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考前知识完善:4、细胞代谢(2)

文档属性

名称 高考生物考前知识完善:4、细胞代谢(2)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4.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5-10 23:07: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考生物考前知识完善
四、细胞代谢(2)
能量来去——光合作用
1.绿叶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所以,可以用无水乙醇提取绿叶中的色素。绿叶中的色素不只一种,它们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然而,它们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这样,几分钟后,绿叶中的色素就会随着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而分离开。
2.二氧化硅有助于研磨得充分,碳酸钙可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
3.将研磨液迅速倒入玻璃漏斗(漏斗基部放一块单层尼龙布)中进行过滤。将滤液收集到试管中,及时用棉塞将试管口塞严。
4.叶绿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这些色素吸收的光都可用于光合作用。因为叶绿素对绿光吸收最少,绿光被反射出来,所以叶片呈现绿色。
5.学科交叉:光是一种电磁波。可见光的波长范围大约是 390~760 nm。不同波长的光,颜色不同。波长小于390 nm的光是紫外光;波长大于760 nm的光是红外光。一般情况下,光合作用所利用的光都是可见光。
6.根据不同色素对不同波长的光的吸收特点,温室或大棚种植蔬菜时,应选择白色(无色)玻璃、补充蓝紫光或红光光源。
7.海洋中的藻类植物,习惯上依其颜色分为绿藻、褐藻和红藻,它们在海水中的垂直分布依次是浅、中、深,这与光能的捕获有关。水层对光波中的红、橙部分(长波光)吸收显著多于对蓝、绿部分的吸收,即到达深水层的光线是相对富含短波长的光,所以吸收红光和蓝紫光较多的绿藻分布于海水的浅层,吸收蓝紫光和绿光较多的红藻分布于深层。
8.光合作用过程中,光照强度突然增大,C3的合成速率增大。
9.叶绿体中的色素,提取时常用无水乙醇,层析液用于色素的溶解和分离。
10.植物光合作用所需的酶分布在叶绿体基质和类囊体薄膜。
11.光合作用实验中对叶片进行暗处理的目的是消耗掉叶片内的淀粉,防止干扰实验。
12.植物无土栽培的营养液应含有:水和各种植物必需的无机盐。
13.夏季晴天中午植物光合作用有所减弱,外界主要限制因素是CO2浓度。
14.植物干旱缺水时光合作用减弱的主要原因:干旱导致气孔关闭,影响CO2的吸收。
15.温度会影响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阶段,主要影响暗反应阶段。
16.利用层析法分离光合色素时,要注意不能让层析液淹没色素滤液细线。
17.夏季晴天中午时分及黄昏时分植物光合作用减弱的外界主要限制因素分别是CO2浓度和光照强度。
18.研究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时,通过测定气体变化量作为指标,光下测到的二氧化碳吸收量一般应理解为净光合作用,在二氧化碳、氧气、葡萄糖相关计算中,一定要根据相关物质的摩尔数之比进行计算后再按题意答题。
19.研究光合作用,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影响因素时,若题目没有特别限制,外因(如光照强度、温度等)和内因(如色素和酶的数量)更优先的是外因;在外因中,变化幅度大的更优先(如pH一般变化不大,不考虑),没有达到饱和点的更优先,直接因素优先于间接因素。
20.在暗反应阶段中,绿叶通过气孔从外界吸收进来的二氧化碳,不能直接被[H]还原。它必须首先与植物体内的C5(一种五碳化合物)结合,这个过程叫做二氧化碳的固定。一个二氧化碳分子被一个 C5分子固定以后,很快形成两个C3(一种三碳化合物)分子。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C3 接受ATP 释放的能量并且被[H]还原。随后,一些接受能量并被还原的C3 经过一系列变化,形成糖类;另一些接受能量并被还原的C3 则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变化,又形成C5,从而使暗反应阶段的化学反应持续地进行下去。在光合作用的过程中,光反应阶段与暗反应阶段既有区别又紧密联系,是缺一不可的整体。
21.光合作用的强度可以通过测定一定时间内原料消耗或产物生成的数量来定量地表示。
22.除了绿色植物,自然界中少数种类的细菌,能够利用体外环境中的某些无机物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来制造有机物,这种合成作用叫做化能合成作用,这些细菌也属于自养生物。例如,生活在土壤中的硝化细菌,不能利用光能,但是能将土壤中的氨(NH3)氧化成亚硝酸(HNO2),进而将亚硝酸氧化成硝酸(HNO3)。硝化细菌能够利用这两个化学反应中释放出的化学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糖类,这些糖类可供硝化细菌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