物平台的升降。环境温度保持不变,针筒、连接管等均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在某次实验中,针筒连接管的水中混入了一段空气柱(空气可视为理想气体),当手指下压注射器活塞,空气柱被压缩时( )
A. 空气柱体积变小,压强变大
B. 空气柱的密度变大
C. 外界对空气柱做功,气柱的内能增大
D. 空气柱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造成了气体的重力势能减小
14. 如图所示,图中阴影部分为一透明材料做成的柱形光学元件的横截面,其中为正方形,其中截面的边是以B为圆心、以正方形边长为半径的四分之一圆弧。一束复色光从B点在纸面内射向圆弧,从元件射出时分成两束单色光。若均能在边发生全反射,材料对a光的折射率为,对b光的折射率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a光是绿光,则b光可能是紫光
B. 在边上入射点上移,a光先消失
C. a光在材料中速度大于b光的
D. 边上两光能射出部分长度的比值为
15. 如图所示,一开口竖直向下导热良好的玻璃管用水银柱封闭一定质量的空气。水银柱长度为15cm,下端刚好与玻璃管溢出口平齐;被封闭的空气柱长度为30cm。此时周围环境温度为,大气压强为。现将玻璃管缓慢旋转至开口竖直向上(水银没溢出玻璃管),然后再加热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玻璃管刚好旋转至开口向上时管内空气柱长度为20cm
B. 玻璃管刚好旋转至开口向上时管内空气柱长度为25cm
C. 将玻璃管加热至时空气柱长度为33.6cm
D. 将玻璃管加热至时空气柱长度为36cm
三、非选择题。共6题,满分50分,答案须写在答题卡上。
16. 某同学利用图示装置测量某种单色光的波长。实验时,接通电源使光源正常发光;加上红色滤光片,调整光路,使得从目镜中可以观察到干涉条纹。
(1)若想增加从目镜中观察到的条纹个数,该同学可______;
A.将单缝向双缝靠近
B.将屏向靠近双缝的方向移动
C.将屏向远离双缝的方向移动
D.使用间距更小的双缝
(2)若双缝的间距为d,屏与双缝间的距离为l,测得第1条暗条纹到第n条暗条纹之间的距离为,则单色光的波长______;
(3)某次测量时,选用的双缝的间距为0.300mm,测得屏与双缝间的距离为1.20m,第1条暗条纹到第4条暗条纹之间的距离为7.56mm,则所测单色光的波长为______nm(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4)如果用紫色光重新实验,相邻亮纹间距会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7. 在“油膜法测分子直径”的实验中,某同学操作如下:
①取 1.0 mL 油酸配成 250 mL 油酸酒精溶液;
②用滴管吸取1.0mL油酸酒精溶液逐滴滴入量筒,全部滴完共滴了 20 滴;
③在边长约 10 cm 的正方形浅盘内注入适量的水,将痱子粉均匀地撒在水面上,用滴管滴入一滴溶液;
④待油膜形状稳定后,将绘有方格的玻璃板放在浅盘上,绘出油酸膜的轮廓(如图所示),每个方格的边长为 1.0 cm。
(1)该实验中一滴油酸酒精溶液含________ml油酸;
(2)由上述数据估算得到油酸分子直径的数量级约为________m;
(3)若该同学在计算油酸膜面积时,对不完整的方格均不计数,由此估算得到的油酸分子直径数量级将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已知油酸分子的直径约为 8×10 10 m,该同学实验结果产生偏差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理由是: _______。
18. 某同学通过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利用玻意耳定律来测定一颗形状不规则的石子的体积。
实验步骤:
①将石块装进注射器,插入活塞,再将注射器通过软管与传感器连接;
②移动活塞,通过活塞所在的刻度读取了多组气体体积,同时记录对应的传感器数据;
③建立直角坐标系。
(1)在实验操作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 图甲中,传感器为压强传感器
B. 在步骤①中,将注射器与传感器连接前,应把注射器活塞移至注射器最右端位置
C. 操作中,不可用手握住注射器封闭气体部分,是为了保持封闭气体的温度不变
D. 若实验过程中不慎将活塞拔出针筒,应立即将活塞插入注射器继续实验
(2)为了在坐标系中获得直线图像,若取轴为,则轴为__________(选填“”或“”);
(3)选择合适的坐标后,该同学通过描点作图,得到图像如图乙所示,若不考虑传感器和注射器连接处的软管容积带来的误差,则石块的体积为____________;若考虑该误差影响,测得软管容积为,则石块的体积为___________。
19. 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理想气体被活塞封闭在内壁光滑的汽缸中,汽缸和活塞绝热性能良好,活塞的横截面积为S,质量为m,静止在与汽缸底部距离为L的小挡板上;密闭气体的压强、温度与外界大气相同,分别为和。现接通电热丝加热气体,电热丝两端电压为U,电流为I,通电时间为t,活塞缓慢向上移动距离2L后静止,重力加速度为g,求该过程:
(1)气体内能的增量;
(2)最终温度T。
20. 为测量双层玻璃中间真空层的厚度,用激光笔使单色光从空气以入射角θ射入玻璃,部分光线如图所示。测得玻璃表面两出射点B、C与入射点A的距离分别为和。已知玻璃的折射率为n,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c。求:
(1)真空层的厚度d;
(2)光从A传播到B的时间t。
21. 如图,容积均为V汽缸A、B下端有细管(容积可忽略)连通,阀门K2位于细管的中部,A、B的顶部各有一阀门K1、K3,B中有一可自由滑动的活塞(质量、体积均可忽略)。初始时,三个阀门均打开,活塞在B的底部;关闭K2、K3,通过K1给汽缸充气,使A中气体的压强达到大气压p0的3倍后关闭K1。已知室温为27℃,汽缸导热。
(1)打开K2,求稳定时活塞上方气体的体积和压强;
(2)接着打开K3,求稳定时活塞的位置;
(3)再缓慢加热汽缸内气体使其温度升高20℃,求此时活塞下方气体的压强。
山东省青岛17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物理试题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10.题,满分3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得3分,选错不得分。
【1题答案】
【答案】D
【2题答案】
【答案】C
【3题答案】
【答案】AD
【4题答案】
【答案】C
【5题答案】
【答案】B
【6题答案】
【答案】D
【7题答案】
【答案】D
【8题答案】
【答案】A
【9题答案】
【答案】B
【10题答案】
【答案】A
二、多项选择题。共5题,满分20分。每题均有两个或三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选错不得分。
【11题答案】
【答案】AD
【12题答案】
【答案】ABD
【13题答案】
【答案】AB
【14题答案】
【答案】BD
【15题答案】
【答案】AD
三、非选择题。共6题,满分50分,答案须写在答题卡上。
【16题答案】
【答案】 ①. B ②. ③. 630 ④. 变小
【17题答案】
【答案】 ①. 2×10 4 ②. 10 8 ③. 不变 ④. 油酸膜可能没有充分展开,形成的并不是单分子油膜层 ⑤. 2×10 10 m3 的油酸若形成紧密排列的单分子膜时,膜面积约为 0.25 m2,远大于浅盘内的水面面积,说明实际上油膜不可能仅是一层油酸分子构成的
【18题答案】
【答案】 ①. AC ②. ③. ④.
【19题答案】
【答案】(1);(2)
【20题答案】
【答案】(1); (2)
【21题答案】
【答案】(1),2p0 ;(2)上升直到B的顶部;(3)1.6p0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