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植物与土壤
第一节土壤的成分
第二节各种各样的土壤
第三节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
1.(2014嘉舟-34)植物的生长需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多种矿质元素,其中必需元素就多达14种,需要量比较大的有氮、磷、钾、钙、镁、硫、铁等。为了探究植物根系是否等比例吸收矿质元素和水分,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选用两株各方面均相同的水稻,通过改变光照来调节蒸腾作用,然后测定水稻根系所处溶液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化。
【数据处理】要初步证实假设成立与否,实验后对表中的数据应按下列 方式处理。
A.比较m1:m2和n1:n2两个比值
B.比较m1+n1和m2+n2的大小
C.比较m1-m2和n1-n2的大小
【实验结论】植物根系不是以等比例的方式吸收矿质元素和水分。
【实验反思】
①本实验采用改变光照来调节水分蒸腾量,但在实验设计中,我们也可以在相同的光照条
件下,通过改变水稻植株上的 来进行实验;
②兴趣小组通过探究后否定了他们在开始时提出的假设。对于他们的这次探究活动你认
为是否有价值 。
2.(2014嘉舟 -36)按照“五水共 ( http: / / www.21cnjy.com )治、治污先行”的原则,我市许多河道内放置了水生植物生长的平台——绿色生态浮岛(如图所示)。绿色生态浮岛具有净化水体、改善河道生态的作用。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生态浮岛上的植物对水体净化的原理主要是能够吸收水中的
元素,从而抑制水中藻类等浮游植物的生长。
(2)为了达到理想的治污效果,浮岛植物的选择很重要。你认为选择浮岛植物应该考虑哪些因素
①适合水中生长,具有发达的根系 ②具有较强的抗污、抗病能力 ③容易培植,生长较快
(3)浮床是浮岛植物生长的固定器,由耐用的漂浮材料组成。若某组浮床种植植物后,浮床
露出水面部分的体积减少了0.2 m3,则至少种植了重为多少牛的植物 (g取10N/kg)
第四节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
1.(2014温州-22)如图是我市温瑞塘河河面上的“生态浮床”上面种植着各种各样的水生植物,具有净化水质和美华景观等功能。
(1)漂浮在平静河面上的“生态浮床”受到的重力和浮力的大小关系是F浮 G。
(2)“生态浮床”中的植物,能吸收水体中含氮、磷元素的无机盐,可防治水体富营养化污染,这些植物吸收无机盐的主要器官是 。
(3)小明用pH试纸对有“生态浮床”的河水进行检测,测得其pH为8,则该河水呈 。
第五节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
1.(2014宁波-33)目前,在不少步行 ( http: / / www.21cnjy.com )街、住宅小区、景观带都可看见一些被移栽来的大树,许多城市也纷纷实施大树进城计划,将山区的树木移栽进城。但移栽大树的死亡率较高,因此对大树移栽须谨慎:一要严格控制采集范围;二要注重移栽技术。
(1)图中被移栽的树木剪去部分枝叶,是为了减弱 ,带上大泥球的目的是 ,从而提高移栽的成功率。
(2)大规模的树木进城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于城市来说能快速绿化、美化,但对山区生态环境会造成一定影响。请列举其中的一条影响: 。
2.(2014杭州-33)课本上研究影响植物蒸腾作用因素的实验,如右图所示。
(1)为使该实验现象明显,可以将该实验装置放在 的环
境中为佳。
A.高温干燥 B.高温潮湿 C.低温干燥 D.低温潮湿
(2)在水槽的水银面上有一层水,水起的作用是 。
(3)有同学认为这个实验中水银柱的上升现象,还受植物其他生理
活动的影响。你认为植物还有什么生理活动也可能导致出现水银柱
上升? 。如要排除该因素的影响,实验要在什么条件下进行?
(4)如果实验中玻璃管足够长,则影响水 ( http: / / www.21cnjy.com )银柱最终能上升的高度,除了植物的蒸腾作用以外,还主要与外界环境中什么因素有关?
3.(2014金义-22)2014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5月,我国科学家成功试验了世界上第三个封闭实验系统——“月宫一号”。 “月宫一号”内有动物、植物等几十种生物,它是能与地球媲美的“微型生物圈”,使人类在月球等外太空长期生存成为可能。在“月宫一号”,人、动物等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植物产生的 气体可供给其它生物进行呼吸作用;植物主要通过 (填器官名称)的蒸腾作用产生水,经处理后可用于生活用水。
第六节保护土壤
第四章植物与土壤
第一节土壤的成分
第二节各种各样的土壤
第三节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
1.不同矿物质元素(至少是上述矿物质元素中的两种或以上) A叶片数目(叶片面积) 有
2.(1)NP (2) ①②③ (3)根据漂浮原理及阿基米德原理可得为2000N
第四节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
1.(1)= (2)根 (3)碱性
第五节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
1.(1)蒸腾作用 保护根毛(2)防止山区水土流失
2.(1)A
(2)防止水银蒸发,造成污染
(3)光合作用 黑暗
(4)大气压
3.氧气 叶
1.(2013杭州-11)月球表面有月壤。月壤主要由月球岩石碎屑、粉末、角砾、撞击熔融玻璃物质组成,其中绝大部分颗粒在30微米到1毫米之间,摸上去和面粉一样细腻,但不适合植物生长。科学家设想:人类移民月球的时候,把月壤改造成类似地球上的土壤来栽培植物。改造过程中,不需要提供的是 ( )
A.空气 B.水 C.腐殖质 D.矿物质
1、(2013金丽-13)我市西瓜以品种齐全、味美质优而闻名,是很好的消暑佳品。在西瓜生长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西瓜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B.光合作用始终强于呼吸作用
C.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主要用于蒸腾作用
D.根能从肥沃的土壤中吸收大量的水、无机盐和有机物
2、(2013宁波-14)如图所示,,将丝瓜茎靠近基部处切断,可发现“水”会从切面处不断
缓缓地向外冒,并可持续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内 ( )
A.植物的根细胞已经丧失呼吸作用
B.根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土壤溶液的浓度
C.“水”主要从切面的筛管处冒出
D.根系吸水对植物体内水往高处流动没有影响
1、(2013杭州-38)请阅读下面的文章,并据此回答问题:
科学家在研究大气中CO2的浓度变化会对地球的平均气温造成什么影响的问题时,采用的研究途径之一是:研究古气候大气中CO2的浓度变化和当时大气平均温度的变化关系。
(1)、有种方法是测量浅海贝类化石中硼、钙元素含量的比例。因为这个比例高低和这些贝类生长时的海水酸碱度有关,而海水酸碱度又和大气中CO2的浓度有关。将得到的有关数据和通过其它研究途径得到的同时期大气平均温度对比,即可得到同时期大气平均温度与大气中CO2的浓度的对应关系。海水酸碱度和大气中CO2的浓度有关的科学原理是▲。
请在下列坐标图中,标出坐标轴的含义,并大致表示大气中CO2的浓度对海水酸碱度(用海水pH表示,海水略呈弱碱性)的影响关系。
(2)、科学家也通过另外途径研究古气候时CO2的浓度变化与当时大气平均温度的关系。
如比较古代植物叶片化石及近现代植物标本,发现很多地区较多同种近现代植物叶片单位面积上气孔数目减少。从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考虑,造成这种变化的可能原因是: ▲、▲(请写出两种)。
(3)、在生物圈中,你认为当前影响大气中CO2浓度变化的主要直接因素是:▲、▲ (请写出两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
2、(2013衢州-33) 小叶同学在研究蚕豆叶片上、下表皮气孔密度(单位面积气孔数目)时,采用了以下三种方案进行实验。
方案一:用显微镜观察同一张蚕豆叶片的上、下表皮装片。
方案二:把新鲜的蚕豆叶片浸没在60℃左右的热水中(如图所示),观察叶片两面的气泡数目。
方案三:在一株生长旺盛的蚕豆植株上选取一片蚕豆叶,用滤纸把它上、下表皮的水分吸干,将两张浸有氯化钴溶液的蓝色滤纸(遇水会变红)相对应地贴在叶片上、下表皮的表面,并用回形针将其固定,观察贴在叶片上、下表皮上的滤纸,哪一张先变色,哪一张的颜色深一些。
(1)采用方案_____可以观察到叶片的保卫细胞。
(2)方案二中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说明叶片下表皮气孔密度比上表皮大。
(3)小叶采用方案三进行实验,贴上滤纸后经过较长时间,发现两张蓝色滤纸颜色都变为一样红。小叶同学认为蚕豆叶片上、下表皮气孔同样多,与方案二实验结论不一致。于是去问老师,老师询问了小叶的实验过程后,指出小叶用方案三所做实验的结论不可靠。
你认为老师这样判断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一 (2)下表皮气泡的数目比上表皮多(其它合理答案,酌情给分)
(3)实验时间过长导致两张滤纸都吸收了足够多的水分(只回答“吸收了足够多的水分”或“时间过长”得1分;其它合理答案,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