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8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目标】8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10 15:49: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古诗词诵读(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教案
教学版块(课题) 古诗词诵读(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古诗有关知识;品味语言,体味古诗意境;背诵诗词。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语言应用: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背诵诗词。 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再造想象、创新思维的能力。审美创造: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内容 了解古诗有关知识;品味语言,体味古诗意境;背诵诗词。
教学重难点 想象诗歌意境。具有再造想象和创新思维能力。 
学具准备 制作教学PPT。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古诗文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凝练的语言,和谐优美的音韵,让人徜徉其中而留恋忘返;其蕴含的人生哲理让人深思并引为箴言;其闪烁着人类智慧的光芒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光荣与骄傲。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更有责任继承这份优秀的文化遗产。 二、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王观(1035-1100),字通叟,北宋著名词人。王安石为开封府试官时,他得中科举及第。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考中进士。其后,历任大理寺丞、江都知县等职,在任时作《扬州赋》,宋神宗阅后大喜,大加褒赏;又撰《扬州芍药谱》一卷,遂被重用为翰林学士净土。三、初读感知1、大声流利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2、自学课文中的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3、检查初读效果,学习重点字词。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宋]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卜算子】词牌名。 【之】往,去。 【眼波】比喻目光似流动的水波。 【眉峰聚】美人蹙起的眉毛。 【欲】想要。 【行人】指词人的朋友(鲍浩然)。 【盈盈)形容仪态美好。 【才始】方才。 【住】留住。 四、再读课文,理清顺序自由读课文,把生字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题解】卜算子,词牌名。送鲍浩然之浙东,词题。之,往,去。这首词是一首送别之作。题目中的鲍浩然是词人的朋友,浙东是友人要去的地方。这首词分为上下两片,上片写友人回浙东去的山水行程,下片抒发词人对回归江南的友人的深情祝愿。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译文: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 赏析:这两句含意丰富,启人遐想。词人把明澈的水流喻为美人的眼波,把山峦喻为美人的眉峰,极言浙东山水的美丽可爱。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译文:朋友要去哪里呢 是去那山水交汇的地方。 赏析:上片第三、四句用一个问句,引出友人的行迹。这两句写词人目送友人,友人走在词人深情送别的目光中,越走越远,身影越来越模糊,直至消逝。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译文:才刚送走了春天,又要送你回去。赏析:这里春天刚逝去,词人心中满怀着伤春之愁,又添了别恨,心情就更痛苦了。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译文:假如你到江南还能赶上春天的话,千万要把春光留住。赏析:这两句是词人对友人的祝愿:希望他生活在美好春光里。译文: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想问行人去哪里 到山水交汇的地方。刚刚把春天送走,又要送你归去。要是到江南赶上春天,千万要把春天的景色留住。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是一首送别词,写的是春末时节送别友人鲍浩然,表达了词人对友人依依不舍的离愁别绪。 这首词在写作手法上有两点新颖别致之处:一是构思别致。词人把送春与送别交织在一起来写,充分表现出对友人的深情和对春天的留恋。二是比喻新颖。词人以眼波和眉峰来比喻浙东的山山水水,仿佛这位美人正期待着他的到来,贴切、自然,富有真情实感 知识拓展别岸相逢何草革,扁舟两岸垂杨。绣屏珠箔绮香囊。酒深歌拍缓,愁入翠眉长。 燕子归来人去也,此时无奈昏黄。桃花应是我心肠。不禁微雨,流泪湿红妆。(宋 王观《临 江仙·离怀》)
作业 正确、美观地书写本课的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