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第2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
1.(2014湖州-8)太湖流域历史悠久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文荟萃,保存下来的历史碑刻十分丰富。如图用宣纸紧贴在碑刻上,用吸取墨汁后的拓包拍打宣纸,就能将碑刻上的文字或图案清晰地拷贝到宣纸上。这张拷贝了文字或图案的宣纸就是拓片,它是记录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墨汁是纯净物
B.墨汁中含有碳,常温下化学性质活泼
C.拓包对拓片的压力和拓片对拓包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拓包拍打宣纸时会变扁是由于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2.(2014湖州-10) “舌尖上的中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第二季的热播让厨房再次成为人们施展厨艺的舞台,其实厨房也是同学们的家庭实验室。利用厨房中的物品不可以进行的实验是 ( )
A.探究铁制品在什么条件下生锈 B.比较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C.用燃着的火柴检查天然气管道是否漏气 D.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3.(2014宁波-1)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都 ( http: / / www.21cnjy.com )离不开金属材料。下列金属制品中,主要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4.(2014杭州-15) ( http: / / www.21cnjy.com )某同学为研究相同条件下一氧化碳和氢气哪个还原氧化铁的量更多,将一氧化碳和氢气等体积混合后先通过图甲装置,再通过图乙中的仪器组合。为达到实验目的,图乙中仪器选择和连接最好的是 ( )
A.cba B.cda C.cbd D.bca
5.(2014温州-24)铁的使用非常广泛,但较容易生锈。
(1)工业上炼铁的反应原理是:3CO+ ( http: / / www.21cnjy.com )Fe2O3=2 Fe+3CO2,该反应中一氧化碳(CO)会夺取氧化铁(Fe2O3)中的氧,这说明一氧化碳具有 性。[ ]
(2)根据下图所示实验现象,可以得出铁生锈的条件之一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6.(2014嘉舟-31)在盐酸除 ( http: / / www.21cnjy.com )铁锈的实验中,我们常会发现生锈的铁钉表面有一些气泡产生。气泡是怎么产生的 针对这一问题,同学们提出了有关假设,并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实验时,观察到放有铁的试管中有气泡产生,而另一试管中没有,从而验证了自己的假设是成立的。
(1)分析上述实验,你认为同学们建立的假设是 。
(2)有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够严谨,溶液中的水可能会对实验
产生影响。于是他们又进行了对照实验,请你在答题卷的
虚线框中用图示的形式将图乙的对照实验补充完整。
(3)还有同学想:气体会不会是铁锈与水反应产生的 他认
为还要补充一个铁锈与水反应的实验,你觉得有没有必
要 。
1.(2014丽衢-13)金属钴( ( http: / / www.21cnjy.com )Co)与铁的化学性质相似,都能与稀盐酸反应,在化合物中钴元素常显+2、+3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CoCl3读作“氯化亚钴” B.CoCl3中钴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C.金属铜不能与CoCl2溶液发生反应 D.CoCl2中钴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33.3%
2.(2014温州-19)现有铬、铜和银三种 ( http: / / www.21cnjy.com )金属,将金属铬和银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铬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银表面无明显现象,则这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排列的是 ( )
A. 铬﹥铜﹥银 B. 铜﹥铬﹥银 C. 铬﹥银﹥铜 D. 银﹥铬﹥铜
3.(2014杭州-7)某 ( http: / / www.21cnjy.com )些电子集成电路常用黄金镀膜。废旧电子产品上的黄金通过某种溶液的溶解后,加入某种金属,即可回收。对黄金在电子产品上的应用和回收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集成电路用黄金镀膜可防止线路氧化 B.回收时往溶液中加入的金属可以选用铜
C.回收时溶解黄金的溶液不会是硫酸 D.回收时加入的金属与溶液发生了化合反应
4.(2014丽水-23)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代表氧原子,○代表硫原子)。请回答:
(1)变化Ⅰ中的“一定条件”可能是 (写出一项即可);
(2)变化Ⅱ发生的是 (填序号)。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5.(2014嘉舟-26)药品分类存放是实验室管理的基本要求。某校实验室的药品柜里已存放的部分药品如下:
( http: / / www.21cnjy.com )
(1)若要在每个柜子门上贴上物质类别的标签,则③号柜的标签上应写 。
(2)上述柜子中的有些物质间能发生置换反应。请从柜中选择两种物质,写出它们之间发
生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实验编号 1 2 3
稀硫酸的质量分数 10% 10% 20%
溶液温度/℃ 反应前 20 30 20
反应后 26 37 28
反应所需时间 长 较短 较短
6.(2014金义-32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做锌与稀硫酸反应实验时,小丽同学发现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度先变快后变慢。这一现象引起了同学们的思考,化学反应的快慢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他们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分三次取足量的相同质量的稀硫酸,分别与大小、形状、质量相同的锌粒进行反应。实验数据记录如右表。
(1)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锌与稀硫酸反应的快慢与 有关。
(2)同学们发现3次实验过程中总是开始 ( http: / / www.21cnjy.com )阶段产生气泡逐渐变快,一定时间后逐渐变慢至停止。根据实验数据分析,锌与稀硫酸反应开始阶段产生气泡变快的决定因素是 。
(3)请你根据实验结果,分析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的原因 。
7.(2014金义-37) 科学小组的同学对模拟湿法炼铜实验中
得到的铁、铜固体混合物进行含量测定。称取10克固体混合物
置于烧杯中,滴加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溶液,记录并绘制了
如图所示的曲线。
(1)10克固体混合物中铜的质量为 克。
(2)所用稀硫酸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8.(2014杭州-31)小明把过量锌 ( http: / / www.21cnjy.com )粒加入有盐酸的试管中,发现随着反应的进行,产生气体的速度逐渐加快,一段时间后逐渐减慢,最后停止产生气体。在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温度也先随之升高,最后下降到室温。于是,小明设计实验来探究“一定质量的某种金属和同体积盐酸反应快慢的影响因素”。测得实验数据如下:
某金属与同体积盐酸溶液反应实验数据表
盐酸溶液浓度 反应开始时酸溶液的温度 反应开始到2分钟产生的气体体积 反应结束共产生气体体积
5% 20℃ 10 mL 60 mL
10% 20℃ 19 mL 118 mL
15% 20℃ 28 mL 175 mL
5% 35℃ 28 mL 60 mL
10% 35℃ 72 mL 118 mL
15% 35℃ 103 mL 175 mL
(1)分析实验数据得出:一定质量的某种金属和同体积盐酸反应,影响金属和酸反应快慢的主要因素有 、 。
(2)可以通过比较 实验数据来确定金属和酸反应的快慢。
(3)过量锌粒加入盐酸中,反应开始的一段时间,反应速率逐渐加快,而不是逐渐减慢。请分析原因。 。
1.(2014金义-34)天然气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燃料已进入千家万户。小聪在帮助父母烧菜时想到:天然气燃烧的产物是什么呢?带着这一问题,小聪和同学一起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1)设计与实验:同学们设计了甲图装置(固定装置未画出),将天然气在氧气中点燃后得到的混合气体通过该装置进行实验。开始
时应 (填“先通气体”或“先加热”);加热过程
中发现黑色CuO固体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写出CuO固体变红的化学方程式 。
仅根据甲图装置出现的现象,写出混合气体所有的可能组成 。
(2)评价与改进:小聪认为上述实验方案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缺陷,通过讨论,增加了乙图中的3个装置(固定装置未画出),对方案作了改进并进行实验:将混合气体先通过乙图中连接的装置后,再通入甲图装置。实验中部分现象如下:A装置质量增加,B装置中溶液不变浑浊,甲图装置中实验现象与(1)相同。
请你写出改进方案的装置连接顺序(装置不重复使用):混合气体→ →甲图装置(填装置编号)。
(3)交流与讨论:通过对改进实验的现象分析,同学们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1.(2014温州-15)某实验室的药品按物质分类放置,部分药品摆放如下表:
药品柜 甲 乙 丙 丁
药品 CuO、MnO2等 HCl、H2SO4等 KOH、Ca(OH)2等 NaCl、Cu SO4等
若科学老师需要NaOH,则他能取到的药品柜是 (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2014台州-24)“登高取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游戏规则:梯子上下相邻的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的,游戏者可以上升一格,最终登顶者可以获得“足球”奖励。甲同学根据规则能顺利获奖,乙同学根据规则从CaCO3、CuSO4、KNO3、BaCl2中选择合适物质填入①、②两处,也顺利获奖。
(1)②是 。
(2)写出图中有CuO参加的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 。
2.(2014嘉舟-24)实验室用高锰 ( http: / / www.21cnjy.com )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应该选用下图中的 (选填字母)。部分同学完成实验后,在清洗试管时,手上沾上高锰酸钾而变成棕黄色。老师告诉他们,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可以用维生素C溶液除去。根据上述信息,推测维生素C具有
(选填“还原性”或“氧化性”)
1.D 2.C 3.D 4.A 5.(1)还原性 (2) 水
6.(1)除铁锈时,气泡可能是铁与盐酸反应生成
(2)与乙一样的装置,只是把稀盐酸改成等量的水
(3)没有必要
1.C 2.A 3.D
4.(1)升高温度(或减小压强、或吸热) (2)B
5.(1)氧化物 (2)Zn+HCl=ZnCl2+H2 ↑ (合理即可)
6.(1)反应温度(温度)、反应物浓度(浓度) (各1分,答成其他因素不给分)
(2)反应温度
(3)(由实验可知,反应物浓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反应快,)空气中氧气浓度比纯氧小,所以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空气中氧气含量”要表达出来,答成“空气中氧气的量少”“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小”不给分)
7.(1)4.4 (1分)
(2)根据图中数据可知,加入49克稀硫酸时消耗铁的质量为
m(Fe)=10克–7.2克 = 2.8克。
Fe + H2SO4 = FeSO4+H2↑ (1分)
56 98
2.8克 m(H2SO4)
56∶98 =2.8克∶m(H2SO4)
m(H2SO4) = = 4.9 克 (1分)
H2SO4%= ×100% =10%(或0.1) (1分)
8.(1)盐酸溶液浓度、反应时溶液温度
(2)反应开始到2分钟产生的气体体积(或相同时间内产生的气体体积)
(3)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大于盐酸溶液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1.(1)CuO+COCu+CO2 (方程式“△”不写不扣分,未配平扣1分)
①CO,②CO和CO2(写名称也给分。只写一种,对的给1分;1对1错不给分)
(2)C→A→B
1.C
1.(1)BaCl2
(2)CuO+2HCl===CuCl2+H2O 或C+ 2CuO====2Cu+CO2↑(化学式写错不给分,没有配平或未标箭头等各扣1分)
2.AD 还原性
九年级上册 第二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和利用
1、(2013州卷-5)根据物质的组成,小明将部分物质分为甲、乙两类(如图所示)。下列分类结果判断正确的是 ( )
A.甲为化合物,乙为单质
B.甲为单质,乙为化合物
C.甲为氧化物,乙为金属
D.甲为金属,乙为氧化物
2、(2013舟嘉-25)根据事物某一方面的特征,按其异同或有无分为两组,如此反复,可使它们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清晰。
(1)为认识水稻、西瓜、松树、海带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钱5种植物,按有无种子可先将水稻、西瓜、松树分为一类,再按____________将水稻、西瓜分为一类。
(2)CO2、SO2、Mg0、Cu0都属于氧化物,若依据组成元素的不同,可将它们分为____________两类。(1)种子有包被(有果实、有果皮、有真正的花) (2)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
3、(2013金丽卷-29)有限的元素可组成种类繁多的物质,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均由下表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
元素名称 氢 氧 氯 锰 铁
元素符号 H O Cl Mn Fe
(1)甲溶液在黑色固体乙的作用下生成无色气 ( http: / / www.21cnjy.com )体丙,丙与生命活动息息相关。甲溶液中的溶质是 ▲ (用化学式表示)。
(2)为了进一步探究物质间的相互反应,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将固体丁放入过量戊溶液中,得到浅绿色溶液和无色气体。
②向所得浅绿色溶液中加入适量甲溶液生成氯化铁和水,则该反应的反应物是 ▲。
(2.(1)H2O2 (2)氯化亚铁、双氧水、盐酸(或FeCl2、H2O2、HCl)
第二节物质转化的规律
1、(2013宁波卷-19)现有铁、氧化铁、稀硫酸、氢氧化钙溶液、碳酸钠溶液等五种物质,存在着如图所示的相互反应或转化关系(图中“-”表示物质间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相应的转化关系)。下列判断合理的是( )
A.丙可能是碳酸钠溶液 B.丁可能是氢氧化钙溶液
C.乙必须通过置换反应转化为铁 D.甲和丁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2、(2013绍兴卷-13)进行如图实验,加热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有红色物质出现,说明氢气具有
A.还原性
B.可燃性
C.氧化性
D.助燃性
3、(2013舟山嘉兴卷-17)我们可以利用物质与物质间的反应制造出新的物质。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A. CuCl2→Cu B.Ba(0H) 2→NaoH C. H2S04→HCl D.NaN03→NaCl
4、(2013义乌-29)某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习小组在做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在试管内加入氧化铜固体10克,通入氢气一会儿后再给氧化铜加热,反应完全后撤去酒精灯并停止通入氢气,在空气中将试管冷却,发现部分红色团体又变回黑色.称得试管中剩余固体质量为8.32克.
(1)“在空气中将试管冷却”会导致______________,使“部分红色固体又变回黑色”.
(2)按此实验操作及获得的数据,可知试管剩余固体中有氧化铜______________克.
铜被氧化 1.6
5、(2013杭州卷-25)铁粉和硫粉以适当的质量比混合,堆放在石棉网上,然后用烧红的玻璃棒一端接触混合物,这时部分混合物迅速变红热状态,撤离玻璃棒后,反应继续进行,直至全部混合物都呈红热的状态,冷却后得到一种黑色无磁性的固态物质。
(1)该黑色无磁性的固态物质在物质分类上属于▲(选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2)铁与硫的反应是▲反应(选填“吸热”、“放热”或“既不吸热也不放热的”)。
6、(2013衢州卷-28)某气体由氢气、一氧化碳、水蒸气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把该气体依次通过下列装置后,测得装有浓硫酸的装置质量增加,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装置质量不变。
(1)该气体中一定不存在 。
(2)若实验中观察到 现象,就可以证明原气体中存在氢气。
7、(2013嘉兴卷-34)氢气还原氧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铜生成红色固体,这些红色固体是什么物质?某科学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得知,反应温度不同,氢气还原氧化铜的产物可能是Cu或Cu2O,Cu和Cu2O均为不溶于水的红色固体;但氧化亚铜能与稀硫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u2O+H2SO4=CuSO4+Cu+H2O。
为探究反应后的红色固体中含有什么物质?他们提出了以下假设:
假设一:红色固体只有Cu
假设二:红色固体只有Cu2O
假设三:红色固体中有Cu和Cu2O
请回答有关问题。
(1)取少量红色固体,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若无明显现象,则假设____________成立;若看到溶液变成蓝色,且仍有红色固体,则能否支持假设三?_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
(2)现将3克红色固体加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反应后的溶液过滤,称得烘干后的滤渣质量为1.4克。则原红色固体中含有什么物质?____________ 。
(1)一 不能 (2)Cu和Cu20
第三节常见的材料
第四节材料的发展
图乙
图甲
第23题图
49
105
4.4
7.2
10
剩余固体质量/g
加入稀硫酸质量/g
(第37题图)
澄清石灰水
甲
CuO
A B C
乙 (第33题图)
NaOH溶液
澄清石灰水
无水CuSO4
第24题图
98×2.8克
56
4.9克
49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