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考前知识完善:7、遗传的分子基础

文档属性

名称 高考生物考前知识完善:7、遗传的分子基础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8.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5-10 23:08: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考生物考前知识完善
七、遗传的分子基础
一、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2.病毒的培养方法是先用培养基培养其宿主细胞,再用宿主细胞培养病毒。
3.赫尔希和蔡斯首先在分别含有放射性同位素 35S 和放射性同位素 32P 的培养基中培养大肠杆菌,再用该大肠杆菌培养 T2噬菌体,得到DNA含有 32P 标记或蛋白质含有 35S 标记的噬菌体。然后,用 32P 或 35S 标记的T2 噬菌体分别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
4.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离心的目的是让上清液中析出重量较轻的 T2 噬菌体颗粒, 而离心管的沉淀物中留下被感染的大肠杆菌。
5.从烟草花叶病毒中提取出来的蛋白质,不能使烟草感染病毒,但是,从这些病毒中提取出来的 RNA,却能使烟草感染病毒。因此,在这些病毒中,RNA 是遗传物质。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说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二、DNA分子的结构、复制及基因本质
1.在双链的DNA结构中,大多数脱氧核糖连接2个磷酸基团,但每条链各有一个末端的脱氧核糖只连接1个磷酸基团。
2.DNA 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
3.DNA 的复制是指以亲代 DNA 为模板合成子代 DNA 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在细胞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随着染色体的复制而完成的。
4.复制开始时,DNA 分子首先利用细胞提供的能量,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把两条螺旋的双链解开,这个过程叫做解旋。
5.DNA分子能准确复制的原因: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了复制准确地进行,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
三、基因的表达
1.DNA转录成mRNA时所需的酶有RNA聚合酶。
2.原核生物因为没有核膜结构,细胞内DNA的转录和翻译可以同时进行。
3.目的基因表达时,RNA聚合酶识别并结合的位点是基因的启动子,而翻译时,mRNA中控制翻译起始的是起始密码子。
4.合成蛋白质时,tRNA与氨基酸的结合发生在细胞质中。
5.人体神经元和肌细胞的形状结构和功能不同,其根本原因是这两种细胞的mRNA不同。
6.核糖体是可以沿着 mRNA 移动的。核糖体与mRNA 的结合部位会形成 2个tRNA 的结合位点。
7.通常,一个 mRNA 分子上可以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因此,少量的 mRNA 分子就可以迅速合成出大量的蛋白质。
8.根据mRNA 的碱基序列可以写出确定的氨基酸序列,但不能根据氨基酸序列写出确定的碱基序列。
9.科学家克里克预见了遗传信息传递的一般规律,并将这一规律命名为中心法则。
10.最初中心法则的内容:遗传信息可以从DNA 流向DNA,即 DNA_的自我复制;也可以从DNA 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但是,遗传信息不能从蛋白质流向蛋白质或RNA 或 DNA。修改后的中心法则增加了遗传信息从RNA 流向 RNA 或 DNA。
11.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基因还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12.皱粒豌豆的DNA中插入了一段外来DNA序列,打乱了编码淀粉分支酶的基因,导致淀粉分支酶不能合成。囊性纤维病患者中,编码一个跨膜蛋白(CFTR蛋白)的基因缺失了3个碱基,导致CFTR蛋白缺少一个氨基酸,进而影响了CFTR蛋白的结构,使CFTR转运氯离子的功能异常。
13.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并不都是简单的线性关系。例如,人的身高可能是由多个基因决定的,其中每一个基因对身高都有一定的作用。
14.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产物、基因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网络,精细地调控着生物体的性状。
15.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DNA,都能够进行半自主自我复制,并通过转录和翻译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为了与细胞核的基因相区别,将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基因称做细胞质基因。
同课章节目录