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考前知识完善:5、细胞的生命历程

文档属性

名称 高考生物考前知识完善:5、细胞的生命历程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3.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5-10 23:07: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考生物考前知识完善
五、细胞的生命历程
一、细胞历程——增殖和分化
1.人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具有的DNA数为大于92个。
2.制作装片后观察到植物根尖分生区的依据:细胞呈正方形且排列紧密。
3.通过显微技术破坏根尖分生区的高尔基体,培养几天后预测结果是产生多核细胞。
4.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内,能合成多糖的细胞器是高尔基体(合成纤维素)。
5.用于观察质壁分离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观察不到染色体,原因是细胞成熟后不再分裂。
6.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植物细胞,可以观察到的细胞结构有细胞壁、染色体、纺锤体。
7.琼脂块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随着琼脂块的增大而减小;NaOH扩散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随着琼脂块的增大而减小。在相同时间内,物质扩散进细胞的体积与细胞的总体积之比可以反映细胞的物质运输的效率。通过模拟实验可以看出,细胞体积越小,其相对表面积越大,细胞的物质运输的效率就越高。
8.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形态比较稳定,数目比较清晰,便于观察。中心粒在间期倍增,成为两组。
9.在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所以叫做无丝分裂。例如,蛙的红细胞的无丝分裂。
10.在有些个体较大的原生动物(如草履虫)的细胞中,会出现两个细胞核。有些原生动物的细胞中有用于收集和排泄废物的伸缩泡。
11.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叫做细胞分化。细胞分化是一种持久性的变化,一般来说,分化了的细胞将一直保持分化后的状态,直到死亡。
12.细胞分化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项生理功能的效率。
13.就一个个体来说,各种细胞具有完全相同的遗传信息,但形态、结构和功能却有很大差异,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不同的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是不同的,例如,在红细胞中,与血红蛋白合成有关的基因处于活动状态,与肌动蛋白(肌细胞中的一种蛋白质)合成有关的基因则处于关闭状态;在肌细胞中则相反。
14.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为什么具有全能性?动物细胞的全能性随着分化程度的提高而逐渐受到限制,细胞分化潜能变窄,这是指整体细胞而言。可是细胞核则不同,它含有保持本物种遗传性所需要的全套遗传信息,并且没有因细胞分化而丢失遗传信息,因此,高度分化的细胞核仍然具有全能性。
二、细胞历程——衰老、凋亡、癌变
1.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体外培养的人体某种细胞,最多分裂 50 次左右就停止分裂了,并且丧失了正常的功能。这说明细胞会随着分裂次数的增多而衰老。
2.衰老细胞的特征:细胞内的水分减少,结果使细胞萎缩,体积变小,细胞代谢的速率减慢;细胞内多种酶的活性降低。例如,由于头发基部的黑色素细胞衰老,细胞中的酪氨酸酶活性降低,黑色素合成减少,所以老年人的头发会变白;细胞内的色素会随着细胞衰老而逐渐积累,它们会妨碍细胞内物质的交流和传递,影响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细胞内呼吸速率减慢,细胞核的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3.细胞衰老的原因
自由基学说:在生命活动中,细胞不断进行各种氧化反应,在这些反应中很容易产生自由基。当自由基攻击生物膜的组成成分磷脂分子时,产物同样是自由基。这些新产生的自由基又会去攻击别的分子,由此引发雪崩式的反应,对生物膜损伤比较大。此外,自由基还会攻击DNA,可能引起基因突变;攻击蛋白质,使蛋白质活性下降,致使细胞衰老。
端粒学说:每条染色体的两端都有一段特殊序列的 DNA,称为端粒。端粒 DNA 序列在每次细胞分裂后会缩短一截。随着细胞分裂次数的增加,截短的部分会逐渐向内延伸。在端粒 DNA 序列被“截”短后,端粒内侧的正常基因的DNA 序列就会受到损伤,结果使细胞活动渐趋异常。
4.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就叫细胞凋亡。由于细胞凋亡受到严格的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所以也常常被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
5.在成熟的生物体中,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也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细胞凋亡对于多细胞生物体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以及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都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6.细胞坏死与细胞凋亡不同。细胞坏死是在种种不利因素影响下,由于细胞正常代谢活动受损或中断引起的细胞损伤和死亡。
7.有的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就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这种细胞就是癌细胞。
8.癌症通常也叫恶性肿瘤,是由癌细胞大量增殖而引起的。
9.在适宜的条件下,癌细胞能够无限增殖。在人的一生中,体细胞一般能够分裂50~60次,而癌细胞却不受限制。
10.致癌因子大致分为三类: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因子。
11.病毒致癌因子:是指能使细胞发生癌变的病毒。致癌病毒能够引起细胞发生癌变,主要是因为它们含有病毒癌基因以及与致癌有关的核酸序列。它们通过感染人的细胞后,将其基因组整合进人的基因组中,从而诱发人的细胞癌变,如Rous 肉瘤病毒等。
12.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进程; 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增殖。环境中的致癌因子会损伤细胞中的DNA_分子,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