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古诗词诵读(清平乐) 教案
教学版块(课题) 古诗词诵读(清平乐) 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古诗有关知识;品味语言,体味古诗意境;背诵诗词。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语言应用: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背诵诗词。 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再造想象、创新思维的能力。审美创造: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内容 了解古诗有关知识;品味语言,体味古诗意境;背诵诗词。
教学重难点 想象诗歌意境。具有再造想象和创新思维能力。
学具准备 制作教学PPT。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古诗文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凝练的语言,和谐优美的音韵,让人徜徉其中而留恋忘返;其蕴含的人生哲理让人深思并引为箴言;其闪烁着人类智慧的光芒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光荣与骄傲。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更有责任继承这份优秀的文化遗产。 二、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所选是一首悼春词。词人少年得意,中进士,任校书郎。后因新党重新执政,作者政见偏于保守,晚年屡遭贬谪,死于西南荒僻的贬所。这首词写于被贬之时,词人借伤春悼春来抒写暮年无为的感慨。三、初读感知1、大声流利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2、自学课文中的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3、检查初读效果,学习重点字词。清平乐[宋]黄庭坚春归/何处 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 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寂寞】清静,寂静, 【无行路】没有留下春去的行踪。 【唤取】唤来。 【谁知】有谁知道(春的踪迹)。【问取】呼唤,询问。取,语助词。 【啭】鸟婉转地鸣叫。 【因风】借着风势。因,凭借。四、再读课文,理清顺序自由读课文,把生字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题解】清平乐,词牌名。“乐”读 yuè。这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写的一首感叹时光去而不返的惜春词。 春归/何处 寂寞/无/行路。译文:春天回到了哪里?寻不见它的踪迹只感苦闷寂寞。 赏析:上片第一、二句以疑问句开头,对春的归去提出质疑,春天回到哪里去了 为什么连个踪影也没有 一个“归”字,一个“无行路”,就把泰天拟人化了。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译文:如果有人知道春天的消息,定要帮我呼唤它回来与我同住。 赏析:上片第三、四句接着询问有谁知道春天的去处,要让他把“春天”给叫喊回来。这是一种设想,是有意用曲笔来渲染措春的程度。春无/踪迹/谁知 除非/问取/黄鹂。译文:谁也不知道春天的踪迹,只好去问问黄鹂。赏析:下片第一、二句以疑问句开头,把思路引到具体的景物上。既然无人知道春天的去处,看来只好去问黄鹂了,因为黄鹂是在春去夏来时出现,它应该知道春天的消息。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译文:然而黄鹂的婉转鸣声,谁又能懂呢?一阵风起它便随风过了盛开的蔷薇。赏析:这两句是词人对友人的祝愿:希望他生活在美好春光里。译文:春天回到了哪里?寻不见它的踪迹只感苦闷寂寞。如果有人知道春天的消息,定要帮我呼唤它回来与我同住。谁也不知道春天的踪迹,只好去问一问黄鹂。然而黄鹂的婉转鸣声,谁又能懂呢?一阵风起它便随风飞过了盛开的蔷薇。《清平乐》这首词,通过写春天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以及春天无踪影,无法追寻,表现了词人美好春光的珍惜与热爱,抒写了词人对美好事物的执着和追求。 这首词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上片把春天拟人化,要把“春天”给叫喊回来,与春天同住,表现了词人热爱春天的思想感情。下片把黄鹂拟人化,要问黄鹂春天的踪迹在哪里,可惜人、鸟语言不通,所以又添一层烦恼和沉痛,进一步表达了词人惜春、爱春的思想感情。知识拓展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麦荷香。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来一味凉。(宋 黄庭坚《晚楼 闲坐》)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唐 杜甫《江畔独 步寻花·其六》
作业 正确、美观地书写本课的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