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蓬莱市2013-2014学年度七年级下期末检测历史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蓬莱市2013-2014学年度七年级下期末检测历史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7-14 20:57: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蓬莱市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
七年级历史试题
说明:
⒈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⒉请将第Ⅰ卷答案写在第Ⅱ卷表格内,考试结束只交第Ⅱ卷。
第Ⅰ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我国在古代政权更替频繁。下列中政权更替关系成立的是
A.581年隋朝取代北周 B.280年,魏国灭掉吴国
C.960年,北宋取代唐朝 D.1276年,金灭掉南宋
2.学者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说:“在当时(隋唐时期)的条件下,这是一大发明。
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于是有政治
上社会对流的可能性。由此,官僚政治获得了非常大的弹性。”该“制度”指的是
A.察举制 B.九品中正制 C.科举制 D.内阁制
3.民族团结、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唐朝增进汉藏之间友好关系的史实是
A.文成公主嫁入吐蕃 B.赐予达赖五世“达赖喇嘛”封号
C.设置驻藏大臣 D.妥善安置回归的土尔扈特部
4.“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宋代商业发展的突出表现是
A.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B.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C.江南的青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用具
D.长安成为当时繁华的国际性大都会
5.历史老师在讲授我国古代某朝市民生活的课上多次提及“瓦子”、“勾栏”、“守岁”。他介
绍的是哪一朝代的社会风貌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6.张择端是潍坊历史上著名的画家,为后人留下了一幅描绘北宋市民生活的《清明上河图》。这幅画作属于
A.人物画 B.山水画 C.风俗画 D.花鸟画
7.经典诵读可以帮助我们提取丰富的历史信 ( http: / / www.21cnjy.com )息。《三字经》“赢秦氏,始兼并……迨至隋,一土宇……元灭金,绝宋世。太祖兴,国大明”中所反映的从长期分裂走向统一的朝代有
A.秦隋宋 B.秦隋元 C.秦元明 D.隋元明
8.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请问辽、宋、夏、金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A.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B.民族政权并立
C.诸侯争霸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9.他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大英雄:他以十三 ( http: / / www.21cnjy.com )副铠甲起兵,出生入死,功勋卓著,也曾身陷囹圄;他多次遇刺却能逢凶化吉;他懂天文熟地理,谙韬略善用人;他戎马倥偬数十载,横扫白山黑水,统一女真各部,击溃大明王朝,成为威震北中国的一代铁血汗王!他是
A.阿骨打 B.忽必烈
C.努尔哈赤 D.皇太极
10.“读书人,最不齐,烂时文,烂如泥。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家本为求才计,谁知道,变做了欺人技。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弟。……就教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这段材料主要讽刺批判了
A.焚书坑儒 B.明朝八股取士
C.独尊儒术 D.清代的文字狱
11.“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这一史实最早发生在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12.“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雍正帝时的一位进士因写这两句诗而被斩首,这主要反映了清朝
A.设置特务机构 B.设立军机处
C.实行八股取士 D.制造文字狱
13.清朝雍正帝为加强君主专制设立了
A.锦衣卫 B.东厂 C.西厂 D.军机处
14.清代史学家赵翼在评价某官职的职能时说:“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问”。 他评论的是
A.唐代的六部官员 B.明代的内阁首辅
C.清代的八旗议政王 D.清代的军机大臣
15. 如果把“锦衣卫、东厂和西厂”“军机处”“文字狱”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则这个单元的主题应该是
A. 特务统治的强化 B. 思想控制的加强
C. 文化专制的强化 D. 君主集权的加强
16.君臣礼仪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外在表现。图1到图3的变化反映的实质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A.君主权力的强化 B.生活习惯的变化
C.社会的文明进步 D.封建制度的完善
17.下列机构属于清朝有效管辖新疆地区的是
A.西域都护 B.宣政院 C.驻藏大臣 D.伊犁将军
18.代表清朝中央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是
A.盛京将军 B.伊犁将军
C.乌里雅苏台将军 D.驻藏大臣
19.清政府“因(借助)其教(宗教)不易其俗”而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册封“达赖”“班禅” B.收复台湾
C.平定噶尔丹的叛乱 D.抗击沙俄侵略
20.最符合下表内容的学习主题是
序号 历史事件
1 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2 清政府册封达赖、班禅;设置驻藏大臣
3 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
A.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B.清朝边疆商业贸易的繁荣
C.清朝对外关系 D.民族政权的并立
21.“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荡平倭寇,实现“海波平”的英雄人物是
A.岳飞 B.郑成功 C.戚继光 D.邓世昌
22.反抗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下列事件中,能反映这一优良传统的是
A.设置台湾府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D.设置驻藏大臣
23. 为挽救中医药文化遗产,中央电视台推出《中华瑰宝——中医药》大型纪录片。该片中可能出现的古代医学著作是
A. 《九章算术》 B. 《水浒传》
C. 《资治通鉴》 D. 《本草纲目》
24.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中国古典科技巨著是
A.《本草纲目》  B.《农政全书》  
C.《齐民要术》   D.《天工开物》
25.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中国在传统农耕文明的轨道上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下列对这一时期历史阶段特征最恰当的概括是
A.帝国的繁盛 B.统一多民族国家空前巩固与发展
C.近代的曙光 D.帝国的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一、选择题答案表格。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第Ⅱ卷(非选择题 )
二、非选择题: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学者威尔斯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世界简史》中谈及中国盛唐时说:“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处于蒙昧黑暗之中时,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的。”
(1)唐朝时,对外友好往来的活跃是其“开放”、“兼收并蓄”的表现之一,试举两例加以说明。
材料二 明代初年,郑和统率技术上最先进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宝船”舰队出洋,远至爪哇、印度、非洲之角。郑和下西洋时,欧洲的探险时代尚未开始。……航海期间,郑和每到一地,便宣示中国当朝皇帝的德威,厚赠遇到的君主。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及在世界航海史上的地位。
材料三 (清朝时期)外国商人入境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国受到严格限制。与中国的通商是季节性的,仅限于广州一地,且管制甚严。他们不得进入中国内地,种种规章制度专为限制他们的活动范围而定。
(3)材料三反映了清政府实行的什么政策?其主要表现是什么?
(4)据材料一、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种政策产生的不同作用。
27.在我国古代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多个“盛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开元初,四方丰稔,城镇商铺林立,客商如云。丁壮之夫,不识兵器。安西诸国悉平为郡县,置开远门,亘地万余里。
——《开元纪事》
(1)据材料一,概括开元盛世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知识,从“选人用人”角度分析其原因。
材料二 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
—(英)汤因比
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
—余秋雨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汤因比、余秋雨选择和向往宋朝的原因。
材料三 (康熙在台湾)设一府三县 ( http: / / www.21cnjy.com ),隶属福建省,派兵驻守。施行“展界开海”政策,离乡背井之人纷纷还归乡里,认故亩,以耕以凿,渐次垦辟,至无旷土。各宜乐业,人民安生。
——《名家讲坛》
(3)据材料二,概括康熙收复台湾后的治理措施及其作用。
28.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成就辉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诗是流传千古的中华文化瑰宝,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唐代文化最为光辉的成就。……明清时期文学的主要成就突出表现于小说,出现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通俗文学著作。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别举出唐代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诗人和明清时期代表我国古典小说高峰,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得最好的一部作品。
材料二 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中写道:“从3世纪到13世纪,中国一直处于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地位,明清以后逐渐落后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宋元时期当时让“西方望尘莫及”的重大科技成就。
(3)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 ( http: / / www.21cnjy.com )指出明朝建筑的主要成就。
(4)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制度和文化政策两方面分析明清以后中国科技逐渐落后的主要原因。
蓬莱市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
七年级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A 2C 3A 4A 5B 6C 7B 8B 9C 10B 11 C 12D 13D 14D 15D 16 A 17D 18D 19A 20A 21C 22B 23 D 24D 25 D
二、综合能力题:26题18分,27题17分,28题15分,共50分。
26.(1)唐政府鼓励外国商人到中国贸 ( http: / / www.21cnjy.com )易、居住;日本遣唐使和留学生学习唐朝文化,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文化;新罗(朝鲜)派遣使节和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朝鲜的音乐传入中国;玄奘西游(天竺)并取回大量佛经潜心研究。(答出两例即可)(4分)
(2)目的:宣扬中国皇帝的德威,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2分)
影响:是世界航海史上空前的壮举,比欧洲远洋航行早半个多世纪。(2分)
(3)政策:闭关政策。(2分)表现:对外贸易进行严格的限制。(2分)
(4)唐朝开放的社会风气,促进了盛唐局面的形成,使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3分)
清朝闭关政策: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使中国更加落后世界发展的潮流。(3分)
27.(1)表现:农业发展;商业繁荣;社会安定;边疆巩固。(3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原因:完善科举制度;任用贤才,重视吏治。(4分)
(2)丰富的物质生活(或农业发展,手工业、商业贸易的繁荣);发达的科技(科学技术
居于当时世界的最前列);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开阔的对外视野(或海外贸易发展)
等。(6分,答出其中3点、言之成理即可。)
(3)措施:设行政机构;驻军;开放海禁。(2分)作用:人口增加;耕地扩大;百姓安居乐业。(2分,答出其中二点即可)
28.(1)李白、杜甫、白居易(3分);《红楼梦》(1分)
(2)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广泛运用 (3分)
(3)北京城、明长城 (2分)
(4)政治制度: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2分)文化政策:实行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4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